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Mason Nystrom( @masonnystrom )
編譯| Odaily星球日報( @OdailyChina )
譯者| Ethan( @ethanzhang_web3 )
編按:進入 2025 年,一級市場融資環境持續承壓,LP 回報不足、VC 乾粉(註:乾粉是指公司或創投基金持有的現金儲備或高流動性資產)緊張成為結構性難題。但同時,Pre-seed 輪融資回暖、併購活躍度提升、早期專案活躍度不減,一系列訊號也在悄悄指向下一個加密創投週期的重建邏輯。
本文作者Mason Nystrom,長期關注加密資本結構演化與融資數據趨勢,文章聚焦於該領域一些關鍵問題:為何當前市場看似低迷但融資總額穩定? VC 結構為何從「股權+代幣」轉向「代幣優先」?新一輪競爭將如何在Fintech VC 與Crypto VC 之間展開? Liquid Venture 背後隱含著怎樣的資本運作模式?
面對新周期的來臨,這些基礎而關鍵的問題值得被更早看見。以下為Mason Nystrom原文內容,由Odaily 星球日報編譯。
開場:當下環境很難
募資之所以困難,是因為上游DPI 和LP 資本層面都面臨挑戰。
放眼整個創投市場,各類基金在相同時間週期內向LP 回報的資金相比過去幾輪都更少。這反過來導致現有與新興VC 拿到的可用資金減少,最終使創業家的募資環境更加艱難。
這對加密VC 意味著什麼?
2025 年交易放緩,但資金投放節奏與2024 年持平
投資數量減少,可能是由於許多VC 基金接近尾聲,可用資金減少;
一些大基金仍在推動大額交易,因此整體資金投放與過去兩年持平。
加密產業的併購活動在過去兩年持續改善,有利於流動性和退出機會
過去兩年來,加密領域的併購(MA)活動持續回暖,這為市場的流動性和退出機會帶來了正面訊號。
近期包括NinjaTrader、Privy、Bridge、Deribit、HiddenRoad 等在內的大型併購案例,顯示出產業整合趨勢加速,也為更多加密股權專案的退出提供了估值支持與承接基礎。
融資結構變化背後的趨勢
交易數量穩定,但集中在早期階段
過去一年,加密產業的交易數量整體保持相對穩定,其中部分較大規模的後期輪融資在2024 年第四季和2025 年第一季完成(或對外公佈)。
這一現像在很大程度上源於大量交易集中在 Pre-Seed、Seed 以及加速器等早期階段,而這些階段通常擁有更多可用資本。
加速器與Launchpad 成為主力(融資階段視角)
自2024 年以來,市場湧現大量加速器和Launchpad,這一趨勢可能反映出資本環境趨緊,以及創辦人更傾向於提前發行代幣、以更靈活的方式啟動專案。
早期融資輪的中位數規模正在回升
Pre-seed 階段融資金額持續較去年成長,顯示市場在最早期階段仍有充足的資本支持;
種子輪、A 輪與B 輪的融資中位數已接近或回到2022 年的水準。
加密VC 未來的三大預測
預測一:代幣將成為主要的投資載體
市場正逐步從「代幣+ 股權」的雙重結構,轉向單一資產結構,也就是一個資產既承載項目的價值,也承擔投資報酬的邏輯。
一個資產,一個價值累積敘事。
預測二:Fintech VC 與Crypto VC 的加速融合
幾乎所有Fintech 投資人都在轉型成為加密投資人。他們正在佈局下一代支付網路、新型數位銀行以及資產代幣化平台——這些系統都運行在加密基礎設施之上。
競爭正在向加密VC 逼近——那些尚未涉足穩定幣、鏈上支付等領域的加密基金,將難以與經驗豐富的Fintech 投資者抗衡。
預報三:「Liquid Venture」 的興起
所謂“Liquid Venture”,指的是可流通代幣市場中獲取類風投機會的一種新形式。
流動性:公開資產/代幣的高流動性意味著更快的退出路徑;
可取得性:傳統私募VC 的參與門檻較高,而Liquid Venture 允許投資者無需“搶額度”,可直接在市場中買入目標代幣,亦可透過OTC 參與;
頭寸管理:隨著專案更早階段發行代幣,小型基金也能建立有意義的投資頭寸,而大型基金同樣可以在高市值代幣中進行部署;
金庫配置:許多歷史表現優異的VC 基金,長期將其金庫配置於BTC 和ETH 等代幣,並因此獲得了超額回報。就我個人判斷,在未來的熊市週期中,這種提前調用資本、並配置主流代幣的做法將成為產業常態。
加密VC:風投的最前線陣地
創投正朝著公募與私募資本市場融合的方向發展,越來越多的傳統創投基金選擇參與流動性市場(如IPO 後持倉工具)或二級市場投資,因為企業普遍延後上市。加密正處於這場變革的最前線。
加密產業在資本市場結構方面持續推動創新。隨著越來越多資產上鏈,企業也將更傾向以鏈上為優先的資本募集方式。
最後,加密項目的結果往往呈現出比傳統風投更強烈的冪律分佈。頭部加密資產在競爭成為主權級數位貨幣或新金融體系的底層基礎設施。這種結果的差異性將會更大,但正是加密市場的極端冪律效應與高波動性,持續吸引資本追逐非對稱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