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Web3突然成為了熱點,傳統科技行業和新興區塊鏈行業的領導者帶著各自對互聯網歷史和未來的不同視角,紛紛參與了這場討論。
在具體討論Web3之前,我們先快速回顧一下這個概念是如何演變的。
“Web 3.0”這個概念最初是由HTTP的發明者Tim Berners-Lee在互聯網泡沫時期提出的,是指一個集成的通信框架,互聯網數據可以跨越各個應用和系統實現機器可讀。 Web 3.0通常也被稱作為“語義網”(Semantic Web)。
到了2014年,以太坊聯合創始人Gavin Wood在一篇名為《DApp:Web 3.0是什麼》的博客文章中重新定義了Berner-Lee提出的這個詞,用來指代一種區塊鏈技術,可以基於“無須信任的交互系統”在“各方之間實現創新的交互模式”。
一級標題
本文將根據互聯網的發展史來定義Web3,詳細介紹Web3技術棧的關鍵技術,並探討Web3的當前和未來發展。
本文將根據互聯網的發展史來定義Web3,詳細介紹Web3技術棧的關鍵技術,並探討Web3的當前和未來發展。
一級標題
圖片描述
二級標題
Web 1.0(1994-2004)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二級標題
Web 2.0(2004年至今)
圖片描述

早期Web 2.0公司MySpace創始人Tom Anderson的MySpace主頁。所有註冊了Myspace賬號的用戶第一個自動添加的好友就是Tom。
用戶對社交屬性的需求也催生出瞭如今許多互聯網企業。 Facebook、MySpace和Twitter等社交媒體平台為用戶提供了社交功能;Naspter等數據分享軟件滿足了用戶對音樂和視頻的需求;Google為用戶搜索海量互聯網信息提供了捷徑。美國銀行等傳統機構則滿足了用戶的支付交易和電子轉賬需求,並採用了256-bit AES等新型加密標準。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Web3(2008年之後)
在2008年,中本聰發布了區塊鏈技術區塊鏈技術區塊鏈技術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智能合約被發明後,去中心化的互聯網模式才真正進入公眾視野。如果說比特幣實現了點對點支付,智能合約擴展了可編程協議的概念,實現了保險、遊戲、身份管理和供應鍊等更高級的用例,那麼這一切會如何影響互聯網用戶體驗和數字化交互呢?智能合約用戶可以直接、安全地交互,因此打造了一個更加公平、透明且基於加密事實的新型互聯網。
一級標題
圖片描述

一級標題
二級標題
預言機預言機區塊鏈
區塊鏈
區塊鏈二級標題
加密資產
加密資產是數字通證,利用了去中心化且防篡改的區塊鍊網絡環境,充分保障了交易的安全性。加密資產是Web3去中心化應用(dApp)的原生貨幣,也可以用於支付Web3服務並參與Web3治理。
智能合約
二級標題
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是區塊鏈上不可篡改的程序,利用“如果x是真實的,則執行y”的代碼邏輯自動執行交易。可編程的智能合約可以創建去中心化的應用,或者叫“dApp”。去中心化應用是基於加密經濟的協議,為Web3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並將Web3交付到了用戶手中。
dApp與Web 2.0的應用以及Web 1.0的靜態HTML網頁不一樣,它們不由任何一個人或組織運行,而是由去中心化的區塊鍊網絡運行。去中心化應用看似簡單,但卻能夠打造出以及、以及以及預言機預言機
預言機
預言機預言機能夠將區塊鏈連接至真實世界中的數據和系統,並提供關鍵的基礎架構,打造一個具有互操作性且統一的Web3生態。
和和和跨鏈互操作性協議(CCIP)跨鏈互操作性協議(CCIP)跨鏈互操作性協議(CCIP)一級標題
圖片描述

一級標題
Web3的應用
用例
用例用例,顛覆了去中心化金融(DeFi)金融金融去中心化金融
去中心化金融
去中心化金融(DeFi)去中心化金融(DeFi)。
DeFi協議與傳統金融服務不同,利用了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基礎設施以及預言機安全的數據輸入,幫助用戶在透明且防篡改的鏈上市場中直接交易。用去中心化的貨幣市場可組合性
可組合性可組合性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元宇宙(metaverse)
NFT元宇宙(metaverse)元宇宙(metaverse)是Web3生態中異軍突起的力量。 NFT為數字資產提供了可驗證的所有權,讓這些數字商品擁有與實物資產同樣的獨特性。有了NFT,數字資產即使外觀一模一樣,也可以互相區分開來,這就像現實世界中兩本一模一樣的書可以通過它們各自獨特的標記和磨損痕跡區分開來。
這對於數字藝術品、元宇宙應用和遊戲來說意義重大。目前,Bored Ape Yacht Club(BAYC)等NFT項目正在不斷推廣NFT和數字藝術品;而Axie Infinity等區塊鏈遊戲也在逐漸顛覆傳統遊戲行業的玩家經濟模式。實現這一轉型在本質上需要區塊鏈提供底層結算層、NFT智能合約提供可驗證的藝術品所有權以及去中心化的預言機提供可驗證的隨機數、參數型保險參數型保險
參數型保險
去中心化參數型保險是區塊鏈另一個有意思的用例。 Arbol和Etherisc等區塊鏈保險項目目前正在採用創新的模式,通過Chainlink Data Feeds將智能合約接入鏈下數據,為用戶提供自動化的農作物保險和航班保險等各類創新保險產品。我們來看一個案例:
假設某一季節中的降雨量必須超過20英寸,才能保障農作物不欠收。一個農民希望買保險來對沖惡劣天氣造成的不利影響。通常,他必須要經過漫長的理賠流程,並且要依靠中心化的保險機構來核實降雨量。
然而在Web3的世界裡,無論你在什麼地方,只要能上網,都能輕鬆買到保險。有了Arbol的鏈上農作物保險,保費和賠償金額都會基於預定義的參數自動生成,並且會基於Chainlink提供的天氣數據,通過保險智能合約自動支付賠償金。因此,保險流程會非常高效迅速,並基於簡單的二元邏輯判斷農民是否應獲得理賠。物聯網傳感器在當季記錄的降雨量是否低於20英寸?如果是,則立即支付賠償金給農民。如果否,則不支付賠償金給農民。
這個模式還可以應用於一級標題一級標題
Web3的未來將如何發展?
Chainlink的聯合創始人Sergey Nazarov在近期圖片描述圖片描述

隨著大家逐漸意識到加密技術的力量,它們將拋棄缺乏確定性的中心化服務提供方,轉而擁抱信任最小化的Web3服務。
聯繫Chainlink專家
開發者文檔開發者文檔,加入Discord聯繫Chainlink專家聯繫Chainlink專家,立刻開始用Chainlink開發智能合約應用。
要了解更多關於Chainlink的諮詢,請訪問Chainlink官網Chainlink官方推特Chainlink官方推特,獲得Chainlink最新的消息和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