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PowerPass | ShareX從共享經濟切入消費級RWA
星球君的朋友们
Odaily资深作者
3小時前
本文約3003字,閱讀全文需要約5分鐘
作為BNB Chain MVB 10項目,ShareX宣布將在BNB Chain上建立“鏈上微資產網絡(On-chain Micro-Asset Network)”,並將於本月正式上線首款消費級RWA產品PowerPass。

每個能賺錢的「無人商業化設備」變成「可驗證的鏈上資產」

地鐵站、便利商店、購物中心、餐廳、KTV、社區街角——你每天都會經過一批被共享使用的無人商業化設備:共享充電寶機櫃、自動售貨機、儲物櫃、滑板車、換電櫃……這些「默默賺錢」的小設備與人高頻互動、源源不斷地產生可計量的現金流,卻從未真正向普通人開放。

這個困境,幾乎是所有無人商業化設備在共享經濟中所面臨的共通性問題——只能使用,卻很難以公平、透明、可驗證的方式參與它們的價值分配。

共享經濟的困境與歧途

共享經濟這個商業模式,在過去15 年間隨著Uber、Airbnb 等平台興起逐漸步入主流商業敘事。這一模式本質上圍繞著以下幾個核心要素:

  • 閒置資產或資產閒置時段的再利用;
  • 使用權與所有權的明確分離;
  • 使用者為資產使用權而支付費用,所有者因資產所有權而獲得收益;
  • 模式能否成立的關鍵,在於撮合效率和履約成本是否有顯著最佳化。

共享經濟的根本價值在於提高存量資產的使用頻率和周轉率,以更低的社會總供給滿足更多的使用者需求。從宏觀經濟、微觀經濟到ESG 及永續發展的視角來看,共享經濟都是更有效率、更有價值的社會資源組織方式。

在當前全球經濟週期的背景下,共享經濟模式不僅符合經濟效率原則,更契合環境永續發展的策略方向。 ShareX 一直深信,只要出現能顯著提高撮合效率並顯著降低履約成本的創新解決方案,必將釋放新的成長潛力,帶來模式紅利的持續成長。

然而,目前市場上許多標榜為「共享經濟」的模式,本質上更接近「平台租賃經濟」。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問題:

  • 中心化資產供給方式:資產通常由平台或品牌方集中採購、投放和營運管理;
  • 平台資料黑盒現象:經營定價、訂單資料、收益分配完全由平台方控制,資料透明度低且難以驗證;
  • 競爭導致的資產浪費:為實現規模擴張而持續新增資產投入,而非有效盤活現有的存量資產。

這些問題無一例外都會對撮合效率和履約成本產生負面影響。解決這些問題,正是區塊鏈技術和Web 3 解決方案發揮優勢的切入點。

ShareX 的探索:消費級RWA 解決方案- PowerPass

共享經濟的問題並不是“沒有價值”,而是“價值的分配方式不夠好”。要把價值真正還給創造價值的人,就需要一種新的資產典範。

ShareX 稱它為消費級RWA(Consumer-grade RWA)。消費級RWA 有兩層意義:

  • 其一:價格上的“消費級”

相對於國債、房地產、上市公司股權這類宏大標的,消費級RWA 關注的是被長期忽視的「微資產」層:單一自動販賣機、單台充電寶、一輛滑板車、一次換電服務位……它們日常可見、現金流可計量、分配可落地、還能被組合,且最小資產價格是普通用戶能夠承擔的。這塊資產層,一直是傳統RWA 敘事的盲點。

  • 其二:消費投資同體化,既是“投資品”又是“消費品”

消費級RWA 以NFT 承載權益,把鏈下可用的Web 2 權益(使用權,甚至所有權)與鏈上可驗的RWA 收益(收益權)收斂於同一標的之中。自用就是消費,共享或經營以獲得收益就是投資:當用戶自己使用,行使的是消費權;當用戶把設備開放進入共享網絡,開始獲得可驗證的資產收益分配。這與共享經濟的內在邏輯完全一致。

PowerPass 正是ShareX 發布的首款消費級RWA 產品,基於共享充電寶場景,由Deshare Alliance 成員PowerNow 在日本的真實設備與業務作為底層支撐。

  • 從RWA 的投資邏輯來看

用戶獲得一枚由ShareX 發行的PowerPass NFT。每個NFT 與真實投放在市場上的資產(Real 充電寶)一一對應,使用、歸還、被他人租用等關鍵事件會觸發鏈上可驗的記錄與分配邏輯,用戶看到的不再是“截圖與報表”,而是可審計的分配軌跡。

  • 從更傳統的消費邏輯來看

相當於用戶一次「購買」一枚實體行動電源,並獲得一年不限次免費換電的輕會員服務(或者也可理解為可以更換任意一個充電寶的售後服務,可按年續費),不強迫改變原有的認知與使用習慣;也可以在暫時將充電寶歸還後,讓它投入共享網絡,轉為投資邏輯,為用戶帶來分潤。

PowerPass 不是單純把收據上鍊,而是在鏈上100%還原共享經濟原本的內在邏輯,把分配變得可驗證。用一句話來概括PowerPass 的本質:一次性買斷設備資產+ 線下自用的消費權益+ 共享他人使用的RWA 收益。

從消費級RWA,到鏈上微資產網絡

透過與當下敘事所熟悉的典範比較,可以更容易理解PowerPass 作為消費級RWA 的創新性。

  • 相較DePIN:ShareX 不以「覆蓋/算力→ 激勵」的供給側邏輯為主軸,而是從真實使用事件出發,直接把現金流清算到個人錢包;
  • 相較主流RWA:ShareX 不是先錨定宏大資產再切分,而是自下而上,用可度量的微單元打通「大資產—個人參與」的最後一公里;
  • 相較設備金融/'基於經營性應收帳款的金融授信':ShareX 不是中心化分帳驅動的回款融資,而是將「融資—營運—分配」升級為鏈上可驗的清算與分潤,讓細到「單設備、單訂單、單時段」的權益都能進入組合、轉讓與再配置。

當PowerPass 把「自用/共享」、「收益/分配」打通之後,共享經濟真正的躍遷,在於把分散在各地的設備組織成網絡,進一步提升網絡效率。透過Deshare Protocol 和RWA Tokenization 標準,ShareX 將每台裝置升級為:

  • 一個鏈上位址實體:擁有獨立的資料流、資產ID、收益權結構;
  • 一個流動性資產單元:可分割、質押、交易、整合至更大的金融結構中;
  • 一個鏈上行為入口:連結使用者、地理位置、使用習慣,成為IRL 與Web 3 的橋接體。

設備不僅是資產,也是資產網路的最小神經元。當成千上萬台節點被同一種事件模型連結起來,網路會顯現三種底層屬性:

  • 可程式:分配、費率、優先順序、限額等規則以合約表達,並依場景自動執行;
  • 可組合:不同城市、不同類別、不同時間帶來的現金流,可依風險/久期偏好重新打包;
  • 可審計:從“誰在何時何地使用”到“收益如何分配”,全鏈路可驗證、可對帳。

這意味著,用戶不再只能持有“一台設備的未來”,而是可以把“購物中心週邊的8 台充電寶+ 地鐵站台的4 台售貨機+ 商圈夜間時段的2 組儲物櫃”,組合成一個跨場景、跨時段的現金流產品,用真實可追溯的使用曲線來支撐估值與風控。

孤立的資產只能被交易,但結構化的資產網絡可以被賦值。這套結構,不僅具備DeFi 的可組合性,更具備傳統基礎設施投資不具備的「行為驅動性」。

這只是開始

此前,ShareX 已聯合了20 多個全球頭部的共享經濟品牌組成了Deshare Alliance,覆蓋22 個國家的50 萬台裝置。 ShareX 發起的「Share to Earn」活動TreasureX,透過16,000 多個離線裝置作為入口,吸引了超過90 萬用戶參加。

這次PowerPass 的推出,不是把「RWA」變成新口號,而是把它拉回每個人的日常:

讓每一次真實使用,變成一次看得見、查得到、分得清的價值分配;讓普通用戶以可承擔的門檻,參與線下實體資產的增長;讓共享經濟回到初心:更高的撮合效率,更低的履約成本。

RWA
BNB Chain
AI總結
返回頂部
  • 核心观点:ShareX将无人设备转化为链上可验证资产。
  • 关键要素:
    1. PowerPass NFT对应真实设备收益权。
    2. 链上透明记录使用与分配数据。
    3. 支持资产组合与跨场景现金流。
  • 市场影响:提升共享经济透明度和参与度。
  • 时效性标注:中期影响。
下載Odaily星球日報app
讓一部分人先讀懂 Web3.0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