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上,區塊鏈以孤立狀態存在,彼此之間無法溝通。例如,比特幣持有者不能直接在以太坊網路上花費他們的硬幣,以太坊用戶也不能在比特幣區塊鏈上使用其智慧合約。基本上,不存在一刀切的區塊鏈解決方案,每個不同的設計組合都呈現出安全性、隱私性、效率、靈活性、平台複雜性、開發人員易用性甚至政治價值觀方面的差異。用戶需求的異質性體現了多種區塊鏈的共存。
區塊鏈無法通信,限制了去中心化金融( DeFi )應用程式充分利用各種協議中持有的資產。例如,在以太坊區塊鏈上擁有BTC 並將其用於智慧合約是一個非常發人深省的想法,並且通過引入封裝代幣使其成為可能。封裝代幣旨在克服區塊鏈之間缺乏溝通的問題,以實現價值和資產的無縫跨鏈轉移。
本文解釋了封裝比特幣背後的概念。此外,它還比較了各種已封裝的比特幣項目,強調了它們的作用、用途和缺點。它還推薦完全去信任且安全的封裝比特幣版本作為理想的解決方案,體現了比特幣去中心化和安全的精神。
為什麼要封裝比特幣?
封裝BTC 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即使投資者對以太坊和Layer 2 擴容生態系統感興趣, BTC 仍然保留最大的流動性部分。因此,中心化交易所(CEX)的交易對大多以BTC 計價,而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交易對大多以ETH、USDT、SOL、BNB 等計價,累計交易量遠低於BTC 市值本身。這解釋了與中心化交易所相比,去中心化交易所普遍缺乏流動性。
其次,比特幣網絡以擁塞期間低擴展性和交易費用高而聞名。因此,它對於日常交易量(尤其是微交易)來說並不理想。最後,各生態系的原生資產,如以太坊、幣安智能鏈、 Arbitrum、Solana 等,都有不同的代幣標準。這使得不可能透過一份智慧合約來管理它們。此外,即使在同一個生態系統中,代幣也可能屬於不同的標準,例如ERC-20、ERC-223、TC-10、BEP 2 等。
封裝BTC 有哪些不同的技術?
在以太坊等其他鏈上鑄造BTC 的憑證相對容易。然而,具有挑戰性的部分是使這些憑證與基礎資產一樣可以接受。首先,封裝代幣的價值必須反映BTC 的價值,並且必須維持掛鉤。其次,必須確保鎖定的BTC(抵押品)的安全性和隨時贖回代幣的自由。最後,封裝後的BTC 必須方便使用,其用途不僅限於將BTC 保存在其原生區塊鏈中。目前,常見的BTC 封裝方式有以下三種:
中心化封裝
中心化封裝技術依賴一個或多個可信任實體來維持封裝後的BTC 的價值。第三方負責提供資產證明( PoA ),作為鎖定的BTC 被安全儲存且未被以任何其他方式濫用的證明。此外,鎖定的BTC 的可審計性必須隨著時間的推移保持無限制的訪問,並且處理協議的實體必須確保打包的BTC 可以隨時贖回。
混合封裝
混合封裝技術利用託管人和智慧合約來鑄造代幣。中心化實體執行智慧合約無法執行的一些特殊任務,例如了解你的客戶(KYC)流程並確保智慧合約正確實施。
合成封裝
合成BTC 封裝不需要將BTC 鎖定在受信任的金庫或智慧合約中。使用者鎖定一些與所代表的BTC 等值(或更多)的資產。例如,使用者可以鎖定價值5000 USDT 的SNX 和ETH 來鑄造等值的sBTC 。當用戶想要銷毀sBTC 時,他們不會取回所代表的代幣(BTC),而是取回所提供的資產。
中心化、混合、合成是封裝BTC 的常用技術。然而,最近, DLC.Link 引入了一種自我封裝技術,可以在DeFi 平台中使用原生BTC,而無需封裝或橋接。該技術利用謹慎日誌合約(DLC),該合約由比特幣網路的完整算力保護,確保比特幣層級的安全性。此外,DLC 確保只有儲戶才能存取鎖定的BTC ,從而消除了第三方託管風險。
不同類型的封裝BTC
Wrapped Bitcoin ( wBTC )
Wrapped Bitcoin ( wBTC )是以太坊區塊鏈上BTC 的代幣化表示。它允許用戶將比特幣的價值和流動性帶入以太坊生態系統,使比特幣能夠在DeFi 應用、智慧合約和其他基於以太坊的平台中使用。這個過程涉及用戶( wBTC 商家,而不是零售商)將其BTC 存入託管賬戶,作為回報,他們在以太坊區塊鏈上收到等量的wBTC 。這確保了wBTC 和BTC 之間的1: 1 掛鉤,保持價值平價。
雖然wBTC 促進了比特幣和以太坊生態系統之間的互通性,但它也帶來了一定的風險。該過程的託管性質意味著用戶在封裝過程中依賴第三方來持有和管理他們的比特幣。這帶來了交易對手風險,因為託管人成為容易受到駭客攻擊、詐騙或資金管理不善的單點故障。此外,託管人準確維持wBTC 和BTC 之間1: 1 掛鉤的能力需要一定程度的信任。
Ren Bitcoin ( renBTC )
renBTC是由Ren Protocol 鑄造的ERC-20 代幣,Ren Protocol 是實現區塊鏈之間互通性的去中心化網絡。 RenVM 協定允許用戶將其BTC 轉換為以太坊區塊鏈上的renBTC ,類似於wBTC 。這個過程涉及用戶將他們的BTC 鎖定在RenVM 智慧合約中,作為回報,他們在以太坊區塊鏈上收到等量的renBTC 。該代幣可用於以太坊生態系統內的各種DeFi 應用和智慧合約。
renBTC 的優勢之一是其去中心化性質。 RenVM 協定利用稱為Darknodes 的節點網絡來集體管理renBTC 的託管和鑄造,減少對單一託管人的依賴並增強安全性。然而,風險依然存在。用戶面臨潛在的智慧合約漏洞和管理集中化。例如,由於Ren 協議的金庫由Alameda 管理,Alameda 的倒塌對Ren 協議產生了不利影響。此外,鑄幣過程發生在RenVM 協議上,這意味著用戶無法享受比特幣等級的安全性。
Stacks Bitcoin ( sBTC )
sBTC是一種非託管、可編程1: 1 BTC 支援的代幣,有助於BTC 進出比特幣層的去中心化移動。從本質上講,它使開發者能夠將BTC 作為一種完全可編程的資產解鎖,為BTC 支援的DeFi、NFT 等讓路。隨著sBTC 的推出,Stacks 協議將成為第一個促進BTC 進出比特幣網絡的比特幣層,同時透過100% 的比特幣算力確保交易安全。
sBTC 提供比特幣寫入功能,因為sBTC 掛鉤技術可以以完全去中心化的方式將比特幣交易寫入比特幣區塊鏈。該項目背後的團隊相信他們的產品將釋放數十億美元的潛在BTC 資本,以建立超越所有其他生態系統的BTC 生態系統。 sBTC 的主要缺點是它只開放BTC 在Stacks 中使用——它沒有解決橋接BTC 在其他鏈中使用的問題。
Threshold Bitcoin( tBTC )
tBTC是以太坊區塊鏈上BTC 的去中心化且信任最小化的封裝形式。 Threshold 將操作分為 鑄幣者和監護人。監護人是Threshold 代幣T 的質押者,他們管理用於在以太坊上發行tBTC 的比特幣錢包。另一方面,鑄幣者是一群以太坊「藍籌」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包括Curve DAO、 Aave、 Alchemix、 Yeran.Finance 和Euler。
雖然tBTC 旨在解決與wBTC 等中心化解決方案相關的託管風險,但它也面臨挑戰。如前所述, tBTC 並不是無需信任的——它是信任最小化的。 Threshold 認為,透過創造大量鑄幣者,可以使濫用鑄幣權變得困難(但理論上並非不可能)。因此,鑄幣廠始終會監控Threshold 錢包中缺乏匹配BTC 的鑄幣廠。
Huobi Bitcoin ( hBTC )
火幣比特幣(hBTC )是火幣全球站在以太坊區塊鏈上發行的標準ERC-20 代幣。該代幣旨在支援在以太坊生態系統內的DApp 和智慧合約中使用BTC。獲得hBTC 通常涉及用戶將其BTC 存入火幣提供的託管賬戶。作為回報,他們在以太坊網絡上收到等量的hBTC 。
hBTC 讓用戶與更廣泛的DeFi 生態系統進行交互,並從網路中提供的功能和機會中受益。其主要缺點包括與依賴中央實體相關的託管風險、監管不確定性以及需要信任託管人的安全措施。
DLC.Link Bitcoin ( dlcBTC )
dlcBTC是BTC 在以太坊網絡上的非託管憑證,允許BTC 持有者參與DeFi ,同時保留其資產的完整所有權。它利用DLC 將BTC 鎖定在特殊的多重簽名未花費交易輸出(UTXO)中,其中一個密鑰由存款人管理,另一個分佈在去中心化網絡中。
與大多數版本的封裝比特幣不同, dlcBTC 通過將BTC 自我封裝在密碼箱中,消除了對中介機構的需求,體現了用戶主權的原則。該代幣由比特幣區塊鏈的完整算力保護,不需要儲戶鎖定或將其BTC 發送到外部託管位址。儘管dlcBTC 與sBTC 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它與以太坊上的wBTC 和tBTC 相比更具競爭力。另外:
DLC 密碼箱僅支付給存款人,這意味著即使系統被駭客入侵,存款也只會發送給合法所有者。
dlcBTC 讓儲戶可以使用以太坊區塊鏈上的原生BTC。
結論
封裝比特幣專案的發展極大地擴展了在各種區塊鏈生態系統中利用比特幣的可能性。雖然集中式、混合式和綜合封裝方法解決了互通性挑戰,但與託管管理和智慧合約漏洞相關的風險仍然存在。對流行的封裝比特幣變體(例如wBTC、 renBTC、 sBTC、 tBTC、 hBTC 和dlcBTC )的比較分析揭示了安全性、去中心化和用戶控制之間的權衡。
dlcBTC 作為一個出色的解決方案出現,在以太坊網絡上提供BTC 的非託管且安全的憑證。利用DLC, dlcBTC 確保用戶主權,消除第三方託管風險,並允許在DeFi 平台中使用原生BTC,無需傳統的封裝或橋接。隨著區塊鏈格局的不斷發展, dlcBTC 體現了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原則,為尋求無縫參與蓬勃發展的DeFi 生態系統的BTC 持有者提供了一條充滿希望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