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Odaily
作者- 夫如何

代表中心化的CEX 以及代表去中心化的Web3 錢包,是大多數人參與加密市場必不可少的工具。單近些年,兩者的邊界逐漸模糊。
以OKX 為首的交易所打造內置的Web3 錢包,用戶在入金之後,無需轉賬到其他鏈上錢包,即可參與鏈上活動;以MetaMask 為代表的錢包,將出入金通道集成到自身錢包中,為用戶打通全流程業務模式。
當然也有一部分是中心化交易所,採用收購或自研Web3 錢包的方式來佈局,例如幣安在2018 年收購Trust Wallet,Bitget 今年3 月收購BitKeep,Coinbase 推出Coinbase Wallet。
上述項目無論採用哪種方式佈局,都是在搶先未來Web3 的流量陣地。
近期,作為中心化交易所龍頭的幣安,為交易所內置的Web3 錢包開啟了灰階測試,測試的情況如何? Odaily對此進行了探究。
幣安Web3錢包反應平平,TWT 反而突破新高?
11 月3 日,根據加密社群回饋,幣安App 內置的Web3 錢包邀請了一部分用戶開啟了灰階測試。 (Odaily 註:灰階測試是指在某項應用程式正式發布前,選擇特定族群試用,逐步擴大其試用者數量,以便及時發現並修正其中的問題))
幣安Web3 錢包,是幣安App 中的自架加密錢包,旨在降低用戶進入去中心化金融領域(DeFi)世界的門檻。作為基於區塊鏈的應用程式(dApp)的數字網關,它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安全和簡化的方法來管理他們的加密貨幣,跨鏈執行代幣交易,賺取收益,並與各種鏈上生態平台進行互動。
幣安Web3 錢包採用MPC(多方安全計算)技術管理每一個事務,降低了單點故障的可能性。並且,幣安Web3 錢包採用複雜的安全機制,將產生三個獨立的密鑰共享,單獨儲存在包括您的個人雲端和裝置的位置;要訪問幣安錢包,至少需要兩個密鑰共享。另外還有其他增強的安全功能,例如錯誤地址保護和惡意合約偵測等,會在交易時通知用戶代幣和連結是否有安全風險。
那麼,早期測試用戶的對此次灰階測試的回饋呢?
Odaily搜尋發現,社群對幣安Web3 皮夾的回饋較為平淡,有測試過的人在社媒表達,無法匯出私鑰。但經過筆者測試,目前幣安Web3 錢包功能一切正常,用戶只需要下載Google Drive 即可建立錢包金鑰。由於幣安Web3 錢包尚處於早期測試階段,相關配對尚不完善,作者無法做更多的評測體驗分享。
受幣安測試內置Web3 錢包訊息影響,與幣安有關的另一個錢包項目——Trust Wallet 在過去幾天成為炒作的焦點,價格大幅上升。該計畫於2018 年被幣安收購,上漲原因可能與社群所傳的「Trust Wallet 幫助幣安開發Web3 錢包」的情緒面有關。
Bitget 行情顯示,Trust Wallet 代幣TWT 從11 月3 日的1.1 USDT 一度飆升至最高1.55 USDT,創下今年2 月中旬以來新高;暫報1.46 USDT, 24 小時漲幅為9.4% 。

Web2與Web3的界線逐漸模糊
中心化與去中心化的界線在現今的發展中逐漸變得模糊,中心化交易所佈局Web3 錢包,Web3 錢包打通與現實的界線。兩者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將使用者流量留存到自身體系。
幣安憑藉自身交易所的龐大流量,外加上Trust Wallet、App 內置錢包,將用戶Web3 活動的覆蓋範圍拉滿。
不過,幣安的內置皮夾畢竟剛誕生,規模較小,反觀OKX Web3 皮夾目前已經發展較成熟,特別是在比特幣生態方面搶佔先發優勢——OKX CEO Star 也表示未來OKX Web3錢包可能會成為獨立的應用程式。
總而言之,無論是幣安和OKX 為首的中心化交易所,還是MetaMask 為首的Web3錢包,都在努力打破新舊網絡的界限,讓新用戶更加便捷的進入Web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