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shushu
昨晚,再質押協議EigenLayer 宣佈在接下來的幾週將以多階段方式推出運營商主網,這對整個再質押賽道來說都是一個關鍵節點。先前,a16z EigenLayer 投資1 億美元,去年3 月,Blockchain Capital 領投了EigenLayer 5,000 萬美元A 輪融資。
EigenLayer 主網第二階段上線
官方解釋稱之所以分階段進行主網上線是出於安全和效能考量,在部署主網之前會先在Holesky 測試網上進行調試。
首先,EigenLayer 的Web 應用程式和所有合約將暫停,以促進運營商在網路上的受控部署和上線,將暫停存取款。業者逐步註冊後,將正式發表EigenDA。主網啟動完成,EigenLayer Web 應用程序將包含新的質押者儀表板和運營商發現頁面。隨後將重新開啟委託者委託、存款和提款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EigenDA 的推出,EigenLayer 主網上也將發展出AVS 生態系統。 AVS 即主動驗證服務,將再質押的ETH 用於增強其實用性的dApp 被稱為AVS,致⼒於吸引再質押者來幫助提⾼安全性。這些AVS 有時稱為模組,還可以是新區塊鏈、DA 層、虛擬機器、預⾔機⽹絡、跨鏈橋等任何項目⽬。
EigenDA 是第一個在EigenLayer 基礎設施之上啟動的AVS。 EigenDA 支援Rollup 的超大規模資料可用性,推出時的目標寫入吞吐量為10 MB/s。 EigenDA 對糾刪碼、KZG 承諾、ACeD 等技術的採用以及對DA 與共識脫鉤的解耦,使得EigenDA 能夠在交易吞吐量、節點負載與DA 成本方面提供遠超以太坊DA 方案的優異表現。
當EigenLayer 主網第三階段上線後,將會有更多AVS 推出豐富EigenLayer 生態。
為什麼需要DVT?
而提到AVS,就不得不說DVT 技術。 DVT(Distributed Validator Technology),去中心化驗證技術,指的是一項允許以太坊權益證明驗證器同時在多個節點上運行的技術,可以為Staking 基礎設施落地可信網絡,以確保區塊鏈網絡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
使用DVT,質押池可以切換到去中心化模型,透過減少停機時間來減少處罰和削減。而透過DVT,基礎設施供應商能夠啟用主動- 主動叢集冗餘,實現部署和配置的動態性。以前,為了滿足個人或機構質押,基礎設施供應商需要為主動- 被動配置的機構提供冗餘解決方案。現在,主動- 主動冗餘能以保障冗餘系統能夠始終運作為目標,將驗證器分散在多台機器上從而創建容錯。
目前主要有Obol Network 和SSV Network 兩個項目在基於DVT 技術做開發, 1 月4 日,EigenLayer 宣布和SSV Network 建立合作互補再質押。其聲稱一個“主網”EigenLayer 驗證器正在SSV 上運行。同時,EigenLayer 與質押者皆可選擇將驗證器的職責轉移給SSV,並保持EigenLayer 上ETH 的再質押狀態,以取得SSV 激勵主網額外收益。
隨著EigenLayer 在市場上的熱度愈發攀升,SSV Network 的代幣價格也在這段時間水漲船高。截止撰稿時,SSV 價格為45.19 美元,月漲幅為43.8% 。 3 月13 日,SSV 突破50 美元,創歷史新高。
目前,SSV Network 已經資助多個項目應用DVT,未來它將繼續致力於使用去中心化的以太坊質押基礎設施來建立應用程式的構建塊。 EigenLayer 推出面向運營商的主網後,將會有更多AVS 加入,配合DVT 技術,再質押賽道未來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