原創|Odaily 星球日報( @OdailyChina )
作者|Wenser( @wenser 2010 )

隨著代幣空投與重返美國市場的消息得到Polymarket 官方的確認,預測市場成為當下市場為數不多數據仍在激增的加密賽道。而在這樣一個新興市場上,有一個ID 名為fengdubiying(逢賭必贏)的交易員實現了在25 天內資產翻了超過225 倍的傲人戰績,從1.3 萬美元的資金開始,一路滾倉到293 萬美元的利潤。他是如何在冷淡行情拿到了這樣的成績?又是如何選擇押注事件標的?有哪些個人的獨特策略?
帶著上述疑問,Odaily星球日報記者Wenser 對這一ID 背後的交易員孤狼資本( @AnselFang )進行了一場簡短的採訪,並將問答整理如下。
加密巨鯨之路:低谷時資產只剩5 萬美元,一路翻轉到只有BTC 合約能容納我
Q1:先問讀者可能最關心的問題,出於什麼樣的契機開始自己的Polymarket 預測押注之旅的?
A:我個人從NFT 入圈,完整經歷了銘文、符文、Meme 幣等等行業熱潮,之前也取得了不少行業內的大結果,雖然最低谷時期經歷了ORDI 的波折資產縮水到了5 萬美元,但後續還是憑藉自己的努力和行業趨勢一步步走到了拿到大結果的程度。所以到今年,我的資金量決定了其實只有BTC 合約才能滿足我的交易深度。但地獄級行情還是讓我之前經歷了一波非常大的回撤。
所以在確定Polymarket 會發幣之後,相當於是一步閒棋的心理開始了自己在Polymarket 上的押注之旅。再加上我自己是英雄聯盟世界賽資深關注者,正好趕上今年的世界賽,基於自己以往的認知,我選擇了主要的押注事件在英雄聯盟世界賽上面,最重要的是,這種電競賽事的關注度相對較高,押注事件的流動性深度也相對較好,能夠容納一定體量的資金。
另外也有從合約賽道換個思路的意思,這一點我在自己之前的帖子裡面也有提到,「(預測市場押注)對我來講只是合約的保證金換了個戰場而已。
(Odaily星球日報註:貼文中也有提及,其Hyperliquid 地址最高峰利潤在900 萬美元左右,避開了10.11 大跌,空單還透過自動清算賺了約280 萬美元,但10.11 暴跌之後流動性崩塌,開單連出師不利。

Q2:你在英雄聯盟世界賽押注的交易策略是什麼?你認為能夠獲取巨額利潤的最大原因是什麼?
A:其實主要是基於我過往對英雄聯盟這款遊戲的認知經驗。在世界賽開始之前,我只投入了1.3 萬美元進去,然後很快就透過預測BTC 下跌滾到了3 萬美元。後面就是世界賽瑞士輪開始後,一路從3 萬美元滾倉到42 萬美元。
主要的交易策略其實還是對於各隊和選手實力的了解,多數押注我都是只買盤前的,因為盤前的資金容量相對較大,可以達到數十萬美元;比賽開始後的流動性就很差,很難買入賣出超過幾萬美元的單子了。
最主要的是,今年英雄聯盟這款遊戲採用全局BP (Odaily星球日報註:即五局三勝制比賽中英雄出場次數限制在一次)機制後,BP(Odaily星球日報註:Ban/Pick,即禁用英雄/選擇英雄)基本上就決定了比賽的走勢。基本上遊戲隊伍選擇了坦克類英雄就決定了他的陣容有了保底,贏面更大。
另外就是Polymarket 的籌碼買賣機制更為靈活,相當於可以執行合約開單中的停損。我在Gen.G 對KT 那場比賽的BO5 中間就有做倉位調整,最後虧損降低到了2 萬美元左右,相對於之前Gen.G 對HLE 那場賺到的60 萬美元利潤來說,約等於沒虧。
當然英雄聯盟和足球類的體育賽事還是有點區別的,相對而言爆冷的幾率會更低一些,畢竟哪隻遊戲隊伍如果能夠取得10000 左右的經濟領先,那確實相對來說很難輸,不像足球可能1、2 球就能夠在幾分鐘內翻盤。

Q3:你覺得預測市場的事件押注和二元選擇權、合約開單的差別有哪些?
A:首先我覺得Polymarket 開闢的預測市場賽道是一個非常具有創新性的產品,因為和傳統的競猜平台、線下場都不一樣,在這裡用戶的對抗對像不是具有先天優勢的“莊家”,而是其他用戶與事件真相,在這個過程中,Polymarket 只是提供交易的平台,而不會做出乾涉。
其次就是Polymarket 可以看做是一條最短的認知變現路徑。如果你對一件事或領域有足夠的認知和研究,那你就能夠透過對事件的判斷來賺錢,這個和方向更加單一的多空開單還不太一樣。
再次就是前面也有提到的,Polymarket 的交易方式更為靈活,你可以掛限價單,也可以提前賣出止盈止損,而且這個過程中事件的走向是存在不同可能性的,它不是一個單純的“Yes or No”的事件(當然,大多數押注事件仍然屬於二選一的範疇)。
最後就是Polymarket 重返美國市場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所以說美國監管機構對於它的態度也是非常友好的,這也為預測市場之後的成長打下了鋪墊和基礎。
最主要的是,就英雄聯盟世界賽押注來說,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我的觀察,目前還沒有進入主流市場的視野,還是存在著一定的非對稱性機會的。無論是英雄聯盟背後開發商拳頭,又或者那些真正資金居多的傳統資本大鱷和莊家還沒有把手伸到這裡來,畢竟現在Polymarket 的深度還是很難對這些人產生吸引力,投入產出比很不划算。但隨著市場的發展和預測市場的成熟,可能會有人來這裡坐莊,操縱比賽或搞內線交易等等,所以這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時間套利」。當然,就像我在之前的另一個貼文裡說的,也有一定的運氣成分。也要考慮到對於遊戲比賽主辦單位來說,哪種方式的走向會更有關注度,更有話題性,這也是一個資深合約玩家的常見思路了。

單筆收益超80 萬美元
Q4:對小資金進入Polymarket 開始押注交易的用戶有什麼建議嗎?
A:簡單來說,就是一定要玩自己有認知的事情,不懂不碰。因為押注事件是非常考驗一個人的認知的,尤其是也會有內幕搶跑這些事情。所以我選擇的事件是自己有一定研究的英雄聯盟世界賽,策略也從一開始就決定了採用關注BP,再加上一些隊伍實力對比以及遊戲層面的玄學加持(比如T1 對中國隊伍的血脈壓制,Gen.G 輸給KT 等等)。
其次就是選擇範圍可以廣一點,不一定要玩電競比賽,政治類、宏觀經濟事件等等都可以參與,而且NFL、NBA 這類體育賽事相對而言流動性會更好一些。
最後就是不要聽信別人的判斷去進行押注。因為這就和玩Meme 幣一樣,如果你跟單別人的話就相當於別人喊單你就買,資金體量、交易策略的區別可能導致別人在這裡虧錢但是其他地方賺錢,但對於小資金用戶而言可能一次就被帶走了。
Q5:是否有使用其他預測市場平台,如Kalshi、BSC 生態的Opinion 等等?
A:沒有。因為Polymarket 雖然深度一般,但產品體驗確實已經是斷檔領先了。 Kalshi 需要KYC,用不了;Opinion 之前也需要對應的使用碼,而且和其他BSC 生態的產品一樣,很多東西都是龍頭平台的“複製品”,用戶體驗太差了,就像Aster 的買賣交易功能就和Hyperliquid 差很多,這也是包括我在內的很多加密鯨會選擇巨鯨會選擇101d大暴跌中交易也很絲滑,這就是差距。
Q6:所有的交易都是手動操作嗎?是否有用技術手段或如押注尾盤的AI 產品?
A:是的,所有的交易都是手動操作,我沒有技術手段,包括之前玩Meme 打合約也是手動操作。至於尾盤,我幾乎不玩,還是和前面說的原因一樣,你很難保證一件事情真的有極高的確定性,而有可能你為了押注尾盤獲得的那點收益最後導致了自己的本金虧損,這樣肯定是得不償失的。
補充閱讀:
- 核心观点:交易员在Polymarket实现25天225倍收益。
- 关键要素:
- 基于电竞认知押注英雄联盟赛事。
- 利用盘前流动性和灵活止盈止损。
- 选择监管友好且存在认知套利机会。
- 市场影响:推动预测市场关注度与资金流入。
- 时效性标注:短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