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山寨季來襲,加密概念股能否撐起牛市脊梁?

avatar
Wenser
10小時前
本文約4437字,閱讀全文需要約6分鐘
Make HK Great Again?

原創|Odaily 星球日報( @OdailyChina

作者|Wenser( @wenser 2010

港股山寨季來襲,加密概念股能否撐起牛市脊梁?

繼 Circle 引爆美股山寨季之後,國泰君安證券、天風證券、勝利證券等券商股憑藉「加密概念」迎來了一波集體拉升,頗有幾分當年BTC ETF、ETH ETF 在港通過後的熱鬧景象。不少人紛紛透過港股通或香港本地開卡等管道跑步進場,希望在這波「加密港股山寨季」中賺取屬於自己的那一桶金。儘管如此,受限於政策要求及資金門檻,不少人還是無緣這一波的熱門股票上漲,Odaily星球日報將於本文對近期加密港股山寨季予以簡要梳理,並對相應入場門檻予以總結,供讀者參考。

加密港股山寨季:一場由「穩定幣熱」掀起的市場暴漲

細看這次加密港股山寨季的到來,主要經歷了 3 個階段的情緒型上漲——即,從最開始的“Circle 概念股”,再到後來的“穩定幣概念股”,最後則是“券商加密概念股”。在「穩定幣第一股」 Circle 成功完成美股上市並在短短十幾天內股價暴漲近 10 倍、市值一度飆升直接至 400 億美元之後,穩定幣成為了加密市場連同傳統股市的「最新最熱敘事標的」。自此,山寨季不再在加密市場徘徊,反而轉移到了傳統金融市場。

第一波港股熱潮:Circle 概念股

5 月 30 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憲報刊登《穩定幣條例》,此舉意味著《穩定幣條例》正式成為法例。

由此,港股數位貨幣概念股集體拉升,連連數位盤中一度上漲80% ,移卡一度漲近50% ,歐科雲鏈一度漲超45% 。截至收盤,連連數位漲幅仍超過60% ,歐科雲鏈漲超40% ,移卡漲近40% ,眾安線上漲近10% 。

6 月初,Circle 上市前夕,作為Circle 早期投資機構之一,港股中國光大控股(00165.HK)漲超15% 。

6 月 6 日,港股上市公司華興資本(1911.HK)揭露,其管理的華興新經濟基金於2018 年已投資Circle,該公司將繼續看好區塊鏈技術發展,及積極探索在Web3.0 和加密貨幣資產領域的佈局。 根據當時負責該筆投資的前華興資本投資人雷鳴在採訪中表示, 2018 年投資Circle 有一定運氣成分,當時後者主營業務還不是穩定幣,估值僅為30 億美元,而現在200 億美元市值有些出乎意料(6 月 9 日),其投資Circle 的核心判斷是:區塊區塊價值和美國價值鏈恰恰是當時擁有牌照最全的一家。

彼時,華興資本股價從 6 月 4 日的 3.55 HKD 已上漲至4.25 HKD;隨後,在經歷了 6 月 13 日、 23 日的低點回調之後,華興資本 6 月 30 日股價已再次突破,上漲至4.93 HKD,創下新高。

第二波港股熱潮:穩定幣概念股

隨著穩定幣的熱度飆升,京東、阿里巴巴等港股科技公司紛紛表態將入局穩定幣賽道。自此,繼「Circle 關聯股」之後,穩定幣概念股成為港股市場的另一個焦點。

6 月 12 日,根據彭博社報道,螞蟻集團將在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申請穩定幣許可,螞蟻集團方面回應稱,在《穩定幣條例草案》於 8 月 1 日生效、香港相關通道開啟後儘快提交申請。消息後續也得到了螞蟻集團副總裁、螞蟻數科區塊鏈業務總裁邊卓群的證實。受此消息影響,港股螞蟻金服概念股大幅拉升,雲鋒金融(00376.HK)一度飆升98% ,現漲53% ,獅騰控股(02562.HK)漲近15% ,耀才證券(01428.HK)漲超12.5% 。

6 月 16 日,港股穩定幣概念股全線走強,截至午市收盤,眾安在線(6060)半日昇幅超過 9% ;連連數字(2598)、聯易融科技(9959)、中國光大控股(165)半日漲逾 10% ;移卡(9237%)上漲。

6 月 17 日,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強東在內部分享會中表示,京東希望在全球所有主要的貨幣國家申請穩定幣牌照,然後透過穩定幣的牌照實現全球企業之間的匯兌,將全球跨境支付成本降低90% ,效率提高至10 秒鐘之內。劉強東表示「現在企業之間匯款平均需要2 天到4 天時間,成本也挺高。B 端支付做完之後,我們就會朝C 端支付滲透,希望有一天大家在全世界消費的時候可以用京東穩定版來支付。」京東幣鏈科技CEO 劉鵬購物商在接受《中國大學雜誌》專訪時也透露自家電站專訪時也同時,京東方面對外表示:期望今年第四季初獲發牌照,並同時推出京東穩定幣。京東穩定幣將於公鏈發行,屆時任何人均可公開查閱發行量等數據。 」

第三波港股熱潮:“券商加密概念股”

在經歷了前兩波的上漲之後,再度引爆加密港股山寨季的,則是券商通道。

6 月24 日,國泰君安國際(1788.HK)官員宣正式獲香港證監會批准,將現有證券交易牌照升級為可提供虛擬資產交易服務及相關意見。升級後,客戶可直接在其平台交易比特幣、以太幣等加密貨幣及泰達幣等穩定幣。國泰君安國際因此成為首家提供全方位虛擬資產相關交易服務的香港中資券商,服務範圍涵蓋虛擬資產交易、諮詢及相關產品發行與分銷。

6 月 25 日,國泰君安國際股價上漲突破2.5 HKD, 24 H 漲超63% 。

6 月 26 日,國泰君安國際(HK 1788)股價短暫拉升突破7 HKD。

6 月 26 日,消息人士透露,香港多家本地券商(如勝利證券、艾德證券等)已完成第1 號牌升級,國泰君安國際並非唯一一家申請此類牌照的中資券商。未來或將有更多機構入局合規加密交易服務。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券商所進行的業務為「分銷」性質交易服務,非自營交易所模式,主要透過在持牌交易所設立綜合帳戶(Omnibus Account),提供BTC、ETH 等主流幣種的合規交易通道,不涉及高風險山寨幣。目前這些券商在客戶盡調、適當性管理和投資者教育等方面的合規要求與國泰君安國際基本一致,且均禁止中國內地居民參與。彼時,受此消息影響,港股勝利證券(08540.HK)短線拉升漲超100% ,報7.69 HKD。

6 月 27 日,知情人士透露,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子公司開始提供以美元、港元和離岸人民幣等貨幣計息的代幣化證券,其推出的每日計息、每日可贖回的代幣化證券,名為「GF Token」。其中,美元代幣以有擔保隔夜融資利率(SOFR)為基準,而港元和人民幣產品的利率尚不清楚。該人士稱,這種代幣僅針對機構和專業投資者提供,它能讓短期閒置資金產生利息,還可用於在其他代幣化資產之間進行轉換。該代幣在鏈上發行,並將在香港持牌加密貨幣交易所Hashkey 上進行交易。

自此,加密港股山寨季的 3 波熱潮環環相扣、漸次襲來,共同為港股市場貢獻了不少交易量;與此同時,港股打新市場也受到了內地投資者熱捧,不少人爭先湧入港股市場,希圖在這裡掘金撈財。

港股淘金熱:打新門檻陡增,資金、交易量成硬性限制

根據安永發布的2025 年上半年《中國內地和香港 IPO 市場》報告,香港市場上半年預計約 40 家公司首發上市,籌資額約 1087 億港元,IPO 數量和籌資額分別同比上漲 33% 和 711% 。 2025 年上半年, 70% 的新股首日出現正回報,與去年持平。第二季以來,恆生指數走出升勢,僅有四家 IPO 破發。

同時,參與打新者顯著增加: 2025 上半年有 97% 的香港主機板新股獲得超額認購,年增 4% 。平均超額認購倍數為 642 ,較去年同期增加 3.6 倍。布魯可(00325.HK)和蜜雪集團(02097.HK)的超額認購均超過 5000 倍,在 IPO 發行歷史上排名靠前。

6 月,新股上市更為頻繁,海天味業(03288.HK)、三花智控(02050.HK)、週六福(06168.HK)、曹操出行(02643.HK)等數隻新股扎堆登場,進一步刺激了打打新需求。

淘金第一關:開通港股通需 50 萬人民幣資產

對於內地地區的投資者,參與港股投資的第一大途徑,是透過內地券商開通港股通資格。其主要門檻包括:

  • 資金需求:開通前 20 個交易日平均資產不低於 50 萬人民幣(不含融資融券資金);

  • 風險測評:需達到C4 (進取型)或以上等級;

  • 知識測驗:通常要求 80 分以上,內容涉及港股交易規則和風險。

  • 帳戶與合規要求:需已開立 A 股帳戶,無不良記錄,部分券商可能要求半年以上交易經驗;

  • 其他流程:需簽署風險揭露書和委託協議。

滿足條件後可透過券商 APP 或線下申請開通。別的不說,單單 50 萬人民幣的硬性資產要求就將一大批人擋在了港股市場門外。

淘金第二關:港股券商收緊開戶標準

近期,隨著加密港股山寨季的熱潮,以及港股打新的吸引,港股券商為應對監管壓力和市場風險管控,也收緊了開戶標準。

據了解,富途、長橋等頭部網路券商集體叫停內地用戶存量證明開戶,轉而要求境外居住或工作證明,審核門檻大幅提升;部分在港銀行亦同步收緊打新資格,審核環節明確拒絕內地投資者認購港股新股。

在具體的證明文件方面,要求相對複雜且設定了嚴格審核標準。

富途證券香港分公司工作人員對媒體表示,目前可作為證明的文件包括:

  • 電子結單或通知書;

  • 信用卡帳單;

  • 能源費單據(包括水、電、瓦斯費單據);

  • 電話費單據;

  • 保險單;

  • 稅單或其他政府機關所發出的單據;

  • 境外房屋租約證明;

  • 境外房屋持有證明等。

帳單或結單類證明文件發出日期需在三個月以內,同時需確保證明文件的個人姓名、地址資訊、發出時間和發出機構清晰可見。除富途證券外,長橋證券、華盛證券等多家網路券商也跟進調整開戶政策,全面取消存量證明開戶通道。

另外一邊,香港銀行人士也對「在港銀行 APP 熱門個股申購限制」給出解釋稱,由於部分新股招股說明書的明確規定,銀行已先行一步「收緊」管控,預計未來券商也可能跟進強化身份認證措施。

淘金第三關:股票交收費比例下調

除去開戶限制與申購限制以外,對於港股投資人及機構而言,高頻的投資作業過程中,股票交收費也是一道不低的門檻。

此前,港交所股票交收費標準為“最低2 港元、最高100 港元”,對於習慣了高頻買入賣出的加密群體而言,也是一筆不小的交易磨損。

可喜的是,或許是高度活躍的交易市場為規則變動提供了潛在基礎,港交所也向市場給出了自己的誠意之舉—— 6 月 30 日,據官方消息,香港交易所自30 日起實施新的股票交收費結構,徹底打破原有的最低2 港元、最高100 港元的限制。業內人士介紹稱,“本次調整,與香港市場下調最低上落價位(買賣股票最小價格變動單位)的政策有關。新標準下,投資者小額交易的成本會大幅下降。”

具體來看,以前進行小額交易時,由於最低收費限額的存在,交易成本相對較高。例如,一筆1,000 港元的交易,最低收費是2 港元,收費比例高達0.2% 。調整後,收費比例為0.0042% ,即0.042 港元,成本大降。同時,取消最低和最高收費限額,機構投資者能夠更準確地計算交易成本,優化交易策略,有助於在進行大規模交易時更好地控製成本。

不過,新規之後,仍然是買賣雙邊收取,也就是通俗意義上的「兩頭通吃」。

「港股熱」並非首次,去年 9 月、 10 月劇情再演

值得一提的是,港股熱潮在去年 9 月、 10 月受政策性紅利帶動下就已經上演過一次。

據了解,去年 10 月初,老虎證券單週開戶數量激增了 73.4% ,行動應用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了 10% ;香港最大的在線券商之一富途控股表示,單週開戶諮詢量比平時高出了 40% ,富途在線平台的股票交易量比前一周增長了 95% ,投資者數量增加了 95% ,投資者數量增加了 95%。

不同的是,這次的港股熱潮中的「加密成分」佔比提高了不少,而這與港府方面的積極動作關係不小。

6 月 29 日,港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網誌稱,金融科技在跨境貿易應用的潛力巨大,目標是解決跨境支付速度慢、成本高等長期存在的痛點,在支付領域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先前發布的《數位資產發展政策宣言2.0 》,四個支柱之一便是“推進應用場景及跨界別合作”,當中提到穩定幣是在傳統金融系統以外提供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有潛力為支付及資本市場活動帶來變革,包括跨境支付。穩定幣的法例將在今年8 月1 日生效,特區政府及金融監管機構將致力於營造有利的市場環境,配以必要的監管措施,推動發行人把穩定幣應用推廣至不同場景,助力解決企業經商及市民生活中的實質痛點。

未來,作為全球經濟體系的重要一環、連結內地市場與外部經濟的金融窗口,香港及港股市場也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至於這波熱潮能否持續下去,或許還有賴於更多的政策性利好與「加密港股」的湧現。

建議關注:

港股山寨季來襲,加密概念股能否撐起牛市脊梁?

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原創文章,作者:Wenser。轉載/內容合作/尋求報導請聯系 report@odaily.email;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ODAILY提醒,請廣大讀者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 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推薦閱讀
星球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