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ccn.com,作者:Joseph Young
編者按:本文來自

,作者:
編者按:本文來自
,作者:
編者按:本文來自
,作者:
編譯:茶涼
日前,韓國交易量最大的虛擬貨幣交易所Bithumb 推出了一個場外交易平台Ortus,為資金雄厚的機構投資者提供虛擬貨幣的場外交易服務。
總部位於香港的Bithumb 的子公司,Bithumb Global Limited 在一份官方聲明中表示,將以Ortus 的品牌為機構投資者提供服務。
Ortus 能否真正滿足機構投資者對虛擬貨幣的需求?
自2017 年末以來,各種報告都聲稱,虛擬貨幣場外交易的規模遠遠大於加密貨幣交易所內的交易規模。
研究諮詢公司TABB Group 研究顯示,去年4 月,BTC 日場外交易額已達到了120 億美元,與加密貨幣交易所相當,到了8 月,OTC 交易量已是場內的兩到三倍。
在提到TABB Group 的研究時,加密貨幣研究人員Eric Wall 說:
“這份報告顯示場外交易量比場內交易量高出2-3 倍。這意味著每天有100 萬至150 萬枚BTC 在場外交易,而且這些交易記錄在鏈上是看不到的,鏈上每天只記錄著10 萬枚BTC 的交易記錄”
當時,TABB Group 一名研究人員強調,並非所有場外交易記錄都能在區塊鏈上看到,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買家只是拿到了存有比特幣的冷錢包。
過去12 個月,主流數字貨幣交易所紛紛推出了OTC 服務,試圖把業務滲透到場外市場。在CoinMarketCap 上交易量排名前十的交易所中,火幣,OKEx,Bit-Z,BitForex 算是老牌OTC 交易平台。今年1 月24 日,幣安正式推出其場外交易平台。 2018 年11 月24 日,Coinbase 宣布推出OTC 加密交易平台Prime。
數字貨幣服務商Circle 表示,其場外交易業務實現了三位數的增長。
交易所主要通過結算交易訂單來賺取交易費用。因此,如果機構投資者對場外交易的需求不高的話,交易所不太可能投入資源和精力來開拓這個市場。
越來越多的主流數字資產交易平台開拓場外交易平台的趨勢表明,交易所確實看到了來自某些地區的機構投資者的需求。
Bithumb 在香港的擴張,以及推出自己的場外交易平台,標誌著該公司迄今在韓國加密貨幣交易市場以外的發展邁出了第一步。
去年,有傳言稱Bithumb 有可能在2018 年第四季度之前在英國建立一個法幣交易平台。
然而,Bithumb 尚未敲定在歐洲的擴張計劃,目前仍不確定該公司是否會在2019 年推進其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