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
原文標題:《Braintrust: Fighting Capitalism with Capitalism》
原文標題:《
原文標題:《
原文編譯:Siqi,海外獨角獸DAO 的興起讓人們第一次開始認識到所有權經濟:即由用戶擁有、運營、維護、擴張自己正在使用的網絡。越來越多的項目方開始這一理念帶到了金融、社交、消費、社會等上層應用中。Braintrust 在自己的白皮書中將其定義為一個
去中心化的人才網絡
到目前為止,已有超過3.4 萬名自由職業者加入了Braintrust 生態,包括Twitter、保時捷、高盛和耐克在內的全球性企業在平台上提供了1500 個崗位。平台的85% 的用戶擁有自己的數字錢包,2021 年12 月,Coatue 和Tiger 以購買代幣的形式為Braintrust 投入了1 億美元。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01.Braintrust :Web3 融入Web2 的商業實踐Web3 最讓人興奮的地方是它帶來了新的商業模式,以及移除“中介”後出現的新價值鏈。Braintrust 在自己的白皮書中將其定義為一個
去中心化的人才網絡
:一個由個人用戶主導、為個人用戶所擁有的人才網絡,最終目標是取代傳統的招聘平台。
但作為一款主要服務於“零工經濟(gig economy)”的招聘平台,從表面上看,Braintrust 和其他求職平台沒什麼區別,用當下流行語言來講:它是一款Web2 產品。
自由職業者和零工經濟擁有巨大市場潛力:已上市的零工招聘平台Upwork (市值近30 億美元)在2021 年Q4 實現了9.04 億美元的交易額,以色列該板塊的龍頭公司Fiverr 的交易額為2.6億美元,市值也達到了27 億美元。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Braintrust 主頁
而讓Braintrust 和Upwork 等其他平台完全區分開來的點在於,它並不想成為一個“中介”。通過引入“去中心化”的理念和代幣體系,Braintrust 試圖借助Web3 的力量讓自己持續地保持低抽佣率,從而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
Braintrust 開啟於2018 年,平台在2020 年6 月正式啟動,它的早期投資人包括了Variant、Multicoin、ACME、Hashkey 、Pantera 等,其中Multicoin Capital 還投了很多類似的公司比如Helium、Arweave、Livepeer 皆是用Web 3 的手段全棧式地解決中心化帶來的現實問題。
Braintrust 專注於工程師、設計師、開發者這三類人才,將科技類知識從業者和頂級公司進行對接,因為主打Web3、去中心化的理念,所以Braintrust 可以更容易地吸引到這部分人的關注,平台上85% 的用戶擁有自己的數字錢包。
圖片描述
Braintrust Network Dashboard
圖片描述好的代幣經濟可以放大一個平台的價值,但不能完全替代它。
圖片描述
Braintrust
圖片描述圖片描述
同時,基於DAO 的運營理念,持有平台token 的Braintrust 用戶還可以參與平台運營的一系列決策投票。對於自由職業者們而言,當他們的收入和平台形成強綁定時,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02.Web2 交易平台的“原罪”
一級標題
02.Web2 交易平台的“原罪”
“Your margin is my opportunity(你的利潤就是我的機會)。”Braintrust 的創始人Adam Jackson 借用亞馬遜的創始人Bezos 這一觀點來描述Braintrust 的出發點和長期競爭優勢。
作為連續創業者和投資人, Adam Jackson 有豐富的平台型產品創業經驗,並在過去16 年裡參與成立了4 家風險投資公司和1 家資產管理公司。
2012 年,他聯合創建了醫療服務機構Doctor On Demand,融資1.65 億美元。 2017 年,他聯合創建了區塊鏈資產管理公司Cambrian Asset Management。 Adam 也是100 多家公司/項目的天使投資人,包括:Eco、Collective、以太坊、Bolt、Placer、Aktana、Skale Labs、Protocol Labs、JCTurbo、Apero Health、Rappive、MyTime、Automatic、Womply、Superhuman、Zenefits ......
Braintrust 的聯合創始人Gabriel Luna-Ostaseski 曾創立面向初創企業的諮詢公司Upshift Partners,旨在為矽谷的技術公司提供發展和客戶增長方面的諮詢服務,其客戶包括humbtack、Uber、Lending Home、Metromile、Massdrop等等。
Adam Jackson 和Gabriel Luna-Ostaseski 創立Braintrust 的背後是他們在Web2 領域創業投資的深刻洞察。
過去10 年間Web2 領域誕生了一系列影響人們生活的創新公司,人們日常生活基本都圍繞著這些平台展開,一個典型的生活場景是:
一位紐約居民昨晚在DoorDash 上點了晚餐、前一天晚上打了一輛Uber 回家,由於下週的出行所以提前在Airbnb 上訂房。
即便經歷了近期的美股大跳水,它們的總價值仍高達數千億美元:
但這些交易平台的商業模型同樣存在挑戰:為了形成自己的網絡效應,這些平台在其成長早期需要付出大量的成本來完成“獲客、增長、留存”的不斷循環。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競爭的加劇不僅抬升這部分成本,更可能讓已經付出的巨大成本都“前功盡棄”,典型如Uber 與Lyft 之戰。當平台的供給無法完全滿足需求時,平台也許會對供給的
質量標準做出犧牲,而對於平台上的用戶來說,除了離開平台,他們沒有其他選擇,例如亞馬遜從全自營到引入第三方賣家。從收益模式上,
成功的交易平台(marketplace)最終不可避免地走向廣告業務,廣告幾乎是被所有公司驗證並採用的業務,但這嚴重影響了客戶體驗。。
更重要的是,幾乎所有的交易平台一旦意識到平台上的用戶/參與者被充分鎖定而不會輕易離開時,就會
提高平台抽佣率以增加利潤
以上情境幾乎會發生在每一個交易平台的發展過程中。
從用戶公平以及平台可持續發展這兩個角度,Adam 不認為Web2 平台的高抽佣率收入模式是可持續的。
Web2 交易平台公司(產品)的很大一部分創新在於他們調動了社會化供給、為原有市場引入新的供需關係,市場規模也因為新的供需關係的加入而被抬升到了新量級:Airbnb 通過非酒店類型的住宿供給擴大了度假租賃的市場規模,出行市場的規模因為Uber 的“共享汽車”概念而不局限於出租車。
Adam 看來,大部分Web2 平台的創新是對個人資源的貨幣化,但貨幣化的紅利被平台“侵占”,助力平台成長的個人用戶並沒有獲得自己應得的利益。
再來看抽佣率攀升這件事。
雖然用戶側的體驗很差,從公司管理層角度,提高抽佣率並不是壞事,成功提高平台抽佣率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積極業務信號。例如,Fiverr 在其最近的股東信中著重標明了其抽佣率相較上一年提升了140%。Why decentralization matters從平台的發展階段來看,抽佣率的提升往往比業務真正站穩腳跟發生得更早,因為平台運營者們需要更早地向股東證明他們可以獲得盈利。同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平台不得不犧牲部分收益來提供一個較低的(但並不持續)的抽佣水平,所以提升抽擁水平的時間再次被提前。
a16z 的Chris Dixon 在文章中提到,在中心化的交易平台上一定會發生的情形是:。
一旦平台建立了自己的網絡效應,並且他們很確定平台上的各方參與者:用戶、服務供給方、甚至開發者都開始對平台產生依賴,那麼平台就會選擇從“吸引這部分人”轉向“吸取這部分人群的價值”
任何摩擦地任何摩擦地但是
但是但是但是“沒有任何摩擦”
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前置條件,一旦平台的抽佣率提高到超過平台用戶所認為公平的水平,就會為平台走向衰落埋下種子。Benchmark 合夥人Bill Gurley 在《最佳平台定價策略》一文中闡述過一個十分經典的觀點:平台在設定抽佣率時的短視是十分危險的,短期內提
Gurley 的建議是,平台不應該持續提高向用戶收取的費用,而應該想辦法從那些試圖從你那裡獲得更多用戶的人手中賺取更多收益,比如廣告。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03.Braintrust 如何運作對於Braintrust 平台的企業或個人用戶來說,是否了解區塊鏈並不影響使用,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到Braintrust ,無論是職位發布、推薦人才還是投資、投票治理。總的來說,Braintrust 旨在解決傳統招聘平台中存在的3 個主要問題:
更公平的收費結構:Toptal、Upwork 和Gigster 等招聘平台收取30-60% 的高額費用,高額的抽佣比例增加了企業招聘成本的同時,也減少了自由職業者們的實際收入,這並不公平。
利益錯位: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人才(talent)、雇主(Employer)和連接者(Connector)
除了人才(Talent)和雇主(Employer)這兩類人群,Braintrust 還引入了“連接者(Connector)”的角色,Braintrust 由這三個特定的利益相關者組成。每一位想要註冊的用戶都需要先通過平台的KYC(用戶身份審查),KYC 通過之後才可以成為平台成員。
從招聘業務鏈條上,連接者(Connector)可以看作是入駐平台的第三方獵頭,可以是個人和組織,理論上,人才或雇主也可以同時擔任連接者(Connector)的角色。
雇主發布的職位信息除了顯示在潛在人才(Talent)的信息流,也會被連接者(Connector )們看到,當連接者通過定向推薦實現成功人崗匹配後,Braintrust 會以合同金額為基準,獎勵給連接者們一定數量的平台代幣$BTRST。
“連接者”角色的引入維持了Braintrust 平台的動態流動和增長:他們不斷邀請新客戶和知識工作者加入Braintrust、協助招聘和匹配工作。 “連接者”也可以看作是Braintrust 的一種Go-To-Market 策略,其他平台所使用的“用現金換增長”在Braintrust 這裡變成了代幣方案,這是Braintrust 可以長期保持10% 低抽佣比例的重要原因。
企業雇主和人才之間的對接則遵循Bid-Ask 流程。 “Ask” 即企業雇主, 企業方提出他們需要的人才標準,比如技能、經驗、地理位置、薪資等。合約自動將這些條件和平台上自由職業者的“Bid” 去匹配,整個匹配過程全部由協議自動執行。
Braintrust 還允許雇主和人才雙方在完成項目後相互評分,獲得5 星評分後即可得到代幣獎勵,除了作為收益,也可以看成是一種聲譽認證在鏈上保存。
人才和企業之間的服務結算以當地法幣進行,以避免Token 支付的價格波動而影響收入。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Freelance Labs
HexOcean
SnowFork
Accelerated Labs
Muses
$BTRST 和Braintrust 的DAO 化治理除了商業理念,Braintrust 自身的創立過程也讓它本身更具社會實驗的意味。現實世界中,並不存在一個名為Braintrust Inc 的公司實體,整個Braintrust 項目的構建主要由五個節點來完成:
作為Braintrust 的早期貢獻者,這些節點組織享有19% 的代幣。
1. 治理
Braintrust 共發行了2.5 億個$BTRST 代幣,其中54% 被作為社區激勵來維持Braintrust DAO 的運轉。 $BTRST 不用於支付,主要用於Braintrust 的治理和獎勵。
1. 治理
$BTRST 是Braintrust 的治理代幣,持有代幣的人在Vote 頁面詳細闡述提案,社區成員在snapshot 上進行投票後,投票結果會被反饋到鏈上。社區成員可以針對Braintrust 的路線圖、費用方案、聲譽和代幣機制等進行投票。
2. 解決爭議
Braintrust 上勞動報酬的支付不在區塊鏈上完成,平台暫時也不支持任何資金託管服務,所以對於存在勞動糾紛風險,Braintrust 並不能從凍結資金的維度進行爭議協調,但作為平台,在客戶和人才發生衝突時展現平台立場又是必要的。
因為Braintrust 的爭議解決過程發生在鏈下(例如司法仲裁等),所以$BTRST 代幣治理機制是間接地在解決社區運營的爭議。決議陪審團的參與者要么需要持有BTRST 代幣,要么需要被BTRST 持有者評選為陪審團仲裁員。
3. 激勵人才網絡$BTRST 還被用於平台上利益相關者的激勵,主要有幾種主要類型的貢獻者可以獲得社區獎勵:
連接者(Connector):將人才或客戶推薦給網絡的人。任何人都可以成為連接者並推薦人才。對於連接者的獎勵是現階段Braintrust 代幣的最主要支出。
審核者:負責平台KYC 的成員,他們篩選、審核平台人才庫,保證提交認證的申請人符合Braintrust 及對應公司標準,如果要成為審核者必須先完成Braintrust Academy 的課程,並為此獲得代幣,然後在完成篩選後獲得$BTRST 代幣。
一級標題一級標題
二級標題
通脹風險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Braintrust 白皮書上圖中標註“$”符號的位置對應的都是企業和人才的互動,就像他們在其他交易平台上一樣,用工作換取現金。標註有Braintrust 代幣標誌的地方則是Braintrust 的代幣經濟和平台規則設定的結合:
連接者(Connector)獎勵,正如前面提到的,
Brainstrust 用平台代幣來支付自己的獲客成本;
和其他平台相比,在Brainturst 平台,人才(Talent )不僅不用支付中介費用,還有可能在勞動報酬之外獲得額外收益:當他們成功申請到工作崗位、並在工作結束後獲得雇主的五星好評時,都可以獲得平台的代幣獎勵。除了作為他們參與社區治理的憑證,$BTRST 的升值也為他們帶來了潛在經濟收益。
這裡有一個微妙的平衡。
平台上自由職業者和企業客戶的快速增長增強了Braintrust 作為平台的網絡效應,但當平台上人才、崗位短時間內大量增加、流通時,市場上流通的$BTRST 數量也隨之增加,隨之而來的自然是$BTRST 代幣的通貨膨脹:
如果只是作為平台活動的參與者(自由職業者、雇主)而持有$BTRST 代幣,那麼通貨膨脹對幣價的稀釋並不會對他們造成太多影響;如果以金融投資、經濟收益的視角來看待通貨膨脹,則通貨膨脹對於代幣持有人的影響是巨大的。
上述兩點不會過多地影響求職者和企業,因為$BTRST 升值帶來的經濟收益並不是他們來到Braintrust 的最核心目的,
但對於連接者,$BTRST 的價值稀釋一定會影響他們的積極推動Braintrust 運轉、增長的動力,極端情況下,連接者(Connector)會因為看不到太多的經濟收益而選擇離開Brainturst。考慮到接下來早期投資機構鎖定期結束後可能的拋售行為,$BTRST 貶值的風險似乎在被放大。即便Braintrust 為$BTRST 設定了一個2.5 億個代幣數量的上限來規避通貨膨脹,但短期內則十分考驗金融投資者的心態。理想狀態下,作為社區治理憑證的代幣,這一機制能夠保證大部分$BTRST 可以真正為需要Braintrust 平台的人所享有。但考慮到
Braintrust 能夠維持10% 現金抽佣率關鍵原因在於它用代幣來替代現金的獲客成本
,用$BTRST 的增益來驅動平台增長,所以不考慮$BTRST 為其持有者帶來的財務價值是不現實的。$BTRST 的持有人們可能希望這些代幣隨著時間的推移具有直接的財務價值,但在此期間,它們對網絡參與者俱有間接的財務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社區治理。在Braintrust 平台上,治理參與可以帶來財務價值,因為它可能意味著Braintrust 可以修改自己的抽擁比例,要求企業支付更高的費用,這部分“利潤”為社區成員所享有。
應聘質押。客戶和人才可以通過質押$BTRST 來證明自己的參與意願,從而在匹配過程中脫穎而出:例如,如果某位申請人通過質押2 $BTRST 來獲得優先面試Nike 公司設計崗位的資格,但如果他沒有參加面試,則代幣會被沒收。某種程度上,這是Web2 平台所採用的廣告模型的Web3 替代品。
職業福利。
這一項內容暫時還沒落實,但Braintrust 網站已經暗示了代幣持有者在未來可以享受到的利益:免費的職業教育內容、軟件或求職輔導等。
舉一個更直觀的簡單例子:對於純粹出於財務目的持有$BTRST 投資人,一個$BTRST 代幣價值4 美元,則他所得到的實際價值也是4 美元;
但對於Braintrust 平台上的求職者,如果通過質押1 個$BTRST 可以讓他獲得一份7.2 萬美元的工作可能性增加0.01%,
此外,如果代幣經濟設計得足夠好,也能夠激勵純粹出於金融投資目的持有代幣的人積極參與到網絡構建中。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前面提到,Braintrust 是有幾個節點團隊共同搭建而成的。直到去年9 月,Braintrust 才發布了自己的代幣,但在那之前,Braintrust 又必須為這些節點的工作付費,所以在一開始,雇主企業給Braintrust 的10% 的服務費用會直接流向這些節點組織,作為他們的服務費用。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支付的費用和代幣之間沒有聯繫
9 月,當Braintrust 公開發行其代幣時,它去中心化並成為了DAO,平台將治理權正式交到代幣持有者手中。 10 月,$BTRST 的持有者們投票批准了Braintrust 代幣經濟模型的重大變更。
具體來說,“平台上的所有費用,包括當前的客戶成功費用以及未來可能發起的任何其他費用,都必須以$BTRST 支付,而不是以現金形式支付給節點。”
這並不代表企業用戶必須持有$BTRST 才能完成10% 服務費用的支付。在實際流程中,10% 的現金會先給負責接受法幣的節點(Fee Converter),該節點負責將這部分現金轉換為穩定幣USDC,並將它們發送到費用轉換器的智能合約中,合約則會將這部分直接從交易所用這部分USDC 來購買$BTRST 代幣,並將它們最終發送到Braintrust DAO,以維持代幣的循環。
協議升級後,Braintrust 社區已經在公開市場上購買了14.5 萬個$BTRST 代幣。
圖片描述
btrstinfo.xyz 費用查看器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05.如何獲勝?
Braintrust 的理念其實很簡單:
抽佣最少的雙邊交易平台一定會在競爭中更具優勢,而去中心化的、由用戶完全擁有的平台更有可能抽佣較少。
需要再次強調的是,這並不意味著具備Web3 要素和精神的交易平台們一定會在競爭中獲勝,它們仍然需要提供出色的產品並完成運營市場所需的艱鉅任務。
在一檔播客節目中,Braintrust 的創始人Adam 提到,一個交易平台收取的合理抽佣費率和它是否提供了獨特的價值相關,一旦一家公司沒有做到這一點,那它將很快被用戶拋棄。 Adam 舉了DoorDash 的案例,在他看來DoorDash 日漸攀升的抽佣本質上是在“偷”配送人員應得的小費,所以這類公司將第一個“離開”。
不過這一論點有待商榷,因為這句話背後並沒有考慮到產品複雜性以及平均訂單價值(從絕對金額上DoorDash 的抽擁並不多),這也是為什麼不太可能存在一個去中心化的Uber或DoorDash。另一方面,Adam 認為Airbnb 真實地為市場供給雙方帶來了巨大價值,並且它作為平台方抽佣比例合理,所以如果做一家Web3 領域的Airbnb,那麼它要面臨的競爭對手是十分強大的。
雖然分屬於Web 3 和Web 2,但Braintrust 正在做出與Airbnb 相同的選擇:抽佣最少的網絡可以鞏固它們運營的空間,並且在長期具有價值。很明顯,這種理念並不一定意味著需要代幣的參與,更多是創始人的主動選擇。
所以回到最初的問題:由
用戶所擁有的去中心話的平台,能創造和釋放更多價值?根據Gurley、Bezos 的觀點,極具競爭力的交易平台一定是可以將低抽佣率維持得越久越好。 Braintrust 已經做到了低抽擁率,它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持續保持這一優勢。隨著自由職業者更容易通過Braintrust 平台找到優質的、可持續的工作,那麼Braintrust 就會獲得不斷增長的正循環。
$BTRST 的代幣提供了所有權和經濟效用。
那麼對於平台參與者來說,他們需要明確“所有權”價值到底是多少?就目前而言,我們仍在談論一個只發展了18 個月的平台,它目前的總服務量為3700 萬美元,並且只服務於工程師、設計師和開發者這些細分領域裡的自由職業者。一個極端的想像是:Braintrust 是否有可能覆蓋所有人才招聘的需求?整合更多經濟活動?根據哈佛商業評論的數據,
2019 年美國人才招聘行業的規模為1510 億美元。因此,可以簡單預測全球招聘行業的規模約為4500 億美元。全球範圍內第三方知識服務機構的收入情況是:德勤在2021 年的收入為501 億美元,TCS 為220 億美元。簡單加總後,我們可以粗略估計全球知識工作者的工資規模為6000 億美元左右。Braintrust 的抽擁比例為10%,所以理論上,如果Braintrust 能夠打造一台機器,隨著時間的推移鞏固全球靈活的人才市場,那麼
它將有機會獲得600 億美元/年的費用
。總而言之,以上的預測是一個極端推論,並且在最樂觀的情況下,如果要實現這一預測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可以預見,Braintrust 覆蓋的領域將從開發者、工程師、設計師這些行業向外延展。
切入德勤、普華永道和埃森哲等巨頭所處的高端知識服務市場是一個選擇,借助附加服務獲得溢價,這些諮詢公司通常可以做到70% 的抽佣率。最近一位IT 諮詢公司出身的人正在研究一項建立新節點的提案,本質上是一個建立在Braintrust 協議上的新創業公司,這一項目一旦通過就會獲得上面的贈款項目的資助。
在時機成熟時,Braintrust 的框架也可以支持它和Fiverr、Upwork 等藍領類零工平台進行對抗,畢竟對於Fiverr、Upwork 等平台上的人才而言,“獲得更高的到手收入”這件事同樣具有強吸引力。
在一定規模下,提供自由職業人才群體需要的服務和資源也具有價值,例如團體健康保險或退休金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