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的初級目標:全堆棧式初創企業
2021-12-27 03:40
本文約687字,閱讀全文需要約1分鐘
a16z創始人Chris dixon個人經歷第六篇。
今天許多最激動人心的初創企業在以前都嘗試過各種不同的形式。
假設你開發了一項對某些行業有價值的新技術。而舊的方法則是出售給該行業的現有公司或向他們授權你的技術。新的方法是建立一個完整的、端到端的產品或服務,且繞過現有公司。
這種"全堆棧式(full stack)"方法的突出例子包括Tesla、Warby Parker、Uber、Harry's、Nest、Buzzfeed和Netflix。這些公司中的大多數都有"部分堆棧(partial stack)"的先例,要么失敗,要么最終成為相對較小的企業。
部分堆棧方法的問題包括:
· 糟糕的產品體驗。 Nest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在軟件、硬件、設計、服務等方面進行了類似蘋果的深度整合,這是他們向Honeywell等公司授權無法實現的。
· 對新技術的文化阻力。媒體行業採用新技術的速度是出了名的慢,所以Netflix(大部分)是繞開了他們。
· 不利的經濟效益。你的那部分堆棧(stack)可能相當有價值,但如果沒有對終端客戶的控制,就很難得到相應的報酬。
全堆棧(full stack)方法讓你繞過行業內的現任者,完全控制客戶體驗,並從你所提供的經濟利益中獲取更大的部分。
全堆棧(full stack)方法的挑戰是你需要擅長許多不同的事情:軟件、硬件、設計、消費者營銷、供應鏈管理、銷售、夥伴關係、監管等等。好消息是,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競爭對手就很難復制這麼多環環相扣的部分。
我的猜測是,我們仍然處於全棧(full stack)運動的最開始。許多大型行業仍然相對的沒有被信息技術革命所觸及。現在這種情況可能會改變,因為初創企業已經找到了正確的方法。
創始人
歡迎加入Odaily官方社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