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va 的故事,要從Cosmos 開始說起。
隨著以Terra 為代表的生態項目相繼崛起,以及鏈間通信協議(IBC)的最終落地,人們對於Cosmos 及其生態內項目的認知和價值評估邏輯已有了新的變化。
長期以來,作為旨在打破不同區塊鏈之間互操作性壁壘的兩大Layer0 協議,業界一直都在將Cosmos 與Polkadot 放在一起比較。不過在早些年間,當二者的基礎設施組件尚不完善,生態體系仍未拓展開來的時候,Cosmos 的聲望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總是略低於有著創始人明星光環加持的Polkadot。

然而,近期的市場變化卻打破了這一局面,也改變了許多人心中的固化認知。隨著時間的推移,當概念走向落地,生態開始蔓延開花,Cosmos 與Polkadot 的發展卻呈現出了截然不同的態勢,在諸多Polkadot 生態項目仍在嘗試通過繁瑣的拍賣流程獲得上線機會的時候,以Terra、Kava 為代表的諸多Cosmos 項目早已通過實戰的歷練完成了數輪迭代及進化。
在Cosmos 的這輪認知顛覆之路中,比較值得注意的一件事是其生態項目Terra 對於Cosmos 市值的逆襲。之所以能夠出現這種“倒掛”,原因是Cosmos 與Polkadot 等其他底層協議均不相同,其本身並不負責生態項目的交易最終性驗證,換句話說,基於Cosmos 發行的每個項目都是一條獨立運行的公鏈,但相互之間卻可以通過IBC 協議實現跨鏈互通。
這意味著,Cosmos 的市值將不會成為其生態項目的“硬頂”,從而為包括Kava 在內的諸多生態項目打開了更大的想像空間。
Kava:不要叫我DeFi,叫我Layer1
說回Kava,許多人對於該項目的第一印像或許都來自幣安Launchpad。

Kava 項目的開發團隊Kava Labs 創立於2018 年,早期也曾就其他方向做過一些嘗試,但在2019 年起就預先看到了「跨鏈+ DeFi」這一方向的無限發展潛力,隨後就選擇了基於Cosmos SDK 潛心耕耘。
許多人對於Kava 的一個誤讀是,這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DeFi 協議,但我們在前文曾強調過,基於Cosmos 發行的每個項目都是一條獨立運行的公鏈,單單以DeFi 來介紹Kava顯然不能覆蓋該項目的全部內涵。因此,我們嘗試用自己的理解給Kava 再做了一次定位梳理:Kava 是一個以DeFi 為核心場景,可藉助IBC 等協議實現與其他生態跨鏈互操作的Layer1 公鏈。
截至發文,Kava 主網已歷經了九次大版本升級,而根據最新計劃,Kava 將於下個月實施主網第十次大版本升級,引入以太坊虛擬機(EVM)支持,屆時Kava 將成為首個同時支持EVM 及Cosmos SDK 開發環境的底層公鏈。
回看這段漫長的升級之路,我們可以很清晰地捕捉到Kava 的成長脈絡,釐清Kava 作為一條Layer1 公鍊是如何從0 成長至1,再由1 向著∞ 而發展的。
為了便於理解,我們將依照時間線把Kava 的發展歷程分成三個階段,並依次進行介紹。
主網上線- Kava 8 :從0 到1 的成長
從2019 月11 月主網正式上線到2021 年8 月第八次升級完成的這一階段代表了Kava 的過去。
在這段時間內,Kava 的主要工作是在完善各項底層基礎設施,這即包括了網絡層面的承載能力檢驗及優化,也包括了生態層面各類基礎應用的打造。
作為一個聚焦於DeFi 的後發生態,為了方便用戶在進來之後能夠及時使用到可靠的基礎性DeFi 服務,Kava 針對穩定幣鑄造、借貸、交易等基礎場景自行構建了一套應用。
2020 年6 月,Kava 的穩定幣鑄造協議Kava CDP(現已更名為Kava Mint)正式上線,允許用戶抵押BNB 等資產來鑄造Kava 原生的去中心化穩定幣USDX。
2020 年10 月,Kava 在主網第四次升級中同步上線了其借貸市場Harvest.io(此後曾更名為HARD Protocol,現已再次更名為Kava Lend)的v1 版本,允許用戶作為供應方存入BTC、XRP、BNB、BUSD、USDX 等多種生態內資產。
2021 年5 月,Kava 在主網第五次升級中激活了HARD Protocol 的v2 版本,解鎖了該借貸市場的借款功能,並實現了借、貸之間的浮動利率自動調節。
至此,
至此,二級標題二級標題
Kava 9:條條大路通Kava
隨著基礎設施的逐漸完善,Kava 也開始了對下一階段問題的考慮——如何為其生態吸引更多的流動性。
在Kava 之前,Avalanche、Fantom 等新生代公鏈的爆發故事已經多次佐證了一個“真理”,即要想做大公鏈生態,打通跨鏈通過是必要前提。為此,Kava 在剛剛過去的1 月完成主網第九次大版本升級。
Kava 9 主網升級中涵蓋有多項重要事務,其中最為核心的一項無疑是IBC 的整合。 IBC 全稱為Inter-Blockchain Communication Protocol,這是由Tendermint、Agoric Systems、Interchain 基金會等多家頂級開發團隊耗時數年打磨而出的一款跨鏈傳輸協議,允許多個不同的區塊鍊網絡通過數據包交換的形式轉移數據和狀態信息。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注:Surge 計劃下,ATOM 流動性池規模不同時用戶的潛在收益預估。
在Kava 9 主網升級中,關於流動性橋接的另一項重要內容是完善與以太坊網絡之間的跨鏈橋基礎模塊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Kava 10:Cosmos SDK + EVM,從1 到∞ 的展望
基礎設施已然完善,跨鏈通道也已打通,Kava 的發展也進入了從1 到∞ 的新發展階段。在新的階段裡,Kava 所要思考的主要問題已變成瞭如何為生態項目提供更靈活、更完善、更有力的支撐,從而吸引更多的項目選擇入駐Kava。
去年九月的公鏈爆發潮期間,多個新生代公鏈都憑藉著巨額的經濟激勵實現了生態應用層面的大爆發,同期,Kava 也曾推出過首期1.85 億美元的生態激勵基金,用於鼓勵更多的應用和開發者基於Kava 進行創新。然而,從這幾個月的生態增長幅度來看,Kava 激勵基金的實際效果似乎並不如Avalanche、Fantom 等其他公鏈。
在我們看來,之所以出現這一情況,主要是因為Kava 當前所支持的Cosmos SDK 開發環境尚未得到EVM 級別的大規模普及。以太坊作為最早、最成功的可編程公鏈,其底層開發環境EVM 幾乎已成為了區塊鏈世界的開發標配,早前相繼爆發的這一批新興公鏈大多也都是EVM 兼容鏈,與之相比,Cosmos SDK 雖然有著充分的速度和互操作性優勢,但想要在短時間內取代EVM 顯然並不現實。
為此,Kava 決定在即將到來的主網第十次大規模升級中引入EVM 開發環境支持, 為開發者提供更為豐富的環境選擇。這一決策聽起來簡單,但實施起來卻並不輕鬆,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一家已啟動主網的Cosmos 生態公鏈能夠同時提供Cosmos SDK 和EVM 兩種開發環境。
針對這一難題,Kava 給出的解決方案是搭建一個共鏈架構,其特點是為Cosmos SDK 和EVM 開發環境提供了兩條不同的鏈,再通過翻譯模塊允許兩條共鏈的無縫協作,整合成一個統一的網絡(注:下文統稱為Kava 網絡),開發者在該網絡上可以在他們想要的任何環境中構建,而不會犧牲對另一個環境中的用戶和資產的訪問。 Kava 官方就此做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你可以把它想像成大腦的兩個半球,一個為Cosmos 生態的開發者優化,另一個為以太坊生態的開發者優化。”
根據Kava 的規劃,Kava 10 升級將分為多個小階段依次執行,具體如下:
2 月7 日,Kava 將啟動先鋒計劃,在主網發布前引入激勵措施來推動Kava 網絡的快速增長。 100000 KAVA 將被獎勵給部署到Kava 網絡的協議。
3 月8 日,Kava 網絡將支持一組封閉的協議合作夥伴部署到EVM 共鏈上,在公開測試之前將對Kava 的EVM 兼容性和執行環境進行壓力測試。
4 月5 日,在Kava 網絡主網發布之前,Kava 將獎勵測試共鏈架構的參與者。參與者將通過親自體驗即將在Kava 網絡上推出的協議和DApps 來贏得獎勵。
4 月5 日,以太坊跨鏈橋的公開測試版將在Kava 網絡上解鎖ERC-20 資產和ERC-1155 資產。
5 月3 日,Kava 網絡將正式完成並全面啟動,具有以太坊和Cosmos 的共鏈架構。開發者將能夠在EVM 和Cosmos SDK 執行環境中無縫構建,連接全球兩個最大的去中心化生態。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公鏈賽道的下一個重量級玩家
長期以來,Kava 的願景一直都是成為Cosmos 乃至整個區塊鏈世界的跨鏈DeFi 樞紐,細看Kava 已經完成和即將執行的多次升級,我們可以看到Kava 對於其未來的發展步調有著清晰的節奏規劃,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該做什麼。
從對穩定幣、借貸、AMM DEX 等基礎DeFi 服務的逐步打磨,到積極打通與其他生態的跨鏈通道,再到努力擴展至更多樣的開發環境,Kava 正在一步一個腳印地接近其最終願景。
公鏈賽道的爆發點燃了2021 年下半年的市場投資情緒,進入2022 年後,投資者仍在積極尋覓著該賽道的下一個潛在爆發選手。如果能夠順利完成第十次升級, 已然在基礎應用和跨鏈通道方面打下堅實基礎的Kava 將成為首個同時支持Cosmos SDK 的速度和互操作性以及EVM 的靈活性和開發者支持力的Layer1 網絡。
厚積之下,Kava 即將迸發而出的潛力不容小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