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華爾街最大的做市商Citadel Securities,正在做空ETH?

区块律动BlockBeats
特邀专栏作者
2025-02-26 02:34
本文約3766字,閱讀全文需要約6分鐘
加密「做市商」賽道的博弈,才剛開始

誰在做空ETH?

最近,一份神秘機構的資產配置表流了出來,令人值得注意的是,在「多策略」投資組合中赫然標註著一份「 31 億美元的以太坊空頭資產」。

那麼問題來了?這份31 億美元的以太坊空頭資產的持有者到底是誰?

律動BlockBeats 找了各種該資產配置表的來源,推測出了兩個可能性最大的候選人:

首先是橋水基金。一些其他信源的爆料數據與該資產配置表一致,而且橋水基金的首席執行官Ray Dalio 曾表示,他對加密貨幣的興趣表示了興趣,且他是一個BTC 最大化主義者,一定程度上符合做空ETH 的邏輯。

另一個被談論的最多的可能性就是我們今天重點聊的Citadel Securities。

一個「大傢伙」倒下了,另一個「大傢伙」來了

如果大家還記得2024 年8 月的黑色星期一,那場由日本升息引發的暴跌。

結束負利率政策以來日本的首次升息,導致日圓兌美元匯率飆升,套利交易逆轉引發了大規模的清算。全球金融市場瞬間崩盤,日本股市暴跌9% ,日經指數兩度觸發熔斷機制,創下了八年來的最大單日跌幅。韓國、台灣股市也未能倖免,連帶著加密貨幣市場也遭遇了重創,比特幣一度跌破50, 000 美元,而以太坊更是暴跌25% 以上,直接抹去了年內的全部漲幅。

但只有日本經濟影響這個原因就帶崩加密貨幣,顯然無法說服所有人,直到一些老玩家透露了內幕。

作為比SBF 更早出現的初代加密之王,BitMEX 聯創Arthur Hayes 在社群媒體上發文表示,透過傳統金融領域的管道,他得知有某個「大玩家」正在清倉加密資產。

雖然沒有明確指出名字,但社群內的指向已經相當明確,正是Jump Trading 及其加密貨幣部門Jump Crypto。自去年6 月以來,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就已經開始對Jump Crypto 展開調查。除了面臨監管壓力,Jump Crypto 還深陷幾宗備受爭議的事件中。首先,FTX 的崩盤讓Jump Crypto 損失慘重。此外,Jump 也因參與了TerraUSD 穩定幣崩盤事件而被監管部門關注。

隨著CFTC 調查的進一步深入,Jump Crypto 的年輕CEO Kanav Kariya 宣布離職,而Jump 相關的官方推特帳號也停止更新,似乎宣告了Jump 逐漸淡出加密產業的視野。

然而,一個「大傢伙」倒下了,但另一個「大傢伙」卻登場了。

昨天,Citadel Securities 做市商宣布計劃進軍加密貨幣做市領域。像是傳統金融巨頭們的市場接力賽,Jump Crypto 退場,同樣來自傳統金融背景的Citadel Securities,選擇接過了加密市場的接力棒。

Jump 和Citadel,作為傳統金融巨頭的代表,它們都有著相似的背景和策略。兩家公司都以做市商業務起家,Jump 透過高頻交易在金融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Citadel 則依靠對沖基金和同樣高頻的量化分析成為全球最大的做市商之一。 Jump 進入加密市場時,帶著強大的技術團隊、硬體設備和資金支持,而Citadel 同樣具備了這些優勢。

華爾街最大的做市商,Citadel 的神話

Citadel Securities,這是紐交所最大的做市商之一。每日交易金額占美國股票交易量的近35 %,相當於滬深兩市每日的成交額,年收入在70 億美元上下。相關閱讀:《日賺超億,Citadel 證券為何這麼會吸金?

Citadel Securities 的做市商業務之外,整個Citadel 起家的主要業務是對沖基金,管理著650 億美元的資產。是對沖基金裡的技術派,在關注投資價值基本面的同時,透過大量資訊以及各種數學模型來分析市場,據說每年都會在模型和硬體上投入數十億美元的成本。

根據LCH Investments 數據顯示, 2022 年,排名前20 位的對沖基金公司總共創造了224 億美元的收益(扣除費用後),其中位列第一的Citadel 在2022 年的收益達到160 億美元,並創下對沖基金公司的年度回報新高。今年最新的數據顯示,成立以來的淨收益和估值排名的所有全球對沖基金中,Citadel 仍位居榜首,橋水基金排名第四。

資料來源:LCH Investments

Citadel 創辦人Ken Griffin(肯·格里芬)的身價高達459 億美元,在福布斯400 富豪榜上排名第22 位,在全球排名第31 位,他甚至擲下豪言說:「我們確實生產鈔票」。

而Citadel Securities 做市商這邊的CEO 名字和幣圈首富的名字很像,叫做趙鵬。

相較於Citadel 創辦人Ken Griffin 的經歷,趙鵬的履歷更能戳中每個亞洲人的爽點: 10 歲進入少兒班, 14 歲考入北大數學系,隨後赴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攻讀博士學位。

2006 年,趙鵬入職Citadel,憑藉著出色的數學天賦,他迅速嶄露頭角。到了2017 年,他坐上CEO 的位置,成為創辦人Ken Griffin 最信任的人之一。

在趙鵬擔任CEO 的四年時間裡,他將Citadel Securities 的交易淨營收翻了五倍,這種成長速度幾乎讓人難以想像。在他的領導下,Citadel Securities 不僅在市場上更加強勢地佔據了有利位置,也讓公司的獲利能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趙鵬的名字也一下成為了十多年前留學圈里天之驕子的代名詞。相關閱讀:《 Citadel Securities CEO 趙鵬:華爾街華人巔峰,十歲起人生開掛

根據當時的留學生回憶,在中國城的老四川餐館,留學生們一邊吃著毛血旺,一邊口沫四濺地聊起趙鵬:「在芝加哥地標lakeshore 上,他一舉買下下面向密西根湖的兩套豪華公寓並打通,總值超千萬美元。」他們都希望自己成為下一個下一個。

Citadel 與紅杉和Paradigm 的「暗渡陳倉」

Citadel 正式進軍幣圈的時間比競爭對手晚不少,畢竟Jane Street 和Jump Trading 分別在2017 年和2021 年就開始建立數位資產業務。似乎是礙於監管的問題,Citadel 與加密市場的聯繫一直在「水下」進行。

2021 年,幣圈有一件非常出圈的事件。蘇世比的一場拍賣會,拍賣一本1787 年版本的美國憲法。當時1700 個crypto 玩家,組成了一個名為ConstitutionDAO 的去中心化組織,透過社群媒體一共眾籌了4,300 萬美元準備去拍賣這本美國憲法,並衍生出了PEOPLE 幣。

但很遺憾的是,他們並沒有成功拍下這本憲法,最終出價最高的拍下人,正是Citadel 的創始人Ken Griffin。

2022 年,這位億萬富翁為Citadel Securities 接受了第一筆外部投資,以220 億美元估值完成11.5 億美元融資,領投方是加密行業的老熟人,紅杉資本和Paradigm。

紅杉資本合夥人林君叡將加入Citadel Securities 董事會,Paradigm 的聯創Matt Huang 表示將與Citadel Securities 一起將其技術和專長拓展至更多市場和資產類別,包括加密資產。儘管如此,當時Griffin 為了避免監管問題,面對媒體時卻依然聲稱,Citadel Securities 暫時並未涉足加密貨幣交易。

不過,這樣的回答,顯然沒有掩蓋住Citadel 早已悄悄版面的痕跡。正是從那一年開始,Citadel 才正式開始試水加密產業,成立了專門的加密業務部門。

先是調動Citadel Securities 全球業務發展主管Jamil Nazarali,成為Citadel 加密業務的首席執行官,與另一家頂級做市商Virtu Financial、基金巨頭嘉信理財和富達,開始合作數位資產交易和經紀業務。

接著於2023 年6 月,正式上線了他們聯合推出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EDX Markets,Jamil Nazarali 任CEO,交易平台主打「非託管」和「零散戶」,交易標的僅限比特幣、以太坊、萊特幣和比特幣現金四種。

除了Jamil Nazarali,Citadel 還培養了不少和幣圈緊密相關的精英。例如,曾因管理問題與SBF 產生矛盾而離開FTX US 的前總裁Brett Harrison,也曾在Citadel Securities 擔任技術負責人,為公司帶來許多技術創新。

不過Griffin 本人對加密貨幣的態度一直較為矛盾。最早,他曾公開表示,他對加密貨幣持謹慎態度,認為它們沒有實際價值。而最近的訪談中,他又承認很遺憾沒有早期投資比特幣,如果能看到更明確的價值,他可能早就買進了這些資產。

而Citadel Securities 進軍加密領域的原因,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複雜,政治上的「站對」進一步加深了他與加密世界的連結。 Trump 當選總統後,尤其是他對加密產業的支持,已經讓包括Griffin 在內的許多傳統金融巨頭看到了加密的巨大潛力。就像大部分加密產業的巨鯨一樣,Griffin 在2024 年大選期間也堅定地支持共和黨。在剛剛過去的選舉週期中,他是共和黨前五名捐贈者之一,僅次於Elon Musk。

Citadel 的空,從股市做到了幣圈

回到我們文章最開始討論的話題,那份持有「 31 億美元的以太坊空頭資產」的機構資產配置表為什麼被懷疑是來自Citadel 的?

除了最近在加密產業的動作比較多之外,Citadel 的名字總是會和「做空」緊密相連。市場上關於他們的做空傳聞特別多。

最早在2015 年的股災期間,有傳聞稱境外做空勢力是導致A 股大跌的元兇之一。因為當時中國證監會查核了許多帳戶,暫停了一批涉嫌影響證券交易價格或其他投資人投資決定的交易帳戶。

其中有一家毫不起眼的公司:司度(上海) 貿易有限公司。而這個司度公司,在全國企業信用資訊的公示系統中顯示,為外國法人獨資企業,股東正是Citadel。後來經過長達五年的調查和談判中,司度最終同意支付1 億美元與中國監管達成和解協議。當時一位海外知名金融部落格Zerohedge 揭露,Citadel 與聯準會緊密聯繫,經常展開秘密會議,其實是聯準會掌控市場穩定性的工具。他們利用高頻交易等手段,推高美國股市。

再來看2021 年,當Robinhood 在GameStop(GME)股災中禁止散戶交易時,Citadel 的名字再次出現在了許多質疑的中心。散戶認為,Citadel 透過對Robinhood 的資金支持,操控了這場散戶與機構的對決。儘管Ken Griffin 在聽證會上否認了這些指控,但他的公司與Robinhood 之間的緊密聯繫,仍然讓這些指控無法平息。

要知道,Citadel Securities 並不是一般的做市商。它與Robinhood 的關係,表面上是客戶與供應商的關係,但從背後看,Citadel 為Robinhood 提供了大量的訂單流。這一切都在GameStop 事件中暴露無遺。由於Citadel 向Robinhood 支付了數千萬美元來執行這些交易,它自然成了散戶心中的「幕後黑手」。

事實上,Citadel 多年來的做空操作早已將它打造成市場中的「隱形操控者」。

甚至在2023 年,Terraform 甚至控告Citadel 可能參與了對UST 的做空操作,最終導致2022 年5 月時UST 的脫鉚,要求Citadel Securities 提供一些關鍵的交易數。即使Citadel 堅決否認與UST 崩盤有任何直接關聯。

「難怪GME 股價的走勢,與ETH 如此接近」,有社區成員指出Citadel Securities 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例如用同樣的策略和手法做市。確實,自 2024 年 7 月以來,ETH 的走勢幾乎與 GME 的股價走勢一樣。

上圖:ETH 價格走勢;下圖:GME 價格走勢

也難怪最近Citadel Securities 被懷疑是做空了ETH 的機構之一。

不過話說回來,作為一個頂級對沖基金,一邊持有大量的ETH 現貨,另一邊做空ETH 來實現風險對沖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從這個角度思考,或許這也是一件好事,畢竟他們持有的現貨才是主倉位,做空只是輔助策略,目的還是在於保障資產的穩健增值。

而這也正好側面佐證了目前廣為流傳的「 ETH 大換莊」傳聞,華爾街的巨頭們正逐步建倉,成為新的加密莊家。而加密做市商之間的博弈和競爭,也仍在持續。


貨幣
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