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Homie
原文來源:weiverse

銘文的由來
背景
2023 年3 月份,Ordinals 憑空問世,定義了一套在比特幣網絡運行的序數協議,使得Token 和NFT 能在比特幣網絡上實現並穩定運行
2023 年5 月份,隨著Unisat、MagicEden 等銘文交易平台的出現,極短時間內帶來一個比特幣繁榮大生態。同時也催生出了幾個奇蹟般的代幣,例如:ORDI、PEPE、OXBT... 其中ORDI、PEPE 都在短時間內達到千倍漲幅,最早期參與者的甚至達到萬倍漲幅,製造了一大批暴富神話,比特幣銘文概念也隨之爆火。同時間專注NFT 交易賽道的MagicEden 也推出了Bitcoin 上的交易市場,Bitcoin Frogs、Bitcoin Punk 等集合紅極一時,Bitcoin Frogs 迄今為止超過500+ BTC 交易量
隨著比特幣銘文的爆火,其他公鏈的愛好者們也紛紛推出了基於不同鏈的銘文項目
Bitcoin Cash : LTC
Ethereum : Ethscription、IERC Protocol、dumbContract、TERC
Base:Base Protocol
銘文機制
比特幣銘文與比特幣本身一樣持久、不變、安全和去中心化
任何銘文生態系統主要都是分為三個部分:協議、索引、生態項目
協議
在比特幣網絡上,Ordinals 協議依據「聰」的開採順序為每個「聰」分配唯一的序列號,使其具有非同質化屬性,在「聰」轉移時,遵循先進先出的規則。由於該編號方案和轉移方案都依賴於順序,所以該協議被命名為Ordinals(序數)。
BRC 20 是建立在Ordinal 協議之上的“標準”,由Twitter 用戶@domodata 於2023 年3 月8 日創建。該標準實現了代幣同質性和自由轉移鑄幣和代幣。 BRC 20 的主要功能有:部署代幣、接收代幣、轉移代幣
BRC 20 有很多代幣限制,例如:
令牌名稱僅允許4 個字符(英文標點符號、英文、數字)。
每個轉移銘文只能使用一次
不能超過用戶可用餘額
如果轉賬發生在同一區塊,則以區塊確認順序為準。
每個轉移銘文只能使用一次
雖然如此,但是由於比特幣網絡在這之前從來未曾想過能實現部分智能合約才能實現的功能,隨著銘文協議的出現,比特幣網絡也實現了一個從零到一的突破,自然能吸引非常多用戶參與。
索引
比特幣的Ordinals 協議將數據記錄在Satoshis 上,Satoshis 是比特幣區塊鏈上的最小交換單位。然後,它會跟踪這些Satoshis 在比特幣網絡中的移動情況,這便是索引器(Indexer)。所有人都可以搭建自己的索引器,索引規則和程序都是開源的,只要遵循的索引協議一致,那不管多少人索引出來的結果都是一致的,這點是作為去中心化共識的基礎。
當前已經有許多團隊為比特幣銘文做了索引方案,例如:Unisat、OKEX
生態項目
在3 月份,Bitcoin NFT 顯然比同時期BRC 20 更加火熱,佔據了比特幣銘文鑄造的大頭,BAYC、Punk 等以太坊藍籌NFT 紛紛被搬上了比特幣網絡,在Magic Eden 跑步入場後更是如此。
因為圍繞Ordinals 的炒作越來越多,比特幣已成為數字收藏品交易的新興領域。隨著比特幣NFT 的發展,基於Solana 的NFT 市場Magic Eden 迅速入場比特幣NFT 市場,並迅速成為新的領導者。
5 月的勞動節,徹底改變了比特幣銘文生態的格局。 4 月28 日起,「$ordi 人均千倍」的消息在各個微信群傳開,隨後數日內又連續出現了$nals、$UTXO、$elon 等十倍幣、百倍幣機會。大量用戶FOMO 進入BRC 市場,BRC-20 相關的微信群,從一群到八群,不到一個下午的時間就全部滿員。而作為買賣BRC 代幣僅有的鏈上出入口,UniSat 成了整個幣圈都在討論的名字。或許連團隊也沒有想到,比特幣網絡會因為自己的一款產品堵得水洩不通。之後,Unisat 更是以5000 萬美金的市值在市面上進行融資。
探索以太坊協議生態
在以太坊網絡中,協議目前呈現出來的是百花齊放的姿態,由於以太坊本身有智能合約生態的存在,所以很多人有發出疑問,在以太坊上面是否需要有銘文的存在?銘文的存在是否是畫蛇添足?
"以太坊協議生態"的概念是由以太坊銘文團隊IERC Protocol Labs 在2023 年7 月份首次提出,日前,IERC Protocol 創始人Sergey 更是在一次AMA 中重點提到了以太坊銘文生態的概念。有興趣的可以跳到原文章:Ethereum Innovation Ecosystem: The IERC Protocol
市場痛點
比特幣銘文生態的誕生雖然證明了銘文生態路線的可行性,但是由於比特幣的挖礦機制跟UTXO 機制,使得銘文的使用門檻變得較高,比特幣很多機制對於很多圈內朋友來說也是非常難以理解,在前期Mint 銘文資產這一關就攔住了非常多人。同時,上鍊速度慢,Gas fee 高也是被人們詬病已久的問題。
流動性移除:在充滿活力的DeFi 世界中,流動性提供者至關重要。他們將資金投入流動性池以獲得獎勵,但突然提款可能會破壞平衡並損害市場穩定。
持倉砸盤:地毯拉力是加密貨幣領域的一個重要問題。當項目團隊突然從資金池中撤回流動性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導致代幣價格暴跌。這種惡意行為損害了信任和社區士氣。
隱藏倉位(老鼠倉):項目創建者隱匿代幣持有量,破壞代幣發行的公平性,欺騙投資者。
銘文優勢
以太坊的用戶體量在整個區塊鏈公鏈中,無疑是最龐大的。同時錢包的支持程度上,不管是瀏覽器插件還是手機錢包,均是其他生態不可比擬的。而且以太坊有著最高質量的價值用戶群體,以太坊鏈本身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經過EIP-4844 升級後,整條鏈的Gas fee 也得到了一個很好的控制。所以綜上所述,個人覺得在與其他公鏈銘文的比較中,以太坊銘文是潛力最大的,也是最可能殺出重圍的。
實際在以太坊銘文在體驗過程中,發現銘文可以原生兼容所有的原有設施,例如節點,錢包等等...
相較於合約來說,銘文的執行層面從合約方法轉向了原子化的Transaction ,將所有內容通過calldata 的方式持久化存儲在鏈上,實現去中心化存儲。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能實現更低的gas fee,拿IERC 協議舉例:
以上是對Gas 消耗在同一個GasPrice 下的真實描述,可以明顯看到,以太坊銘文由於最小原子為一筆"Transfer Tranction"情況下,Gas 低至合約執行的一半。同時在批量交易情況下,批量越大,銘文生態能更體現其優勢。
最後說到一點是銘文的發射機制和市場交易方式,能更好的幫助散戶去對抗上面說到的劣質項目方撤池子跑路和砸盤的風險。
安全性及可擴展性
有人在了解以太坊銘文後,專門跟IERC protocol 創始人Sergey 聊過關於以太坊安全性和擴展性的問題
其實關於安全性,用戶完全不用擔心,因為本質上以太坊銘文並未在原有的以太坊基礎上添加任何隱患負擔,而是將以太坊的“ calldata 可攜帶信息機制”和“轉賬交易最小原子化機制” 利用到極致。在保留關鍵信息上鍊,繁瑣信息鏈下索引的形式下,衍生出來的一套新的生態。完全算是以太坊的一個子系統,跟合約生態的一個兄弟關係,兩者都是依靠以太坊穩定的底層基礎來進行衍生。
相較於現在爆火的Layer 0、Layer 2 生態擴容解決方案,銘文協議其實能以以較小的改動代價完美實現部分擴容和降費功能,也可以完全不用擔心去中心化安全性問題。
針對擴展性來說,以太坊銘文能做的事情非常多。最基礎就是實現一套新的經濟生態,Token 的部署發行、NFT 的發射,資產的轉移...這些算是最基礎的一些功能。其實很多人擔心的是銘文生態能不能實現更多更複雜的操作,例如部署DEFI、DEX SWAP 模型等等,當然,銘文生態的擴展性肯定比不上合約生態,但是在一些基礎的DEFI 玩法、 AMM 模型,現在市面上已經有一些解決方案出現,並且大量以太坊愛好者正在為之努力。相信在Crypto 生態大繁榮下,這些機制的呈現也是可以預計的,就像是Ordinals 協議出現前,誰也不相信比特幣上能實現代幣經濟。
除以上提到之外,以太坊銘文將來還能實現例如:單交易批量買賣、跨鏈橋、批量空投等等... 一些在合約生態上做起來較為費勁的一些工作。這些得益於以太坊本身使用的是同一套錢包賬號體系,在簽名交叉驗證上,有著天然的優勢在。
結語
以太坊銘文的出現一是為了降低當前以太坊主流生態產生的損耗的Gas fee,二是為了對抗劣質項目方的作惡低成本,讓散戶能更公平的參與到一級市場中。兩個理由其實都值得我們大家關注。
一個新技術的繁榮,往往要經歷長週期和大市場的檢驗。我們不能因為在市場荒涼的情況下,輕易否定一件事情存在的價值意義。銘文賽道正是如此,其實站在市場宏觀角度來看,很多東西存在即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