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淺談Web3新創計畫「熱啟動」:如何平衡投機與自然需求?
Foresight News
特邀专栏作者
2024-07-08 13:00
本文約1467字,閱讀全文需要約3分鐘
倘若在產品的生命週期中過早引入代幣激勵機制,極有可能構成策略失誤。

原文作者:Mason Nystrom

原文編譯:Luffy,Foresight News

代幣與創新產品的結合,已被證明能有效緩解冷啟動問題。但這項策略也引發新的挑戰:如何在投機帶來的短期流動性浪潮中,以及面對那些非自然增長的用戶群時,實現可持續的用戶留存和活躍度?

在早期(或在建立足夠的有機需求之前)就使用代幣啟動的市場和網路必須在緊迫的時間內找到PMF(產品市場契合度),否則他們將消耗掉後續業務成長所需的籌碼。

我的朋友Tina 將此稱為“熱啟動問題”,代幣限制了新創公司找到PMF 並獲得足夠的有機吸引力的時間窗口,導致新創公司在代幣獎勵減少時難以留住用戶和流動性。

透過積分系統啟動的應用程式也會遇到熱啟動問題,因為用戶對代幣有潛在的期望。

我非常喜歡「熱啟動問題」的框架,因為加密貨幣與Web2 相比的核心差異在於能夠利用代幣(財務激勵)作為引導新網路的工具。

這種策略已被證明是有效的,尤其是對於MakerDAO、dYdX、Lido、GMX 等DeFi 協議而言。代幣引導也已被證明對其他加密網路有效,從DePIN(例如Helium)到基礎設施(例如L1),再到某些中間件(例如預言機)。然而,選擇透過使用代幣進行閃電式擴張來解決熱啟動問題的網路面臨幾個權衡,包括混淆有機成長/PMF、過早消耗後續成長所需籌碼,以及由於DAO 治理而產生的營運阻力。

選擇熱啟動

熱啟動在兩種情況下優於冷啟動:

  • 在紅海市場(競爭激烈且需求已知的市場)競爭的新創公司;

  • 被動型網路或產品。

紅海市場

熱啟動的核心缺點是無法確定有機需求,但在建立具有強大產品市場契合度的類別時,這個問題會的影響減輕。在這種情況下,後進入市場的企業透過儘早推出代幣,有可能成功與早期的市場進入者競爭。 DeFi 是後進入者克服熱啟動問題最多的領域,可以有效地利用代幣來引導用戶和流動性進入新協議。雖然BitMEX 和Perpetual Protocol 是最早推出永續合約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交易所,但後來的進入者如GMX 和dYdX 利用代幣激勵快速引導流動性並成為永續合約領域的領導者。與Compound 等先行者相比,Morpho 和Spark 等較新的DeFi 借貸協議已成功引導數十億美元的TVL。如今,當新協議有明顯的市場需求時,代幣(和積分)是流動性引導遊戲計劃的預設選項。例如,流動性質押協議積極利用積分和代幣,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增加流動性。

在加密貨幣消費者領域,Blur 透過其市場定義積分系統和代幣發布展示了在紅海市場競爭的策略,這使Blur 一躍成為交易量占主導地位的以太坊NFT 交易場所。

被動與主動式網絡

與主動供應網路相比,被動供應網路中的熱啟動問題更容易克服。代幣經濟學的歷史表明,當用戶可以被動參與時,代幣在引導網路中非常有用,例如質押、提供流動性、上架資產等。

相反,儘管代幣也成功啟動了Axie、Braintrust、Prime、YGG 和Stepn 等主動型網絡,但代幣的過早出現往往會混淆真正的產品市場契合度。因此,與被動型網路相比,主動型網路中的熱啟動問題更難克服。

這裡的問題不是代幣在主動網路中無法發揮作用,而是為用戶主動完成的任務(使用、遊戲、服務等)推出代幣激勵的應用程式和市場必須採取額外措施,以確保代幣獎勵用於有機使用並推動參與度和留存率等重要指標。例如,資料標記網路Sapien 將標記任務遊戲化,並讓使用者質押積分以賺取更多積分。在這種情況下,在執行某些操作的同時被動質押有可能充當一種損失規避機制,確保參與者提供更高品質的數據標記。

熱啟動的權衡

投機是一把雙面刃。倘若在產品的生命週期中過早引入代幣激勵機制,極有可能構成策略失誤。但如果策略性地駕馭這種機制,它也可以成為吸引用戶注意力的強大功能和成長工具。

選擇在獲得有機吸引力之前發行代幣的新創公司並未解決冷啟動問題,反而面臨熱啟動挑戰。他們權衡了利用代幣作為誘因來吸引用戶注意力的利弊,希望在投機喧囂下產品能獲得自然吸引力。


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