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觀點:加密應用,少談技術多談需求

深潮TechFlow
特邀专栏作者
2024-09-23 08:08
本文約1399字,閱讀全文需要約2分鐘
創新應該體現在使用者體驗上,而不是技術本身。善用現有的模組。

原文作者:rm

原文編譯:深潮 TechFlow

消費性產品應用真的很難做!我們這些「臭名昭著」的早期用戶,可能是唯一對比現實世界更快的交易速度感到興奮的人。但說實話,如果有一個很棒的等待介面讓使用者不無聊,那麼速度就沒那麼重要了。

真正重要的是——借用Nikita Bier 的觀點——大多數消費性應用可以分為三類:致富、社交和娛樂,以及它們的交集。

人們希望透過這些應用程式賺錢或省錢,消遣娛樂,或結識朋友(無論是同事、朋友或未來的家人)。這些才是消費性應用瞄準的基本需求,而不是科技本身。

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問,“這項技術能做什麼? ”,但對於大多數消費性應用來說,更重要的問題是人們想要什麼?科技又如何以全新的方式實現這些需求?從科技出發去構思往往會導致不切實際的想法。

所以,第一步:我們滿足什麼需求?是致富、社交還是娛樂?然後,如何利用科技或基礎設施來實現?

使用者引導和留存是好應用程式的兩個關鍵時刻。在使用者引導過程中,不應該在展示應用功能之前就要求使用者連接服務、點選設定介面或填寫表格。每多一個點擊,用戶在了解體驗之前就可能會流失。甚至可以不要求登入——直接根據我的地址顯示內容。要做到簡潔、快速。先展示價值,再讓我投入其中。

要盡快吸引用戶,並立即提供正面的體驗。介面和點擊越多,流失的用戶就越多。快速引導,讓使用者立刻感受到「這很有趣」。

現在,如何留住用戶是一個新的挑戰。當用戶沒有得到他們註冊時所期望的需求時,他們往往會離開。雖然人們回歸的原因有很多,但對於消費性應用來說,關鍵在於能吸引用戶回來的內容和關係。要記住,在鏈上的一切都像一個巨大的線上服務遊戲。

要取得優質內容非常困難,因為從現有平台遷移的成本很高。你不想看到大量「我剛註冊,很高興來到這裡」的帖子,而是需要高品質的內容。雖然新的內容形式有幫助,但它們很容易被複製,而新穎性在當今很難保持長久。

如果內容難以獲取,那麼關係就顯得格外重要。人們加入一個平台,往往是因為他們的朋友也在這裡。我們面臨的挑戰主要有兩個:首先,要擴大用戶群,需要建立合適的社群和策略。透過從小眾市場入手,產品往往會更具黏性。其次,隨著加密貨幣帶來的新激勵結構,如果一個消費性應用充滿了“投機者”,那麼只有圍繞致富設計才會奏效。

如果用戶是為了社交或娛樂而來,他們可能會感到被疏遠。因此,從一開始就要為合適的社區進行設計。

如何建構應用?

簡單來說:你的應用解決了什麼問題?用戶能透過它致富、交友還是娛樂?他們能否在無需繁瑣操作的情況下立即獲得良好的體驗?內容和其他使用者能否吸引他們再次使用?你如何利用用戶生成的內容和用戶本身來推動新用戶的加入?

這與傳統的鏈上思維截然不同:少強調“合約優先”,而更關注“需求優先”。

在Web2 中建立消費性應用通常需要從零開始建立帳戶系統、社交網路、支付系統和資料儲存。而在區塊鏈上,這些功能是現成的。因此,與其在技術上發揮想像力,不如重新思考如何利用現有的模組來創造新的東西。可以使用Farcaster 或Lens 來建立社交網絡,用錢包作為帳戶,用Enso 等鏈上操作來完成交易,並進行大量的原型設計。

過去,鏈上技術非常複雜,你需要對自己的想法有充分的信心,因為需要進行複雜的工程設計。而消費性應用則不同:首先要明確需求,然後利用現有的技術模組,快速調整,直到找到適合消費者的解決方案。消費性產品很少從一個單一的想法開始——它們是透過不斷的即時迭代而演變的。

創新應該體現在使用者體驗上,而不是技術本身。善用現有的模組。

原文連結

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