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Vincent222
原文作者:Vincent222
tl;dr
原文來源:公眾號-文森特二
在Web2.0裡,你的數據有價值,但不屬於你,價值也不分給你
鏈上數據是一座金礦,應用越多,數據越多,金礦越大
在Web3.0裡,你的價值行為終將獲得回饋,價值的載體是你的數據,也屬於你自己
在Web2.0的世界裡,如果你在王者榮耀裡是上海市靜安區第一趙雲,所有皮膚全收集了,你去永劫無間或者哈利波特魔法覺醒中,只能從一張白紙從零開始,沒人知道你是一個王者高手。如果你是B站小有名氣的up主,你去Youtube上可能發現已經有人頂著你的名字在搬運視頻了。如果你在微信上有5000塊錢想轉到支付寶上,發現這根本不可能,只能提現到銀行卡在充值到支付寶。你在手機上網站上每使用一個新的產品,都要不厭其煩的走一遍手機號/郵箱/用戶+密碼/驗證碼的流程,然後往往不怎麼用的產品第二次使用的時候還要再點擊找回密碼。
在Web2.0的世界裡,每一個應用都無所不用其極的鎖住用戶,提高粘性和留存,把用戶和數據的護城河建立起來,從中榨取最大的價值。作為用戶,你雖然獲得了使用產品的體驗,但你其實一無所有,你的所有數據可以在一夜之間化為烏有。曾經最大的中文Blog社區BlogCN,曾經的校內網,更不用提有多少停服關機的網遊。本質上,用戶的行為和數據是在給公司打工,在你註冊的時候打勾了《服務協議》和《隱私條款》的時候,你已經簽訂了一份及其不平等的合同,即,你的數據歸屬公司,可以被任意使用和變現。如果我們哪天不運營了,不好意思,解釋權歸我,你號沒了,你數據沒了。
一即是全
一級標題
一即是全
在我的上一篇文章《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二級標題

一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價值行為獲得回饋
在Web2.0裡,如果你做了一個遊戲,想去吸引王者榮耀的用戶作為種子用戶,這可能麼?即便你在騰訊內部都不一定能拿到想要的資源和權限。如果你做了一個社交產品,想去批量吸引微博的用戶,這可能麼?
在鏈上,哪個地址玩過哪個遊戲,花過多少錢,一目了然。哪些地址參加過YFI挖礦,Curve預挖,NFT交易,都可以輕鬆的獲取到地址列表。你可以用一系列的過濾條件找到滿足你要求的種子用戶名單,對他們進行空投,給他們一些福利,進而吸引他們來使用的你的產品。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可追溯無需證明的身份價值
如果你是傳奇1代的老玩家,你很難證明你曾經玩過或者打出過神裝,因為關服了數據沒了。但如果Cryptokitties在幾年後網站關停,你依舊可以用你的以太坊地址告訴大家你曾經在2017年底買過一隻聖誕貓。在Linkedin上你可以把“做了幾頁PPT”包裝成“主導了5億美金的併購案子”,在區塊鏈上你吹牛說自己是DeFi大戶/早期玩家,是不是真材實料,地址看看就知道。

上週我收到了一份簡歷 -
不需要太多文字,Opensea,RSS3,Mirror,Cyberconnect上看看就知道這位兄弟過去兩年用過哪些Dapp,買過什麼NFT,是不是一個Crypto native的人。鏈上的數據勝過千言萬語。在這個行業招人,我覺得Linkedin可以歇菜了。
二級標題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數據驅動的Alpha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自己給自己AMA
Q:多個地址怎麼辦?
A:很多人每玩一次DeFi就會換一個地址。一種可行的方案是在一個DID的框架下通過簽名驗證bundle你的多個錢包地址,根據這多個錢包地址來對你的身份進行標籤/分析/計算。 Spectral就在使用這樣的方式來做鏈上信用分。
Q:現在這些Web3.0的應用體驗還不好,我用個毛線?
確實。目前基礎設施仍舊不完善,當我們讀取鏈上數據時,如果每一次都直接通過區塊鏈讀取數據,直接通過去中心化存儲讀取文件,一定不能解決高並發的問題,雖然有Ceramics這樣的解決方案,但是依舊在早期,CyberConnect在前幾天的用戶量已經把Ceramics搞掛了。
如果你認可我在文中寫到的這些由區塊鏈所帶來的數據價值,那麼一切都只是時間問題。
Q:按你這麼說,Web2.0中大公司的護城河——用戶和數據,不再是護城河了,那麼Web3.0公司的護城河是什麼?商業上是不是有問題?
A:這是一個過去幾年我反复在思考的問題,值得單獨寫一篇文章探討。但長話短說,如果Web3.0最終能讓用戶獲得更合理的價值分配,更好的用戶體驗,那麼這一切就有價值,也是正確的發展方向。在Web2.0所開創的商業模式是,免費甚至補貼獲取用戶把用戶圈進來再變現的邏輯。在Web3.0,會有另外一種捕獲價值的方式和商業護城河。
Q:我應該梭哈你上面說的這些項目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