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Odaily
作者- Azuma

11 月21 日,Blur 創始人Pacman (鐵山)宣布將啟動新計畫Blast。
Blast 是採用了Optimistic Rollup 機制的Layer 2 網絡。伴隨著Blast 的上線,Pacman 亦宣布該項目已獲得了2,000 萬美元融資,Paradigm、Standard Crypto、eGirl Capital 以及Mechanism Capital 聯創Andrew Kang、Lido 策略顧問Hasu、The Block CEO Larry Cermak 等若干天使投資人參投。

在提及為何想要創造Blast 時,Pacman 的解釋是自己在經營Blur 的過程中發現了兩個問題。
- 一是隨著業務量的擴大,Blur 用戶在以太坊主網上的NFT 交易消耗了巨額的gas 費用,因此有必要將應用程序擴展至成本更低的Layer 2 網絡。 
- 二是Blur bid 池內的上億美元的資金一直在被動沉睡,未能賺取任何收益,且該狀況幾乎存在於每條鏈的每一個應用之上,這意味著這些資金正在遭受通脹而帶來的被動折舊。 
因此,Pacman 決定建造一條可讓帳戶內資金被動生息的新型Layer 2 網絡—— Blast。
在解釋Blast 的運作機制之前,Pacman 將ETH 的原生質押收益率與美元的無風險利率(Risk Free Rate,RFR)進行了比較。如果說在現實世界中,你的收益率未能跑贏RFR,即代表你的資產將因為通膨而被動減值;同理對應至鏈上世界,ETH 有著3% -4% 的穩定質押收益率,但大部分Layer 2 賬戶內資金卻只是在靜態放置(收益率0% ),這意味著這些資產正在因為ETH 的通脹而被動減值。
Blast 所希望解決的正是這個問題,為Layer 2 賬戶內的資金提供被動生息的可能性。
具體而言,當用戶將資金存入Blast 後,Blast 隨即將把鎖定於Layer 1 網絡上的對應ETH 用於網絡原生質押,並將所獲得的ETH 質押收益自動返還給Blast 之上的用戶。簡而言之,如果用戶在Blast 上的帳戶內持有1 個ETH,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可能會自動增長至1.04、 1.08、 1.12 個ETH。
除了可參與原生質押的ETH 之外,Blast 還支持穩定幣的被動生息。具體的運作機制為,當用戶將穩定幣(如USDC、USDT 和DAI)橋接至Blast 後,Blast 隨即將把鎖定於Layer 1 網絡上的對應穩定幣存入MakerDAO 等美債類DeFi 協議,並以USDB(Blast 原生穩定幣)的形式將收益自動回饋給Blast 之上的用戶。
Pacman 進一步解釋稱,Blast 的願景並不僅僅是為Blur 服務,而是希望支援所有類型的Dapp,例如DEX、借貸、衍生性商品交易、NFTFi,甚至SocialFi。
與一般類型的Layer 2 相比,Blast 作為Optimistic Rollup 延續了EVM 用戶的操作慣性,但卻為使用者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收益視窗。
Pacman 就此總結表示,Layer 2 不僅是一個執行環境,也是一個流動性環境,具備原生回報率的Blast 的將為鏈上金融釋放新的可能性。
根據Blast 的官方介紹,該網絡現已開放了先行體驗(Blast Early Access),但只有受邀用戶才可存取。
用戶透過先行存取進入了Blast 網絡之後,不僅可以立即享受ETH 4% 或穩定幣5% 的被動生息,也可同時累積Blast Points 獎勵。
至於後續的時間規劃,Blast 計劃於明年2 月24 日上網主網並開發提款, 5 月24 日開放Blast Points 的「贖回」(原文用的redeem,未詳細解釋)。

目前,有不少已獲得了先行體驗資格的用戶正在社群媒體上分享邀請碼,有興趣的用戶不妨蹲一蹲信息流,看看能不能搶到先行參與資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