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白話解讀RGB++協定與生態最新進展

星球君的朋友们
Odaily资深作者
2024-04-17 09:00
本文約2056字,閱讀全文需要約3分鐘
RGB++協定相對於其他銘文類別協定優勢在哪裡?生態下哪些資產值得投資?

原文作者:DaPangDun( X: @DaPangDunCrypto

編按:加密研究員DaPangDun 在X 上發文整理了關於RGB++ 協議和生態方面的要點,幫助用戶更好的理解RGB++ 協議與生態的最新進展。 Odaily星球日報整理如下:

FAQ:協議方面

1. 同構綁定是什麼技術?

答:同構綁定提供了一種原生的方式,可以將BTC 上的一層資產(目前限於RGB++資產)映射到二層(目前限於ckb)網路上,這是不透過橋接的方式實現的,讓資產「 1-2 層轉移」從而享受一層的安全性和二層的擴展性。

2. Leap 之後,一層的資產如何鎖定的?

答:一層資產不鎖定,Leap 了之後,資產就在二層,不在一層了,只有 Leap 回去的時候重新綁定資產。我們可以把綁定類比與染色幣的“染色”,Leap 到二層對應“脫色”,Leap 回一層對應“再染色”。

3. RGB++資產在一層轉移時,發生了什麼事?

答:RGB++資產在一層創建之時,二層就同構了一個影子資產;在一層轉移的時候,影子資產會同構轉移;只有當用戶Leap 到二層時,才能操作在二層的資產。

4. 為什麼一層資產 G AS 消耗會這麼高?

答:事實上一層資產消耗高的原因並不完全是 GAS。一層資產的消耗=GAS+二層同構的 CELL 所佔用的 CKB 費用+其他。

其中:GAS 是用戶參與的網路費用,除了 Mint 這種,一般不會很高。 CKB 的佔用費用反而可能是大頭,例如一個 CELL 佔用 144 ckb,以 0.025 的價格就是 3.6 U,如果佔據 300 ckb 就是 7.5 U。其他指的是一些平台的服務費用等。

5. RGB++協定相對於其他銘文類別協定優勢在哪裡?

答:很多人沒有正確理解 RGB++協議,單純按照目前的消耗來看這個協議。

銘文類別協定你只能一直在主網上操作,所以它的擴展性是很受限的,持續消耗性是很大的;

RGB++協定只有你一直在主網上玩的時候消耗性大,但是它的核心是你可以Leap 到二層,在ckb 上玩,這時候gas 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計了,它的擴展性只是受ckb 網絡限制,持續性消耗僅在於Leap in 和Leap out 這兩個過程。

6. 為什麼現在沒有在二層玩,還是一層上玩呢?

答:因為現在二層的infra 很弱,一層已經有Market 了,還不只一家,二層都還沒有,那麼去二層就只能玩「transfer」了,這也是我建議CKB 專案方和社區要盡快開發infra 的原因;當然,這裡我比較期盼的點是要基於智能合約能力來開發infra,比如如果只是模仿一層的P2P Market,我覺得吸引力並不夠,也體現不了優越性,但是如果能開發基於cell 模型的AMM/DEX,那麼就很有意思了。

7. 為什麼分發方式是中心化的呢?

答:完全可以不採用中心化的方式分發,但是這樣就需要用戶自己構建這個二層映射的過程,包含拼接交易,簽發並廣播交易,還需要準備CKB 來完成這樣的操作,對於一般人來說基本是不大可能的,所以發射平台後台處理了這樣的過程。不過我了解到,具體的腳本社群有人在做,未來會實現去中心化的分發方式,如果是二層分發就更簡單了。

原因可以參考巫師的這條 post: https://x.com/0x cryptowizard/status/1780112123567428060 …

8. 協議的發展思路是什麼呢?

答:我個人的猜測是-Cipher 團隊主要來維護協議的運作、完善和更新等;而社區或者其他團隊則自行開發基於RGB++協議的infra 項目,一方面是屬於讓利讓更多的dev 進來,另一方面可以多線並進快速促進生態發展。 dev 進來的緣由是他們的計畫很可能會在這個生態中佔位成功,而如果看好這個生態,佔位成功就代表著未來可能的「成功」。

從開發的角度來說,應該是一層和二層並進的,就是生態項目一層和二層都要做,一層是第一步,二層是第二步(這裡面的邏輯關係不是必須的,但是比較好理解),這樣一二層的infra 在這個過程中就逐步都完善了。

FAQ:生態方面

1. Huehub 為什麼部署了之後需要那麼久才能 Mint?

答:協定機制的問題,協定部署後需要 6 個區塊的安全確認,所以需要時間來等待。

2. Huehub 為什麼不審核資產發行?

答:我認為這是一個選擇的問題。 ++是一個開源協議,誰都能基於該協議做發射台,Huehub 的定位可能是提供這樣的功能模組作為生態下的infra,所以不做審核要求;同時,審核也一定程度上代表著責任問題,這一塊也許暫時不願意觸碰,畢竟平台也沒有能力保證什麼。當然,我能理解,大家不希望有太多的資產又沒有財富效應,不過我們可能需要換位在 Huehub 的立場和定位上來思考這個問題。

3. 使用 unisat/okx 錢包參與 Huehub 有哪些注意事項?

答:官推其實都有具體介紹過,總結起來以下幾點。

  • 盡量使用新錢包,防止錢包內其他資產被燒

  • 目前支援 mint,掛單,取消掛單,買賣,不支援轉移

  • 不要單獨在錢包內將所有 BTC 資產轉移

4. 生態下目前有哪些 infra?

答:

  • 交易平台-Huehub,還有一些其他平台,我還沒深入研究

  • 資產管理器-Haste,管理不同錢包內的 RGB++資產

  • 錢包——Joyid 錢包 Neuron 錢包

  • 網域名稱系統——.bit(準備接取++)

  • DOBS market——joyid 錢包內建了一個 unicorn 的 market,不過我了解現在有團隊在做 dobs market(dobs,簡單理解就是 nft 的概念,當然,實際上有拓展)

  • 銘文平台——omiga

5. 生態下哪些資產值得投資?

答:我個人對於投資並不是很擅長,我一直強調我二級能力挺弱的,所以我一般會去尋找極早期同時具有一定確定性的機會並參與其中,關於具體標的還有投資上大家可以多參考

@0x cryptowizard的推文

最後,說一下我個人的想法:

對於新協議而言,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特別是在早期疊加infra 比較弱的情況下,所以希望大家盡量“寬容”,有問題反饋問題,少點戾氣; 其實這些團隊的開發速度已經非常快了,基於UTXO 模型的開發都是有難度的,而且目前接觸到的團隊態度上都還不錯。當然,從我們一般使用者角度來說,希望這些團隊都能大格局一些,跟用戶一起走向共贏。


B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