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全方位解讀NFT交易平台競爭格局: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星球君的朋友们
Odaily资深作者
2022-07-14 04:30
本文約10390字,閱讀全文需要約15分鐘
流動性、用戶體驗與社交屬性。

正文

正文

原文作者:Cj_blockchain

(一)高速增長的nft市場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數據來源:cryptoslam.io)

(二)nft交易所競爭的三個階段

(二)NFT交易所競爭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每條公鏈上都會有自己的NFT交易所出現,比如ETH上的Opensea、Solana上的Magic Eden、BSC上的Treasureland。

第二階段,先從以太開始,每條公鏈都會由層出不窮的仿盤、挑戰者出現與頭部產品競爭。在DeFi是Sushiswap挑戰Uniswap;在NFT交易所是Looksrare、X2Y2向Opensea發起挑戰。

(三)Ethereum上的競爭格局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二、nft交易所競爭發展路線

二、NFT交易平台競爭發展路線

Looksrare和X2Y2均誕生於2022年初,當時正值市場開啟了一場討伐Opensea的風波。起因是年初的時候Opensea以133億美元的估值完成了一輪融資,然後其CFO的言論有類似Opensea在計劃上市的意思,激怒了很多因空投預期而參與Opensea交易的區塊鏈用戶。用戶們覺得被Opensea背刺了。在那場沸沸揚揚的討伐之後,出現了OpenDAO、Looksrare和X2Y2這樣的項目。他們打著“For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的旗號,通過給早期Opensea用戶發放空投來吸引用戶,並通過質押代幣分交易手續費、交易挖礦、掛單獎勵等方式持續的吸引用戶參與交易,最終從Opensea手上搶下了一點市場份額。

(一)交易挖礦激勵

(一)交易挖礦激勵

1、 交易挖礦激勵是提高平台交易量最直接有效的的方式

交易挖礦就是用平台代幣對交易進行獎勵,為了獲取平台的代幣獎勵用戶會不停的在平台進行交易。用戶交易的成本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交易手續費(平台費用+創作者費用)和Gas Fee。只要當成本低於交易激勵時,就存在套利空間,套利者就會不停的進行刷量直到套利空間消失。

交易挖礦的效果非常好,Looksrare在1月推出交易挖礦之後,交易量直線飆升,一度超過了Opensea。

(數據來源:dune.com/hildobby/NFTs)

交易挖礦在上線初期很容易形成正向飛輪,交易挖礦開啟後平台的交易量會顯著上升,從而平台手續費飆升,手續費由代幣質押用戶100%捕獲,質押收益提高後代幣價格上漲,代幣價格上漲由讓交易挖礦的激勵上升,於是套利者願意刷更多的量來賺取交易挖礦激勵,從而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當然,這個循環反過來就是死亡螺旋,四月份之後Looksrare的市場份額大幅度下降,拋開宏觀因素不談,還有個核心原因就是其交易挖礦獎勵減半,從而使交易量和幣價雙雙下跌。

X2Y2顯然也發現了交易挖礦是短期內提高交易量的重要手段,2022年4月的時候,X2Y2取消的自己創新的掛單獎勵轉向了跟Looksrare類似的交易挖礦獎勵。可以看到在四月之前X2Y2的交易量與採用交易挖礦之後想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 X2Y2歷史交易量數據數據來源:Dappradar)

2、NFT交易挖礦獎勵是獲客手段,絕不是護城河

交易挖礦激勵最早被用於DeFi領域,dYdX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合約交易中進行交易挖礦,有助於提高流動性並且讓價格被充分發現。交易挖礦的參與者一方面進行了挖礦套利,另一方面也為平台貢獻了流動性,成為了真實交易者的對手方。而NFT交易挖礦,挖礦者的交易方式多為兩個錢包之前左手倒右手的交易,並沒有為NFT的流動性做出貢獻。

NFT交易挖礦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參與人數眾多,用戶積極參與交易獲取獎勵;第二階段,巨鯨湧入,幾個巨鯨賬戶每天進行幾筆成交價格虛高的NFT交易擠壓散戶交易挖礦空間。

第一階段,因為交易挖礦激勵剛剛開始,可以吸引到很多新用戶來體驗產品,類似於互聯網裡面的“百億補貼”、“1折喝咖啡”這種活動,如果產品確實用戶體驗不錯那麼就有機會把新用戶留下,實現項目的冷啟動。這一階段,不僅平台交易量上升也能夠吸引真實的交易用戶。

第二階段,當巨鯨發現交易挖礦的激勵是短期可持續且安全的時,巨鯨會參與交易挖礦,巨鯨參與挖礦的方式是選擇一個沒有創作者費用(Creator Fees)的NFT ,然後把掛單價格設置為數千ETH,然後左手倒右手買賣幾次,完成交易挖礦。這個過程即沒有為NFT提供流動性,也擠壓了散戶交易者參與的積極性。這一階段,交易挖礦的核心功能是維持最基本的平台NFT交易量數據以及為質押挖礦的用戶提供穩定的ETH現金流。

交易挖礦到了第二階段,本質其實是協議方通過出售每天解鎖的代幣換取ETH然後按比例分發給當前的代幣質押者。到了這一階段,交易挖礦已經無法為平台吸收太多新用戶了,但通過第一階段的獲客,平台已經積累了一部分用戶以及打響了一定的市場知名度,二階段的交易挖礦能把平台的業務數據維持在一個相對“漂亮”的水平。

這一階段能夠持續的時間主要取決於交易挖礦激勵的設計,激勵下降的那天就是第二階段結束的那天,Looksrare的第二階段顯然在今年5月中旬的時候就已經結束了,交易挖礦獎勵減半後,讓平台交易量急速下跌,導致質押收益下降,進而導致幣價下跌,實現了“戴維斯雙擊”。

當青蛙快要被煮死的時候Looksrare彷彿才發現自己是那隻在溫水里游泳的青蛙,於是近期關注Looksrare的用戶會發現他們終於開始迭代優化自己的產品,推出了一些還算有誠意的新功能。但顯然他們錯過了優化產品最黃金的那段時間,阻止死亡螺旋最好的方式應該不要讓它開始轉動。而對於X2Y2來說,其交易挖礦會持續2年,而且獎勵是始終恆定的,因此二階段的周期會長一些,能不能利用好這段時間,好好打磨產品,提升用戶體驗,以及盡可能捕獲多的流量和用戶是X2Y2未來發展的關鍵。

總的來說,交易挖礦激勵這件事在區塊鏈行業不能一概而論,DeFi的交易挖礦比NFT的交易挖礦能為項目帶來的價值要大很多。因此想要長遠發展NFT交易所決不能把交易挖礦當成自己的護城河,因為在交易挖礦進入二階段後,收益的來源主要來自於新解鎖代幣的賣出,並不是長期可持續的。交易挖礦激勵能在前期吸引很多真實用戶,但絕不是一個項目能夠高枕無憂躺著賺錢的護城河。

(二)掛單獎勵激勵

(二)掛單獎勵激勵

掛單獎勵(Listing Reward)是指NFT持有者在平台以合理價格掛出暢銷的NFT,即使NFT不被賣出也能夠獲得掛單獎勵。

1、交易所激勵變化路徑

關於掛單獎勵這件事,Looksrare和X2Y2的競爭路徑顯得格外有趣

Looksrare:交易挖礦→ 交易挖礦+掛單獎勵

Looksrare在1月11日上線之初就開啟了交易挖礦,然後到了4月20日改變了激勵策略,將原先的交易挖礦中的部分收益分配至掛單獎勵。

2、掛單獎勵效果好嗎?

圖片描述

首先確認一點,平台做各種激勵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提高用戶數從而促進交易量。所以有沒有效果看交易量是最直觀的,還是回到X2Y2歷史交易量的那個圖,你會發現在平台採用掛單獎勵這套機制的時間裡,平台交易量是非常低的。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X2Y2歷史交易量數據數據來源:Dappradar)

究其原因,我們把參與掛單獎勵的用戶分成兩類。

另一類是不想賣出NFT,但是想要通過掛單獲取收益的用戶。這部分用戶的核心訴求是:(1)NFT不被別人買走(2)掛單的時間越長越好。

平台為了限制這些用戶薅羊毛,會設計一系列規則,比如掛單價不得超過地板價的一定比例,比如只有交易量超過一定的系列才能獲得掛單獎勵。在這樣的規則限制下,投機者的做法就是在規定範圍內掛一個最高價以確保自己的NFT不會被買走。這樣確實提高了平台的NFT掛單數量,但對於交易的促進其實並不明顯。

看到這你可能會疑問,既然掛單獎勵效果並沒有很好,為什麼Looksrare還要調整自己的激勵模型,轉向掛單獎勵呢?這個問題會在後文得到回答。

(三)交易手續費競爭

(三)交易手續費競爭

NFT交易中主要有兩個手續費,一個是交易所收取的交易費用下文就簡稱“交易手續費”了,另一個是由NFT創作者收取的創作者費用(Creator Fee)。需要注意的是創作者費用收取比例的設定並沒有那種一站式的協議,就是說創作者沒法設定一次就全平台通用,往往對於一些新的交易所,創作者需要專門的前往對方網站進行設置,否則無法收取。

凡是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就會有價格戰,NFT交易所們的價格戰就圍繞著上述兩個手續費展開。

1、交易手續費價格戰

先說交易手續費,Opensea作為具有壟斷地位的龍頭交易所,收取了行業內最高的2.5%的交易手續費,也基本為後來者設定了一個手續費收取的上限,作為後來者的Looksrare和X2Y2都設定了較低的交易手續費以此來爭奪市場,並且市場上還有很多類似於Alienswap這樣的交易所打著0%交易手續費的旗號加入到這場價格戰中來。

這裡面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即便其他平台相對於Opensea有著明顯的價格優勢,但是卻沒有搶到太多的市場份額。

這裡引入一個簡單的概念叫遷移成本(Switching Cost),大意就是用戶從使用產品A轉移到使用產品B的隱含成本是多少。

對於NFT交易所的使用者來說,遷移成本是極低的,對新平台的學習成本也非常低,因為不同交易所的前端頁面差異很小。所以理論上來說,當一個交易所的手續費是另一個的五分之一,理性的交易者都會選擇去低費率的交易所進行交易。特別是Gem這樣的聚合器出現,解決了小交易所的流量入口問題後,費率優勢會變得更加明顯。但現在理論和實際出現了巨大差異,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

原因之一肯定有信息差,很多交易者並不知道有一個低費率的交易所存在,自然也不會跑過去交易。

而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在當前的NFT交易市場中,大量的交易者都不是價格敏感的。在NFT本身價格的高波動下,1%-2%的手續費就顯得沒有那麼的直觀,因為到處都是“翻倍出本”、“一夜歸零”,在這樣的收益和虧損面前,大多數人不在乎手續費的差異。

但NFT交易者們並不會一直都維持低的價格敏感度,現在大家對於手續費不敏感一方面是想前面所說的NFT價格本身就劇烈波動,高價格波動讓手續費顯得不那麼重要。另一方面是由於NFT現在主要集中於PFP,更像是藝術品範疇,像佳士得這樣的傳統藝術品拍賣行,收取的佣金費用從10%-20%不等,相比之下NFT交易所收取的2%左右就顯得不那麼高了。

而隨著市場發展,交易者逐漸成熟,交易者逐漸會意識到2%的交易手續費是如此的不可承受,要知道傳統股票投資的交易手續費大概是萬分之三。同時,隨著GameFi的興起,NFT的交易品類可能會從單純的PFP轉向GameFi中的NFT,而這時候NFT就不單單是一個頭像藝術品了,這是生產資料,每一點手續費的波動都會導致投資者的回本週期變長,低手續費交易所的優勢會逐漸變大。

總的來說,我認為NFT交易所的價格戰會愈演愈烈,即便是Opensea這樣近似於壟斷的巨頭也會下調自己的手續費,要知道Opensea單手續費收入一年就有約6億美金,一個極端暴利的行業必然會湧入大量的競爭者,如果Opensea繼續維持2.5%的交易手續費的話,低手續費交易所的價格優勢會逐步擴大。

如果說交易手續費的價格戰是明牌競爭,那創作者費用這塊就屬於黑暗地帶了。創作者費用的設定通常從0%-10%不等。前面說到了這個費用是需要創作者去平台手動設置的,於是就留下了一個不算漏洞的漏洞。大多數創作者只會在Opensea設置創作者費用,對於一些新出現、較小的NFT交易所,出於各種原因,創作者們沒有去設置費用。這也就導致對於很多NFT,NFT賣家如果在X2Y2或者Looksrare賣出NFT的話,會比在Opensea收到的錢多出大概10%。所以很多時候你會發現,同一個NFT可能在Opensea的掛單價會更高,因為只有Opensea收取創作者費用。

說是黑暗地帶的主要原因是,沒有交易所敢公開在官方渠道宣傳自家的NFT交易不收取創作者費用(因為這顯然損害了創作者權益),但私下里不收創作者費用卻成了一個重要的宣傳手段。當然NFT交易所們也不敢犯眾怒,一般創作者主動去平台設置費用都會得到交易所方的配合。

所以創作者費用方面的價格戰,只適用於小交易所上線初期使用,如果NFT交易所有機會做到一定規模後,創作者們自然會知道還有這麼一個地方需要他去做些什麼。在未來,隨著一些底層協議的更新,也許能出現創作者在NFT的層面就設置好創作者收益分成。那麼小交易所在這方面的優勢就不復存在了。

三、交易所前端爭奪戰聚合器

三、交易平台前端爭奪戰——聚合器

隨著Opensea的競爭者們出現,又出現了一個新的產品,NFT交易聚合器。以Gem和Genie為首的NFT交易聚合器以其近乎碾壓的前端產品體驗迅速搶佔了NFT交易的入口。

以Gem為例簡單介紹一下交易聚合器,Gem.xyz是一款NFT交易所聚合器,Gem本身並不提供NFT掛單和買賣服務,Gem集成了Opensea、Looksrare、X2Y2等多家NFT交易所的掛單,在Gem上找到一個系列NFT,它會為你顯示不同交易所的所有該系列NFT掛單,同時還有購物車功能,你可以批量購買NFT以節省Gas fee。

Gem爆火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很好用,很Crypto Native,你能感受到Gem的產品經理一定是NFT的資深玩家,因為他們的每一個功能的迭代都能戳中用戶的痛點。

如果我們再把目光放的長遠一些,當Gem這類產品積累了龐大的用戶後,Opensea、Looks、X2Y2這些NFT交易所是有可能淪為Gem的一個純粹後端產品,在未來的某一天,你在某個爆火的前端APP上購買了某個NFT或者進行了一筆Token交易,背後的底層邏輯可能會經過一些NFT交易所或者DeFi協議,但對於用戶來說它們根本就不需要知道。

這也是前面提到為什麼Looksrare在X2Y2已經驗證了掛單獎勵引流效果一般的情況下仍然選擇推出掛單獎勵模型的原因。因為Gem、Genie這類聚合器的出現,解決了小交易所缺少流量的痛點,在這之前,NFT交易所不僅要保證平台有足夠的掛單或者說賣家,還需要尋找足夠的買家來平台購物。而聚合器的出現,平台不需要找買家了,只需要維護好賣家,讓越來越多的賣家願意來平台以合理的價格掛單,買家的問題Gem可以幫忙解決,這可能也是Looksrare改變激勵策略的主要原因。

四、什麼是nft交易所的核心競爭力

四、什麼是NFT交易平台的核心競爭力

(一)掛單量(流動性)

(一)掛單量(流動性)

太陽底下沒有什麼新鮮事,在這個人人都有互聯網思維的時代,沒有人能忽略流量的重要性。這裡我們把NFT交易所的流量拆解為兩部分:買家流量和賣家流量

1、買家流量

很多人說在Web3流量有了新的解決方式,比如在NFT交易這塊解決方案那就是聚合器。 Gem這樣的聚合平台出現為小交易所解決了買家流量問題。 NFT交易平台彷彿不需要考慮有沒有人來購買NFT了,因為只要平台有NFT掛單,聚合器們就會把掛單擺上貨架。

聚合器們彷彿成為了NFT小交易所的救星。但是NFT交易所真的不再需要有獨屬於自己的買家流量了嗎?

這一切的前提是Gem能始終保持中立並且不濫用自己在把持流量後的議價能力,這就像當美團、餓了麼在打完價格戰,幾乎將市場份額完全吃下後的下一步就是用自己的議價能力向平台商家收取回報了。資本都是逐利的,如果有哪家交易所認為能夠一直躺在聚合器的流量扶持下賺錢,那麼這一定是第一個被淘汰的交易所。

可以說NFT交易聚合器的出現的前提是市場上有了多家交易所,而小交易所能夠在市場站穩腳跟也少不了聚合器提供的流量,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可一旦度過了這段剛開始的蜜月期,我相信下一步一定是聚合器們對不聽話的交易所們的聯手捕殺。更不用提,現在市場上最大的聚合器Gem已經被Opensea收購。當你最大的流量入口是你最大的競爭對手的小弟,你最好不要期待你能一直靠這個產品維持流量。

2、賣家流量

如果說買家流量還能靠聚合器的話,那賣家流量就屬於NFT交易所的核心競爭點了,畢竟現在Gem、Genie還不敢大面積作惡,理論上只要有足夠的合理價格掛單,NFT的交易量就不會差。

除了賣家讓利,積極的進行推廣和與NFT項目方合作並緊跟實時熱點也是積累賣家流量的重要渠道。從前段時間的“肝白”到現在的“Free Mint”,NFT市場上的熱點不斷的湧現,NFT炒家們在市場上不停的追逐著熱點。如果交易所能夠與項目方展開積極合作,讓項目方配合引導,讓NFT持有者到特定的交易所去掛單,如果遇到爆款的話能起到不小的引流作用。

3、買賣同源

NFT交易平台與傳統電商平台有個很大的區別就是,NFT交易所是買賣同源的,也就是說某個用戶可能上一次登陸網站是為了買NFT,而下次再來的時候他可能又會成為一個賣家。這也是為什麼前面強調買家流量重要性的原因之一,如果平台所有的買家都來自於聚合器,又怎麼能期望他們在選擇賣出NFT的時候會選擇你呢。

(二)用戶體驗(產品迭代能力)

(二)用戶體驗(產品迭代能力)

產品體驗在Web2是很重要的一個護城河,但在Web3或者更狹義一點區塊鏈行業不是那麼的受到重視,我第一次用Curve的時候以為我回到了村里剛通網的那個年代。

幣圈的上一波熱潮是DeFi,在那輪敘事中,一個項目或者說產品的好壞,主要看他能不能帶用戶賺錢,能賺錢就是好項目即使你的前端爛的跟Curve一樣,不能賺錢的項目前端體驗再好也沒用。

而Gem這樣產品的出現預示著Web3的下輪敘事邏輯還是會回到產品體驗這個層面上,因為再好的協議、再好的底層基礎設施建設,最後也要落實到用戶層面,簡單來說就是要有人用。

NFT從Crypto Kittiy開始到今天,已經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每天都有新的熱點,新的敘事邏輯,同時有新的需求誕生。而由於項目方的開發資源是有限的,所以需要項目方能夠有敏銳的嗅覺去發現哪些是長期真實的需求,考慮每個新功能迭代背後的ROI,這樣才能夠將產品迭代能力轉換為良好的產品用戶體驗,這才是一個項目真正的護城河。

還是以Gem為例,在Free Mint的熱潮下,Gem開發了一個Mint數據的排行數據庫,並且直接提供在Gem官網一鍵mint的功能,解決了用戶不敢隨意mint NFT以及收集數據的痛點。這只是其最近更新的一小部分,但你能看出一個優秀的產品是如何利用自己的開發能力迭代產品的。而收購了Gem的Opensea也在近期推出了自己開發的Seaport協議,並且更新了萬年不變的前端頁面推出了幾個早就應該有的小功能。先發優勢固然很關鍵,但積極且方向正確的產品迭代才是維持霸主地位的製勝法寶。

由於區塊鏈的可組合性和去中心化特性,Web2的那套護城河理論其實以及走不通了,Web3行業內的競爭將比Web2更加激烈,因為這裡不相信所謂的護城河,Web3帶來的低甚至是零遷移成本,讓用戶能夠更自由的選擇自己跟喜歡的產品,想要留住用戶,項目方只有保持一直保持警惕不停的迭代產品,了解用戶,滿足用戶需求,才能在行業內勝出。

結語

結語

結語

結語

結語

結語

原文鏈接

Open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