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區塊鏈行業的風頭一直被比特幣佔據,但該領域最重要的新聞(DeFi的崛起)仍然在很大程度上被多數新聞媒體所忽略(或錯過)。在過去的一年裡,“去中心化華爾街”應運而生,用戶將價值500多億美元的資產投入到應用程序中,這些應用程序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基礎設施上複製傳統的金融產品。
利用DeFi,數以百萬的新用戶現在可以藉貸、交易、儲蓄等等,所有這些都沒有得到相關公司的許可,這些公司的利益可能並不總是與其客戶保持一致。隨著DeFi行業在用戶和總價值方面的持續增長,那些知情人士都在思考:DeFi的崛起將會如何影響金融科技行業?
長期以來,金融科技公司一直被認為是金融業最具創新性的部分,其流暢的應用和易於使用的用戶界面對傳統的銀行業體驗構成了重大挑戰。然而,在區塊鏈行業,這些創新公司及其應用程序一直難以跟上;隨著DeFi的崛起,他們正在迎頭趕上。在多年來將區塊鏈領域視為不可忽視的東西之後,這些逐漸強大的初創公司在很大程度上被加密技術的複蘇打了個措手不及,直到2021年年初,大多數初創公司才開始真正意義上與比特幣打交道。
即使在今天,許多這樣的公司仍在爭先恐後地為他們的用戶提供基本的託管解決方案,以便讓其客戶持有數字資產。然而,託管只是最低限度的需求。金融科技團隊把如今對數字資產的興趣視為一種轉瞬即逝的時尚,但卻忽視了更大的前景:互聯網正在為他們的業務而到來。他們應該努力適應這項新技術,就像20年前隨著Web2.0的興起,那些在殘酷的市場下倖存下來的前輩們所做的那樣。
對DeFi的懷疑起源於對於這項技術對普通用戶產生的吸引力方面的誤解。金融科技公司相信,他們可以通過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以及讓用戶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財務狀況來超越銀行。它們通常還會提供一些收益或盈利機會,鑑於銀行儲蓄賬戶的年收益率為0.02%,這是一個較低的門檻。然而,金融科技公司尚未意識到的是,他們的新競爭對手並不是傳統銀行業,而是DeFi的無銀行體驗,它讓用戶在使用應用程序時擁有了自認為擁有的控制權和機會。
DeFi用戶可以保持對其資產的絕對控制權,同時獲得比其傳統對手具有顯著優勢的金融產品和平台。無論是在去中心化交易所進行交易、使用私鑰存儲資產、通過共享流動性池放貸並獲得高額收益,或者購買追踪黃金等真實世界資產價格的代幣,DeFi用戶都在完全自主地做出財務決策。當比賽規則突然對你有利時,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止你的交易。如今我們看到的金融科技和銀行業經歷的憤怒,是由於人們越來越意識到他們並沒有真正掌控自己的財務生活。隨著傳統金融領域的信任問題持續出現,收益率的停滯不前,大量資金流向DeFi的趨勢只會繼續下去。
DeFi的出現對現實世界有著重大的意義。 DeFi提高金融服務的可獲取性。世界銀行估計,截至2017年,有17億人沒有銀行賬戶,那麼在DeFi模式下這些人獲取金融服務將容易的多。 DeFi代表著一場旨在推行無國界、無審查、無障礙金融產品的運動。 DeFi協議不會歧視任何人,而且會為每個人營造公平的參與環境。 DeFi抵禦通脹,對自己的資產完全掌控。目前,全球很多國家面臨高通脹的經濟危機,如阿根廷的通貨膨脹率在2019年達到53.8%,是2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這使阿根廷成為全球通貨膨脹率最高的前5個國家。引入DeFi將有效的抵禦通脹帶來的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