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鏈遊:不要只爭朝夕,要寄望百年》,作者陳雨姍
DeFi進入低迷時期,低波動性和低gas手續費的狀況推動鏈遊進入GameFi階段
截至2021年7月30日,鏈遊市場吸引投資近10億美元,而2020年全年該數額為7200萬美元。
區塊鏈重建遊戲發展模式,“三輛馬車”理論可解釋區塊鏈如何拉動遊戲經濟發展。
遊戲時間“價值化”,玩家深層參與遊戲,遊戲與現實的和解被推上又一個高峰。
二級標題
一級標題
二級標題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圖片描述

正文
正文
正文
二級標題
數據來源:Cryptoslam
(二)鏈遊分類、交易與融資情況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資料來源:01區塊鏈·零壹智庫據公開資料整理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資料來源:01區塊鏈·零壹智庫據公開資料整理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資料來源:01區塊鏈·零壹智庫據公開資料整理
二級標題
圖片描述
一級標題
二級標題
(一)拉動遊戲經濟的三輛馬車
在現實世界中,消費、投資、淨出口是拉動經濟的三輛馬車。有趣的是,當遊戲結合區塊鏈重建了遊戲的發展模式,“三輛馬車”的理論也能解釋區塊鏈如何拉動遊戲經濟發展。
消費指內部需求,為經濟發展提供主要動力。遊戲世界的“內部消費”也同樣為遊戲發展提供動力。淘手游和交易貓等手游交易平台為遊戲玩家提供賬號、裝備、道具等交易服務。但目前只有少數交易平台通過保險和合同的方式來保障用戶的利益,更多的平台並沒有提供保障。此外,在參差不齊的交易平台中,手續費貴和交易種類單一的情況比比皆是。
傳統遊戲資產的交易是不發達的,而更“發達”的鏈遊交易模式大大推動了“消費”。智能合約讓遊戲數據無法篡改、公開透明,迅速搭建信任;非同質化通證技術催生出確權的遊戲資產,杜絕了盜竊;遊戲代幣更是提供了方便交換的媒介,擴大資產交易和流通的範圍。合同、資產、貨幣等經濟要素為遊戲交易市場提供了更加安全、透明和便捷的交易市場,推動了遊戲交易的增長。
投資為經濟帶來增長的動力,促進經濟模式升級。在遊戲經濟體系中,投資同樣決定著遊戲的發展水平。遊戲之間開發成本差距非常大,一款簡單的2D手游憤怒的小鳥,開發成本為10萬美元。而當需要製作端遊、3D、多人、以及各種仿真的場景時,每一項成本都價格不菲。俠盜獵車手,一款主機遊戲,開發成本達2.65億美元。此外,遊戲開發試錯成本非常高,當投資失敗時,剩下的只有一堆“天價”的代碼。
代幣為遊戲投資開拓了全新的紀元。代幣的出現使得大量資本流入遊戲市場,開發者與投資者能夠共擔開發成本,且充裕的資金能夠支持各類遊戲的研發和升級。此外,遊戲的質量也會直接掛鉤代幣的流入數量,因此市場能夠調節資金流向更具投資價值的遊戲,以此推動遊戲市場的發展。
進出口是不同國家之間經濟的流動,而引入代幣使得遊戲世界的“跨境”交易成為可能。
(二)“玩家之悔”的和解
二級標題
(二)“玩家之悔”的和解
遊戲玩家們最不想承認的事實莫非是離開屏幕後的失落、後悔和自責。把遊戲時間用到現實生活中,我們是不是會擁有更好的生活呢?科技記者Clive Thompson把這種情緒稱為“玩家之悔”。
玩家之悔體現了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割裂的一面,遊戲帶來的幸福和體驗是短暫的,且這種短暫的收穫並不能推動現實生活。玩家需要能夠將幸福感延伸到現實世界的遊戲。
幸運的是,虛擬和現實的衝突正在逐漸實現和解。遊戲成為當今年輕人釋放壓力的重要出口、各種火熱的遊戲比賽使得遊戲玩家成為一個職業、甚至非遊戲玩家開始有了脫離“遊戲社交”的恐懼。當遊戲遇上區塊鏈時,遊戲時間能夠被“價值化”,遊戲玩家更是能夠在遊戲中尋求更高的意義,“和解的趨勢”被推上又一個高峰。
Play-to-Earn發布的視頻《菲律賓的NFT遊戲》中,講述了菲律賓農村居民在疫情期間如何通過鏈遊Axie Infinity賺取生活費的故事。疫情突襲使得菲律賓失業率由5.1%攀升至17.7%,而逾10萬菲律賓人被遣返回國或將繼續推高失業率。 “邊玩邊賺”的遊戲模式吸引了大量失業者加入,甚至還出現了專門培訓經營"玩賺"遊戲的社區Yield Guild。 “雖然金額不高,但是能夠賺到三四百美元,對這裡的人來說基本上就是救命錢了。”Yield Guild的聯合創始人Gabby Dizon表示。
同樣是業餘愛好,彈鋼琴和畫油畫被認為是熏陶,而玩遊戲卻被詬病為浪費時間。區別對待的背後是價值認同的差別。傳統的興趣愛好更多與藝術和歷史掛鉤,有著醒目的“文明”標籤。如果遊戲承載著其他意義,是否就能夠與之相提並論呢? 如果可以,那麼鏈遊引入的代幣治理方式或將使玩遊戲成為有意義的事。
鏈遊能將遊戲的開發運營等權利給到玩家,通過交易和投票的方式,每個玩家在某種程度上都會成為“鏈遊”的開發者。遊戲在未來可能不再是騰訊、谷歌及Facebook等巨頭的資產,玩遊戲也是開發遊戲的過程。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三、浮躁、慣性、門檻
加密貨幣圈總是盛行著浮躁和投機的氣息,鏈遊也不例外。目前區塊鏈遊戲經常被詬病為區塊鏈遊戲化,而非遊戲區塊鏈化。將遊戲冠以區塊鏈之名,卻是打著資金算盤。對於有遊戲閱歷的玩家來說,鏈遊的遊戲模式和遊戲體驗都一般。
BlockchainGamer.biz在2019年下半年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超過60%的受訪者認為主流採取區塊鏈遊戲的主要障礙依然是遊戲的質量問題。前赴後繼的各種鏈遊,大多因為缺乏長久的生命力和投資價值,最終在洪流中被淘汰。
“許多這些遊戲似乎是被迫練習,基本上試圖使用區塊鏈將數字所有權貨幣化。” Kantan Games Inc.的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Serkan Toto表示, “在這些遊戲中,很多都沒有真正的樂趣。”
鏈遊的發展模式也急需轉型,從“投資工具”的發展模式轉向遊戲本身。此前大部分的玩家是為了獲利,開發商也通過“被薅羊毛”的機制將資金盤玩大,但當開發商減少讓利空間時,玩家也就離場了。此次興起的GameFi也充滿了投機的味道,如何扭轉此前的發展慣性會是接下來的一個大難題。
另外,當前區塊鏈遊戲要求每個遊戲玩家都擁有加密錢包,以及在加密交易所進行交易。這就要求玩家需要具備對加密貨幣的基礎認知和掌握交易使用方法。而交易費用和擁擠的網絡也會成為阻礙。據qkl123統計,今年2月以太坊交易單筆交易gas費用曾高達17.95美元。以上的門檻對於幣圈玩家可能“大巫見小巫”,但想吸引從未接觸過加密貨幣的遊戲玩家、以及低齡化玩家,將會是一個挑戰。擁擠的網絡對於低配置的玩家以及缺乏耐心的玩家來說也是一道門檻。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四、站在“區塊鏈”的肩膀上,鏈遊的參與者需要看得更遠
遊戲記者Rob Fahey在2008年曾發表名言稱:“避無可避:很快,人人都會變成遊戲玩家。”
根據Newzoo《2021年全球遊戲市場報告》,2021年,全球遊戲玩家總數突破30億大關,與2020年相比,這一數字同比增長5.3%。 2021年全球的遊戲收入總計為1758億美元。亞太地區憑藉882億美元的市場規模成為全球遊戲收入佔比最高的地區,而北美、歐洲和拉美地區受疫情影響,收入下跌。 Newzoo認為,預計到2024年,遊戲玩家可達33.2億,全球遊戲收入會達到2187億美元。
龐大的遊戲玩家群體和市場總額為鏈遊的發展提供了優渥的生產土壤。遊戲蓬勃發展已勢不可擋,鏈遊能否成為區塊鏈應用的另一個突破口,或者說成為遊戲發展的最終形態,我們不可知。目前鏈遊已經聚集了一群熱情的參與者,但它的未來取決於更多參與者的加入。
“它以我們沒有人預料到的方式起飛。”Epic 的首席創意官Donald Mustard在談到元宇宙時表示。
今年最讓人耳目一新的鏈遊非元宇宙莫屬,虛擬地產能夠交易買賣、NFT的展廳和交易中心承托起了數字藝術、虛擬商場的服飾和美食能直達家門口。元宇宙似乎是另外一個平行空間。將元宇宙稱之為遊戲,遊戲的格局似乎小了,不足以承托起元宇宙接近“現實”的一面。但其實,是不是我們的想像力限制了遊戲的格局呢?建立在區塊鏈之上,遊戲的想像力或許會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
“不要只爭朝夕,要寄望百年”---《地球的法則》Steward Brand
區塊鏈+遊戲的發展模式描繪了一副無比美好的未來,遊戲引入了全新的經濟體系、遊戲玩家能夠參與到遊戲的底層建設、元宇宙讓我們感嘆鏈遊未來的想像力。但參與者們似乎太著急,一波倒下,一波又起。單方面注重鏈遊的融資功能,鏈遊只會存在於一朝一夕之間,只有充滿情懷和專注,打造出高質量、具有突破性的遊戲,鏈遊才會長久發展。站在區塊鏈的“肩膀”上,鏈遊的參與者需要看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