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據日本共同社
據
據
日本共同社
12 月12 日消息,日本檢方要求對門頭溝交易所(Mt.Gox )前CEO Mark Karpelès 判處10 年刑期,起訴理由是嫌疑人涉嫌通過門頭溝賬戶非法竊取用戶3 億4100 萬日元的資產。 Mark Karpelès 主張自己無罪。

Mark Karpelès 是否會如檢方所說獲刑10 年還是未知,但這件事情讓已經漸漸被淡忘的門頭溝交易所重新回到大眾視野,這家交易所在短短幾年間經歷從行業第一到申請破產,再到現如今前CEO 可能也面臨漫長的刑期,命途多舛,讓人唏噓。
門頭溝網站本來是一個卡牌遊戲《魔法風雲會》的線上買賣交易平台,其命名來自(Magic: The Gathering Online eXchange)的首字母縮寫(Mt.Gox )。
門頭溝原創始人Jed McCaled 在2010 年將其轉變為一個比特幣交易平台,並於2011 年將網站賣給Mark Karpelès,在後者的管理下,門頭溝一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承擔全球超過70% 的比特幣交易。在門頭溝交易所註冊的用戶有兩個子儲蓄帳戶,一個用來儲存比特幣,另外一個用來儲存美元或者其它外匯,用戶需要用現金賬戶的錢買比特幣。
據說在Mark Karpelès 接手門頭溝之前,交易所就曾是黑客光顧的對象並因此損失了不少比特幣,不過在Jed McCaled 花言巧語的蠱惑之下,Mark Karpelès 還是選擇買下門頭溝交易所,從網上的一份郵件圖片可以發現當時Jed McCaled 給Mark Karpelès 出了4 個(餿)主意以彌補被盜的比特幣損失:
1.慢慢用公司的美元買比特幣補上。
2.囤比特幣,如果比特幣升值,錢就賺回來了。
3.吸引比特幣大戶來門頭溝投資。
4.要不自己挖礦試試?
在Jed McCaled 的蠱惑下,Mark Karpelès 接手了門頭溝這個爛攤子,很不幸,在接受的頭年門頭溝就遭到了黑客的攻擊。
事件的起因可能是該公司一個審計師的電腦最先受到了黑客的攻擊。黑客利用交易所訪問權限將比特幣的價格改為1 美分一枚,並且轉走了將近2000 枚比特幣。
或許是出於運氣好,儘管Mark Karpelès 本人堅持“天大地大沒有我的周末最大” 的原則,在門頭溝出事的周末也堅持不加班,門頭溝當時竟然還能保持行業第一的位置,依然承擔全球超過70% 的比特幣交易。
門頭溝的危機在2014 年2 月份開始顯現
2014 年2 月7 日,門頭溝暫停了所有比特幣提幣服務。該交易所在給出的聲明中寫道, “系統出現了漏洞,不解決這個漏洞的話,交易細節有可能會被篡改,比如,在沒有比特幣轉賬的情況下,系統中可能會顯示用戶將比特幣轉入了電子錢包。”
2014 年2 月23 日,Mark Karpelè 辭去了比特幣基金會董事會成員職務。同一天,門頭溝刪除了其Twitter 賬戶上所有的帖子。
2014 年2 月24 日,門頭溝暫停了所有交易活動,之後該交易所完全下線。有內部文件洩露稱,黑客共盜走85 萬枚比特幣,當時價格超過4.7 億美元,交易所已經資不抵債。此次黑客事件其實預謀已久,但是該交易所多年來卻毫無察覺。
Mark Karpelès 隨後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門頭溝破產,客戶可以申請成為破產債權人,交易所剩餘的17 萬枚比特幣將退還給債權人,最早將在2019 年獲得賠償。
門頭溝交易所到此時基本算是要退出歷史舞台。但留給Mark Karpelès 的麻煩還在繼續,作為門頭溝的掌門人,客戶抱怨他為什麼沒有採取足夠的安全措施來保護資產?
更有懷疑論者認為根本就沒有發生什麼黑客攻擊事件,就是Mark Karpelès 把比特幣拿走了。儘管這聽起來不可思議,但也絕非空穴來風,2013 年,一個網名為Willy 的客戶在門頭溝交易所裡每隔5-10 分鐘就創建一個新賬號,然後買進10-20 個比特幣,這樣持續了數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