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為何所有頂級專案都在押注「參與金融化」?

CryptoBrand
特邀专栏作者
@daoerji823
2025-11-27 06:40
本文約3770字,閱讀全文需要約6分鐘
在Web3世界中,行為金融化的概念正在透過可靠的行為映射機制和激勵體系讓價值分配的方式被重構,而「參與金融化」是更深層的演變,如何把人留下來,並變得更有價值。

TGE 前夕的OpenSea,明確歷史貢獻交易活躍度將成為空投權重衡量的重要指標,這樣的故事正在Web3 中不斷上演。從infoFi 的熱鬧,到任務平台的行為激勵,行為金融化的概念正在讓價值分配的方式被重構,透過可靠的行為映射機制和激勵體系。

「參與金融化」是更深層的演變,如何把人留下來,並變得更有價值。用戶的每一次參與,都不再是一次性的,而是會變成可累積、可計價、可兌換的長期價值。它將「參與→ 價值→ 再參與」變成成長飛輪,從而徹底重塑留存邏輯。

01、The Shift:從“投機增長”走向“參與金融化”

過去五年,我們經歷過:敘事驅動、空投驅動、情緒驅動。以及當下最火熱的注意力驅動。

而在infoFi 提供的這場注意力爭奪敘事的背後,我們發現:在註意力經濟與鏈上可驗證性的共同推動下,用戶行為第一次擁有了“可計量的價格”,參與本身正在成為一種可計量、可結算的資產。

我們曾經探討過,Web3 的金融全譜化,讓價值表達從「資產」擴展為資訊、注意力、情緒和信任的總和。這正是「價值互聯網」的核心命題:一切可被感知、傳播、交易的東西,都能被金融化。

在BTCFi、AI、InfoFi、社交協議、L2、DEX 乃至RWA 中,每個頂級項目都在做同一件事——讓用戶的參與行為沉澱為用戶路徑,更關注留存和持續貢獻所蘊含的價值。

不論是參與Aura Mining 的BTCFi 用戶,為AI Agent 投餵數據的貢獻者,Optimism Superchain 上的治理參與者,Solana 生態的活躍交易者,或社交協議裡的內容節點,每一次交互動作,都將成為未來權益的一部分。

參與金融化並不是抽象概念,它正被成長產品所工具化。成長平台TaskOn 最近推出的POX Score 正是對用戶行為以及用戶留存在成長領域的代表性嘗試。 POX 評分越高,獲取收益的幾率越多,透過未來預期推動用戶去提升POX 分數,給用戶指出了獲取高額獎勵的路徑,也讓用戶更加努力付出,這就是一套精準的用戶留存體系,正向的成長飛輪。

02.為什麼參與會變成一種「資產」?

聽起來,是不是有些像專案方PUA 用戶打白工?事實上,參與金融化更像是附加在「X-to-Earn 模式」上的增值內容,從用戶為專案做出貢獻→ 獲取收益,到用戶在專案生態中持續貢獻→ 積分體系/鏈上足跡→ 生態共建共享,由單一項目的激勵變成了深度的價值和激勵綁定。

下面我們拆解幾個最頂流的賽道,來看如何實現「參與金融化」。

A. BTCFi:參與= Yield Rights

以BounceBit、SatoshiVM、Babylon Protocol、Pendle 等為代表的BTCFi 正在將「參與」與「收益權」直接綁定:

  • Staking → Yield Stream
  • 鏈上貢獻度→ 優先額度(Allocation Priority)
  • 治理參與→ 決策權的價值化表達

BTCFi 的本質就是把BTC 作為“底層收益引擎”,讓用戶的每一個鏈上參與,都能映射為“未來收益分配權”。

B. AI × Web3:參與= Data Dividend

像是Bittensor、FLock.io、Aethir 、ChainGPT 已經把「參與訓練/提供數據」視為資產。

  • 數據貢獻= Data Credits
  • 與AI Agent 的互動= 可計量的“參與曲線”
  • 訓練節點的持續參與= 長期的效益與權限

AI 的「參與即價值化」已經比InfoFi 更徹底。

C. Layer2 & Airdrop Banking:參與= 未來空投的折現價值

在Arbitrum、Base、zkSync、Linea、Starknet、Mantle 等頂級L2 中,用戶不再只關注單次行為的收益,而是把「參與路徑」視為一種可累積的未來權益預期。

每一筆Bridge、Swap、Delegate、投票,都成為未來潛在權益的「折現訊號」。

D. DEX / Trading:參與= Fee Discount + Rebate + Level

以Hyperliquid、Jupiter、Raydium、Uniswap 等為代表的交易平台,都在將交易行為資產化:

  • XP / 積分代表未來潛在空投
  • Level 決定費率、優先權、 maker / taker 獎勵等
  • 活躍度決定後續獎勵

交易不再只是行為,而是「未來權益的沉澱」。

E. SocialFi:參與= 關係鏈資產

例如Farcaster、Lens、Friend.tech、Fantasy:

  • 內容互動成為“身分信用”
  • 鏈上關係鏈具備資產化屬性
  • 場景參與讓帳號具備Social Capital

F.成長平台:參與金融化的驗證層與激勵層基礎設施

以TaskOn 為代表的成長平台正在重塑用戶的數據價值,成為可追蹤、可驗證、可激勵的參與資產:

  • 累積性資產:Points / EXP / Level / Milestone
  • 可兌換權益:WL、資格、Allocation、抽獎機率、交易額外獎勵
  • 可展示身份:Leaderboard、貢獻度、公開身份
  • 可複利循環:Level → Benefits → 更多參與→ 更高等級

這既能驅動短期成長,也能沉澱長期關係。為使用者行為確權,成為行為資產的入口,並建構長期激勵體系。

03、如何推動「參與金融化」?

在整個Web3 成長典範中,如何把參與行為→ 的確權→ 量化→ 結算→ 最終沉澱為可量化的長期價值。

無論是BTCFi、DEX、AI×Web3、InfoFi,或是更傳統的交易類別、治理類別活動,一個完整的使用者參與週期通常包括三件事:

  • 行為發生(Action)
  • 行為驗證(Proof)
  • 價值兌現(Incentive)

在產品的互動層引導,在驗證層實現自動化,讓參與行為變得可執行、可追蹤、可激勵、可複利。在激勵層透過積分、NFT 等體系錨定使用者的行為價值,讓使用者對長期路徑有明確的目標。

Decrypt 母公司孵化的Web3 預測市場協議Myriad,就可以透過每日簽到、內容分享等任務獲取Points 參與預測市場,高積分和高勝率會使你登上排行榜,這種聲望在未來可能轉化為社群認可或特殊獎勵。

1.Optimism RetroPGF:參與= 可回溯的長期價值

Optimism 的RetroPGF 首次將「參與」從即時動作,升級為一種可回溯、可量化、可結算的長期資產。貢獻者的行為被保存在公共貢獻圖譜中,被評審者在未來重新評估過去的貢獻,回溯成實際的OP 治理、激勵與資金分配。

RetroPGF 的核心邏輯是:參與路徑= 公共貢獻資產= 未來可兌現價值

  • 參與不是即時獎勵,而是被系統性地沉澱;
  • 貢獻曲線會被量化、評審、記錄;
  • 未來收益取決於過去的參與品質與影響力;
  • 項目、社區與個體的價值被長期反映,而不是短期行為驅動。

Optimism 讓「參與」成為一種可計價、可治理、可持續的資產,靠制度設計讓參與者獲得真正的長期價值。

2.TaskOn:使用者留存體系的遊戲化設計

在成長平台TaskOn,在專案和使用者的雙向成長中,他們的成長工具有:智慧化的結果導向的Quest 設定範本和智慧驗證工具,讓使用者「知道怎麼做」並且「按路徑做」,並且讓使用者行為「變得真實、可信、可計量」。

而在活動結束時,TaskOn 的激勵體系開始發揮留存效果:

  • Points / EXP:給到即時激勵
  • Level:長期成長機制
  • Milestone:階段化成就
  • Benefits Shop:積分兌換權益
  • Leaderboard:放大參與者身分價值

TaskOn 承擔了「參與行為→ 資產化」的基礎設施角色。可以說是參與金融化在使用者成長領域的標準化實現。

同時,TaskOn 上線了全新的POX 評分系統圍繞著五個維度進行使用者身分和參與行為進行交叉評分:

  • POH(人性證明):可信度訊號,例如錢包/社交綁定和KYC。
  • POC(貢獻證明):任務完成的頻率、品質和一致性。
  • POE(探索證明):對新鏈條、功能和事件的探索的廣度和深度。
  • POV(價值證明):鏈上資產規模與交易活動。
  • POS(社交證明):在X/Discord/Telegram 上的真實互動。

透過多維度交叉驗證,顯著提升了參與的真實性與反女巫能力,並為用戶提供了清晰的成長路徑:提高評分→ 解鎖更多功能/獎勵。

4.結語:參與行為本身就是一種資產

參與金融化不是小敘事,而是Web3 從「短期活動」走向「長期價值體系」的宏大趨勢。

不同賽道所需的行為不同,但所有賽道都需要「觸發—驗證—激勵」這個完整參與週期,Web3 專案需要從自身產品特色出發,使用能夠驗證、成長、留存的工具將這個週期串起來,讓行為能被執行、被驗證、被激勵。

參與金融化不是工具趨勢,而是Web3 價值體系的重構過程。它讓參與成為資產,讓路徑成為價值,讓留存成為成長的核心驅動力。未來所有Web3 產品,都將需要「觸發—驗證—激勵」的完整參與週期。

這將成為Web3 未來的真正成長典範。

AI
InfoFi
AI總結
返回頂部
  • 核心观点:Web3正将用户参与行为金融化。
  • 关键要素:
    1. 用户行为可计量为资产价值。
    2. 参与形成可累积的长期权益。
    3. 构建"参与-价值-再参与"增长飞轮。
  • 市场影响:重塑价值分配与用户留存逻辑。
  • 时效性标注:长期影响
下載Odaily星球日報app
讓一部分人先讀懂 Web3.0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