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核心要點:
DeFi是為機器而設計的,需要通訊技術和人工智能進一步發展才能發揮優勢;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1、DeFi發展態勢
楊舟(貝寶金融創始人兼CEO):
剛剛聊完去中心化,中心化之後,其實還是要回歸到我們的本期主題DeFi,CeFi。那麼從你的角度來說,DeFi有哪些比較好玩的發展呢?
王立(貝寶金融聯合創始人):
DeFi的源頭應該就是Maker了,本質上是一個質押貸款。大家一提到DeFi都是講存貸業務,然後最近還有去中心化交易所,甚至有些更複雜的在做一些金融合約衍生品的合約。
楊舟:
王立:
他們是把傳統的合約往鏈上搬,把過去的paper document變成了一個所謂的smart contract,那這方面來講,DeFi的局限性是什麼?
王立:
局限性其實從體量就能看出來。從體量上看,它還是比較小的,但是增速很快,當然有一些發幣潮的原因。
一個項目的去中心化程度是看你的社區,看你參與的人數是不是夠多,如果多的話,你的去中心化程度就越高了。既然你的體量都很小,參與的人數可能也很少,那麼一定你的去中心化程度是不夠高的。
DeFi通過智能合約去創造了信用,不需要信任任何一個交易對手,你只要信任這個合約就可以,降低了大家的信任成本。
這些DeFi的項目運行在這個相對去中心化的公鏈上,那麼其實在這個基礎設施上就會有很多的問題。
從性能上來說的話,一個虛擬貓遊戲,或者說比較低成本的一些粉塵攻擊,就能讓這條公鏈癱瘓一段時間。那麼運營在上面的一些DeFi項目其實它的這個成本就會變得非常高。 ETH最近在從POW變成POS的一個擴容的步驟當中,所以DeFi未來是怎麼發展,其實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當然隨著時間的推遲,公鏈技術的完善,這個問題會得到逐步得到解決。
楊舟:
在把握好風控的情況下,通過控制風險來創造價值,但是因為DeFi可能更多的是創新,所以你很多時候在控制風險和創新過程中其實是會矛盾的。
王立:
而且這裡面還涉及到我們流動性的問題,這個就是當前DeFi在存貸業務裡面的一些瓶頸。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王立:
2、 DeFi的創新優勢
王立:
剛才講了很多DeFi的現狀和DeFi的局限性,但是現階段從創新的角度角度來說,DeFi其實是非常讓人著迷的,因為最終的夢想可能非常大,就是重構整個傳統金融的體系。
金融其實是把資源配置到效率最高的地方,它是提升整個效率運行的一件事情。但是現階段的金融是非常低效的,然後也是很難創新的,而且不公平。
楊舟:
所以DeFi帶來了很多的可能性,第一個能解決的就是公平的問題。就是DeFi通過智能合約,可能未來的DeFi是更先進的某種形式,達到了數據的可信,可以讓所有人的參與門檻變得非常地低,只要有網絡你都可以參與。
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說,我相信未來會有很多的空間。
楊舟:
很多人就一直在講區塊鍊是對生產關係的一個變革,但其實我們還是相信馬克思老師那句話,生產力決定了生產關係。現在為什麼很多區塊鏈項目或者DeFi項目落不了地,我覺得還是局限在生產力的發展上。我們的互聯網技術或者說通訊技術不夠高效,傳輸速度其實是保證區塊鏈運行的一個重要的東西。另外一方面就人工智能這方面。
楊舟:
王立:
DeFi的第三個點其實是提升效率。我覺得DeFi是設計給機器的,用這種智能合約或者是未來智能合約,去進行清結算上的話,它會變成異常高效,因為這是一個機器之間的交流,從這個角度來說,他也是會帶來一些革命性的東西。
王立:
很多事情到歸根到底都是人性。那麼金融其實也是。 DeFi在現階段還是基於一個講故事階段,因為生產力不達標。
DeFi的這個嘗試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為一旦在某一天一個臨界點到來的時候,可能在某一個點上,或者說在某一個金融的商業模式上,擊潰了傳統金融裡面的一些業務的時候,那麼這個時候才是爆發式增長的點的開始。
我們是看好DeFi未來的可能性的,但是在現階段,除了比特幣或者以太坊這樣的清結算網絡以外,並沒有其他的成功的案例。
楊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