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亦來雲被美國投資者起訴?陳榕否認收到傳票,反稱收到律師恐嚇信

王也
读者
2019-02-12 05:49
本文約1457字,閱讀全文需要約3分鐘
陳榕表示,“沒有收到傳票,法院還並未對亦來雲控訴,只是收到對方律師的恐嚇信。”

Crypto Briefing

報導,亦來雲(ELA)和火幣可能面臨法律訴訟,此前參與過亦來雲ICO 活動的投資者指控其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出售代幣。

據洩露的傳票文件顯示,這些投資者要求紐約最高法院傳喚亦來雲基金會及其團隊成員,以及火幣與火幣美國HBUS,來對他們的申訴做出回應。由原告Mark Owen 發起的集體訴訟稱,亦來雲於去年啟動的ICO 活動違反了《1933 年證券法》中的第5 條例,該條例規定所有出售的證券必須首先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進行註冊。

傳票中的信息顯示,代幣銷售未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註冊。該文件稱,出售ELA 代幣是一項投資行為,隨著亦來雲開發其生態系統以及用戶需要不斷增加,其價值將會上漲。

該文件稱,亦來雲和火幣均未向SEC 註冊ICO。亦來雲發布的白皮書顯示,ELA 代幣是效用型代幣,可在亦來雲區塊鏈上進行價值交換,以及支付網絡費用;鼓勵持有人參加為期三年的鎖倉計劃,並獲得6%的資產回報。

傳票上寫道:“被告對美國完善的證券法視若無睹,沒有向證券交易委員會註冊ELA 代幣。”

“被告沒有按照法律要求,以經紀人或交易商的身份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註冊,以合法銷售代幣。”

根據天眼查信息,亦來雲項目脫胎於上海科泰華捷科技有限公司,曾是幣圈明星項目,致力於打造一個“區塊鏈操作系統”,創始人陳榕有多年操作系統研發經歷, 90 年代曾在微軟就職,2000 年回國創業,任同濟大學基礎軟件中心主任。

2018 年ICO 火熱後,亦來雲也通過代幣進行融資,受到市場追捧。 2018 年2 月25 日晚6 點整,幣安第六期免費上幣投票結束時,亦來雲(ELA)排名第一。

在去年1 月舉行的ICO 活動中,出售了200 萬枚ELA 代幣。儘管其不支持中國的投資者參與,但對美國公民卻沒有此類限制。

不支持中國投資者參與這一點,陳榕在去年回應“維權白皮書” 中也提到了,“我們一直計劃將亦來雲做成一個全球項目。我們最初的計劃是允許國際投資者在交易所購買ELA,同時,我們也了解到需要進行國際市場推廣的需求。但由於我們在2017 年9 月份遭遇了中國禁止ICO 的禁令,大約在2017 年年底,我們宣布將向除中國公民以外的市場進行國際市場的代幣置換。”

所以,有著明星團隊背書的亦來云自然吸引了不少的美國投資者。

從當初的幣圈明星到煞星,亦來雲在2018 年可謂是坐了過山車。代幣ELA 價格一路向下,從最初的800 元高價到現在不足15 元,市值縮水超過95% 以上。幣價下跌,壞消息接踵而至,投資人對亦來雲的信任也被一點點瓦解。

由於該案件的官員尚未對1 月31 日收到的文件簽字,因此在撰寫本文時,傳票還未生效。

陳榕前後接受中外媒體採訪時的態度南轅北轍,陳榕為何對Crypto Briefing 證實自己收到了傳票,卻又對Odaily 否認收到傳票,並稱自己收到到對方律師的恐嚇信,記者在進一步向陳榕求證的時候,發現已被陳榕刪除好友。

參考文章:參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