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Odaily
作者- 夫如何
編輯- 郝方舟

GameFi 能作為下一輪牛市的爆發點之一嗎?這個答案可能從Bigtime 可以找到線索。
Bigtime 作為上一輪牛市的產物,從2021 年正式啟動,到2022 年4 月上線內測,再經歷一年半的時間打磨,正式在今年10 月10 號開放季前賽版本。歷經近3 年的時間,Bigtime 的上線可謂備受期待。
Bigtime 作為Web3 MMORPG 遊戲,從其啟動時,因團隊的豪華陣容吸引眾多目光,融資近2000 萬美元。前期的NFT 銷售也得到多數用戶的支持,(保守計算)NFT 銷售總計共籌集超7,000 萬USDT。從遊戲開發營運角度來看,Bigtime 的資金充足,融資加上NFT 銷售額近1 億美元。
從團隊來看,團隊成員履歷出眾,出身大都為大型遊戲公司,例如英雄聯盟、堡壘之夜等。
但一週以來,大家對Bigtime 的情緒從Fomo 主導到逐漸冷淡,這短短的8 天發生了什麼?
下文,Odaily將對Bigtime 的玩法、投入與產出、遭遇的問題進行闡述,並判斷入場時機是否仍存在。
Bigtime 遊戲機制與代幣供需
Bigtime 作為MMORPG 遊戲,遊戲整體機制設計和Web2遊戲類似,整體想法是升級打怪模式;作為Web3的遊戲,大家第一時間關注點,不在於Bigtime 的遊戲做的怎麼樣,更多的是遊戲機制和代幣經濟的適配度。
因此,我們先重點介紹Bigtime 的打金玩法。
玩家需要配備時間沙漏的道具NFT 來透過副本打怪爆出Bigtime 代幣,時間沙漏需要充能。除了在NFT 市場上購買已充能好的時間沙漏外,還可以購買Space+時間守衛自給自足。
這其中還涉及遊戲中另一個貨幣“時間水晶”,時間水晶可在遊戲內從官方處購買,其作用為一定高級副本需求和給時間守衛充能沙漏加速。
在不同時期,NFT 成本不同,採取的最優打金配置策略不同。從打金機制和近7 天的時間線來看:
● 早期開服1-2 天,打金最低標準分為1 個Space 空間+ 5 個沙漏+一個時間守衛+一定量的時間水晶,總計300 USDT。如果是老玩家,結合這兩天的幣價和NFT 市場價格,一天能回本並獲利。新手玩家大概需要2-3 天。
● 中期,由於專案方降低了副本爆率和提高充能機製成本,此時進場的玩家由於過高的NFT 成本和預期不符的每日打金效率,回本週期大大延長。但延伸出新的生態參與者,擁有眾多給沙漏充能的時間守衛的大戶,可以作為沙漏充能的加油站運作。從而使新進場的玩家入場成本降低。例如NFT 市場上買充能好的沙漏打金,雖然收益降低很多,但依舊有錢賺。
● 截止現在,官方對機制的改動的副作用越來越明顯,尤其在10 月17 日,疑似出現因Bug 而產生副本,有玩家快速賺取代幣。官方將副本爆率再次拉低,此問題目前已修復。
以上關於遊戲機制和入場成本的介紹影響Bigtime 的代幣供給。再看GameFi 普遍的核心痛點-代幣需求:
Bigtime 的代幣需求主要來自皮膚。合成NFT 皮膚需要消耗大量的代幣。那皮膚的價值體現在哪呢?
了解傳統網遊的朋友一定很清楚,皮膚是大戶炫耀的社交工具。 Bigtime 的皮膚大多作用也在於此,不提供額外遊戲數值。但也算有些額外用處,例如榮耀副本(高級副本)的進入門檻、皮膚的無雙比賽。
總的來說,Bigtime 代幣需求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不夠剛需。官方主要還是透過抑制供給端來維持遊戲長久運作。
玩家收益與遊戲吸引力一同下降
在10 月10 日開放季前賽前,Bigtime 版本在10 月6 日已更新至V 0.28 版本,一些內測玩家已經可以產出Bigtime 代幣,據估計每天產出3000+代幣。近四天時間,具體產出多少代幣量,官方在AMA 中表示「未統計總量」。 11 日總產出量為近1,000 萬,這其中是否包含前期內測玩家打金量,尚不可知。

雖然遊戲在正式開幕之前,有提前打金囤幣的玩家,但從Bigtime 季前賽的前期發展來看,似乎並未對市場造成太大的拋壓。
打金效率
根據社群玩家回饋,第一天每個號日產近3,000 多代幣,但經過專案方多次改動副本代幣爆率,打金日產量逐日下降。
根據Dune 中wuhuzai統計Bigtime 代幣每日打金量來看,如下圖:

從官方角度來看,由於Bigtime 代幣沒有預售,代幣產出來源自於遊戲打金,合理調控有助於延長遊戲壽命,提升日活。
從玩家角度來看,副本爆率降低,使大多數玩家回本週期變長。專案方自主調控,權力過於集中。
上述關於打金產出率的問題是影響Bigtime 的熱度降低的表面原因,回本週期的延長影響新進玩家的積極性。先前邀請連結尚且需要場外購買,如今免費發放,新增玩家數也成長緩慢。
早期Bigtime 以代幣爆率高吸引玩家進入,再透過邀請碼限制新玩家數量,引發大家FOMO 情緒。
Bigtime 幣價
Bigtime 作為近期GameFi 領域的重點項目,受到許多的頂級交易所的追捧。 Bigtime 代幣於10 月11 日率先上線OKX,緊接著Coinbase 在12 日上線,幣安雖未上線現貨,但開通了合約通道。
從下圖Bigtime 價格走勢來看,前幾天的幣價猛漲,和上線頂級交易所的時間節點相同。初始價0.01 USDT,最高漲至0.34 USDT。

除了Bigtime 上線交易所作為幣價助推的原因外,整體流通量較低也是幣價前期上漲的原因之一。早期代幣拋壓較低,內測玩家的空投量和開服前幾天的打金量整體相較於流通量比例不高。
截止今天,根據Dune 統計和Coingecko的數據顯示,Bigtime 代幣總產出量約2,500 萬枚。流通總量約1.5 億枚。
上述關於BIgtime 幣價的論述表明,前期幣價的拉升和打金效率高的作用是同向的,幣價和產量引起大家對Bigtime 的關注,但打金效率的降低又引發了幣價的下跌,使門外的玩家或代幣購買者的理性逐漸回歸,更冷靜看待Bigtime 的發展,不盲目跟風參與。
入場時機已經錯過,新的Timing 在哪裡?
截止目前,根據Odaily觀察,通過Bigtime 賺錢的用戶分為三種:開服當天及之前的打金玩家、開服前囤積NFT 玩家、上線OKX 後買幣的短期炒作家。
那還未進入Bigtime 的用戶還有沒有機會了?
我們設想四種可能:
● 官方將代幣爆率調高,將打金的回本週期縮短。
● 代幣價格上漲,同樣也可以縮短週期。
● 入場門檻降低,NFT 市場回落,成本降低,週期也縮短。
● 代幣需求端拉升,為代幣更多賦能。
上述前三條都是與打金玩家相關的短期效應,只有吸引新的用戶,熱度才能持續。但核心點還是需要提高代幣需求,需求拉動供給成長。結合目前Bigtime 的情況,大機率很難實現。
一點點鏈遊玩家容易忽略的事實是:Bigtime 作為一個名義上由美國實體公司開發的項目,運作模式需要符合監管要求。從某種程度上來講,Bigtime 披著Web3外皮(代幣經濟),本質上是Web2的運作模式。雖然資產上鍊,但資產爆率受團隊動態控制,採用Web2的收費模式和Web3入門門檻結合,以NFT 銷售和充值時間水晶作為項目收入來源。
目前,時間水晶的功能機制導致了Bigtime 代幣需求端不足的痛點。假設,Bigtime 捨棄時間水晶,賦予Bigtime 代幣充能快速加速的功能,某種程度上就能提升代幣需求。
但總的來說,Bigtime 的上線,讓我們對GameFi 的3A大作有了基本的概念,雖然略有瑕疵,但前路已經漸漸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