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cointelegraph,原文作者:Andrew Singer
Odaily 譯者| Moni

Odaily 譯者| Moni
本文來自
,原文作者:Andrew Singer
Odaily 譯者| MoniOdaily 譯者| Moni
自2019 年以來,世界各地的監管機構最關注的加密行業細分領域就是穩定幣,以及由穩定幣衍生出的相關風險。
近期,這種擔憂愈演愈烈,尤其是在美國。
2021 年11 月,美國總統金融市場工作組(PWG) 發布了一份重要報告,對可能發生的“穩定幣擠兌”以及“支付系統風險”提出了質疑。 12 月,美國參議院進行了跟進,就穩定幣引發的風險舉行了聽證會。
在該聽證會上提出了一個問題:
美國監管機構是否會在2022 年對穩定幣進行監管?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它是通過“寬泛的”聯邦立法還是更細碎的財政部法規來監管?此外,這種監管對非銀行穩定幣發行方和整個加密行業會產生什麼影響?是否會促使穩定幣發行方變得更加趨同於高科技銀行?
White & Case 合夥人Douglas Landy 表示:
“的確,穩定幣監管即將到來,這將會帶來雙重推動力,一方面將會全面推動聯邦立法,另一方面也將迫使財政部和聯邦政府的相關機構變得更加積極。 ”
二級標題
然而,也有其他一些人表示監管步伐不會走得那麼快。加密貨幣分析公司Chainalysis 政策負責人Salman Banaei 說道:
換句話說,Salman Banaei 預測在2022 年舉行的聽證會和草擬的法案只是“為2023年可能取得的豐碩成果做準備”。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加密資產正在升溫
大多數人都承認來自監管的壓力正在增加——而這不僅僅發生在美國。 Rohan Grey 表示:“其他國家也正在做出同樣的反應。”而導火索正是Facebook 在2019 年提出的Libra項目(現為Diem),Facebook 通過該項目宣布將開發自己的全球貨幣——這給政策制定者敲響了警鐘——他們明確表示不能袖手旁觀,即便加密行業只是“一個小型的、有點新奇的行業”,不會帶來“系統性風險”。
Salman Banaei 認為,如今有三個關鍵因素正在推動穩定幣監管向前發展。第一個就是儲備金擔保問題
,這個問題其實已經在美國金融穩定監督委員會報告中得到了闡明。根據Salman Banaei 的說法,一些穩定幣發行方會在公告中提供有關持有者資產的誤導性分析數據,這可能會導致這些數字資產持有者突然醒悟,由於重新定價和潛在的擠兌風險,可能會導致穩定幣發行方所持有的資產會嚴重貶值。
第二個問題則是穩定幣正在助長一些投機行為
,這些行為包括發展危險的不受監管的生態系統,例如尚未像其他數字資產一樣受法規約束的DeFi 應用程序。
第三個問題則是“穩定幣有可能成為標準支付網絡的合法競爭者”
,穩定幣發行方很可能有一天會給出一套“可廣泛擴展的支付解決方案”,而這將會對傳統支付系統和銀行服務提供商造成不小的打擊。
“隨著加密行業的發展壯大,穩定幣變得越來越重要,但穩定幣的合規發展卻受到了阻礙。”
二級標題
實際上,在過去的一年裡,穩定幣行業領導者Tether (USDT) 的儲備資產就被指出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再到後來,那些看似合規、善意的發行方也紛紛被發現在資產儲備方面存在著誤導性。例如,USD Coin (USDC) 的主要發行方Circle 就曾聲稱其穩定幣“以1:1 的比例由現金類資產支持”,結果後來《紐約時報》發現並指出:Circle 40% 的錨定資產實際上是由美國國債、存款、商業票據、公司債券和市政債務組成的。
“在過去的三個月裡,公共炒作達到了一個新高度。其中就包括了名人對加密資產和非同質化代幣(NFT)的宣傳。所有這些又進一步迫使著監管機構必須要與時俱進。
二級標題
Davis Polk & Wardwell LLP 合夥人Jai Massari 表示:
二級標題
“對於在整個聯邦層面對穩定幣進行立法或是監管而言,2022 年可能還為時過早。一方面,今年是美國的中期選舉年,我認為我們將會看到很多提案的出現,這類提案對於形成穩定幣早期的監管是很重要的。”
Salman Banaei 預測美國財政部將會在2022 年積極地監控穩定幣市場,與此同時,他也認為美國金融穩定監督委員會對穩定幣市場“有可能會幹預但又未必會這麼做”。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穩定幣發行方能變成擁有存款保險的“存款機構”嗎?
對於穩定幣行業而言,真正能讓人看到“進步”的,可能是要讓Stablecoin 發行方成為擁有存款保險的“存款機構”,而這也是美國總統金融市場工作組Stablecoin 報告中所建議的。目前,美國立法者已經開始在一些提案中呼籲採取類似的措施,比如Rohan Grey 幫助撰寫的《2020 Stable Act》中提到了相關問題。
Jai Massari 則認為,對穩定幣發行方施加此類限制沒有必要(也沒有可取之處),在美國參議院銀行、住房和城市事務委員會作證時,她強調“真正的穩定幣”其實是“狹義銀行”的一種形式,甚至可以追溯到1930 年代的金融概念,Stablecoin “不進行期限和流動性轉換——即使用短期存款進行長期貸款和投資。”因此,本質上穩定幣傳統銀行更安全,她補充解釋說:
“傳統銀行最重要的一個能力在於它們可以吸納存款資金,而不僅僅是投資短期流動資產。 他們可以使用這筆資金進行30 年期的抵押貸款或是信用卡貸款以及公司債務投資。而那是都有風險的。”
這就是傳統商業銀行為什麼需要先對國內存款進行保費評估,再來購買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保險(如存款保險)的原因。但是,如果穩定幣將其儲備資產限定為現金或是真正的現金等價物時,如銀行存款和短期美國政府債券,他們可以說是規避了“運行”風險而且無需存款保險。
但毫無疑問,美國財政當局仍然擔心潛在的穩定幣擠兌情況發生。美國金融穩定監督委員會在去年12 月發布的《2021 年度報告》中再次提到:
“如果穩定幣發行方不兌現贖回請求,或者如果用戶對穩定幣發行方兌現此類請求的能力失去信心的話,擠兌就可能會發生,這對用戶和更廣泛的金融體係來說將會造成傷害。”
Salman Banaei 則說:
二級標題
“我認為,如果穩定幣發行方必須是受保的存款機構(IDI),那麼既有積極也有消極的方面,例如,IDI 可以發行受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保護的穩定幣錢包。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創新者將不得不與IDI 合作,使IDI 及其監管機構有效地成為穩定幣和相關服務創新的把關者。”
“拜登政府似乎正在採納這種觀點,並且它在海外也越來越受到關注:日本和英格蘭銀行似乎都傾向於這種觀點。這些國家承認這不僅僅是一種信用風險,同時也存在著操作風險。因為穩定幣其實就是很多計算機代碼,這是相當容易出錯的,而且也有可能會出現技術失誤。監管機構不希望消費者受到傷害。“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穩定幣和傳統銀行逐漸相互融合。隨著傳統銀行和加密企業的距離越來越近,他們可能會採用一些加密行業的技術和解決方案,未來老牌銀行的經理們可能不再談論存款——而是會談論質押穩定幣。
二級標題
然而Douglas Landy 似乎並不認可Rohan Grey 的觀點,他解釋說:
為什麼?因此這個名字暗示了穩定幣所沒有的東西。在監管機構和政策制定者看來,這些與法幣掛鉤的數字硬幣絕不是'穩定的',他們認為這樣可能會誤導消費者。 ”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DeFi、算法穩定幣等問題
實際上,加密市場還有許多其他問題也需要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