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碳鏈價值(ID:cc-value)編者按:本文來自
碳鏈價值(ID:cc-value)
碳鏈價值(ID:cc-value)
編者按:本文來自
碳鏈價值(ID:cc-value)
碳鏈價值(ID:cc-value)
編者按:本文來自
碳鏈價值(ID:cc-value)
碳鏈價值(ID:cc-value)
,作者:Luke Bailey,Odaily經授權轉載。
去中心化金融真的在降溫嗎?
最近幾天,反复無常的“壽司”Sushiswap已經成為加密行業裡的頭條新聞,9月15日的暴跌更是在DeFi社區引發軒然大波,許多人將矛頭指向現任項目負責人SBF發起的SUSHI代幣回購。
但其實,“壽司”Sushiswap失敗的命運早在兩週之前就已經註定。
大約兩週之前,“壽司”Sushiswap匿名核心開發人員Nomi大廚突然將自己持有的數百萬枚SUSHI代幣兌換為ETH,導致其平台整體流動性瞬間大幅降低。對於許多DeFi項目而言,創始人做出這種行為是非常難以理解的,這種做法通常會給項目本身帶來致命打擊,因為它損害了加密社區的最核心理念:信心。
如果創始人對自己的項目都沒有信心,誰還能信任這個項目?
信心是構建整個DeFi項目和社區的核心要素,但這個基礎在兩週前被瓦解,“壽司”Sushiswap的命運可能從那時開始就已經註定。
很快,社區信心喪失便反映在代幣價格上,當日SUSHI代幣價格從5.05 USDT暴跌至1.3 USDT,更引發了包括FTX創始人SBF在內的社區強烈抨擊。或許是受到輿論影響,Nomi大廚套現之後很快便宣布放棄“壽司”Sushiswap的控制權,並將此權力移交給了FTX創始人SBF。
從市場上回購SUSHI代幣真是明智之舉嗎?
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
SBF的第一把火就宣布要繼續完成最初設計的項目遷移計劃;
第二把火更是驚人,他宣布會向遷移過程中的流動性提供者空投200萬SUSHI代幣!受此利好消息影響,SUSHI代幣出現反彈,短時從接近1美元的價格飆升到最高3.5美元區間;
第三把火,則是成功選出了九名多重簽名執行人。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9月11日,Nomi大廚忽然浮出水面稱將此前套現的所有ETH代幣歸還社區並將這筆錢的使用權賦予了整個社區。在經過提案投票之後,社區決定使用這筆價值1400萬美元的ETH回購SUSHI代幣。
很明顯,Nomi大廚希望通過這種手段實現一個目標:挽回社區對“壽司”Sushiswap的信心。
實際上,回購是傳統股票市場裡的一種交易手段,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現金等方式從股票市場上購回本公司發行在外的一定數額的股票的行為。一般來說,回購是一種市場利好信號,但有時並非如此,回購目的、用途和效果往往也沒有看上去的那麼美好。而在Defi項目裡,一些“巨鯨”可能會與項目方“勾結”忽悠投資者說回購,其實只是虛晃一槍,最終想要的可能是在代幣價格上漲後便於減持。
對於“壽司”Sushiswap項目而言,回購的負面影響更是被放大了。
由於社區此前對“壽司”Sushiswap項目信心已經受到打擊,這次回購消息一出,反而加劇了投資者對該項目的不滿,有些用戶甚至擔心二次上當,直呼“壽司”已經信用破產了。
現在,許多投資者正準備拋售“壽司”SUSHI代幣,而且對新團隊的信心越來越低,SUSHI代幣的高流通量似乎也無濟於事。儘管目前代幣通貨膨脹率降低了90%,但價格根本無法恢復。
不僅如此,“壽司”選出的多重簽名執行人也引發社區質疑,因為其中兩位利益相關者Compound 創始人Robert Leshner和漢全諮詢(Sino Global Capital)首席執行官Matthew Graham曾投資了SBF的區塊鏈項目Solana和Serum,SBF一直希望在以太坊之外的Solana區塊鏈上建立對SushiSwap的支持,同時將基於Solana區塊鏈構建的DeFi去中心化交易所Serum與Sushiswap訂單薄集成,社區非常擔心SBF利用“壽司”謀私,並實現其終極目標,用Solana的SPL代幣標準推翻以太坊上緩慢且昂貴的ERC-20代幣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