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Odaily(ID:o-daily)
出品| Odaily(ID:o-daily)

出品| Odaily(ID:o-daily)
出品| Odaily(ID:o-daily)
案件還要敲定一些程序,包括陪審團審判和將在明年3 月舉行的最終審判等。但結論基本已定。 CSW 表示,將遵守法院的判決,將大約50 萬枚比特幣(目前估值50 億美元)交給Ira。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CSW是三分之一“中本聰”?
Ira Kleiman這個名字在圈內寂寂無名。突然大發橫財,還要依仗他的哥哥——Dave Kleiman。本次審判該案件的法院,就在這兩兄弟的家鄉。
Dave Kleiman 和CSW 是在同一時間馳名幣圈的。
2016 年5 月,CSW 公開稱,他與Dave 是比特幣的創造者。並列舉了兩封郵件作為證據。
2008 年3 月,CSW 給Dave Kleiman 發送了一封電子郵件,其中寫道:
“我將在今年晚些時候發布一篇論文,現在需要你的幫助來編輯這篇論文。我一直在研究一種新型的電子貨幣,比特現金(Bit cash),或是叫比特幣(Bitcoin) ,你總是在我身邊,Dave ,我希望你能成為這篇論文的一部分。”
這是目前能查到的“Bitcoin”一詞最早的出現地。
2008 年底,CSW 又給Dave Kleiman 發送了一封郵件,其中寫道:
“我需要你的幫助,你編輯了我的論文,現在我需要你幫助我構建這個想法。”
但Dave Kleiman 已於2013 年4 月過世,CSW 的說辭既無人證,他也未能出示挖出創世區塊或是比較早的區塊的地址私鑰。不僅不能自證其身,CSW 還被指捏造證據——其出示過的一個“中本聰”簽名被證明是假冒的。
這些都是舊事了。
根據Modern Consensus 8 月26 日的報導,該案法官判定“中本聰”是一個三人團體,CSW 和Dave Kleiman 即是其中兩人。第三人是誰報導並無提及。
此二人於2011 年成立了一家名為W&K Info Defense Research LLC 的公司,用以挖礦和申請比特幣的相關專利。該項專利應該不是原始比特幣代碼(0.1 版),因為判決書裡沒有提到。此外,CSW 在今年5 月份才在美國對這套開源代碼申請專利。
那麼,法院是如何認定CSW 和Dave Kleiman 是“中本聰”的成員之一呢?
此前CSW 申請比特幣白皮書和原始代碼的專利也已經把市場教育過一遍了,有專利也無法表明你真的是原作者,但只要沒有所有人也就是中本聰站出來證偽,那麼專利就可以歸你。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歷史的相遇
如前所述,真正的資產轉移,至少要等到明年3 月份終審之後,如果彼時真的轉移成功,毫無疑問,CSW 目前身價數十億美元甚至像媒體報導的那樣,有上百億美元。
在“騙子”這個標籤之外,對CSW 來說更為靠譜的身份可能是礦業大佬。
比特幣於2009 年上線後,就有挖礦大軍陸續湧入。最早的礦工,就是像CSW 和Dave Kleiman 這樣的極客。
當時,Dave Kleiman 在密碼學領域已經小有所成,他是“密碼和安全”郵件列表的定期貢獻者,是Metzdowd Cryptography 郵件列表的長期會員,後者正是比特幣白皮書的發佈網站。
法院的判決書顯示,“CSW 和Dave Kleiman 建立了一個對半持股的合夥關係……在關係結束之前(Dave Kleiman 離世後的幾個月,也就是截至2013 年12 月31 日),兩人所開發的財產歸屬合夥企業,兩人應當均分”。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澳大利亞判決
CSW 一直是專利愛好者。其最近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我已經獲得了800 項知識產權,未來我還會申請更多專利。
這800 項專利中,就有來自W&K 公司的一部分。
庭審材料顯示,Dave 死後,CSW 於2013 年7 月和8 月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最高法院提起了針對W&K 公司的兩個訴訟,指控該公司未支付因“完成研究”所必需的財產和顧問服務,並要求賠償5400 萬美元。
CSW 同時還提交了一個“違約賠償承諾”,該協議規定“如果不能賠償,則所有知識產權將歸唯一的所有權人即CSW 所有。”
這起官司的結果是,CSW 如願以償了。
佛羅裡達州南區地方法院的庭審材料顯示,W&K 的成立之時,Dave 是管理人和註冊代理人,CSW 則在多個方面代表W&K 行事,包括作為授權代理人、領導研究者、法定代表人等。此外,Ira 作證CSW 曾告訴自己他是Dave 的合夥人,沒人第三人知道他們之間的合夥關係和W&K 公司。
另外,CSW 在澳大利亞的那場審判中將自己的身份定為W&K 的“法定代表或代理人”、並將自己的澳大利亞地址和郵件作為W&K 的“送達地址”。由此可以說明,CSW 在Dave 離世後成了W&K 的唯一合夥人。而今卻要通過法律途徑取得該公司“未支付給他的款項”,可見醉翁之意不在酒。
法庭公佈的材料顯示,CSW 方面曾表示,其在W&K 獲得的知識產權提供給了CSW 的家族信託基金,並打散轉移到了其他一些組織實體,如熱線(Hotwire)、Coin交易所、Cloudcroft。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涉案資產達110萬個比特幣?
除了專利,以W&K 公司的名義也就是兩人共同挖掘的比特幣,也全部落入CSW 的口袋中。
大家可能都想知道,兩人合夥期間究竟挖掘了多少比特幣,或者說CSW 要還給Ira Kleiman 多少比特幣?
Ira Kleiman 在起訴書中陳述,“被告在Dave 死亡之後至少轉移了30 萬個比特幣,並轉移到了世界上的幾個不同信託中。”實際所得可能超出了Ira Kleiman 所料。
根據CSW 的陳述,這110 萬比特幣放在了幾個叫Tulip(鬱金香)的信託中。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CSW的申辯
Ira Kleiman 提出了9 個訴訟請求,目的只有一個,即要回Dave 所挖之比特幣以及其參與的相關專利。
CSW 也沒有乖乖就範,其提出了8 個理由,要求法院駁回起訴。
比如,CSW 辯稱,既然雙方是以W&K 作為主體產生的挖礦收益和知識產權,那麼只有W&K 才有資格提起訴訟。
CSW 還辯稱,本案不歸佛羅裡達州南區地方法院管轄,因為他的許多證人均在澳大利亞或國外。不得已,原告證明了能夠幫助證明訴訟請求的證人,其中9 個位於佛羅裡達、另外5 人位於美國其他地方。並且位於國外的大多數證據都與CSW 相關聯,其能方便地獲取。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50億美元比特幣將拋售砸盤?
CSW 雖然基本宣告敗訴了,但難改他嘴炮的個性。
他在庭審中和麵對媒體時都多次強調,Ira Kleiman 若要繼承50 億美元的比特幣,就得先支付遺產稅,遺產稅稅率大約為40%,除非Iran 有20 億美元現金,否則其會向市場拋售20 億美元的比特幣,由此將對市場造成巨大影響。
CSW 的恐嚇不無道理。 “我無法說服Ira Kleiman 不要拋售比特幣,他要做自己必須做的事情,他不是我。我不需要比特幣(因為我已經足夠有錢了),我遵守法庭的命令,但判決結果可能會變得非常可怕。“
“我曾經擁有價值100 億美元的比特幣,但我從來沒有動過它。現在好了,有人會傾銷比特幣——當你找到一隻大猩猩的時候,千萬別把它踢進一堆堅果裡。”
人們不禁會問,作為Ira Kleiman 繼承了哥哥的大筆財富後,會不顧哥哥的心血,作出讓市場地震的舉動嗎?無論如何,Ira 將是未來市場中的一大變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