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Web3社交應用新風向:可用底層現雛形
蜂巢财经News
特邀专栏作者
2022-08-25 02:52
本文約6324字,閱讀全文需要約10分鐘
一覽去中心化社交風潮的來龍去脈和熱門應用。

原文作者:湯圓

原文作者:湯圓

原文作者:湯圓

原文作者:湯圓

7 月至8 月間,在加密市場的起起落落中,DeFi 應用歸於沉寂,NFT 項目地板價接連跳水,公鏈賽道冷冷清清。如此境遇下,兩起千萬級別的融資來自去中心化社交賽道。

8 月11 日,去中心化通訊協議Satellite IM 完成105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由Multicoin 和Framework Ventures 領投,Solana Ventures、Hashed 等機構參投。 7 月13 日,去中心化社交底層網絡Farcaster 完成3000 萬美元融資,由知名加密風投機構a16z 領投,Standard Crypto、Coinbase Ventures 等參投。

Satellite IM 和Farcaster 目前均沒有推出可使用的應用,融資時協議尚停留在開發階段。 Satellite IM 將在秋季後續推出名為UpLink 的移動原生應用程序,而Farcaster 官方推特僅僅流出幾張產品使用截圖,用戶還沒有見到產品全貌。

為何這兩個項目在產品未露面前就獲得了頂級資本的支持?

很長一段時間裡,去中心化社交產品都在圍繞NFT 資產打轉,比如借NFT 搭建各種會員社區或俱樂部。但隨著NFT 市場的冷卻,這些以NFT 資產為中心的社交產品偃旗息鼓。而想做Web3 版Twitter、Discord、Telegram 等類型的社交或通訊應用,總是限於資源和底層設施的困境難以與Web2 式的軟件拼體驗,最多只能講講「用錢包地址登錄」的老故事。

Satellite IM 和Farcaster 的出現或許能打破僵局。

Satellite IM 是通訊工具,也是試圖實現鏈上用戶基於錢包地址溝通的底層協議,而Farcaster 作為社交應用的底層基礎設施,不但為開發者提供了工具和組件,還宣稱基於該平台搭建的社交應用之間可以實現交互。

Satellite IM 和Farcaster 帶來了去中心化社交賽道新風向。本期Web3 蜂窩將帶你一覽這股風潮的來龍去脈。

鏈上應用需要可集成的通訊工具

DeFi、NFT、GameFi 的出現總算對外展現了區塊鏈作為新一代互聯網底層的價值,那些搭建在鏈上的程序被稱為去中心化應用「DApp」,用戶使用這些應用的方式也與Web2 世界中的App 應用程序不同——DApp 無需任何人許可,不用註冊,只要用鏈上錢包地址即可連接應用,使用它所提供的功能。

目前,主流的區塊鏈應用都偏重於金融屬性,比如DeFi 領域的去中心化加密資產交易平台、借貸平台;鏈上游戲雖然做到了一定的可玩性,但出圈的鏈遊均在突出「玩賺」屬性,賺取加密資產是鏈遊玩家的主要目的;NFT 儘管可以承載圖片、視頻,但人們買NFT 更多衝著它的資產屬性而去。

當前Web2 時代的絕大多數應用程序和場景都沒能在鏈上發展起來,比如,人們使用最頻繁的社交軟件,更遑論電商、視頻平台、出行這些與日常生活關聯越來越緊密的應用。相比非金融的線下場景,線上場景更容易在鏈上實現,這很可能是Web2 向Web3 過渡時最先被突破的方向,社交成為重要突破口。

在Web2 世界中,社交產品大致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通訊類產品,這類產品以實現用戶之間的信息傳遞為主要功能,可以向對方發送文字、文件、聲音和影像。如QQ、微信、釘釘、郵箱等。這類通訊應用也被稱為IM(Instant Messaging)即時通信工具;另一類屬於社交媒體平台,如微博、推特等,這類應用多用於人們在線上展現生活狀態、發表觀點見解等,且可互動。

IM 已經不僅局限於通訊工具,它可以在各類App 中集成,實現用戶與平台間的溝通。你在淘寶上與商家的溝通早就不成問題。但去中心化應用目前無法實現與服務商的互動。

絕大多數基於錢包地址登陸的DApp 尚未在區塊鏈上集成通訊工具,別說用戶間的溝通了,連用戶與平台方的溝通都無法實現。當你使用Uniswap 交易加密資產遇到問題時,你要么得在使用指南上尋找答案,要么就在Uniswap 建立在推特、Discord 的官方賬號下留言,要么只能在Telegram 上求助有經驗的使用者。

交易是Web3 了,交流還得靠Web2,更別說社交了。

早有開發者在探索鏈上應用的通訊工具,從去年到今年,市場上逐漸出現了一些基於錢包的通訊應用雛形,其中最知名的要屬今年1 月由Etherscan 團隊開發的BlockscanChat,它是一款基於以太坊錢包地址對地址的即時通訊產品,目前處於測試模式。使用時,用戶先用以太坊錢包地址登錄,然後搜尋對方以太坊地址或者ENS 域名,即可免費進行信息溝通。

更早時候的2021 年11 月,NFT 交易平台Rarible 宣布推出一項消息服務工具Rarible Messenger,集成在交易平台內,支持平台用戶通過錢包地址進行通信,無需再跳轉到Discord、推特等其它Web2 應用中。 Rarible Messenger 的出現讓NFT 潛在的買家與賣家直連,不僅能溝通信息,甚至可不經過平台實現點對點的交易需求對接。 Rarible 表示,將會把這個功能衍生為一個獨立的Web3 通信工具。

目前,SwapChat 以插件的方式供用戶使用,使用它需要在瀏覽器(如穀歌)中添加這個插件,然後連接錢包地址,即可在不同的DApp 應用程序中作為即時通訊工具使用。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如何在推特上使用SwapChat

針對加密資產交易應用,SwapChat 可集成至NFT 交易平台OpenSea、SudoSwap 上,用戶安裝該插件後,只需創建一個SwapChat 頁面即可向NFT 的持有者發送信息,同樣安裝了該插件的持有者才能收到信息。也就是說,OpenSea 用戶間的交互需要雙方均安裝SwapChat。用戶還可以點擊NFT 項目合集的主頁,點擊加入「NFT 房間(NFT Room)」,查看和回复人們有關某NFT 項目的群聊內容。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在Opensea 使用SwapChat 創建聊天頁面或進入NFT 項目群組

SwapChat 解決了用戶在OpenSea 等NFT 交易市場中缺少交流工具的痛點,有機會成為NFT 交易平台中的「阿里旺旺」。 SwapChat 不排除可以嵌入到其他DApp 場景中,直接作為一個即時通訊工具使用。

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在SwapChat 上溝通,要做好用戶地址審查工作,防止上當受騙。

SwapChat 之所以能夠實現跨平台通訊,主要還是因為有Web3MQ 的底層支撐。但從它集成在OpenSea 上可見,它還無法真正與區塊鏈集成運行,不是完全的去中心化。可見,鏈上社交應用需要分佈式的鏈上通訊底層的支撐,有開發者已在這個領域發力。

去中心化通信底層協議Satellite IM

Satellite IM 正式產品並未上線,目前僅有測試版本。從官方的產品截圖可見,Satellite IM 頁面十分像中國用戶熟悉的PC 版微信,用戶間可以發送文字、音頻、視頻和文件,還可以建立群組。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SatelliteIM 頁面

另外, Satellite IM 號稱其底層協議與以太坊虛擬機(EVM)兼容,這意味著開發者可以在協議上構建可與Layer1 網絡集成的社交應用,並與多個Layer1 區塊鍊網絡交互,成為鏈上溝通工具。

平台化運營促進社交應用之間的可組合性

將Web2 的應用場景在Web3 上復刻,是Web3 社交應用可以推進的方向。如果,利用區塊鏈智能合約實現應用間的交互、打破Web2 社交應用不互通的壁壘,那麼Web3 社交應用將獲得突破性的創舉。

智能合約的交互性已經在DeFi 賽道中得到展現,比如,去中心化交易應用(DEX)中存在的加密資產流動性獎勵模式催生了機槍池應用,機槍池可以為願意提供資產流動性的用戶在多個DEX 中尋找高回報。這種寄生或組合的方式被業內成為「DeFi 樂高」,打破了金融資產流動性的壁壘。

這種可組合性如果放在在線社交場景,將解決不同平台的數據壁壘問題。在Web2 社交產品中,不同的平台之間的信息和數據無法互通。淘寶鏈接無法在微信上直接打開被很多用戶吐槽;快手名人的原創視頻無法二次上傳至抖音限制了內容創作者的流量聚集。

Web2 的社交時代,處處都有壟斷。中心化的社交平台將用戶分割,將用戶創造出的內容據為己有。一些人寄望Web3 能解決這些問題,讓不同產品間實現交互,用戶的社交數據能自由遷移。

已經有不少開發者在構建去中心化社交應用,還有開發者試圖通過通用的社交圖譜或數據模型,為其它開發者提供底層基礎、構架社交項目。

其中,最出名的代表產品是Aave 團隊開發的Lens Protocol,它是一個可組合的、開放的去中心化社交媒體底層協議,屬於Web3 社交媒體類應用的基礎設施,主要用來幫助開發人員構建去中心化的社交媒體平台。

Lens Protocol 基於NFT 資產提供一整套的「個人主頁NFT、內容NFT 化、粉絲NFT、收藏NFT」等模塊組件,這些組件為開發者提供了一套從創作者、到內容、再到消費者的完整商業運營鏈條。開發者可以任意使用這些基礎組件構建社交產品。基於Lens Protocol 開發的社交應用,將共享Lens 生態的資源。比如,凡是基於Lens 開發的去中心化社交平台,都支持用戶使用一個錢包地址即可訪問,平台與平台之間能實現交互,產品內置的NFT 資產互通等等。

Farcaster 仍處於開發中,創始人DanRomero 公佈一些產品頁面圖,從已披露的信息看,該應用的功能類似於Twitter,用戶可以發佈內容、評論,獲得信息通知等。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DanRomero 在推特上流露的產品圖

Farcaster 在產品頁面上類似於Twitter,但我們可以期待它們的本質區別——在Farcaster 上,用戶可以自由地在應用程序之間遷移社交圖譜和身份資料,用戶永遠擁有與關注者間的聯繫,而不受應用程序的限制。 Twitter 用戶的粉絲無法直接遷移到Facebook 上,而Farcaster 協議上搭建的A 應用中,如果用戶100 個粉絲,當他到該協議的B 應用上時,那麼這100 個粉絲及社交資源都會隨之遷移。

Farcaster 官方表示,用戶連接錢包地址並驗證後,可以發送信息、讀取消息,也可以展示錢包地址中的NFT,比如頭像等。作為去中心化的社交網絡,Farcaster 不僅關心用戶表達什麼,還關乎用戶可以在鏈上證明什麼。

在Farcaster 官方介紹中,該產品主要通過鏈上註冊表(On-Chain Registry)與鏈下主機(Off-Chain Hosts)來完成用戶信息的存儲和讀取。

鏈上註冊表是存儲用戶名稱的智能合約數據庫,包括用戶名、錢包地址、社交資料連接(鏈下主機URL 網址),它是證明用戶名唯一性的工具;鏈下主機則是指存儲用戶社交資料等信息的數據庫,可在調取用戶歷史社交資料時使用。

Farcaster 如同一個以社交名冊構建的底層,任何開發者都可以利用這個名冊建立社交產品。協議的核心是在以太坊上建立的名字註冊系統——用戶用一個以太坊地址就可以註冊一個獨一無二的用戶名,並關聯一個內容託管網址,只有擁有地址私鑰,才可以更新內容託管地址。這就是用戶掌握內容關聯權掌握的奧秘所在。

目前已經有開發者在Farcaster 協議上部署一些原生項目,如圖片上傳發布工具Instacaster、帖子檢索工具Searchcaster 等。

去中心化社交圖譜協議CyberConnect

CyberConnect 本身並不是一個完整的Web3 社交產品,而是一套基礎設施服務,其核心服務對像是開發者。它通過分析用戶在不同應用中的交互軌跡及行為,將用戶畫像標準化,創建數據標準、數據存儲基礎設施和推薦索引系統,這些數據可以被任何人訪問,可以為內容推薦和社交發現提供更好的建議,給Web3 世界裡的去中心化應用(如DeFi、GameFi、NFT、DAO 等)提供通用的社交數據層。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CyberConnect 承擔的角色

原文鏈接

圖片描述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Web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