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深入探討:為什麼CEX都熱衷於做自己的鏈?
深潮TechFlow
特邀专栏作者
2024-07-17 08:04
本文約2672字,閱讀全文需要約4分鐘
原生鍊是一個有吸引力的選項還是一個泡沫?

原文作者: CHI ANHJAY JO & YOON LEE

原文編譯:深潮 TechFlow

摘要

  • 原生鏈的目的:Binance 和Coinbase 等交易所透過建立自己的區塊鏈平台,增強生態系統並多元化收入模式,從而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

  • 原生鏈的類型:原生鏈大致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以Token 為中心的原生鏈,例如Binance 的生態系統,它們透過自己的Token 提升交易所和生態系統的價值。第二類是以技術為中心的原生鏈,專注於區塊鏈技術的效能和功能,而不依賴Token。

  • 原生鏈的挑戰:儘管Binance 和Coinbase 展示了其顯著優勢,但開發和使用原生鏈仍面臨巨大挑戰和監管風險。 Huobi 的HECO Chain 就是一個例子,顯示了這些困難,並需要大量資源來吸引初始用戶和產品。

1. 介紹

加密貨幣市場以其動態和快速成長著稱。儘管市場環境變化迅速,但中心化交易所(CEX)仍維持其重要地位。從過去到現在,這些交易所不斷擴大其影響力。

CEX 在Web3 生態系統中扮演關鍵角色,憑藉著強大的商業模式和穩定的收入來源。最近,它們的角色進一步擴展,成為區塊鏈基礎設施提供者。典型的例子有Binance 的BNB Chain 和Coinbase 的BASE Chain,它們透過開發自己的Web3 生態系統提升了市場影響力。 HashKey Exchange 最近推出的以太坊Layer 2 的HashKey Chain 進一步鞏固了這一趨勢。

本報告探討了CEX 開發原生鏈的背景和目標,並分析了這些策略對加密貨幣市場和Web3 生態系統的影響。透過這項分析,我們希望提供對中心化交易所演變及Web3 市場未來方向的見解。

2. CEX 如何透過原生鏈產生收入?

CEX 根據不同的策略目標開發和營運原生鏈。它們的方法大致分為兩類。第一類是以Token 為中心的Native Chain,這是CEX 最常採用的策略,圍繞其自身的Token 建構生態系統。第二類是以技術為中心的Native Chain,專注於區塊鏈技術的效能和功能。

2.1. 以Token 為中心的Native Chain

來源:OKX

以Token 為中心的Native Chain 是中心化交易所(CEX)中最常見的方法。像Binance、OKX 和Crypto.com 這樣的交易所採用這種模式。透過發行Token 增加現有交易模式的價值,基於Token 經濟學提供激勵,並利用Token 吸引眾多項目進入其生態系統。這項策略允許使用者和生態系統參與者的快速擴展。此外,透過連結各種服務並為用戶提供直接、可見的好處,實現業務模式的多樣化,並將用戶鎖定在交易所內。

例如,Crypto.com 的Cronos 不僅支援質押和網路獎勵,還允許用戶使用其Token $CRO 存取DeFi 功能。該Token 可用於獲得更高的現金返還和折扣、線上購物以及獨家獎勵。 OKX 提供折扣交易費用,並透過OKX Earn 幫助用戶產生穩定收入。 Binance 透過在其平台內建立DeFi 和GameFi 生態系統,擴展了其Token 的價值。

這種以Token 為中心的模式有效地將交易所定位為綜合區塊鏈生態系統,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價值和誘因。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模式容易受到Token 價值波動和監管風險的影響。

2.2. 以技術為中心的Native Chain (非Token 模型)

Coinbase 是以科技為中心的Native Chain 的典型代表。 Coinbase 開發Native Chain 帶來了多個策略優勢,尤其是收入模式的多樣化。這個模型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是交易費用。作為BASE 鏈的唯一排序者,Coinbase 控制了鏈內的所有交易,從中獲得了可觀的收入。

來源:@sealaunch

BASE 透過將多個用戶的交易捆綁成一個交易在以太坊上進行,從而最大化收入並降低成本。作為一個L2,BASE 需要將交易匯總到以太坊(L1),這可以透過捆綁更多交易來降低成本。

例如,如果鏈A 和BASE 各收取每筆交易1 美元,鏈A 透過捆綁50 筆交易賺取50 美元,而BASE 透過捆綁100 筆交易賺取100 美元。如果兩者都支付50 美元給以太坊進行交易,鏈A 只能保本,而BASE 則淨賺50 美元。這種效率使BASE 能夠透過有效捆綁更多交易來最大化收入。

自2023 年8 月BASE 鏈推出以來,BASE 已產生約6,510 萬美元的費用。其中, 1,600 萬美元支付給了以太坊網絡,而4,910 萬美元作為Coinbase 的利潤。然而,BASE 與Optimism(底層OP Stack 技術的開發者)有收入共享協定。根據協議,Coinbase 必須與Optimism DAO 分享BASE 收入的2.5% 或其淨利潤的15% ,以較大者為準。此外,未來BASE 的排序者去中心化可能會進一步限制利潤。

另一個重要的收入策略是在鏈內發行穩定幣。 Coinbase 與穩定幣發行商Circle 合作,發行基於BASE 的USDC,從USDC 背後的 USD 抵押品利息中產生收入。光是在2024 年第一季度,這項合作就為Coinbase 帶來了1.9,732 億美元,佔該季度總營收的12% 。鑑於BASE 上已有30 億美元的USDC,Coinbase 與Circle 可能有一個對BASE 發行的USDC 有利的協議。這可能會帶來可觀的利息收入,甚至可能超過交易費用的收入。

BASE 對Coinbase 的好處不僅限於財務收益。 BASE 增強了Coinbase 的品牌形象,展現了交易所在產業創新中的領導地位,並鞏固了其在生態系統中的獨特地位。此外,BASE 作為業務擴展的基礎,使Coinbase 能夠將其業務拓展到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各個行業。

3. 原生鍊是一個有吸引力的選項還是一個泡沫?

中心化交易所(CEX)建立原生鏈的策略因各交易所的目標和環境而異。這種方法涉及一個多方面的決策過程,不僅是技術選擇,還要考慮複雜的現實場景和各種風險。

優勢:

  • 靈活客製化:能夠建立最佳化的基礎設施,以滿足交易所及其用戶的需求。

  • 收入多樣化:透過營運專有區塊鏈創建新的收入來源。

  • 生態系擴展:透過開發獨立的生態系擴展業務領域。

劣勢:

  • 高開發成本:區塊鏈開發和維護需要大量資源。

  • 激烈競爭:吸引初始用戶和實現網路效應的挑戰,類似其他區塊鏈。

  • 監管風險:作為加密資產運營商,需要應對複雜的監管環境。

建立原生鏈無疑是一個有吸引力的選項,但也涉及許多風險和挑戰。例如,像Binance 的BNB Chain 和Coinbase 的BASE 這樣的成功案例展示了各種好處,例如產生新的收入來源和擴大用戶基礎。

相反,失敗的例子如Huobi 的HECO Chain 表明成功並非保證。在競爭激烈的區塊鏈市場中實現網路效應和確保有意義的用戶基礎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監管風險也是一個關鍵考慮因素。例如,Coinbase 決定不為BASE 發行原生Token 可能受到SEC 等監管機構潛在反應的影響。這表明交易所在製定Native Chain 策略時必須仔細考慮監管環境。

建立Native Chain 對交易所來說可能是一個有吸引力的選項,但這是一項複雜的策略決策,不能簡單地看作是趨勢或泡沫。每個交易所必須全面評估其優勢、目標市場、監管環境和技術能力,以確定此策略的適用性。

4. 結論

最近,中心化交易所(CEX)對開發Native Chain 的興趣在加密貨幣產業內迅速升溫。香港的HashKey Exchange 宣布推出基於以太坊Layer 2 的HashKey Chain。韓國的加密貨幣交易所Korbit 也開始了區塊鏈平台的開發,參考了Coinbase 的BASE。這表明,以技術基礎設施為中心的區塊鏈設計被認為具有巨大的獲利潛力。

特別是,考慮到韓國《虛擬資產使用者保護法》對在交易所上市有既得利益的Token 的限制,Korbit 的決定可能是因為僅透過交易費用模式就能產生足夠的收入。

儘管區塊鏈基礎設施主要在西方世界發展,但亞洲交易所現在也開始進入鏈開發領域,強化了全球基礎設施的競爭。亞洲交易所擁有相對豐富的資本和穩定性,它們的參與預計將增強區塊鏈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和創新。

最終,這些項目的成功預計將為用戶提供實質的價值,實現廣泛的採用,並顯著推動區塊鏈產業技術的進步。除了擴展交易所的商業模式外,這些舉措還將推動整個區塊鏈生態系統的創新和成長。密切關注這些發展將如何塑造未來的加密貨幣市場和Web3 生態系統是至關重要的。

原文連結

交易所
貨幣
Coin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