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YBB Capital Researcher Zeke

前言
近期隨著BTC 現貨ETF 的通過,市場熱情逐漸推向頂點。以銘文和Solana 社群為首的MEME Coin 再度席捲而來,各種千倍、萬倍的暴富神話在社群媒體瘋狂刷屏,踏空行情的散戶開始不斷湧入市場。
那麼近期的MEME Coin 與過去有那些不一樣呢?土狗滿天飛的市場下又該怎麼選一個具備潛力的MEME Coin?
什麼是MEME Coin?
「MEME」(迷因)這個概念最初是由英國進化生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1976 年出版的書《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提出的。道金斯使用MEME 這個詞來描述那些像基因一樣透過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在文化中傳遞的訊息單元。他的目的是為了解釋如何理解文化傳播的過程,類似生物學中基因的傳遞方式。如果說生物演化繁衍的基本單位是依賴基因的傳承,那麼傳承文化思想的基本單位就是MEME。其形式多變,可以是一句話、一段故事、一個典故、一張圖片,只要能承載一定的文化思想的「載體」就可以稱之為MEME。
雖然MEME 這個詞在最早被提出時,是個比較嚴肅的學術概念,但進入互聯網時代後,各種網絡惡搞文化的“百花齊放”需要一個合適的名詞去進行統稱,於是MEME 一詞在一定程度上被重構,變成對此類網絡惡搞文化的統稱,接地氣點說MEME 也可對應為中文網絡文化中的「梗」。
而所謂的MEME Coin 其實正如字面意思所示,是一種基於MEME 文化的加密貨幣,最早的MEME Coin 通常被認為是Dogecoin。 Dogecoin 是在2013 年由比利馬庫斯(Billy Markus)和傑克遜帕爾默(Jackson Palmer)複製萊特幣代碼加上一張柴犬表情包創建的一個惡搞代幣,作為對BTC 的一種嘲諷(他們認為BTC 只是一種空氣)。但後來的發展更具諷刺意味,Dogecoin 不但沒有成為一文不值的空氣代幣,還受到了Reddit(國外的知名論壇)的瘋狂追捧,而首富馬斯克的一句“狗狗幣可能是我最喜歡的加密貨幣,它很酷。」更是讓其「To Da Moon」。 Dogecoin 的市值開始瘋狂暴漲,至此一個因為無厘頭玩笑而誕生的「空氣幣」反而成為了加密市場裡市值前十的千億傳奇。
火爆2023 年的那些MEME
在Dogecoin 沖向月球的21 年,各種套著動物圖片的仿盤代幣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都希望自己能成為下一個Dogecoin,在當時,社區對於這些代幣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稱呼— —「動物園幣」。但後來存活下來的只有極少數的一些佼佼者,例如Shib、Floki 這些熱度較高的MEME Coin,而其餘99% 的「動物園幣」在後來的熊市中基本上都化為了空氣。這麼一看要選一個能成為Dogecoin 的MEME Coin 似乎不亞於海底撈針,那麼看似毫無基本面可分析的MEME Coin 究竟該怎麼選?在一個由銘文開啟的新牛市下又要如何轉變思路?我們不妨先回看23 年裡,在熊市當中依然能讓人印象深刻的MEME Coin(選自一些令我記憶深刻的代幣)都有什麼共同點與創新之處。
PEPE
Pepe the Frog(PEPE)這個角色是由美國漫畫家Matt Furie)在2005 年為他的漫畫《Boys Club》所創作的,雖然這個蛙頭人身的搞笑MEME 形像在西方社交網絡中是一棵常青樹,但在MEME 賽道中卻一直沒有與之匹配的PEPE Coin(事實上目前被大家所熟知的PEPE 代幣並不是最早的,只是其它PEPE 一直沒有營銷起來)。 2023 年4 月4 日,一個名叫pepecoineth 的推特賬號發布了一張戴帽子的PEPE 梗圖,但隨後的十天裡沒有任何新的推文發布。

在4 月14 日下一條推文發布的時候,直接就宣布了PEPE Coin、Telegram 群組以及官方網頁(pepe.vip 這個域名早在三月就被買下)的創建。 4 月16 日,代幣發布的兩天后(需要留出兩天時間讓內部人士購買),推特上的一些大V 忽然開始宣傳PEPE Coin,隨後的兩天裡PEPE 代幣的價格與粉絲數開始出現暴漲。在吸引到第一波流量後,PEPE 官方推特也開始配合代幣價格上漲,頻繁發布了一些嘲諷其它MEME Coin 的表情包繼續造勢。到了4 月18 日,Coindesk 亞洲資料團隊的領導者紹裡亞·馬爾瓦(Shaurya Malwa)發布了一篇名為《Pepe the Frog Meme Coins Rocket as Crypto Twitter Moves Over Dogecoin Obsession》的短篇報導,使得PEPE再次獲得大量曝光,在短短一天後的4 月19 日,部分一、二線交易所就開始發布了Frog 相關的推文和投票,其中有不少交易所甚至將PEPE 直接上線。

隨後PEPE 的登月之路便開始勢不可擋,比起兩位柴犬前輩數年沈淀後才獲得成功,「精心策劃」下的PEPE 只用了4 天時間便一炮而紅,並在之後的短短幾月內達到最高37.5 萬倍的驚人漲幅。
Silly Dragon(此處整理至《複盤傻龍Silly 的萬倍旅程》)
Silly Dragon 是伴隨Solana 復甦而起飛的MEME Coin,如今這條傻龍已成為社區內的一種精神像徵。談起這隻傻龍的起源要說到,在2023 年10 月30 日的Solana Breakpoint 峰會上,Solana 聯創Anatoly 穿著一身西方綠色玩偶龍的服裝閃亮登場,Anatoly 先是自嘲自己是一條傻龍,再對這身裝扮作出了深刻的解釋:我站在這裡,穿著一身龍裝,這對我們討論正在建造的東西和我們為什麼要建造它們是至關重要的。我們需要知道我們的目標是什麼,我們究竟想要達成什麼。
對於在熊市艱難險阻下浴火重生的Solana,這隻傻龍似乎具備了許多特殊的「意義」。在高峰會結束的20 天后,一個名為DrakoSolana 的推特發布了自己的第一條推特,是一張改自MEME 圖的傻龍頭像。 DrakoSolana 在這波潮流下獲得了大量關注,但遺憾的是,雖然DrakoSolana 是推特上的第一隻傻龍,但由於代幣遲遲沒有推出,反而被一個名為Silly Dragon 的賬戶搶佔了先機。

Silly Dragon 最初的關注量和推特發佈時間都不佔優勢,但巧就巧在他們率先發布了自己的代幣SILLY,在代幣發布後Silly Dragon 的熱度開始快速反超,在巨大流量的加持下,Silly Dragon 趁熱打鐵,舉辦了傻龍藝術比賽。

也就是在這場活動中,Silly Dragon 受到了Anatoly 的關注,雖然此時的代幣價格並沒有起飛,但在12 月16 日,Anatoly 在推特發布了一條推文:「迫切需要傻龍的MEME 表情包,三星和蘋果有10 億的設備銷量,而Solana 手機只有2 萬。」這條推特瞬間點燃了社區的熱情,SILLY 的價格也開始大幅暴漲,成為新的萬倍神話。
Harry Potter Obama Sonic 10 Inu
這可能是你看過名稱最長且沒有之一的代幣,Harry Potter Obama Sonic 10 Inu(由於名字實在長得離譜,下文用HPOS 1 I 代替,不過他們自己的代幣名稱為Bitcoin)這個代幣在名字中凸顯了自己的惡搞屬性,當然離譜的不只名字。 HPOS 1 I 在2023 年5 月10 日代幣部署時就憑一個土到極致的惡搞網頁走紅網絡,專案方在該網頁中鋪滿了惡搞哈利波特、美國前總統奧巴馬、音速索尼克(知名跑酷遊戲的主角)、加密貨幣、光明會等元素的影片、圖片、或惡搞故事。可謂直接在西方社交網絡的各類經典熱門話題上打了一發地圖砲。

而HPOS 1 I 的發展方式也十分獨特,如今專案的所有權已被放棄,完全沒有開發人員,而是由其社群帶頭發展。這也是該計畫的獨特賣點之一,一種純粹基於社區惡搞MEME 文化的發展方式。在社區各種MEME 圖瘋狂傳播於社交網絡的同時,HPOS 1 I 的價格也在一步步攀登,並於2022 年8 月達到0.1783 美元的頂峰,取得了熊市中的一個百倍奇蹟成就。
Pogai

歷史以來最沙雕的表情包,最騷的熊貓人,也是我們最懷念的青蔥歲月,是來自Pogai 的口號。其形像是我們中文網圈最熟悉的熊貓人,它是一種完全沒有費率、沒有版權、沒有任何開發路線的代幣,只有純粹的社區驅動的項目。社區可以決定未來的方向,所有的代幣都分散出去,創始人只留下一億個Pogai 代幣,與社區一起做沙雕熊貓家人。
專案方透過騷氣、幽默的宣傳方式在當時的推特中文圈不斷刷屏,再加上令人熟悉的熊貓頭表情包,令人印象深刻。該項目於2023 年5 月2 日發行,發行價格為0.000008 美元,最高價格為0.0005 美元,雖然沒有其他MEME Coin 那樣誇張的漲幅,不過該代幣還是令人印象深刻。
SATS
2022 年12 月,比特幣開發者Casey Rodarmor 發布了一款名為ORD 的開源軟件,該軟件運行在Bitcoin Core 軟件之上。 ORD 允許用戶分兩步驟鑄造比特幣銘文:在比特幣區塊鏈上輸入任意的信息,如一串文字或圖像(“inscription”,銘文),將上傳的銘文與一個特定的Satoshi 相連。 Satoshi 是比特幣的最小單位。 1 BTC = 100, 000, 000 satoshi。最終的完成品是一個帶有銘文的Satoshi,也就是所謂的比特幣銘文。
根據輸入資訊是文字或圖像,比特幣銘文可以分為兩類。基於文字的銘文主要用途是創建代幣,例如BRC-20 標準。而基於圖像的銘文主要用於創建NFT,例如各種卡通形象。
SATS 就是一種基於BRC 20 標準發行的MEME 銘文(我個人喜歡將銘文稱為可拆分的文字NFT,不過現在對於銘文還有種更準確的叫法,即semi-fungible token,半同質化代幣),其全稱為Satoshi,是比特幣的最小單位,通常簡稱為聰,或中本聰。 1 個BTC 相當於1 億聰,總供應量為2,100 萬億,相當於2,100 萬個BTC。
SATS 的鑄造過程歷時接近半年,該銘文於3 月在區塊鏈上部署,直至9 月完成全部鑄造,不同於傳統MEME Coin 的惡搞文化和反叛文化。 SATS 則顯得非常特別,因其意指為聰或中本聰(比特幣基本單位和比特幣創始人),總量又對應BTC 的總量,具有致敬BTC 和紀念中本聰的深層含義,如此巨大的總量能被鑄造完成也體現了該銘文共識的強大。而SATS 之後的熱度更是愈演愈烈,在2023 年12 月12 日,幣安上幣當天,市值直接翻倍,一度飆升到了11.5 億美元,甚至超過首個銘文ORDI,最終達成最高2.5 萬倍的漲幅。
MEME Coin 的多元化
從上文的MEME Coin 來看,其實不難發現,MEME Coin 已經從過去以狗狗係為主導的動物園仿盤,轉向更多元化的發展方向,目前的類別可分為以下四種:
1.經典MEME:以PEPE 和Pogai 為代表的一些經典MEME 形象的代幣化,目前還未代幣化或代幣化不成功的經典MEME 形像還有很多,如Trollface、Grumpy Cat、Success Kid、 Kermit the Frog;
2.加密原生MEME:以BONK 和Silly Dragon 為代表的一些來自加密原生「梗」的MEME,兩者都出自Solana 社區,目前也有一些效仿的MEME Coin,例如Polygon 的「多邊形龍」;
3.銘文MEME:以SATS、RATS 為代表的銘文MEME,由於銘文特殊的發行方式,此類MEME 甚至沒有圖片形象,而是以文字為載體。大多數是具有致敬、紀念和諷刺意義,例如SATS 致敬BTC 與中本聰(也可以算加密原生的文化),RATS 對老鼠倉和交易所,有諷刺含義;
4.原始MEME:以HPOS 1 I 和Ladys 這種原創風格為代表的MEME,不同於過去MEME Coin 簡單的模仿,此類MEME Coin 有自成一派的原創風格。
MEME Coin 的成功需要什麼元素?
如何判斷一個MEME Coin 能否成功,其實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MEME Coin 作為惡搞文化的產物,其價值的來源,總是眾說紛紜。而我個人認為MEME Coin 的成功來自文化認同、宣傳能力、敘事方向,以下將以MEME Coin 中的代表來談談個人洞見。
MEME 的載具很重要

在加密市場中,我們時常聽聞各種MEME 所造就的暴富神話,但事實上市值能排進前100 的MEME 項目只有三個Dogecoin、PEPE、Shib。這裡我們先談前兩者(Shib 雖然本質上是對Dogecoin 的模仿,也使用了經典的柴犬形象,但Shib 的成功更多的是來自草根文化以及當時的外部環境因素,所以在此處不做展開),Dogecoin 與PEPE 最大的共同點都是使用了本就經典的MEME 形象,阿倫特曾說過,只有被人熱議且具有廣泛大眾基礎的東西,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其他一切都是短暫的,不值得一提。這句話套用在MEME Coin 上同樣非常合適,受眾群體的廣泛程度決定了MEME Coin 的上限(當然這並不能決定下限)。在上一輪牛市時,紅極一時的非柴犬系MEME Coin 同樣非常之多,例如Pig、Feg 以及各種動物代幣,為什麼它們沒有存活下來?原因主要是驅使大眾購買它們的因素是各種暴富迷思帶來的FOMO 情緒以及羊群效應。此類代幣的MEME 元素基本上都來自項目方自創的一些圖片或故事。這些MEME 元素真正的受眾群體非常小,代幣持有者只是想盈利,對這些陌生的MEME 元素可能壓根不感興趣,一旦市場行情不好,這些MEME Coin 也就離歸零不遠了。
而神煩狗(Dogecoin 的形象來源)和PEPE 都是盛行西方網絡十餘年之久的MEME 形象(因為與中式MEME 文化不符,所以當我們關注到這些代幣的時候往往都是漲飛的時候,不過23 年Pogai 的出現也側面印證了MEME 受眾群體的重要性),關於它們的各種惡搞表情包早已深入人心,受眾群體極為廣泛(也容易蹭到一些具備影響力的名人),自然病毒式傳播的感染力也就極強。
為什麼成功的是這個PEPE?
我們在上文中也說到了目前我們熟知的PEPE 並不是第一個PEPE Coin,那麼為什麼早期的PEPE(BRC 20 上有個更早的PEPE 銘文)沒有成功呢?其實根本原因還是宣傳能力的不足,優秀的宣傳能力不僅能加速MEME Coin 的成功,更決定了MEME Coin 的限制。
打個比方,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越是家喻戶曉的品牌在廣告上的投入反而越多,對於任何一個產品,它的廣告受眾都可以分為高頻消費者、低頻消費、非消費者,廣告對這三種類型的人作用機制是不一樣的,廣告起作用的邏輯源自於四個面向──告知、說服、提醒、強化。而MEME Coin 的宣傳邏輯也應如此,鞏固社區成員與投機買家並帶入更多的潛在買家,所以MEME Coin 除了要選對載體,用什麼樣的方式「廣而告之」同樣很重要。

PEPE 之所以能用極短的時間獲得成功,離不開善於利用人性的宣傳方式,回看上文中PEPE 的部分其實不難發現這些大V 早就悄悄購入了PEPE 代幣,利益的捆綁驅使這些大V 開始賣力宣傳。還有早就規劃好的域名以及代幣上所規劃(團隊內是有相關人員在對接交易所的),使得價格和持幣地址在短期內都呈一條直線瘋狂上升,再加上PEPE 現成的魔性表情包配合這些利多消息進行每一天的宣傳,兩者的相輔相成,使得爆炸式的病毒傳播開始了。一把火能燃得多旺,取決於薪柴的數量,PEPE 這把火絕對是燒出了燎原之勢。所以PEPE 的脫穎而出並不是簡單的運氣好,專案方如何配合規劃形成極致的羊群效應而又不啞火,其實並不簡單。 (對這點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比較$pepe.BRC-20 與PEPE 這兩個帳號早期的相關推文。)
一個不想做MEME 的MEME——Shib
將時間撥回幾年前,我記得當時的我斷言Shib 必定會失敗。因為在Web3這個圈子,一個仿盤想要挑戰OG,幾乎是癡人說夢。但後來的Shib 卻給了我一記狠狠的耳光,現在回看Shib 的逆襲,我依舊認為是一個多種因素促成的奇蹟,如果拋開一些運氣因素(經濟上的大放水、馬斯克的相關推文等)來分析Shib,我個人認為Shib 的特別之處在於優秀的社區文化和敘事方向上的大膽嘗試。
所有狗狗系MEME Coin 其實都存在一個致命問題,由於這些代幣形像上都是對狗狗幣的簡單二創,同質化程度很嚴重,項目方及社區創作的MEME 表情在社交網絡的傳播力也非常弱,正如上文所說的它們的真實受眾群體非常小。而Shib 同樣面臨這個問題,無論是西方網路文化中的認可度還是名人效應,神煩狗都佔絕對上風,一個二創版的柴犬卡通圖絕對當不了「狗狗幣殺手」。
那麼Shib 的敘事方向只能是生態,一個擁有Swap、跨鏈橋、Layer 2、元宇宙預期的MEME Coin,是不是一下子就上來了。雖然Shib 的這種發展方向伴隨諸多質疑,但我個人認為這是其成為狗狗幣殺手,正確且唯一能延續生命力的方向。
結語
MEME Coin 的市場總是充滿誘惑,但也伴隨著高風險。以CoinMarketCap 數據統計,MEME 賽道的代幣有1467 個,如果只計算市值前三百的項目,那麼僅有9 個,成功率甚至不足百分之一。而目前隨著MEME Coin 的演化以及銘文類MEME 的加入,選擇的複雜性也在增高,如果你今天真的想購買一些MEME Coin,那麼關於Crypto 的一些特殊文化,以及西方的MEME 文化都要做足功課,一個有潛力的MEME 計畫也至少應該具備文化認同、宣講、敘事、社群中的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