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加密槓桿之王興衰史:Arthur Hayes如何從一代霸主走向認罪?

区块律动BlockBeats
特邀专栏作者
2022-02-25 07:09
本文約2926字,閱讀全文需要約5分鐘
從被裁員到億萬富翁,從槓桿之王到遭多個地區驅逐。

2 月25 日,據彭博社報導,BitMEX 兩位聯合創始人Arthur Hayes 和Benjamin Delo 已經於本週四在紐約法庭對違反美國銀行保密法表示認罪,美國司法部將BitMEX 定性為「洗錢平台」,鑑於他們的行為,Arthur Hayes 和Benjamin Delo 被要求每人支付1000 萬美元的罰款,同時還可能面臨6-12 個月的監禁。

從2020 年10 月開始,BitMEX 就持續遭遇美國監管打擊,CTO 被捕,CFTC 對平台和創始人起訴等等,在監管的壓力下,早已沒有了曾經全球最大加密貨幣衍生品交易平台的風采,甚至連剛剛發行了平台Token 都沒有在市場中掀起任何波浪。

加密世界的新玩家,可能對這家曾經的巨頭還不了解,市場還在混沌之時,Arthur Hayes 發現了市場空白,成為了加密世界的一代霸主。

從被裁到億萬富翁

雖然註冊在塞舌爾,但亞瑟· 海耶斯(Arthur Hayes)選擇將BitMEX 總部設在了世界金融中心——香港,這裡不僅是加密交易的天堂,也是亞瑟最初起家的地方。

亞瑟和BitMEX 不缺錢。 2018 年8 月,財大氣粗的亞瑟斥巨資租下了長江中心第45 層,按照每平方英尺(0.09 平方米)花費的28.66 美元,打破此前記錄,一舉成為全球最貴辦公室。每月租金總計超過50 萬美元,這樣的大手筆,讓BitMEX 得以與高盛、巴克萊銀行等世界級金融機構平起平坐。

閒暇時候,他可以站在高高的落地窗前,瞭望對面繁華的城市夜景,豪氣萬丈。創業6 年,亞瑟已經成為了加密世界最知名的創業者之一,由他創辦的BitMEX,巔峰時每日交易量達30 億美元,30 天交易量超過1200 億美元,只要有人來交易,平台就能源源不斷地穩賺手續費。相比於亞瑟早年穩穩的搬磚經歷,這才是真正的日進斗金。

剛開始創業的時候,亞瑟沒想過能把生意做得那麼大。

七年前,為了生活,22 歲的亞瑟不得不在已經呆了幾年的德意志銀行忍受著減薪,一段時間後,亞瑟跳槽去了花旗銀行,但突如其來的裁員潮,讓剛剛安定下來的亞瑟,又不幸成為其中的一員。這個從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畢業的高材生,就這樣失業了。

出生於美國布法羅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的亞瑟,曾考慮從事房地產行業,最終選擇了金融。沒有工作後,是繼續找下家打工,還是創業,成為了擺在這位黑人小伙面前的兩個選擇。

在被裁掉的一個月前,他在網上看到了比特幣,這個新奇的東西吸引了他的注意。當時,這個有別於傳統金融產品的比特幣,隨著價格水漲船高,吸引了越來越多投機者,亞瑟發現,多家交易平台之間的比特幣價格有著明顯的差價,看到機會的他,很自然地就成了一個「搬磚者」。

當時,由於銀行的轉賬限制,他甚至會在香港乘坐一小時的巴士到深圳的銀行,取出所允許的最高提現額2 萬元,再帶回香港,過程雖然繁瑣,但完全合規。就是憑著這樣一次次的人工「搬磚」,他積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賺到錢的亞瑟沒有滿足於現狀,他很快瞄準了開設交易平台的生意,在他這樣的金融老手眼裡,市面上還沒有一個能讓他滿意的交易平台,為什麼不自己創立一個呢?

2014 年1 月,不再滿足於搬磚套利的亞瑟,找到了兩個合夥人,一是畢業於牛津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家本·戴羅(Ben Delo),另一個是來自美國的資深程序員山姆·里德(Samuel Reed),三人一拍即合,共同創立了BitMEX。

BitMEX 極具傳統金融產品基因,它不像大多數平台提供各類加密產品,它就是一個單純的期貨合約平台,提供高達100 倍的槓桿和永續合約,會來這裡交易的,幾乎都是專業的加密貨幣投資者。

平台剛剛面世時,市場拓展並不順利,「在2015 年的大部分時間裡,BitMEX 的交易量都很可憐」,「有時甚至0 交易。」亞瑟回憶,但到了2015 年10 月,當團隊將槓桿率上限從3 倍提高至100 倍時,用戶開始蜂擁而至,前赴後繼地參與這場沒有時間限制,不是瞬間暴富,就是瞬間破產的驚險遊戲。

由於BitMEX 獨一無二的產品,平台隨後獲得了迅猛發展,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內,BitMEX 一度霸占了整個衍生品市場的王座。 2018 年年初,早就走出當初被裁陰影的亞瑟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意氣風發:「為什麼你還要在銀行上班受罪?是時候冒險了,試一試。」

享受著高昂手續費收入的亞瑟和BitMEX,每天確實都在「冒險」。

BitMEX 遭多個國家和地區驅逐

即使BitMEX 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比特幣期貨交易平台,佔據著比特幣期貨交易中最大的市場份額,即使亞瑟在Twitter 上開開心心地分享著交易平台激動人心的數據,告訴人們在BitMEX 上未平倉金額超過10 億美元,永續合約總交易量超過2 萬億美元。

但交易平台行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始終懸在亞瑟頭上:BitMEX 並沒有合規的執照。

2020 年3 月4 日,英國金融監管機構FCA 對BitMEX 發出警告,稱其並沒有執照,未經許可就在英國開展交易平台業務。

監管機構特意在聲明中表示,沒有許可的金融業務很有可能與詐騙有關。顯然,即使BitMEX 在行業內已經無人不知,但在監管機構眼中,沒有執照幾乎與詐騙無異。

對此,BitMEX 也沒什麼辦法,如果他們不能在英國FCA 給定的註冊截止日期,也就是2021 年1 月前完成英國的合規化,那BitMEX 只能暫停英國地區的業務,關閉英國用戶的賬號。

而他們也不是第一次被迫這麼乾了。

2019 年初,據媒體報導,由於美國監管機構限制,BitMEX 不得不關閉美國用戶的賬戶。雖然BitMEX 對此消息予以否認,但可以想像,對加密貨幣行業監管要求與合規性要求最嚴厲的美國,沒有得到監管許可的BitMEX 很難在美國監管機構的關注下自由開展業務,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對BitMEX 的調查,就證明了這一點。

隨後,加拿大監管機構AMF 嚴重警告了BitMEX,稱其在加拿大非法運營,要求關閉魁北克省用戶的賬戶。

更倒霉的是,2019 年11 月,香港證監會SFC 發布《監管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立場書》和《香港證監會發布監管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發牌照條款和條件》,正式準備讓虛擬資產交易合規化。而BitMEX 似乎提前判斷了香港的監管趨勢,在8 月份就宣布,停止為香港用戶提供加密貨幣交易服務。

雖然BitMEX 在公告裡面表示,關閉香港用戶的賬戶並不影響業務體量,可要知道,BitMEX 總部的辦公地點正是香港長江中心,租金最昂貴的辦公樓之一。損失香港用戶,不可能不影響業務體量。

於是,BitMEX 不得不陸續禁止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用戶訪問,包括:美國、加拿大魁北克省、中國香港地區、塞舌爾、百慕大等等。

與此同時,其他平台開始在衍生品業務上發力,Binance 、FTX 等平台開始吸引流量,蠶食份額。大部分人對BitMEX 最後的印象,就是2020 年「312」的拔網線拯救加密市場,在市場慌亂和絕望的最後時刻,擁有最大空單持倉量的BitMEX 關閉了平台的交易功能,給了比特幣幾分鐘喘息時間,無抵抗下跌的比特幣當天的最低價格最終停止在3300 美元,這也是近兩年的最低點。

隨後,2020 年10 月,CTO 被捕、監管機構CFTC 宣布起訴BitMEX 及一眾創始團隊,Arthur 辭去CEO 一職,離開BitMEX,2021 年4 月投案,2022 年2 月認罪,曾經的槓桿之王也許還要面臨6-12 個月的監禁。

BitMEX
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