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兩分鐘內完成看盤下單,Pump.fun直播如何重塑交易場景?
Ethanzhang
Odaily资深作者
@ethanzhang_web3
2025-09-17 13:22
本文約3605字,閱讀全文需要約6分鐘
在壅塞與波動並存的場景裡,優先讀Creator fee、持倉集中度與外部引流訊號,少被彈幕帶節奏。

原文| Odaily 星球日報( @OdailyChina

作者| Ethan( @ethanzhang_web3)

這幾天,「Pump.fun 直播」熱度不斷攀升。

9 月14 日,聯創Alon 在X 表示:平台並發直播串流已超過Rumble,份額接近Twitch 的1%、約等於Kick 的10%。同時,底層機制也做了結構性改造:Project Ascend 將創作者分成從過去統一0.05% 改為隨市值分段的動態費率——小盤最高0.95%,做大後回落至0.05%,把「注意力→ 交易量→ 主播收入」焊在一條鏈路上。 9 月16 日, PUMP 平台稱“昨日向創作者發放超400 萬美元,多數給到首次創作者”,廣場上隨即出現了大量“第一次開播”的試水。

帶著好奇,筆者深度觀看並參與幾個直播間代幣發射的全流程。這次的Pump.fun 直播,舞台、激勵與內容是否真的對齊了?

從首頁到下單:一個「LIVE」標籤引出的實盤兩分鐘

開啟Pump.fun 官網,首頁與早期版本已然不同。

過去更像「毛坯版」的發射台,如今做了「精裝修」:頂部是橫向Now trending 滑動條,卡片左下角統一加註亮綠色LIVE標識,用於區分「正在直播的代幣」;下方為Explore 分區,按主題給出Streamer LifeChallenge GrindsAnimal Antics Antics 標籤,按主題給出Streamer Life 、 Challenge Grinds 、 Animal Antics Antics標籤代幣組等標籤。左側邊欄固定Home / Livestreams / Advanced / Chat,右上角依舊為醒目的Create Coin。整體觀感更像“直播大廳”,而非單純的發射頁。

卡片除封面圖外,還附帶市值、24 h 漲跌、簡介等關鍵訊息,把「熱度+ 盤面」壓縮到瀏覽層即可讀取。猶豫十餘秒,我從首頁點進有LIVE 標誌的UNEMPLOYED房間:標題行直接給出一句話敘事——「把辭職做成一場運動」。進屋之後,中間是主播畫面,右側一整列交易與聊天工具並排著:聊天框、Buy / Sell 面板、持倉與盈虧條、下方還有Bonding Curve Progress :100%(Coin has graduated)的提示(玩法與損益

畫面最醒目的是一張「節目宣言」長圖:左側寫著「某Pump.fun 主播給TJ Maxx 員工1 萬美元讓其辭職」(為房間敘事,未獨立核驗),右側配以打上紅色禁止標記的求職表,再往後一頁是紐約納斯達克大屏幕的照片——「辭職即螢幕」的戲劇張力躍然上。

先讀盤,再動手。

我先看了約30 秒的右側讀數:市值約70 萬美元,24 H 變動約-55%,歷史高點約250 萬美元;1 HK 線圖反覆波動,顯示多次拉抬與回落。繼續下探Top holders:前幾名約9% / 5% / 3%+,集中度不算離譜。這些都是當時頁面讀數,僅用於記錄「盤面體感」;風險層面仍需關注合約權限、團隊歷史等因素。

與此同時,主播在做什麼?

他顯然是懂節奏的:先用幾句段子把情緒熱起來,接著拋“參與感很強”的指令——比如“倒數十秒一起按Buy”,或點名讀出幾筆大單買入的暱稱製造被點名的快感。間隙裡,他不斷重複兩件事:一是「這不是打賞,是把注意力做成資產」;二是「今天還有幾個橋段,別走開」(對應他掛在下方的Previous streams / 下一場預告卡)。每一次互動到位,K 線立刻放量,底部成交條像被按下快轉鍵。

按下買鍵。

流程很短:連接Phantom → 點選Buy→ 輸入一個0.1 sol → 確認滑點並簽章。幾秒內,右下角持倉條出現了我的這筆買入,交易流裡也閃過我的那行紀錄。整個連結不需要跳去別的DEX 頁面——看、想、下單都在同一塊螢幕上完成,主播的每一次抖包袱,幾乎都會在K 線與成交流上即時反映。

彈幕的「噪音」與「訊號」。

彈幕分為三類:一類是口號式刷屏;一類是無關項目的「跨房間拉客」(典型句式是「XX 預售馬上結束、已募多少、要上某交易所」);最後一類是少數有用提醒,例如是否「畢業」、是否有社區後備力量。對第一次來的普通玩家,把第三類當訊號,前兩類當背景音,更有助於減少誤判。

小結:LIVE 標籤將「正在發生的內容」與「正在發生的成交」綁定到同一塊畫面。與Twitch/Kick 上「視訊外打賞」不同,這裡是節目中讀盤與下單的並行。而像UNEMPLOYED 這類「把行為做成話題」的直播間,天然更擅長把情緒轉化為換手——這也是我在兩分鐘內敢於小額試倉的原因。

三幕現場與三個原則:把「注意力洪峰」換算成可操作的節奏

這幾晚,我在多個直播間穿梭,等待「爆點」出現。現場最常見的三種情形:卡頓、爆點、新手直播,幾乎每晚都會輪流上演。

其一,直播間卡頓

尖峰時段,部分房間出現畫面與下單面板的延遲或掉幀(不排除本地網路因素) 。兩天前還出現過更極端的情況:9 月15 日, 據Decrypt 報道,頭部KOL Alex Becker在pump.fun 開播後表示平台承壓嚴重、直播難以維持,並在X 上稱若無法恢復將轉到YouTube 繼續。

這並非簡單的“加載慢”,而是前端直播、撮合與鏈上確認疊加後的系統性壓力。對交易者而言,峰值時刻的每一次點擊都在與滑點賽跑。在我的螢幕上,成交流與彈幕情緒幾乎同步:一旦主播觸發「集體行動」口號,底部成交條會連刷,價格呈階梯式跳動。

其二,爆點正在推動價格

當直播內容具備「事件性」或強互動機制時,往往伴隨更高的成交與波動。 9 月15 日, 根據Decrypt 報道,主播Bagwork在直播中播放據稱為Drake/Future 的未發布歌曲,關聯Meme 幣市值一度升至約5,300 萬美元,其兩日創作者分成83,410 美元。 Bagwork 近期也透過一系列直播事件走紅,包括在洛杉磯道奇隊比賽現場闖入球場等。

在我進入的UNEMPLOYED房間裡,這種「內容→ 成交」的耦合同樣明顯:倒數計時「齊按Buy」、點名讀出大額地址暱稱、拋出下一場預告等動作,都會在底部K 線圖與成交流上留下清晰波紋。此時價格並非“被動反映內容”,而是在內容中被推動。

其三,紅包雨把「新手直播」推到台前

平台對外口徑稱「昨日發給創作者超400 萬美元,多數給首次創作者」。這與我在廣場上看到的景像一致:同一晚湧現出一批「第一次開播」的房間,明顯更注重互動與節奏,因為在Project Ascend高分成小盤區間,主播對換手的邊際動力更強。換句話說,新手越多、節目越花,換手越密集

為把上述三幕落到可執行層面,我歸納了三條原則

原則一:給自己一個“觀察窗”,等“二次組織”。

進入房間先觀察2–3 分鐘,觀察三件事——峰值在線是否回落、第一輪情緒單是否兌現、主播是否在組織第二段互動。二次放量出現且主播仍維持高強度互動時,再用小額“打點”,而不是在首個高潮追高。

原則二:把打賞心態改成部位心態。

在Pump.fun 的直播間,這不是送禮,而是買可流通的部位。入場前設定單筆虧損上限與計畫的減倉觸發位,把參與資金視為「娛樂預算」 ;不做資金池以外的追加,不把情緒當作理由。

原則三:讀三個指標,理解對手的動力。

  • Creator fee 與市值區間:為最大化主播收益,在高分成的小盤階段,主播更願意頻繁製造轉折以拉高換手;
  • 持倉集中度(如Top holders 分佈):集中度高時,短線被「抽池」的風險較大;
  • 外部引流訊號(預告、跨平台連動、主題挑戰):它們往往是成交密度的前置因子。

把這三項合在一起,更容易判斷一個直播間是在“做節目拉量”,還是在“耗盡情緒”。

註:本節事件與數據來自公開資訊與作者個人體驗,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自行進行充分調查(DYOR)。

結語

這輪並非只是“更熱鬧”,而是機制與場景疊加:直播把注意力壓成秒級流量,Ascend 把每一筆換手沉澱為創作者現金流,形成“內容→參與→成交→分配”的閉環。

但冷水同樣直白:截至9 月17 日, 根據OKX Wallet 數據,Pump.fun「直播概念」市值>100 萬美元的代幣僅剩9 個;而9 月15 日GMGN 統計同口徑為39 個。龍頭Bagwork 最高市值逾5,000 萬美元,現約800 萬美元,回撤80%;目前市值最高為KIND,約1,680 萬美元。

這或許顯示「把可看性兌現為可結算性」是成立的,但存活曲線極陡、勝者極少:沒有持續節目與外部引流,熱度仍然會迅速被時間與換手稀釋。

Decrypt
Pump.fun
AI總結
返回頂部
  • 核心观点:Pump.fun直播机制革新,实现内容与交易闭环。
  • 关键要素:
    1. 直播并发超Rumble,达Twitch1%。
    2. 动态费率激励小盘高换手。
    3. 单日发放创作者分成400万美元。
  • 市场影响:加速注意力变现,但存活率极低。
  • 时效性标注:短期影响。
下載Odaily星球日報app
讓一部分人先讀懂 Web3.0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