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世界超83% 的企業都在使用雲端服務搭建技術業務時,雲端儲存、雲端運算領域出現了集中、壟斷、專制情形,DFINITY 創新提出「公共電腦」概念,朝著達成用戶資料主權的目標踏出堅實的步伐,致力於打造去中心化、高效、便利的友善科技生態。
為了幫助更多開發者實現在IC 生態的專案拓新,由TinTinLand 聯合Blockchain Academy 共同主辦的「區塊鏈快速入門到開發實戰——邁向IC 生態,開發者構建Web3 應用的必修課」訓練營,自開班以來便受到了近4, 000 名海內外課程學員的關注和參與,並有425 位學員實際參與到了學習和實踐中,課程緊緊圍繞區塊鏈技術基礎、Motoko、Azle (TypeScript )和智能合約開發等進行理論與實務結合的開發學習,幫助「 0-1 年區塊鏈開發經驗」的技術小白從新人轉變為IC 開發大佬,提昇技術競爭力。

不僅是滿滿的課程乾貨吸引開發者探索IC 生態,在訓練營學習過程中,更有Blockchain Academy 主辦,ICP.Hub Hong Kong 與TinTinLand 攜手打造的ICP Star 2 Star 黑客鬆自2023 年12 月3 日啟動,並於2023 年12 月30 日舉辦決賽Demo Day 專案演示!近 200 位開發者報名, 28 個項目進入決賽,其中16 個項目來自 TinTinLand 主辦的ICP 訓練營,本次黑客松前三名項目也均為TinTinLand 主辦的ICP 訓練營學員提交。

今天,讓我們再走近ICP Star 2 Star 黑客鬆的獲獎隊伍Proton、Dawnlight、dare.to,探索獲獎開發團隊的高能技術奧秘,讓更多想要進入IC 生態深耕探索的開發者提供創意新靈感!
🏄♂️ 獲獎項目專訪
🥇 Proton
在Web3 社群賽道日益白熱化的當下,我們仍堅定地選擇去中心化社交進行專案創新探索,希望使用者可以在掌握內容、資料主權的前提下自如進行鏈上交流互動。 ——Proton 團隊
🧬 「雲端終端」社交定位,復刻Web2 體驗
為了賦予使用者「獨立空間」的社群應用體驗,Proton 緊密結合ICP 技術特色設計開發了全新DApp 。在Proton 平台上,每個用戶都有一個獨立的「 雲端伺服器」 進行資料儲存和隱私保護,談到專案開發初衷時,Proton 團隊談道:「我們選擇社交賽道也是因為社交應用相比其他賽道而言,最能體現ICP 和其他主流公鏈的差異化亮點,Proton 借助去中心化雲端服務能夠實現智慧託管。們協作慢慢自動完成。

此外,Proton 在技術應用上是前後端100% 全端上鍊,整個DApp 都完整部署在鏈上,這和其他鏈的社交協定有著分明的技術差異。這款完整上鍊的技術邏輯也是 Proton 希望最大限度地還原用戶Web2 社交應用體驗,又能實現輕巧、高效的應用目標。 “希望這個APP 能夠讓用戶有體驗Twitter 的相似感覺,而不會覺得上手非常困難”,帶著助力用戶輕鬆進入Web3 社交世界的目標,Proton 正走在項目升級再造的路上。
🧬 巧用Actor 模型架構,模組化資料主權
作為一款基於Actor 模型的DApp,Proton 進行了點對點的去中心化push-fetch 架構建設,「Actor 模型天生為高並發設計,透過訊息傳遞和非同步處理來實現並行和分散式計算,每個用戶都透過存取自己的雲端終端獲取訊息,不會對DApp 的整體運作帶來壓力,能夠輕鬆應對打銘文這種場景。幾乎太大區別,體驗感非常絲滑”,Proton 團隊介紹Actor 模型架構理念時說道。
根據團隊介紹,Proton 本質上是一個公共發貼空間,為任何想在去中心化網絡上發佈內容的人而設計,在Proton 上沒有“ 邊界” 的概念,用戶可以自由發布和訪問在社交媒體上的各類內容,超越了所有單一程式的互動設計,可以代表所有去中心化互聯網平台,「用戶可以選擇在Proton 的公共空間中發帖,而不是在X、Reddit 或Quora 等平台上發布,因為我們注重用戶的內容生產至上、用戶的主權至上,而不是更多第三方中介平台的壟斷控制。
🧬 整合互動四大模組,高效率匹配公域訊息
整體而言,Proton 的點對點去中心化推送-抓取架構分為四個模組:User、Feed、Post、Fetch:

User :使用者區,負責記錄使用者資訊和關係。這裡記錄了用戶的個人資料和關注關係;
Post :公共區,儲存所有公開發布的帖子,Root Post 可以建立許多Bucket 儲存貼文;
Feed :資訊流,儲存使用者的個人資訊流,Root Feed 會為每個使用者建立一個Feed;
Fetch :中轉站,負責推送某個用戶的最新資訊流,記錄了用戶Feed 未抓取的貼文、留言或按讚;
除了模型概念上的技術巧思,Proton 在功能整合上也實現了進一步優化。為了拓展社交公共區域和互動功能,Proton 創建了一個Feed 用於資訊儲存、查詢、按讚、發文;也是為了貼合雲端終端的服務概念,才有了Feed 的開發設計,讓用戶只需與自己的Canister 交互,實現獨立空間的自主控制。
事實上,使用者與Canister 的交互非常簡便,將自己的Canister 與公共資料庫的Canister 發送互通,隨後將訊息流轉由Canister 們後續協作,再分發給用戶追蹤者的Canister 中,實現公域流量的私域轉化和高效匹配。
🧬 建立公共資料庫,開發大型社交DApp
面向Web3 社群應用程式發展的未來,Proton 團隊正透過建構公用資料庫著力實現「用戶雲端終端」的進階目標,透過往Feed Canister 中加入錢包、定時發文、收藏等功能,達成社交強互動和快速索引的目的,“在Proton 公共數據庫中存儲了所有用戶公開發布的帖子。它作為公共數據庫存儲各種數據,並對所有人開放,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獲取信息數據,消解了Web2 APP 的數據孤島現象” ,Proton 團隊展望道。

Proton 也將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把開發完整的大型社交DApp、整合Dawnlight 作為重要目標,努力將Proton 這種基於Actor 模型的技術架構推廣給開發者社區,啟發更多開發者的靈感思維。談到對IC 生態的看法,Proton 團隊認為ICP 是底層設計成去中心化的雲端服務,底層去中心化就代表部署的網站服務、智慧合約不會被別人強制關停,上層部署應用可以完全由使用者自主掌控用來儲存私人數據,也可以選擇透過DAO 進行服務操控,轉變為完全的去中心化DApp 達到社區自治的目標,團隊希望更多開發者可以進入IC 生態,捕捉開發機遇,Let's build!
🛠️ Proton 詳情介紹:
https://neutronstardao.github.io/constellationzh.github.io/9.Dapp
🥈Dawnlight
Dawnlight 是一個旨在激勵創作者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同樣由ICP 訓練營的助教何元勳主導開發。創作者可以在該平台上發布自己的作品,並透過作品的銷售獲取收入。這個激勵模型為創作者經濟提供了新的途徑,使其作品成為可投資性資產。
不要害怕提出和嘗試新的想法,創新是黑客馬拉鬆比賽中最重要的部分。 ——Dawnlight 團隊
💡為創作者經濟而生,打破創作者低收入困境
與Proton 專案來自同一個開發者團隊,Dawnlight 的設計初衷源自於對Proton 社群平台的探索與需求。為了探索出能更好地解決創作者收入低的方案,Dawnlight 透過在基礎社交功能中添加激勵模型,將內容變成可投資性資產,旨在解決創作者面臨的募資難題,一鍵發行資產,使其成為創作者經濟的一部分。
Dawnlight 為創作者提供了發布作品並透過作品分成獲取收益的機會,隨著作品的受歡迎程度和購買量增加,每份作品的價格也會隨之上漲。秉持著「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期許,計畫透過將貼文代幣化公開發行,並給予資助者回報預期,促進人們自發性地對有價值的貼文進行早期捐款。另一方面,透過鏈上發行將資產發行和回報的過程都放在智能合約上,使其公開透明,並實現更高程度的去中心化。

💡深度融合IC 生態,實現便利的應用體驗
在IC(Internet Computer)生態中,Dawnlight 利用了擁有500 GB 儲存空間的Canister,利用其穩定的記憶體儲存用戶發布的作品,並將前後端部署在IC 上。這項措施簡化了開發和部署流程,為Dawnlight 的Demo 階段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使得部署測試的一整套流程能夠一步到位。

作為新一代創作者內容資產發行與交易協議,Dawnlight 利用Bonding Curve 為用戶的作品賦予激勵模型。此外,Dawnlight 不僅僅是一個協議,還將作為一個模組整合在社交DApp Proton 中,為用戶提供更便利的使用體驗。
對於用戶來說,Dawnlight 中是按照最新發佈時間進行排序,為了實現更公平的展示,創作者與價值發現者之間沒有過多優化。當Proton 整合Dawnlight 之後,用戶可以按照交易量排名和最新發布排名發現價值內容。
💡從課程走向黑客松,積極提升實戰技能
在Paul 老師主講的ICP 訓練營課程中,團隊就開始構思要建構出怎樣的Web3 創意專案。在獲得黑客松參賽機會後,開發團隊在備賽過程中積極利用訓練營提供的豐富資源和工具進行專案構思與技術實現。他們也曾遇到時間緊迫、技術難題等難題,最後透過團隊合作和導師解疑等方式成功克服了各種挑戰。

特別是在參與訓練營所舉辦的各種Workshop 活動中,團隊成員進一步加強了發展技能和知識——從講師那裡學到新的工具、技術或方法,也有機會與其他參與者交流經驗、分享想法,甚至找到潛在的合作夥伴,為黑客松征途增添了通往成功的可能性。團隊成員還表示,“Pual 老師解答問題超級有耐心,他的指導幫助我們克服了許多技術上的難題,讓我們在開發過程中受益匪淺。”
💡佈局未來發展,創新再出發
在獲得ICP Star 2 Star 黑客鬆的二等獎後,Dawnlight 正在部署著接下來的具體發展計劃。未來,Dawnlight 將與Proton 一起開發,作為一個模組被整合在Proton 裡提供經濟激勵,並作為開源工具為更多SocialFi 專案提供創作者經濟激勵。
回顧整個黑客松參賽經歷,Dawnlight 團隊坦言他們學到了很多——不僅提升了技術水平,還學會瞭如何更有效地進行團隊合作和專案管理。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經歷了從最初的專案構想到最終的實現與展示,整個團隊的默契和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團隊成員表示。
對於今後參加ICP 訓練營和黑客鬆的開發者,Dawnlight 建議:
1.注重團隊合作與溝通,充分發揮每個成員的優勢,團結一致才能創造出更好的專案。
2.保持好奇心和學習熱情,科技發展迅速,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保持競爭力。
3.不要害怕提出和嘗試新的想法,創新是黑客馬拉鬆比賽中最重要的部分。
此外,團隊海傾情推薦了對 ICP 初學者很有幫助的《互聯網電腦漫遊指南》內容,歡迎有興趣的開發者小夥伴閱讀:🔗 https://neutronstardao.github.io/constellationzh.github.io/
🌐 Dawnlight GitHub 首頁:GitHub - xiaoyuanxun/Dawnlight
希望大家在ICP 生態系統中不斷成長,勇於探索,創造出更多有價值的專案。相信每一次的參賽經驗都會是一次寶貴的學習和成長機會。加油! ——Dawnlight
🥉dare.to
dare.to 是一個自我挑戰平台,用戶可以在平台上創建挑戰,並在完成後獲得專案代幣獎勵。若未在設定時間內完成,用戶質押的代幣將捐贈給慈善機構或DAOs。
項目名稱來自“敢於”的英文“dare”,you dare?做就對了,勇於挑戰自己。 —— dare.to 團隊
🕹️ 與公益同行,讓目標變成現實的激勵平台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經常在新年或特定時期立下許多目標,但最終能夠堅持完成的卻寥寥無幾。 dare.to 的創立初衷正是為了幫助用戶克服這個難題,透過設立目標和獎勵機制,激發人們的動力,推動大家完成目標。無論是健身、學習或其他個人成長的目標,dare.to 都為使用者提供了一種創新的方式來追蹤和實現這些目標。
🥳 在dare.to 設立一個目標:
https://ivvrr-viaaa-aaaal-adhzq-cai.icp0.io/

🕹️ 打破傳統激勵機制,實現更有效率的目標達成
傳統的激勵機制缺乏強制性,許多人設定目標卻難以堅持。 dare.to 針對自製力不足的用戶,利用Web3 技術,透過智能合約強制鎖倉,直到用戶完成目標才歸還及獎勵代幣。若用戶無法完成挑戰,鎖定的代幣將用於捐獻,甚至可以多倍捐獻給慈善機構。這項機制不僅幫助用戶實現目標,也促進了公益事業的發展。

🕹️ 引進Internet Identity 技術,實現無縫體驗
在IC(Internet Computer)生態中,dare.to 利用了多項關鍵技術,包括Juno.build 用於數據存儲,Internet Identity 用於用戶身份驗證,Asset Canister 用於前端網頁部署,以及Smart Contract Canister 用於Motoko 智能合約部署。透過這些技術,dare.to 實現了用戶快速創建帳號和驗證智慧合約的功能,並且其鏈上身份驗證和去中心化代幣發行機制保證了系統的透明性和安全性。使用者透過Internet Identity 平台,不需要了解複雜的公私鑰機制。
此外,dare.to 計劃在下一版本中加入 Ledger Canister,用於處理代幣發放,每個用戶都有自己的Canister 記錄挑戰情況,確保隱私和減少依賴。目前,dare.to 主要提供個人挑戰,但在下一個版本 Ailurus Protocol 中,將引入多種挑戰形式,包括群體挑戰和長期目標打卡機制。用戶完成挑戰後,可以獲得meme 類型代幣作為獎勵,激勵更多人參與並完成挑戰。

🕹️ 從靈感到實踐,黑客松中的成長之路
dare.to 團隊在參加ICP 黑客松時,最初僅抱著學習的心態並沒有打算提交項目,但在舉辦方的鼓勵下,團隊靈機一動,提出了dare.to 項目。雖然團隊對ICP Ledger 的知識不足,但透過部分運用ERC-20 代幣和Internet Identity 產生的智能合約錢包,他們成功實現了專案的核心功能—— 透過公鑰+ passcod e 的模式生成了哈希值,然後使用ERC-4337 (Account Abstraction) 為每個用戶產生智慧合約帳號來接收代幣獎勵。在整個開發過程中,團隊克服了各種技術難題,並在Paul 老師的耐心指導下,不斷提陞技能和知識。
🕹️ 推出Ailurus Protocol,打造專屬Canister
dare.to 團隊正在為未來的發展做準備,並計劃推出Ailurus Protocol 作為中心群Hub。每位使用者將擁有自己的Canister,用於記錄挑戰,並能連接到Ailurus Hub 和第三方機構增強挑戰體驗。團隊希望透過Ailurus Protocol 提供模板開發中間件(Middleware),讓更多平台享受代幣獎勵和額外激勵。 dare.to 版本中,團隊尚未直接與任何慈善機構合作,而是透過能使用代幣捐獻的平台(The Giving Block)獲取慈善機構資訊及代幣捐獻地址。
Do you dare?做就對了,多參與,多嘗試,練習只會使人進步。
—— dare.to
🌐 dare.to 介紹影片: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sM7_cDe1NTtW8aNwPnpZSLVvZmhZBRDi/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