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ZEC暴漲背後的隱密敘事:「陳志與錢志敏們」的避風港遷移

Wenser
Odaily资深作者
@wenser2010
2025-11-21 02:30
本文約7472字,閱讀全文需要約11分鐘
「比特幣是針對法幣的保險;ZCash(ZEC)是針對比特幣的保險。」

原創|Odaily 星球日報( @OdailyChina

作者|Wenser( @wenser 2010

美國政府停擺在萬眾矚目中終於落幕,但市場情緒並未隨之回暖。

加密市場不僅沒有迎來預期中的「利空出盡」式反彈,反而繼續被陰跌情緒主導:BTC 一度失守9 萬美元關口,ETH 一度跌破2900 美元,「萬幣齊跌」幾乎成為當下行情的註腳。唯獨以ZEC 為代表的隱私賽道,逆勢走出一條極為亮眼的獨立行情。

同時,兩起牽動產業神經的「大案」同步發酵:「太子集團」話事人陳志持有的12.7 萬枚BTC遭美國政府沒收;「藍天格銳」非吸超400 億元的幕後人物錢志敏潛逃7 年後落網,其帳下超6萬枚BTC 資產同樣懸而未決。

而兩起事件的背後,則引發了骨牌般的效應——比特幣的抗審查性與匿名性,正受到來自技術極客、原教旨主義者乃至神秘灰產巨鯨們前所未有的質疑。

當現實世界的威權力量與去中心化技術概念發生正面衝撞,結果並不浪漫,也讓理想主義者陷入沉思:從BTC 資產的最終歸屬來看,國家機器才是最後的贏家。

這也迫使加密產業重新面對一個舊問題:如果BTC 也難以承擔「抗審查貨幣」的角色,那麼隱私權和鏈上資產儲存的下一代象徵究竟會是誰?市場給出的答案或許已經浮現——在這個時間點逆勢震盪上行的ZEC ,正在成為那個合適的「版本答案」。

ZEC 的大幅強勢上漲或許並非莊家的控盤詭計,而是巨鯨真金白銀的長線市場需求。這個結論,有著多重敘事和資料維度的支撐。

當威權政府的大手捏碎「抗審查貨幣」的幻想泡沫:BTC不再是高貴的「避風港」資產

ZEC 的「隱私代幣」信念重鑄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近期2大「BTC巨額資產案件」透露的隱藏訊息: BTC 的抗審查性、匿名性正在受到嚴峻考驗。

先說涉案資金達150億美元的「太子集團」話事人陳志一案。

此前,Odaily星球日報曾在《150億美元BTC易主:美司法部剿滅柬埔寨太子集團,搖身一變全球最大BTC巨鯨》一文中對該案的來龍去脈進行了詳細介紹,其中提到了具體的「BTC收罰沒過程」——

(此案中)司法與情報機構完整展示了一套針對鏈上資產的處置流程:鏈上定位→ 金融封鎖→ 司法接管。這是一次將「鏈上追蹤能力」與「傳統司法權力」無縫銜接的實戰閉環:
第一步:鏈上追蹤-鎖定「資金容器」。比特幣的匿名性常被誤解。事實上,其區塊鏈是公開帳本,每一筆轉帳都留有痕跡。陳志集團試圖透過經典的「噴灑-漏斗」模式來洗錢:將主錢包的資金像噴灑灑水般分散至海量中間地址,經過短暫停留後,再如溪流匯入大江般重新聚合至少數核心地址。這種操作看似複雜,但在鏈上分析視角下,頻繁的「分散-匯聚」行為反而會形成獨特的圖譜特徵。調查機構(如TRM Labs、Chainalysis)利用聚類演算法,精準繪製出“資金回流地圖”,最終證實:這些看似分散的地址,均指向同一個控制實體——太子集團。
第二步:金融制裁-切斷「變現通道」。在鎖定了鏈上資產後,美國當局隨之啟動雙重金融制裁:財政部(OFAC)制裁:將陳誌及相關實體列入名單,任何受美國管轄的機構不得與其交易。金融犯罪執法局(FinCEN)§311 條款:將關鍵實體列為“主要洗錢關注對象”,徹底切斷其接入美元清算體系的路徑。至此,這些比特幣雖然在鏈上仍可被私鑰控制,但其最重要的價值屬性-「兌換成美元的能力」已被凍結。
第三步:司法接管-完成「權屬轉移」。最終的沒收並非依靠暴力破解私鑰,而是執法部門透過法律程序(如法院命令) 直接接管了資產的「簽名權」 。這意味著執法人員成功獲取了助記詞、私鑰或控制了硬體錢包等,從而能夠像資產原主人一樣,發起一筆有效的轉帳交易,將比特幣轉入政府控制的地址。不過,在陳志案中,美國政府具體透過何種方式取得私鑰,官方尚未公佈完整細節,因此社群內也有依據先前Lubian.com被曝 安全漏洞,猜測執法部門利用此漏洞破解私鑰。當這筆交易被區塊鏈網路確認的那一刻,「法律上的所有權」與「鏈上的控制權」就實現了統一。這127,271 枚BTC 的歸屬權,在技術和法律雙重意義上,正式從陳志轉移至美國政府手中。這套組合拳清晰地昭示:在國家權力面前,「鏈上資產不可剝奪」並非絕對。

150億美元BTC資產轉移流程

此事隨後也在國家電腦病毒緊急處理中心發布的《LuBian礦池遭黑客攻擊被竊取巨額比特幣事件技術溯源分析報告》得到了詳細的進一步解釋說明,這起「歷史上最重大的一次虛擬資產沒收行動」實際上是一起「典型的國家級黑客組織操盤的『黑吃黑』事件」。在如同黑暗森林一般的加密世界,不僅僅有Lazarus Group 這樣的“朝鮮國家隊”,作為“鏈上特種兵”的“美國隊”也在暗中靜靜潛伏。

相較於在東南亞步步為營的「太子集團」話事人陳志,涉及6萬枚BTC洗錢案的主人公錢志敏的經歷則更為傳奇曲折。

根據財新網報道,其最早於2012年首次知道比特幣,「其雄心壯志是有朝一日持有21萬枚比特幣,佔比特幣總量的1%」」。而她幾乎達到了這個目標:在2014年6月到201 7年6月,3年時間內,錢志敏指使其「前台人物」先後買入194951枚BTC,買入均價僅2815元/枚(統計口徑未知)。已膨脹266倍至75萬元/枚。 」。她要求自己“至少保留三套身份”,包括聖基茨和尼維斯以及“兩個歐洲國家(至少有一個不為人所知,但可以在歐洲自由旅行)”,同時在歐洲配置兩處長期租賃的“避風港”。
為支撐上述安排,她把幾乎所有大額支出都錨定在比特幣上。日記中寫道,2018年按“每枚約6800美元”測算,計劃賣出至少4000枚比特幣,用於移民、購房和組建團隊;2019年假設價格升至“8200美元”,再賣出不超過1500枚;到2020年,她進一步把關係到“5000美元”她在日記裡押注,進入2021年後,幣價將長期停留在每枚4萬至5.5萬美元,以此為前提規劃「數位銀行」「家族基金」和自建王國等宏大項目。

錢志敏案節點說明圖

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錢志敏將逾7萬枚比特幣存入一台筆記型電腦的錢包中,(Odaily星球日報註:另外超12萬枚BTC資訊暫未進一步披露。英國警方查獲的日記中記錄,錢志敏曾寫到「遺失了20008枚BTC」),結合其在英國期間「週轉、轉移和兌換」的比特幣總量在18833枚以上的信息,最終英國警方查獲的BTC數量在6.1萬枚左右,另有價值6700萬英鎊的BTC和XRP代幣。

而錢志敏最終落網的關鍵,則是英國警方透過洗錢調查監控到的可疑錢包地址以及結合幣安KYC資訊暴露出的錢志敏手下「Seng Hok Ling」(音譯:林成福)等鏈上、鏈下行為軌跡等資訊。 2024年4月,錢志敏在英國約克郡的一處Airbnb 公寓中在睡夢中被抓獲。

這也再次說明,資產可以依託於數位世界的區塊鏈存在,但人類終究無法脫離物理世界的軀殼生存,而鏈下空間正處於威權政府的管轄範圍之內。

想像VS 現實

這兩起合計涉案超過18 萬枚BTC 的事件,也讓市場重新審視比特幣在「抗審查性」「匿名性」等敘事上的現實邊界。當然,實際上隨著BTC ETF 的落地、機構資金的深度參與,以及監管體系對加密資產透明度的進一步要求,比特幣早期以匿名性和抗審查為核心的敘事早已逐漸淡出主流舞台。

而高舉「POW隱私代幣」大旗的ZEC 則成了眾多比特幣OG、比特幣原教旨主義者、技術極客們心目中「新的迦南聖地」。

隱私性BTC已死,隱私幣ZEC當立:市場重新定價“新型避風港資產”

如果說ZEC 的「二次回春」在從60美元到超100美元的上漲初期還依賴Naval、0xmert、Arthur Hayes、Ansem 等加密大佬們的明牌站台,在接連邁過200美元、400美元、700美元大關之後,其市場買盤需求從短期未來人口數位轉移到了比特幣。

ZEC近一個月價格走勢

具體而言,以「隱私代幣」為主打概念的ZEC 具備以下優勢:

其一,是其基於主流CEX而獲得的充足流動性。根據Coingecko 網站訊息,截至撰稿時,ZEC 過去24小時交易量超22.6億美元,其中,幣安、Coinbase 24小時交易量分列前2名,前者成交量佔比超33%;後者交易量佔近11%。在流動性緊缺的當下市場,如此獨特的「CEX 生態位」為ZEC 吸引資金進入以及實現逆勢上漲提供了足夠大的舞台。

其二,是基於其差異化的「匿名性隱私池」(Shielded pool)的真實市場需求。數據顯示,Zcash(ZEC)的隱私池(Shielded Supply)代幣總量於11月3日一度接近500 萬枚;截至撰稿時,該數據仍保持在482 萬筆以上,約佔流通總量的30%;鏈上24小時內交易筆數超2.6萬筆;24小時內屏蔽數2420022020由此可見,ZEC 的真實採用數據極為穩定且活躍。

其三,是其相對穩定的代幣流通量及相對其他主流代幣的較小市值。根據Coingecko 數據,ZEC 總流通量為近1,640萬枚,整體市值為110億美元左右,排名加密貨幣市值排行榜第16位;刨除USDT、USDC、stETH、wstETH、WBTC 等穩定幣、封裝代幣之後,市值排名在第11位,相較其他數十億美元的市場價值高。

其四,是其合規性較為完善、面臨的監理層面壓力較小。有別於爭議較大、曾經官司纏身的XMR、DASH 等隱私代幣,作為主流隱私POW 代幣,ZEC 生態與監管機構並無直接衝突,其POW 機制也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其抗審查能力更強。結合先前ZEC 開發組織Electric Coin Co. (ECC) 發布的2025 年第四季路線圖來看,ZEC 具備一定的技術優勢。此外,相較XMR, ZEC 可選的隱私模式為機構採用提供了保持合規和報告的空間,也使ZEC 成為監管機構可接受的資產。

其五,則是ZEC 的老牌生態位及頗具極客屬性、技術氛圍的社區優勢。作為ZK-Rollup 技術的源頭聖地,ZEC 社區成員包含眾多技術大佬、加密OG、知名天使投資人,其中甚至包括至今仍高度活躍的 加密KOL Cobie (據其本人自述自2016年就已持有ZEC)、 Gemini 聯合創始人Tyler Winklevoss (其於2021年就已持有ZEC)、 Gemini 聯合創始人Tyler Winklevoss (其於2021年就被稱為加密貨幣。

綜合以上5大優勢來看,ZEC 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眾多BTC 持倉巨鯨、原教旨主義者、抗審查資產擁躉們進行「敏感資產遷移」的首選標的。這一點,從多重數據也可以得到佐證。

交易維度剖析ZEC 市場表現:從真實採用驅動到市場主流焦點

在先前的《買入ZEC為砸盤BTC?隱私代幣賽道回升的可能原因進行了詳細分析,而ZEC 在本月的上漲過程中的數據表現,也再次證明了其主要的上漲驅動力在於市場情緒與真實採用的共同作用,而非野莊拉盤造勢。

ZEC 成合約集中持倉標的:24小時交易量僅次於BTC、ETH

根據Coinglass 數據,過去24小時ZEC 全網爆倉金額超7,288 萬美元,其中空單爆倉超6,930 萬美元,幣種24 小時爆倉量僅次於ETH、BTC。

ZEC成“合約爆倉榜單探花”

此外,近期ZEC 合約成交額及持倉量也始終維持在高位:截至撰稿時,24小時成交額超66億美元;24小時持倉量超12億美元。

ZEC合約數據遙遙領先

現貨方面,ZEC 在主流CEX 的交易也始終維持在淨流入狀態:自10月1日起至今的50天內,ZEC 現貨單日淨流出時間僅為15天;30天內,ZEC 現貨淨流入約3.16億美元;50天內,ZEC 現貨淨流入約4.19億美元。 24小時內,ZEC 在幣安的現貨交易量超7.2億美元,24小時漲幅超21%;在Coinbase 現貨交易量超2.3億美元,24小時漲幅超17%。

ZEC 現貨流入流出資料統計圖

ZEC現貨成交熱力圖及30天交易數據

ZEC 價格變動背後:從BTC對交易放量到市場群起追捧

除去整體交易量角度,從BTC交易對交易量層面,我們也能看出ZEC 經歷的2大階段:

其一,在11月7日以前,BTC 交易量整體呈逐級上漲態勢,在當天ZEC 價格突破700的年內新高之後,BTC 交易對交易量一度突破110枚,此時ZEC 的整體買盤中,用BTC 買入賣出ZEC 的交易仍然不少;

其二,在11月7日以後,ZEC 成為下跌市場中為數不多的熱點標的,疊加此前“陳志案”、“錢志敏案”以及BTC ETF 淨流出等事件影響,市場注意力逐步轉移至眾人追捧的階段。

ZEC/BTC 交易對K線走勢

回看ZEC 經歷了10月的緩慢拉升後的階段,時間進入11月,ZEC 的上漲曲線無疑更為陡峭,這既受到了市場大盤的連帶影響,也凸顯了ZEC 仍然具備真實使用場景與較大資金容量等客觀優勢。

尤其是在11月第一個星期過後,在經歷了一系列新聞事件的集中曝光之後,BTC 的隱私屬性、抗審查屬性遭到市場的進一步質疑;反之,ZEC 的「隱私幣屬性」再次得到加密市場的高度認可。

11月第二週,X 平台上關於「BTC no longer private」 的討論甚囂塵上。 11月14日,Delphi Digital 團隊成員Simon 發布的一篇長文總結式地為「ZEC接棒BTC 成為一種帶有隱私性和自決權的價值儲存載體」進行了蓋棺定論。

由此,在經歷了一個多月的發展,身處行業震盪下行趨勢中,ZEC 正式成為當下行業主流敘事,不少此前曾在300美元、400美元清倉ZEC 的交易員再次大舉買入,出現了第一波的“群體共識性買盤”。此時的盤面特徵主要表現為:

  • ZEC 日均漲幅多次維持在20–30%,進入CEX漲幅排行榜前列;
  • 多位加密OG 明確表示 “BTC 隱私性已死,ZEC 才是隱私代幣正統所在”,其中也包括BitMEX 聯創Arthur Hayes,11月7日,其就 高調表示,ZEC 現已成為其家族辦公室基金Maelstrom Fund 投資組合中的第二大流動性持倉,僅次於BTC1 甚至16日開始表情生態活躍度,稱「最想要的聖誕禮物就是ZEC」。
  • XMR、DASH 等隱私板塊代幣同步小幅跟漲;
  • 幣安、Coinbase及OKX 等CEX 訂單簿出現一系列自然買單。

就連Google Trends 上的「Zcash」 、「ZEC」 搜尋量也曾一度出現200%–300% 的數據激增;更為重要的是,ZEC 的市場剛需、情緒熱點以及活躍交易也吸引了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前文提及的Gemini 聯創Tyler Winklevoss 就拿出了真金白銀貢獻了不少買盤。

ZEC 財庫公司建立:目標為買入至少5%的代幣

11月12日,納斯達克上市公司Leap Therapeutics 宣布以每枚代幣245 美元的平均價格購買203,775.27 枚ZEC 代幣並宣布轉型為ZEC 財庫公司已更名為Cypherpunk Technologies Inc.,此外該公司還宣布獲得Winklevoss Capital 領投美元的私募融資。

11月18日,Cypherpunk Technologies Inc.(Nasdaq: CYPH) 宣布,公司再次斥資1,800 萬美元購入29,869.29 枚ZEC(Zcash),平均購買價格為$602.63 美元。加上先前以5,000 萬美元購買的ZEC,Cypherpunk 的ZEC 總持有量已達233,644.56 枚,平均持倉成本為$291.04 美元。

此次收購使公司在Zcash 網路中的總擁有比例達到1.43%。 Cypherpunk 專注於隱私和自決權(self-sovereignty),認為Zcash 是“數位隱私的資產形式”,是應對Bitcoin 透明性及其金融基礎設施的對沖工具,尤其是在AI 豐富的未來。在此之前,公司剛任命了Winklevoss Capital 負責人Will McEvoy 為首席投資長(CIO)兼董事會成員,Winklevoss Capital 曾牽頭對該公司進行了5,888 萬美元的私募。該公司的目標是最終持有至少5% 的ZEC 總供應量,持續推進其以Zcash 為核心的數位資產金庫策略。

ZEC 能否成為繼BTC 之後又一獲得華爾街資本機構及加密資本們大力買入的加密標的,隨著ZEC 的價值不斷得到發現,或許將得到廣泛關注。

結論:ZEC 是「BTC隱私保險」?或許遠不止於此

當然,我們並不是鼓勵投資人追高買進ZEC,我們所呈現的是基於公開數據、市場結構與需求的客觀分析——從更長週期來看,ZEC 的長期趨勢表現或許仍具延續空間。

《為什麼納瓦爾說:ZCash是針對比特幣隱私的保險? 》一文中,IOSG Ventures 的Max Wong 對ZEC 上漲及背後技術原理機制進行了詳細說明,而其核心觀點,正是矽谷知名投資人Naval 第一次“站台”ZEC所說的那句話: “比特幣是針對法幣的保險;ZCash(ZEC)是針對比特幣的保險。”

如今,除了可與BTC 兌換、補位其隱私缺口外,ZEC 在部分市場參與者眼中,正逐漸承擔起「接棒比特幣的抗審查資產」這一新的敘事期許。

在21 世紀走向四分之一節點的當下,自由的價值或許不再僅以被合規化推動、被機構深度參與的BTC 為參照,而更可能由那些仍聚焦隱私與主權的技術方案來重新定義。在此視角下,ZEC 的回歸,像是一種重新點燃市場討論的「主權訊號」。

BTC
ETH
區塊鏈
金融
隱私幣
ZEC
XMR
幣安
Coinbase
技術
AI總結
返回頂部
  • 核心观点:ZEC因隐私优势成为BTC替代品。
  • 关键要素:
    1. 美国政府没收超18万枚BTC。
    2. ZEC隐私池活跃,屏蔽交易超2200笔。
    3. ZEC获机构投资,市值排名第16。
  • 市场影响:推动隐私币需求,重塑资产叙事。
  • 时效性标注:中期影响
下載Odaily星球日報app
讓一部分人先讀懂 Web3.0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