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空投預期加速CyberConnect增長,王牌產品Link3面臨考驗
链捕手
特邀专栏作者
2023-04-21 02:35
本文約4898字,閱讀全文需要約7分鐘
相較於數據增長,用戶更關心CyberConnect及Link3生態發展及體驗感受。

原文作者:西柚,ChainCatcher

原文作者:西柚,ChainCatcher

原文作者:西柚,ChainCatcher

原文作者:西柚,ChainCatcher

對於社區用戶來說,除了鏈上數據優異表現之外,他們更關注CyberConnect 產品及生態進展。而Link 3 作為CyberConnect 官方搭建的應用場景產品,自然成為用戶參與交互的主要陣地。但隨著用戶的增多,Link 3 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有關它的使用體驗反饋也越來越多,有用戶驚嘆於它的創新及用戶參與度之高,也有用戶抱怨平台上項目方廣告多,可玩性差。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參與門檻降低、空投預期刺激鏈上數據激增

Dune 用戶@ryanli 27 數據顯示, 3 月份CyberConnect 月活錢包地址數(UAW)高達73 萬,創歷史新高。其中,推出的ccProfile NFT 在3 月份鑄造量就有59.4 萬枚,佔總鑄造數的72% 左右,同樣創下歷史新高。截至4 月20 日,ccProfile NFT 鑄造總量為87.4 萬枚,持有地址數為85 萬。

從日活用戶數據變化趨勢來看,CyberConnect 應用相關數據主要從3 月8 日開始加速增長,並在3 月18 日日活用戶數達到高峰,當日活躍地址數約為21 萬,高速增長一直維持到3 月20 日前後。如今,日活地址數約為4 萬左右。

為何3 月份,CyberConnect 數據表現會如此優秀?

其實,從每日數據變化來看,從2 月7 日開始,CyberConnect 上的日活數據就開始有了上漲趨勢。

追溯發現,在這期間CyberConnect 降低了ccProfile 鑄造門檻,不但在BNB Chain 上開放鑄造,還在2 月7 日-3 月13 日的黑客松期間,支持用戶免費註冊12 位字符以上長度的用戶名( Handle),並取消了註冊邀請模式。在這之前,CyberConnect 僅支持用戶在以太坊上鑄造ccProfile,需要支付0.1 ETH,並需要有邀請碼。由此來看,CyberConnect 不但簡化了用戶註冊流程,還降低了鑄造Gas 費用。

相較於Lens,CyberConnect 參與門檻比較低,用戶甚至只需支付Gas 費就可擁有ccProfile NFT,參與到CyberConnect 相關生態。成本可以忽略不計,自然成為擼毛大軍眼中的優質項目,刺激了鏈上數據的激增。這也能合理解釋了為什麼CyberConnect 是日活數據是在3 月18 日達到最高峰。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CyberConnect 專注社交數據層、搭建真實應用場景推出link 3

鏈上用戶數據的激增,也讓用戶開始重新審視CyberConnect 及其相關生態產品。

CyberConnect 主要用於構建基於區塊鏈地址的去中心化社交圖譜,最早創建於2021 年9 月。該產品旨在將社交數據的所有權和使用權返還給用戶,使社交圖譜具有自主權、可移植性、可組合性;還為Web3開發者提供一個構建應用或整合數據的底層基礎設施,開發者可以通過簡單的代碼將社交圖譜模塊集成或者插入他們的應用程序中,或基於它創建新的產品。

當下的社交網絡如微信、推特、抖音、Facebook等平台,用戶的個人資料、好友信息和發布的內容等數據都留存於運營商所有的中心化服務器中,歸網絡運營商所有。其中,這些平台上內容大多由用戶創造,規則卻由運營商來製定,創作者內容和賬戶可能還會由於某些原因違規不但會被懲罰還會面臨賬戶被封、丟失的風險。此外,用戶的數據在這些平台都是相互獨立的、割裂的,不能遷移。就像抖音上的粉絲和內容不能遷移到嗶哩嗶哩上。

CyberConnect 構建的是一個可公開訪問且分佈式的去中心化社交協議。數據所有權和效用都歸用戶所有,用戶能夠真正擁有和控制自己在社交網絡中的社交身份及關係、內容、貨幣化獲益方式等,還可將其帶到任何基於CyberConnect 協議構建的DApp中,在不同的DApp 之間無縫遷移。而開發者可以基於CyberConnet 提供的社交數據及組件工具構建所需的Web3應用產品,以實現用戶底層數據互通。

比如,有一個基於CyberConnect 的DeFi應用程序,用戶A 使用了該應用,並在基於CyberConnect 協議的某社交平台發了一條用戶體驗的帖子,得到了很多粉絲的評論和點贊,那麼接入CyberConnect 數據庫的其他DeFi 應用就可獲取A 用戶社交圖譜信息,就可會為這些互動用戶推薦類似應用。

根據RootData 數據平台顯示,CyberConnect 曾在2021 年11 月以股權和未來代幣協議的形式完成100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Multicoin Capital和Sky 9 Capital領投的;2022 年5 月,又完成了由Animoca Brands和Sky 9 Capital 領投1500 萬美元A 輪融資。公開融資已經有2500 萬美元。 CyberConnect 在當時也可謂是當紅項目之一,不過,自2022 年5 月Terra崩盤後,加密市場開始轉熊,去中心化社交賽道也日趨冷清,CyberConnect 的熱度也逐漸走涼。

但CyberConnect 並未就此停步。 2022 年7 月,CyberConnect 宣布基於該協議推出首個Web3原生社交信息產品Link 3 ,為該協議構建真實應用場景。

在產品形式上,Link 3 更像是一個基於鏈上地址的信息與鏈接聚合服務平台,類似Web2中的Linktree(能把多個鏈接如推特、INS、Facebook 賬戶鏈接整合在一個頁面上的工具)。

Link 3 通過個人資料頁(cc Profile)NFT 匯集了用戶的鏈上和鏈下數據。用戶可通過在CyberConnect 平台鏈接錢包地址,鑄造一個cc Profile NFT。通過設置cc Profile 資料,聚合鏈上和鏈下相關數據,如可將鏈下的推特、微信號等社交平台身份鏈接、個人資料等數據及鏈上的證明如持有的NFT、POAP 等聚合到一個頁面上,打造自己的鏈上賬戶體系。這個Profile NFT 就是用戶的鏈上身份證明,可作為用戶在Web3世界的整體身份,類似於領英的個人資料介紹。

在早期,只有列入白名單的地址或具有邀請碼的地址才能鑄造cc Profile。目前,用戶在BNB Chain 上支付GAS 費就可免費鑄造用戶名在12 位字符以上的cc Profile;如果用戶想要短於12 個字符的用戶名就需要根據字符的長短不同支付不同的費用,費用從0.0333-33.3333 BNB 不等,字符越短費用越高。

除原生的Link 3 外,CyberConnect 還積極與外部應用合作共建生態發展,其中,元宇宙社交平台Oasis,Web3內容聚合平台ReadON 等平台都集成了CyberConnect 協議,將會支持用戶綁定cc Profile NFT。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CyberConnect VS Lens:生態、可玩性仍是社交產品的核心

在去中心化社交圖譜賽道上, Lens 時常被認為是該賽道的龍頭產品,CyberConnect 往往排第二。二者都有代表用戶身份的Profile NFT,常常被用戶拿來對比。

Lens 是一個開放的、可組合的去中心化社交圖譜底層設施構建平台,搭建在Polygon公鏈上,主要用來幫助開發人員構建去中心化的社交應用。個人資料Profile NFT 概念最早由它提出,並將其模塊化以供開發者使用。

Lens 治理於將社交平台上的主要功能模塊化,並支持添加新板塊或內容,還另為開發者提供了一系列的“Profile(個人資料)NFT、Follow(關注)NFT、內容NFT、Collect 收藏NFT”等基礎組件工具,這些組件可謂提供了一套從創作者到內容再到消費者的完整鏈條,開發者可以任意使用這些工具創建自身需求的社交產品、簡化開發流程。

從產品理念來看,Lens 致力於通過一系列模塊化工具為開發者和創作者們提供了一片便利的開發沃土,鼓勵Builder 們基於Lens 標準構建新應用,以實現共建、共創、共同發展生態體系;CyberConnect 則專注於搭建用戶完整的、真實的社交圖譜,以供開發者或者項目方接入,並為其打造了應用場景Link 3 。

由此來看,Lens 是一個底層基礎設施,鼓勵生態共建;Cyberconnect 更像是一個工具類產品,更專注於應用場景,開發者可以與之集成,如開發人員能夠使用CyberConnect 將所有鏈下及鏈上憑證及資產映射到ccProfile,無論是NFT、SBT、Twitter 用戶名還是DID。

在產品設計上,Lens 採用的是所有數據都上鍊,足夠去中心化。但這也意味著用戶與應用發生的每一次交互或互動都會涉及鏈上行為、需要與智能合約交互,比如用戶關注、或發佈內容、留言、評論等都需要錢包地址授權簽名或者支付Gas 費,不但增加使用複雜度還需付費;Cyberconnect 採用的是選取有價值的數據上鍊,常見、高頻不稀有的數據如點贊評論等行為無需與智能合約交互,不用錢包授權就可進行,簡化了用戶操作,還能省去不少Gas。

在生態發展策略來看,Lens 旨在讓開發者可以輕鬆調用API 就可獲取數據並構建應用,生態大多項目都是原生項目,凡是該平台開發的DApp 都將共享Lens 生態的資源。如基於Lens 開發的DApp,能實現應用交互及再組合類似於DeFi 樂高,產品內置的NFT 資產之間可互通等等。 CyberConnect 則採取的是為其它應用提供社交數據工具,並鼓勵外部DApp 接入共建生態。

因此,從生態建設角度,Lens 正在打造一個花園,提供相關工具及開發土壤,開發者在這個花園上建設,應用之間可實現再組合,更加開放;相比之下,CyberConnect 更像是在尋找同類,不強調應用的原生性,讓任何具有真實需求場景的應用接入即可。

據悉,目前Lens 上已有超過140 個原生應用,覆蓋內容、社交及音樂等領域,主要代表產品為官方的LensFrens—可基於用戶Web3足跡推薦Profile;類似於推特的Lenster—支持用戶發佈內容動態並將其NFT 化等等。接入CyberConnect 協議的生態應用有30 多個,如餐廳點評類的Plato,還有Lens 生態中的Share-to-Earn 社交應用Phaver 也接入了。

在數據表現方面,截至4 月18 日,Lens 由於暫停了Profile 鑄造,數量有11.6 萬個,發布的帖子數339 萬, 30 天活躍用戶數為1.8 萬人,完成的交易數1942 萬。 CyberConnect 鑄造的ccProfile 共有86.9 萬個,其中付費註冊的有3.67 萬個;發行了598 萬個內容NFT,交互中涉及支付Gas 費的交互數目有716 萬。從用戶參與數據來看,目前CyberConnect 數據優於Lens。

從產品、生態、用戶參與度來看,二者似乎不分伯仲。

不過,在用戶體驗上反饋上Lens 似乎更佔優勢,有不少社區用戶表示CyberConnect 可玩性差、不如Lens。

這主要是因為CyberConnect 主推的王牌Link 3 產品內容有些繁雜,聚合了內容、活動信息等多種信息,用戶使用時抓不到重點。參考以往的社交平台,它既不像一個純粹的內容社區平台也不是一個活動參與平台。甚至有用戶提出,Link 3 更像是為項目方搭建的廣告營銷平台。並且有不少用戶抱怨,Link 3 上大多項目方發布的任務活動玩法複雜且雞肋,更像是幣圈前幾年玩的“數據挖礦”,玩起來耗時耗力大部分是項目方的赤裸裸廣告,根本談不上所謂的有社交聯繫,如果不是為了獲得空投或潛在的獎勵,根本就不會參與。

與之對應的Lens 生態有類似推特應用的Lenster,簡單、純粹,就是為了社交而建,也更符合用戶以往的社交習慣,用戶可以隨時發表自己的動態,有用戶可以互動,留言等更具有社交屬性,可玩性更強。但也有觀點認為,Link 3 對於B 端項目方還是有價值的,最起碼能製造自己的活動熱度。

但對用戶來說,無論是Lens 還是CyberConnect,使用門檻依舊過高,不但需要錢包,還需要支付Gas 費成本,甚至點贊、發帖等每一個行為都會需要支付Gas 費用,這對於使用社交產品沒有付費習慣的用戶來說是一個難以跨越的鴻溝。在這個過程稱,項目方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普及用戶的Web3教育,錢包使用等。

NFT
開發者
空投
錢包
DApp
BNB
ETH
BNB Chain
De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