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從高光到邊緣:8個明星VC加持項目的泡沫崩塌
Biteye
特邀专栏作者
2025-10-28 09:00
本文約3554字,閱讀全文需要約6分鐘
當潮水退去後,留下來的,才是真正的價值。

原文作者:Biteye 核心貢獻者Viee

原文編輯:Biteye 核心貢獻者Denise

在加密產業,每一輪多頭市場都會誕生無數「高光計畫」:被頭部VC 熱捧、登上主流交易所、吸引無數散戶追捧。但時間是最鋒利的試金石,有些項目相比最高點,價格已跌去90%、甚至99% 以上,項目討論度逐年下降。

本文盤點了8 個由明星VC 投資、曾在多頭階段被寄予厚望的項目。從ICP 到DYM,我們將重點分析它們的融資背景、市值變化路徑,以及背後暴跌的深層原因——是模式難以為繼?生態遲遲未能啟動?還是競爭者太強、市場需求不足?

圖片

01 Internet Computer($ICP)

曾躋身前五名,如今跌去99.5%

Internet Computer(ICP)由Dfinity 基金會推出,定位為去中心化的“互聯網計算機”,希望讓智能合約原生運行各類互聯網服務。計畫研發始於2018 年,2021 年5 月在多頭高點上線交易,首日即進入加密貨幣市值前五,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ICP 背後聚集了頂級矽谷創投,包括a16z、Polychain Capital、Multicoin、CoinFund 等,累計融資達1.87 億美元。 ICP 初始價格高達數百美元,高峰一度接近700 美元,但在上線後迅速回落,兩個月內跌破20 美元。截至2025 年,ICP 長期徘徊在3 美元左右,較高點下跌超99%。

專案失敗的主要原因包括估值泡沫、上線倉促、初期流動性不足,以及外界對專案治理和中心化程度的質疑。此外,生態發展進展緩慢,也未兌現早期「重塑網路」的承諾。

圖片

02 Fuel Network($FUEL)

模組化執行層的雄心,現實尚未兌現

Fuel Network 是Ethereum 擴容的二層方案,核心目標是將執行層與共識、資料可用性分離,提升吞吐、降低成本。

計畫背後獲得包括Blockchain Capital、The Spartan Group、CoinFund等機構支持,據稱策略融資至少達8 千萬美元。

然而,在代幣表現與生態落地上,Fuel Network 並未兌現預期。 FUEL 目前價格約0.003 美元,市值僅千萬美元,高點下跌超94%。以太坊擴容、各種L2、模組化鏈方案層出不窮,Fuel 的差異化優勢能否長期維繫尚存疑問。

圖片

03 Dymension($DYM)

RollApps 架構的新嘗試,價格滑落逾97%

Dymension 是一個聚焦「模組化區塊鏈」基礎設施的項目,主打開發者可快速部署應用專屬區塊(“RollApps”) 的L1 網路。其設計在於將共識與結算層抽離,並透過生態內部建構RollApps,優化可擴展性與客製化。

本計畫啟動於2022 年,2024 年初上線代幣DYM。儘管技術定位明確、背後獲得Big Brain Holdings、Stratos、Cogitent Ventures等多家投資機構支持,但從市場表現來看,DYM 當前價格已較高峰下跌逾97% 以上。據數據顯示,其歷史高點接近約 $8.50,現價處於約 $0.10 美元區間。專案目前雖仍在運行,但生態化進展緩慢,社群與用戶參與度未達預期。

圖片

04 Flow($FLOW)

曾經的NFT明星鏈,如今失去關注

Flow 是由Dapper Labs 推出的高效能公鏈,主打NFT 和遊戲應用。 2020 年10 月,FLOW 代幣在CoinList 公募上線,憑藉2021 年的NFT 熱潮,生態一度活躍。

背後融資陣容強大。 Dapper Labs 在2018–2021 年間獲得a16z、DCG、Coatue 等機構多輪投資,總融資額超過1,850萬美元。 FLOW 價格在2021 年4 月達到歷史高點約$42,隨後隨市場回落持續下跌。截至2025 年,價格已跌至$0.28,較高峰下跌逾96%,市值也大幅縮水。

Flow 的下滑與NFT 市場降溫密切相關。生態依賴單一爆款應用,缺乏持續成長動能,長期來看缺乏使用者留存與真實需求支撐。

圖片

05 Yield Protocol

Paradigm支持的固定利率協議,已於2023年關閉

Yield Protocol 是基於以太坊的借貸協議,主打固定期限、固定利率借貸,透過發行fyToken 實現債券化借貸產品。該計畫於2019 年上線,曾被視為DeFi 固定收益賽道的探索者之一。

2021 年6 月,Yield 完成由Paradigm 領投的1,000 萬美元A 輪融資,參投方還包括Framework Ventures、CMS Holdings等知名機構。

但在2023 年10 月,Yield Protocol 官方宣布正式關閉協議,官網隨即下線。

專案失敗的核心原因在於固定利率借貸需求不足,難以維持有效市場。同時,在DeFi 市場整體低迷及監管壓力加劇的背景下,Yield 無法形成可持續的產品模型,最終選擇主動停止運營,成為近年來少數正式關閉的明星VC支持項目之一。

圖片

06 Notional Finance($NOTE)

主打固定利率的借貸協議,逐漸邊緣化

Notional Finance 是部署在以太坊上的固定利率借貸協議,支援用戶按固定期限借貸USDC、DAI、ETH、WBTC 等資產,試圖填補DeFi 市場中「穩定收益」產品的空白。

2021 年5 月,Notional 完成由Coinbase Ventures 領投的A 輪融資,參投方還包括Polychain Capital、Pantera Capital等第一線機構,總融資超1,100 萬美元。

截至2025 年,NOTE 代幣市值僅剩約166 萬美元,從高點下跌超99%,每日交易量不足千元,社群活躍度和協議更新頻率都較低。

Notional 遇到的核心問題與Yield Protocol 相似:固定利率產品在DeFi 市場的使用者接受度始終有限,缺乏足夠流動性支撐。同時,其設計與主流借貸協議差異較大,導致用戶遷移意願不高,最終逐步被市場邊緣化。

圖片

07 DerivaDAO($DDX)

從明星衍生品DEX到邊緣清退

DerivaDAO 是一個去中心化永續合約交易所項目,最早於2020 年提出,定位為結合CEX 操作體驗與DEX 安全性的衍生性商品平台。計畫強調社區治理,試圖以DAO 形式取代中心化運作。

2020 年7 月,DerivaDAO 獲得Polychain、Coinbase Ventures、Dragonfly 等頭部VC 投資,累計融資270 萬美元。雖然體量不大,但陣容被視為明星等級。 2021 年上線後價格曾觸及約$15,但很快下滑。截至2025 年,DDX 長期徘徊在$0.01~$0.04 區間,較高點跌幅超過99%,專案市值幾乎歸零。

由於產品遲遲未落實、功能缺乏競爭力,疊加早期激進的挖礦激勵機制導致代幣快速釋放卻沒有實際交易需求承接。同時,賽道面臨DYDX 等強力競爭者,使DerivaDAO 難以突破。

圖片

08 Eclipse($ES)

新一代L2 基礎設施試水,回檔超64%

Eclipse 是結合了以太坊的安全性和Solana的高效能的Layer 2 解決方案。計畫2024 年推出主網,2025 年7 月啟動代幣 ES。

該專案曾獲得包括Placeholder、Hack VC、Polychain Capital 等知名創投參與投資,融資規模約6,500 萬美元。

然而,從市場表現來看, ES 代幣估值已經發生明顯回撤。根據CoinGecko 數據顯示,ES 雖然仍在交易,但較高點已大幅下跌約 64% 。 Eclipse 生態尚處於早期階段,Roll‑up 或模組化鏈方案競爭激烈,多專案爭奪L2 賽道,專案市場落地的路徑尚未完全顯現。

圖片

09 結語

這篇文章不是為了批判,也不是為了製造情緒,而是希望在下一個週期來臨之前,對上一輪熱潮中的「暴跌樣本」進行冷靜回顧。

它們曾擁有最耀眼的資本、敘事與社群——但仍未能逃脫脫錨、崩盤、失速、邊緣化的軌跡。在一個高度疊加金融與科技的市場裡,僅靠融資、代幣價格和話題熱度遠遠不夠。商業模式是否成立?用戶是否留得住?產品是否持續推進?這些才是真正決定專案命運的核心變數。

這些故事也提醒我們,別只看風投月台、別只看短期暴漲,更要學會辨識長期結構是否成立。

當潮水退去後,留下來的,才是真正的價值。

投資
AI總結
返回頂部
  • 核心观点:明星项目暴跌揭示行业深层问题。
  • 关键要素:
    1. ICP估值泡沫破灭跌99.5%。
    2. Fuel生态未落地价格跌94%。
    3. Yield因需求不足主动关闭。
  • 市场影响:警示过度依赖融资与炒作风险。
  • 时效性标注:长期影响。
下載Odaily星球日報app
讓一部分人先讀懂 Web3.0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