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aily專訪PlayEstates:讓年輕人10美元當全球房東

avatar
Ethanzhang
12小時前
本文約5246字,閱讀全文需要約7分鐘
從地產擴張到礦場,PlayEstates為何要做RWA的拼多多?

原文| Odaily星球日報( @OdailyChina

作者| Ethan( @ethanzhang_web3

Odaily專訪PlayEstates:讓年輕人10美元當全球房東

2020 年疫情打亂了許多既定計劃,也讓William Guo 在一段地產項目的推進過程中,看到了傳統金融體系的限制。對Web3 與現實資產結合的探索,就此萌芽。

同樣的顛覆基因,如今已融入PlayEstates的底層架構。當用戶透過PNFT 收到鏈上房產的每日USDC 收益共享時,當東南亞學生用10 美元認購美國優質資產時,William 團隊在舊金山辦公室的電子螢幕前總會相視而笑。這些瞬間,讓四年前那個瀕臨破產的深夜決策顯得愈來珍貴。

正是這種化危機為介面的基因,讓PlayEstates 在未公開行銷階段就吸引超10,000 名用戶。 Odaily星球日報發現,其首批 35 萬美元內測資產兩周半售罄的記錄背後,是大量年輕用戶首次體驗鏈上當房東的震撼——原來資產積累可以像遊戲任務一樣可視化。

而在與創始人 William Guo 的對話中, 合規是生死線、流動性不是技術問題是人性問題等犀利論斷頻出。這位試圖把拼多多式體驗植入房地產的CEO,如何平衡Delaware Series LLC 合規框架與SocialFi 遊戲化設計? ToC型RWA 又能否真正衝破傳統金融高牆?

以下為Odaily星球日報專訪實錄,enjoy~

一、「玩」出來的路徑:從工程師到 RWA 創業家的演化論

Odaily星球日報:能否簡單介紹一下您的背景?從傳統產業、科技領域一路走來,最終選擇切入RWA 賽道,是出於什麼樣的考量?

William Guo:我最早從事的是工程和綠色科技相關的工作,後來所在公司被一家大型科技企業收購。隨後我與合夥人共同創立了基金,專注於智慧與綠色建築方向,不僅做投資,也深入參與了一些房地產項目的開發。可以說我們是從投資人和開發者兩個視角,累積了大量關於地產的實操經驗。

2020 年疫情爆發,我們在操作多個專案時,遭遇了現金流突然中斷的問題。原因是部分境外投資人無法入境簽約,傳統地產融資結構中高度依賴離線流程和中介體系的問題暴露無遺。這種結構性風險讓我們開始思考:是否可以透過區塊鏈技術,將資產數位化、碎片化,讓用戶直接在鏈上完成認購與串流?

這個思路與Web3 強調的「去中介化」「透明可驗證」天然契合。 2022 年,我們正式啟動了PlayEstates 項目,聚焦RWA 賽道,希望連接美國本地的優質房地產資產與全球鏈上用戶,探索傳統資產數位化的全新路徑。

Odaily星球日報:您的背景非常多元,涵蓋了硬科技、房地產以及創投等多個領域。這些經歷對您在建立PlayEstates 的過程中起到了哪些影響?是否在產品設計或團隊運作上有所體現?

William Guo:這些多元背景的最大價值,是讓我在判斷方向和做重要決策時,少走了一些彎路。尤其是在合規與長期架構設計上,扮演了關鍵角色。

PlayEstates 本質上涉及資產證券化,因此對合規要求非常高。我始終認為,在監管尚未完全明朗的階段,貿然「創新」或試圖繞過規則是極其危險的。我們希望專案從第一天起就走在正確的軌道上,而不是等到做大後再來補課。

因此,在組建團隊時,我特別注重法律與合規背景,目前團隊中許多核心成員,包括法律顧問,都是在我先前創業或投資經驗中長期合作的伙伴,彼此之間高度信任、理念一致。這種默契使得我們在產品結構設計、流程管理甚至對外對接上效率更高,也更穩健可靠。

Odaily星球日報:外界常將PlayEstates 視為“房地產版NFT 平台”,但在您看來,最容易被忽略的核心能力是什麼?未來是否也會開放Tokenization-as-a-Service?

William Guo:這是一個很常見的誤解。我們目前確實採用了NFT 模式進行資產上鍊,但這只是現階段的技術實現方式之一,未來不排除根據市場反饋和流動性需求,轉向採用FT(同質化代幣)結構,以提升二級市場的交易效率和靈活性。

從更本質的角度來說,我們真正的核心能力,不只「把房地產做成NFT」。我們的長處是具備完整的資產取得、管理、分發和合規處理能力,特別是在地產類資產的取得管道、投資結構與營運經驗上具有顯著優勢。目前平台上多數資產,都是來自我們自身基金或與合作家族辦公室共同開發的項目,這些資源並非輕易可複製。

此外,我們的目標遠不止於房地產。雖然房地產是最成熟、也是我們最熟悉的賽道,但我們正在逐步擴展至其他高收益、可合規上鍊的資產類型,如新能源、油田、礦場等。這些方向已進入籌備流程,未來也將上線平台。

從長遠看,我們希望PlayEstates 成為一個「多元資產支援型」的 RWA 基礎設施平台,而不是一個「房地產 NFT 商城」。我們也計劃逐步開放Tokenization-as-a-Service(TaaS),服務更多有真實資產但缺乏鏈上工具的機構與開發者。

二、用雙代幣重建現實資產:PlayEstates 的模式、產品與跨鏈野心

Odaily星球日報:PlayEstates 採用了Delaware Series LLC 架構,並結合NFT 發行房地產資產。在您看來,這種架構在合規和治理上具備哪些核心優勢?

William Guo:我們採用的是Delaware Series LLC 架構,配合Regulation D 和Regulation S 的合規路徑,目的是在確保合法合規的同時實現高效治理和風險隔離。這種架構已經被RealT 等早期專案驗證有效,我們的合規顧問團隊也正是當年參與RealT 合規設計的Resmith 律所。

每個Series 對應一項獨立資產,法律上互為隔離主體,這意味著即使某個項目出現違約或流動性問題,也不會波及其他資產,從根本上避免系統性風險。同時,每項資產可以獨立運作、申報、管理,更有助於我們做多元佈局。

在監管層面,美國本土用戶透過Reg D 路徑參與,只需完成KYC 認證;海外用戶則透過設立在BVI 的Series Fund 按Reg S 方式合規接入。這種「內外分離」的結構設計,確保了房地產資產在NFT 化過程中的合法性與透明度,也有效規避了「證券型NFT」的潛在監管風險。

Odaily星球日報:PlayEstates 推出的「PNFT + OWND」雙代幣結構在RWA 賽道中較為少見,您能否簡單介紹其設計邏輯與優勢?

William Guo:我們的設計採用了NFT 與OWND 的雙代幣結構,目的是在合規前提下最大化用戶覆蓋率與資產流動性。

NFT 是資產的數位憑證,用戶完成KYC 後,可透過該憑證每日獲得USDC 收益;而未完成KYC 的用戶,則以OWND 代幣形式領取收益,從而規避部分地區的合規與稅務障礙。 OWND 也可作為平台內可流通的實用代幣,具備上交易所的潛力,為更多用戶參與提供靈活路徑。

與REITs 或RealT 模式相比,我們在兩方面做了優化:一是流動性更高,NFT 可在平台或其他支援的NFT 市場自由轉讓;二是交易限制更少,避免了諸如RealT 項目中因合規需鎖倉數月的問題,用戶可更便捷地進出資產市場。

這套結構由我們與全球TOP 5 律師事務所的合規顧問團隊共同設計,希望為不同身分狀態與地區的使用者提供兼顧安全與效率的入口。

Odaily星球日報:每日分紅和 SAFU 基金是PlayEstates 的亮點,這套機制的運作邏輯是怎麼樣的?如何協同實現自動收益分配?

William Guo:我們的收益分配機製本質上是資產收益上鏈化。資產端的報酬會以USDC 的形式每日分發給持有相關資產的使用者。此機制的好處是雙重的:一方面提升了平台的透明度,所有收益記錄均可在鏈上查驗;另一方面也便於未來合規申報或稅務處理。

我們將持有NFT 的用戶視為資產“數位股東”,每日獲得分紅。整個分紅流程自動化執行,記錄公開可查,也能作為我們平台履約能力的鏈上證明。隨著AUM 的成長,我們希望藉此強化使用者信任,尤其是傳統Web2 使用者的信心建立。

Odaily專訪PlayEstates:讓年輕人10美元當全球房東

Odaily星球日報:相較於 Ondo、RealT 等項目,PlayEstates 有哪些關鍵差異?尤其在 ToC 參與路徑和產品體驗上的策略?

William Guo:我認為目前RWA 賽道的核心挑戰並非資產上鍊,而是鏈上流動性不足。技術和合規路徑已經逐步成熟,但許多專案上鍊後缺乏真實用戶參與,代幣「形有而神無」。

PlayEstates 的策略是從源頭解決流動性問題。我們不是單純將資產代幣化,而是引入了SocialFi 和GameFi 的機制,讓用戶在「玩」的過程中參與資產,提升互動體驗和交易頻率。類似拼多多透過娛樂化手段吸引用戶參與,我們也希望在小額投資中提供成就感和粘性,從而建立用戶信任。

相較於傳統RWA 專案偏重ToB 投資邏輯,我們選擇更堅定地走ToC 路線。因為我們相信:只要有用戶,就有流動性;有流動性,資產方自然會接取。這種模式不僅減少中介環節、提升退出效率,也更符合Web3 去中心化的精神。

Odaily星球日報:PlayEstates 目前已經與哪些美國地產機構、託管方、支付系統(如 Banxa)完成整合?這些整合過程中最難的點是什麼?

William Guo:在地產機構這塊,首先我們有自己的投資機構在支持我們,其次是在美國當地有很多合作的家族辦公室,能夠持續為我們帶來資產包和合約資源,這對平台AUM 增長幫助很大。

支付系統這邊,我們現在已經上線了包括Banxa 和MoonPay 在內的多個鏈上支付服務商。我們正與MoonPay 一起搭建一個完整的支付系統框架,未來也會逐步連接Apple Pay、Google Pay、ACH(自動清算系統)、Wire Transfer(電匯)等多種支付方式,以滿足不同用戶的偏好。

同時,我們也在和美國的一家銀行Customers Bank 進行合作洽談。這家銀行在Circle 合作銀行倒閉後,接手了許多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支付資源。它目前支援46 種貨幣與USDC 的兌換,如果合作達成,將會顯著提升我們的支付效率,減少用戶中間環節,也更有利於為用戶節省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在這些整合過程中,挑戰主要不在技術實現上,而是如何在合規的框架下對接多個系統與服務,確保安全性、使用者體驗和合規性三者的平衡。

三、RWA 不只是合規和收益:PlayEstates 想定義的未來資產體驗

Odialy 星球日報:PlayEstates 目前主要用戶分佈在哪些國家?未來成長重點市場是?

William Guo:目前我們的使用者主要集中在兩個區域:美國本土和東南亞地區。

在美國,團隊成員、資產方以及早期投資人多數位於本地,因此我們在美國累積了一批較有認知和資源基礎的合格投資人,他們本身對當地房地產資產較為熟悉,認購意願也比較強。

而東南亞是我們另一個重要市場,尤其是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及週邊地區的用戶,這些用戶普遍有資產全球化配置的意願,希望能夠將本地的現金或資產更有效率地投資到美國等國家的優質資產中。但由於通路、資訊或門檻等限制,過去這類投資機會並不容易觸達。

我們平台正好可以作為一個解決「資訊差」的工具,幫助他們完成資產配置,並實現對部分以往難以觸及的資產類別的間接持有。

從未來拓展方向來看,我們依然會專注於東南亞市場,也正在關注中東區域的機會,尤其是隨著部分國家開放對鏈上資產的探索,我們希望未來能在這些區域推動更多落地實踐。

Odaily星球日報:PlayEstates 提出要「幫助年輕人累積資產」。在您看來,Z 世代目前面臨的最大資產困境是什麼? PlayEstates 又將如何切入?

William Guo:我認為,Z 世代面臨的最大困境在於「資產起點過高」。上一代或許還能透過努力工作存下首付買房,而如今的年輕人,則要面對房價飛漲、通膨壓力大、資產估值持續抬升等問題,想要靠自身積累去獲得一套房產或一份優質資產,難度越來越大。

我們希望解決的,正是這個「入場門檻」問題。 PlayEstates 允許用戶以10 美元起認購現實世界資產份額——透過資產的“碎片化”,讓年輕人可以低成本參與,並逐步完成資產累積。

Odaily星球日報:您怎麼看待當前 RWA 的主流敘事趨勢?傳統機構的入場對賽道是利好嗎?

William Guo:我覺得這肯定是件好事。我們最早進入這個賽道的時候,其實大多數傳統機構還在觀望,他們的決策流程比較慢,反應也沒那麼快。當時主要是一些像我們這樣的創業家在一邊摸索一邊把這條路鋪出來。

但現在已經能明顯看到轉變了——這些機構開始認可RWA 的方向,也在佈局了。他們現在也嘗試把一些資產透過區塊鏈的方式發上鏈,無論是作為產品發行,還是作為資產配置的一個通道。

我覺得這對整個產業是正向的。一方面有利於形成良性競爭,推動整個生態往前走;另一方面對散戶來說也是一種背書——他們會意識到原來這條賽道是可信的,是被傳統金融也看好的。最後大家就是去選擇適合自己的平台和資產類型,PlayEstates 只是其中一個選項。

現在還是早期階段,市場還有很大空間,機構的加入,只會讓這個賽道發展得更快、更穩。

Odaily星球日報:PlayEstates 下一階段會有哪些功能迭代?例如行動端、DAO 治理或資產拍賣?

William Guo:我們在今年Q4 會上線手機端的App,安卓和iOS 版本都會同時推出。這樣用戶就可以更方便地在行動端完成認購、查看收益或參與治理了。

同時,Q4 我們也會陸續上線DAO 的相關治理機制。因為對於資產持有者來說,他們應該有權參與資產的管理中,比如說是否出售某個資產,或者是怎麼去提升收益,未來這些都會透過投票的形式實現。

至於借貸、資產組合這些衍生功能,現在也正在推動合規流程中,我們也在對接一些比較適合的合作方。這部分可能還需要再兩三個季度去打磨。

我們現在比較重視的一點是:錢在平台上,我們其實是有責任的。我們不是說把錢收進來就結束了,而是希望透過更好的資產設計或衍生產品,真正做到“讓錢生錢”,然後把收益回饋給用戶和投資人。

Odaily星球日報:最後,您認為目前RWA 的最大痛點是合規還是流動性?在您看來,下一代RWA 專案必須解決哪些關鍵問題?

William Guo:這兩個痛點其實是密切相關的。合規是基礎,如果連合規都沒做好,資產上鍊就缺乏法律保障,更談不上用戶信任。而流動性則決定了用戶參與的意願和體驗,許多專案雖然上了鏈,但因手續複雜、退出困難或費用高,用戶最後到手的資產價值被打了折扣,自然難以持續。

在我看來,真正具備長期潛力的下一代RWA 項目,必須同時解決三件事:合規、流動性和資產品質。

第一是合規本地化。不同國家的監管要求差異巨大,不能用一套方案走遍全球。 PlayEstates 採用的是分區合規策略,例如美國用戶走Reg D,海外用戶透過BVI 架構接入,確保不同地區用戶都在可控範圍內參與。

第二是流動性體驗。我們不僅關注資產是否能轉讓,更關注支付、認購、退出的整個路徑是否順暢。 PlayEstates 透過GameFi、SocialFi 模型降低門檻,同時優化鏈上互動流程,提升參與效率。

第三是資產品質本身。目前有些項目包裝不良資產上鍊,本質是“換殼融資”,對用戶和行業都是傷害。我們始終堅持只上線真實、優質、回報結構清晰的資產,並賦予用戶自由進出的權利。

這三點缺一不可,真正構成了新一代RWA 計畫的護城河。

原創文章,作者:Ethanzhang。轉載/內容合作/尋求報導請聯系 report@odaily.email;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ODAILY提醒,請廣大讀者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 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推薦閱讀
星球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