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The SeeDAO。
本文來自The SeeDAO。
本文來自The SeeDAO。
Lens Protocol 的創始人— Stani Kulechov 在推特上描述,Lens 是「開放的、可組合的Web3 社交媒體協議,允許任何人創建非託管的社交媒體資料,構建新的社交媒體應用程序」。該協議主要用來幫助開發人員構建Web3 原生社交媒體。任何基於Lens 構建的應用程序都可以擴展社交圖譜,並使生態系統中的所有應用程序受益。
01 Lens Protocol 解決了什麼問題?
如果Lens Protocol 只是想搭建一個去中心化的社交平台,這並不會讓它成為讓人眼前一亮的項目。 Lens 指出:當前社交平台各自為戰,平台之間移民成本很高且難度大,Web2 孤島式的信息高牆把社交媒體玩成了一場零和遊戲。
02 Lens Protocol 的主要功能

02 Lens Protocol 的主要功能
Lens Protocol 定義了幾個主要功能的概念,但Lens 允許開發者使用模塊化組件任意搭建自己的社交應用。鼓勵開發者開發提升產品體驗的新組件;外部其他應用也可以接入Lens,並且共享Lens 生態優勢。
個人主頁的NFT — Profile
個人主頁NFT 是一個賬戶所有權的標誌,用戶不再受密碼和賬戶的約束,擁多少個NFT 就擁有多少個賬號,也是Lens 最重要的一個概念。主頁NFT 會記錄下來一個賬戶的所有歷史記錄(發帖,互動)。
發佈內容— Publication
內容是社交的靈魂,每個帖子都會直接和主頁NFT 掛鉤(用Lens 之後,Poly 的地址裡會出現很多NFTs)除了轉發和評論,發貼功能還附帶2 個額外的功能(收集模塊:用戶直接可以直接把原帖mint 成NFT;引用模式:決定誰可以轉發和評論)。
評論/ 轉發— Comment / Mirror
很多時候,評論可以原帖一樣甚至更精彩,但是苦於Web2 的限制,評論並沒有發光的空間。所以Lens 確認要實現這一點:既用戶擁有自己的評論。
Lens 把轉發叫做鏡像(mirror),只不過轉發功能會受限於原帖子的設置。
收藏— Collect
創作的內容可以直接被用戶收藏購買。優質內容的變現渠道變得更直接和公平,這會很大的激勵創作繼續發揮。通過使用Collect 模塊,創作者甚至可以設置:在特定時間段開放銷售NFT 等。這也類似於傳統的付費閱讀的體驗。
關注— Follow
關注也是被記錄在案的;這就意味著,優質賬號的早期關注者會成為後期空投或者是送福利的對象(這就是區塊鏈文化的魅力)。
社區管理+ 原地立DAO? — Built-In Governance
既然有了社區,有了身份證明,又是在鏈上;人氣高的項目為什麼不能直接在Lens 上建立DAO 呢?對,Lens 也想到了,所以製作了社區管理的功能,用戶可以憑藉規定的身份證明成為一個社區的治理者。
Again,這些功能只是最基礎的玩法,社區和用戶可以在這些基礎上開發自己的功能和玩法;之後Lens 上的每個社區都會開發出完美匹配自己需求的功能和規則,這直接盤活了整個Web3的社交。

03 Lens Protocol & 競爭對手
目前無論是Web2 還是Web3,用戶還是主要集中在中心化的Twitter、YouTube、或是Discord 進行社交。不難發現,很多Web3 的社交平台的通病是照搬Web2 的平台結構和玩法,功能還不多,用戶量少,社區不活躍。很多Web3 的創建團隊人數也少,新功能更新不及時,用戶使用時感到局限,自然不會久留。
RSS3
RSS3 Protocol 是一個無平台的聚合式媒體;完全開源,所有人都可以看到項目的全部代碼、模塊化,開發者可以自由根據自己的需求開發功能。 RSS3 可以比作一個擴展性強的去中心化港口,任何種類的信息都可以被鏈接到這個港口,然後被高效輸出展示。 RSS3 協議打通了區塊鏈媒體的4個層級:創建、存儲、分發和渲染。 RSS3 也比Lens Protocol 出現的早,很多產品已經開始用上RSS3 協議,RSS3 也是幫助生態發展的利器。
其實Lens Protocol 和RSS3 有很多相似之處;退一步看,可以這麼理解他們的區別:RSS3 協議打通了非同種源頭,和不同層級信息之間的連接,比起Lens 更適合開發產品的結構。 Lens Protocol 也可以用來開發結構,還提供了經營DAO 的工具,比起RSS3 更適合開交互性強的產品。
04 社區& 社區建設
Lens 的社區相對安靜;因為protocol 更多針對開發者,大家都在認真的開發。不過可以經常看見Lens Protocol 官方的成員出現於各種圓桌會議進行分享,這也是積極參與社區的一種方式。
Lens Protocol 的官網上有一封所有人都可以用錢包簽名的公開信,大致內容為:
社交媒體已經成為我們現代身份的一部分,Web3 的出現使得社交有了更廣闊的機會、更多的可能性,在此號召大家通過Lens Protocol 去主動擁有社交媒體、和自己的互聯網身份。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