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CryptoScott_ETH, @Zou_Block
TL;DR:
Mobile Network 是Helium 的行動網路業務,Helium 本身所處的DePIN 賽道敘事火熱,其中的無線電通訊更是市場空間樂觀。而行動網絡更是佔據了無線電通訊全年收益的70% ,是市場收益的主要來源。因此,從發展賽道的角度來看,Mobile Network 所屬的賽道本身就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高獲利性。
Helium 於2023 年4 月正式完成遷移到Solana 中,降低營運成本的同時依托Solana 的強勢爆發和豐富生態,為Mobile Network 帶來更多的用戶流量和發展空間。其中Solana 生態的Saga 手機帶來的空投誘因以及Mapping 挖礦機制,使得用戶不斷湧入,也間接刺激了Mobile Network 的用戶擴充。
Mobile Network 目前佔據Helium 網絡近90% 的使用率,截止寫稿時用戶總日均消耗$ 2 K 的DC 以滿足網絡使用需求。目前的營運數據良好,在熱點數量和推出時間不足與IoT 網絡的情況下,卻能滿足強大的用戶需求覆蓋率。
Mobile Network 具有低門檻和高覆蓋率的特點,可刺激代幣的購買壓力和供應側的參與積極性,從而形成正向循環。讓$MOBILE 有望成為Helium 建立使用者認知度的強勢推手。
1. Mobile Network 項目摘要
1.1 Mobile Network 項目簡介
Mobile Network 所隸屬的Helium,Helium Network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無線網絡,主要有物聯網IoT Network($IOT) 和5 G 行動網Mobile Network ($MOBILE) 兩塊主要業務。
Helium 將網絡部署交付到全球範圍的用戶(People-Powered Networks),透過Hotspot 為LoRaWAN 標準的物聯網設備和蜂窩數據標準的5 G 網絡提供開放、大範圍的全球無線網絡覆蓋範圍。任何持有適配的熱點設備的用戶都可以透過部署熱點進行網路建設,從而獲得一定Mining 激勵。
Mobile Network 是Helium 無線網絡中的行動網絡業務,用戶需要購買5 G Hotspot 並連接CBRS Radios 來實現區域網絡覆蓋,Helium 網絡則會通過$MOBILE 代幣激勵這些提供者,將網絡基建以眾包的形式分散到全球各地,低成本和廣覆蓋地建立強大的5 G 網絡。
1.2 Mobile Network 項目詳情
2. Mobile Network 項目詳解
2.1 Mobile Network 團隊簡介
團隊在2021 年員工人數達到巔峰超100 人以上,平均任職時間將近3 年,目前有11-50 名員工在職。
Abhay Kumar (CEO):
Abhay 自2019 年以來一直參與Helium 社區,於2020 年夏天發布了第一個HIP,並於2020 年秋季加入了Nova Labs 核心開發團隊,擔任首席產品長。
Scott Sigel (COO):
Scott 是Helium 的營運官,曾擔任矽谷銀行的高級副總裁。與新創企業密切合作,支持其成長、財務和管理工作。也與內部研發團隊開創API 銀行、服務創新和產品設計等新項目。
Amir Haleem (Founder):
Amir 是Helium Mobile 的執行長兼Helium 共同創始人。在加入Helium 之前,Amir 在電玩產業長期任職,擔任遊戲新創公司Diversion 的首席技術官,以及瑞典斯德哥爾摩DICE 的《戰地風雲1942 》原始團隊成員。工作之餘,Amir 是前世界冠軍電競遊戲玩家、流行電競社群esreality.com 的共同創始人。
2.2 Mobile Network 融資狀況
Helium 共完成5 輪融資,總融資金額為253.8 M,Mobile Network 子網路暫無融資。
2.3 Mobile Network 網絡組成
2.3.1 CBRS Radios
Helium 5 G 熱點是透過使用CBRS ( Citizens 寬帶無線電服務) 來提供蜂巢覆蓋。 CBRS 由運營商提供,Mobile 官方通過和運營商合作,讓他們提供/ 支持Mobile 網絡連接部署。
一般將CBRS 分為室內室外,購買的熱點設備可以連接到室內或室外的CBRS 蜂窩無線電站,連接後可相應的提供室內室外網絡。
Source: tecore.com
只不過用戶需要確認,自己的5 G 熱點連接的CBRS 無線電是否通過了運營合作商FreedomFi 的認證,否則即使連接了也無法提供Mobile Network 的網絡覆蓋也無法獲得挖礦激勵。
2.3.2 Modeled Coverage
Proof of Coverage,覆蓋證明,以驗證熱點提供者是否誠實且準確地代表其位置、配置和創建的無線覆蓋範圍。 POC 鼓勵運營商在服務不足的地區部署,並準確報告其部署情況,以便用戶可以看到可用的覆蓋範圍。
Mobile Network 在創世之初, 5 G 業者只需要保持無線電在線就可以獲得獎勵。為了讓網絡可以變得更加可靠和可用,Mobile Network 引入了Modeled Coverage(模擬覆蓋),一種不同於其他subnetwork 的POC 證明。
通過引入更多的資料來源例如分區和人口密度從而實現覆蓋率的有效性,並激勵運營商在重要地方部署。即在Mobile Network 中使用六邊形,確定給定六邊形內的熱點位置和數量,從而確定覆蓋範圍的位置並提供獎勵給在最佳位置部署的無線電。
2.3.3 參與者
Mobile 網絡中主要為訂閱者,測繪者,服務供應商,熱點主機,熱點供應商和預言機組成。其中服務供應商,熱點供應商和預言機想要參與網路必須質押一定數量的$MOBILE 代幣並獲得質押獎勵。
熱點供應商:至少持有50 M $MOBILE;服務提供者:至少持有500 M $MOBILE。服務提供者被允許/ 鼓勵使用他們獲得的$MOBILE 排放池來增加他們的訂閱用戶。Mobile Network 也給服務供應商20% 的網絡$MOBILE 排放激勵,從而吸引用戶參與Helium 5 G 網絡來獲得獎勵。
Helium Mobile(手機訂閱服務)就是其中一個服務供應商,透過創新的行動電信商模式,從而激勵用戶參與網路覆蓋構建,並利用加密經濟學從而降低成本並增加收益。
以下是Mobile Network 的簡要工作流程:Mapper 通過驗證Hotspot 運營商覆蓋網絡進行POC 證明獲得獎勵;運營商成功通過驗證之後也會獲得網絡激勵;Mobile Network 由Service Provider 通過運營激勵更多人使用該網絡。
Source: Offical Doc
2.4 Mobile Network 產品服務
Helium Mobile Network 是Helium 的subnetwork,專注於實現5 G 網絡的覆蓋範圍。用戶需要購買5 G Hotspot 和CBRS Radios 來實現區域網路覆蓋。
Mobile Network 讓用戶可以透過購買專屬的熱點設備從而提供網絡,設備可以透過目前Mobile 合作的大型熱點運營商商店購買設備,例如Bobcat, Calchip, FreedomFi 等等都提供了對應的設備。
如果想要作為消費者使用Mobile 網絡,可以購買網絡的運營服務商例如FreedomFi 的SIM 卡享受Helium 5 G 網絡,網絡費用通過將$MOBILE 燃燒DC(流量證明)進行使用。
Source: FreedomFi Website
另外在全美也推出了自己的手機訂閱收益服務Helium Mobile, 建立在Helium Network 上並在Saga (Solana 區塊鏈推出)手機上推出。這個讓用戶透過日常使用賺取加密代幣的的無線電話服務,目前在邁阿密進行了試點。
Helium Mobile 訂閱用戶,透過"Mapping for Helium"從而獲得$MOBILE 獎勵。 「Discovery Mapping」 板塊,一種透過位置分享使得用戶可以了解哪塊區域實現了覆蓋。因而「Mapping」測繪,可以理解為透過授權你的收集位置信息,從而增強Helium Mobile Network,並幫助Helium 發現適合部署新的網絡覆蓋的理想位置。作為回報,用戶可以獲得$MOBILE 代幣,同時也可以使用賺取的$MOBILE 用於支付每月的訂閱費用。
Helium Mobile 服務自推出以來,目前已經有7256 個線上CBRS Radio 部署在美國,總用戶數不斷上升,特別是12 月開始呈直線飆升;每日新訂閱用戶量自12 月初起上漲到新階梯,日皆從成長用戶數十到數百並保持穩定, 截止寫稿時已有37.6 K 的用戶註冊Helium Mobile 進入到Mobile 的網絡擴張中。無論是單日,近7 天或近一個月,Moile Network 的用戶人數都在樂觀的成長。
此外,Helium Mobile 使用eSIM 而非SIM 卡的形式,更快速且方便的加入到使用者的日常生活中。
SIM 卡是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的簡稱,簡單理解就是電話卡,包含了你的電話號碼,身分證明,地點資訊和安全密碼等等。當你從電信服務商購買SIM 卡時需要購買服務商的服務套餐,例如購買中國移動的SIM 卡,就只能從行動套餐中選。
eSIM 卡是嵌入式的SIM 卡,和SIM 卡的作用一樣,只不過不能被實體的移出。嵌入在手機裝置中,如果要啟動可以掃描QR 碼或手動輸入行動網路供應商的信息。
Source: astound
如果想要切換服務供應商,用戶也需要購買新的SIM 卡。但eSIM 卡是可編程的,可以輕鬆的啟動蜂窩網絡,添加新的號碼,從而切換服務提供者而無需購買新的實體SIM 卡。
因此,Helium Mobile 使用eSIM 的形式,降低使用者操作成本的同時也使得網路可以快速交付滲透。
3. Mobile Network 發展歷程
3.1 Mobile Network 重大歷史事件
2013 年7 月1 日,Helium Network 正式由Helium.Inc 公司啟動
2017 年1 月1 日,Helium 決定使用區塊鏈協議
2019 年7 月29 日,第一個$HNT 被產出
2020 年8 月12 日,DC 流量證明正式上線,用戶和熱點需要付費。
2020 年11 月20 日,引入發行減半,淨排放和最大供應三種機制以維護$HNT
2021 年2 月12 日,Helium 引入驗證者以及對應的POS 質押機制以維護網路安全
2021 年2 月23 日,提供1 M 個$HNT 發行DeWi Grant 項目
2021 年7 月27 日,Helium 網絡達到100 K 全球熱點覆蓋
2022 年2 月19 日,Helium.Inc 更名為Nova Labs Inc
2022 年5 月6 日,輕熱點(Light HotSpot) 正式推出,將資料儲存任務轉移給驗證者
2022 年6 月8 日,支援Networks of Networks,讓其他網路部署到Helium 生態中
2022 年7 月13 日,開啟Helium Mobile Network,實現5 G 網覆蓋與$MOBILE 挖礦
2022 年9 月20 日,與T-Mobile 美國電信服務商巨頭合作,推出美國試點
2022 年9 月26 日,HIP 70 提案通過,決定遷移至Solana 網絡上
2023 年4 月18 日,Helium Network 正式完成遷移
2023 年12 月6 日,推出Helium Mobile 電話套餐訂閱服務
2024 年1 月25 日,和Telefónica 電信服務供應商達成合作,在墨西哥部署熱點
3.2 現狀分析
3.2.1 網絡使用
根據Helium Hotspots Map,在2023 年12 月20 日,Helium 網絡目前擁有4237 個活動的5 G 熱點。目前熱點運營商主要集中在美國,歐洲,和中國部分地區。
最近一個月以來,Helium 的日均網絡使用情況呈上升趨勢,平均一天可以消費約12 K 價值的DC 用於網絡使用;其中消耗的將近80% 的DC 是通過燃燒$HNT(Helium Network 原生代幣)得到,$MOBILE 和$IOT 的燃燒兌DC 的佔比不高。
不過$MOBILE 的燃燒金額仍是$IOT 的10 倍多,可以看出在網絡使用層面,Mobile 的使用需求量相比IoT 網絡更大,其網絡收益(獲得的DC)更可觀。
從Helium 網絡使用用例來看,Mobile Network 的Utility Score ( 用於衡量每個Subnetwork 可以獲得的$HNT)較高,因而其獲得的$HNT 排放也高。
Mobile Network 的使用用例幾乎佔據整個Helium 90% 的份額,單日網絡消耗額$ 2 K 左右,為IoT 物聯網的5 倍多,但其活躍熱點確只有IoT 的1/50 ,相比來看Mobile的部署熱點少,但網路使用率非常理想。
3.2.2 持幣地址分析
根據Solscan 數據顯示,持幣地址自12 月初急劇上漲3 倍,從15 K 左右飆升到45 K;活躍地址佔總持倉地址5% ;鏈上持有$MOBILE 的前10 地址(均1% 以上)佔42.18% ,其餘地址持幣佔比57.2% 。代幣分佈相對集中,鯨魚持倉量大。
3.2.3 合作夥伴
Helium Mobile 於22 年與美國5 G 領域的重要參與者之一T-Mobile 達成了多年合作夥伴關係,標誌著其在行動網絡中的重要地位。同時FreedomFi, Dish, GIGSKY, Bobcat, Mosolabs 等等無限網路供應商也參與到Helium Mobile Network 的建置中,為其提供網路覆蓋。
除此之外,供應商如FreedomFi 透過推出Helium 5 G 系列產品,來幫助使用者更好的連線使用Helium 5 G 網絡。用戶可以購買符合標準的設備參與到Mobile Network 的網路建置中。
1 月25 日,全球領先的電信服務商Telefónica 宣布與Nova Labs 合作,在墨西哥城和瓦哈卡部署Helium Mobile 熱點。這些熱點利用基於加密貨幣的Helium 5 G 網絡,Telefónica 將卸載其行動數據流量到Helium Mobile 並擴展其在墨西哥的覆蓋範圍。
目前,Telefónica 是第一家在墨西哥直接提供Helium Mobile 硬件的主要無線運營商,且該公司聲稱在歐洲和拉丁美洲擁有約3.83 億客戶。
可以看出,從美國到墨西哥,Helium Mobile Network 正在不斷的走向國際市場,擴張自己的商業版圖。而由於每個參與Mobile 網絡的服務供應商和熱點業者都需要質押高額的$MOBILE,也在變相的抑制代幣流通,從而有效穩定/ 抬高幣價。
4. Mobile Network 經濟模型
Helium 網絡的原代幣$HNT, Helium 的子網IOT Network 的原生代幣$IOT,子網Mobile Network 的原生代幣$MOBILE。
Helium 子網代幣如上都會由$HNT 支持,所以Helium 主網會根據每個子網的Utility Score 來分配一定數量的$HNT,$IOT 和$MOBILE 均可以在Helium Wallet 上兌換成$HNT。
4.1 Data Credits
Data Credits (DC,流量積分)是一種與美元錨定的燃料通證, 1 個DC 的價格將恆定在0.00001 美元,只能透過燃燒$HNT 獲得,不可轉移。
使用場景Data Credits:
增加熱點:需要4, 000, 000 個DC
執行新增熱點交易費用: 65, 000 個DC
斷言位置: 1, 000, 000 個DC
執行斷言位置交易費用: 70, 000 個DC
所有的交易都會上鍊,而且都需要消耗DC,當用戶需要時,錢包將自動燃燒等值的網絡原生代幣產生DC 並使用。
網絡原生代幣主要為網絡的Supply 側的角色提供價值,DC 為網絡的Demand 消費面提供價值。
為什麼不直接使用原生代幣如$MOBILE 等作為網絡消費的代幣,從而擴展代幣的消費場景呢?
以下是個人的理解:當行情向下時且以原生代幣作為消費代幣時,很可能存在代幣流通量大,而需求層小,從而導致代幣價格下跌;價格下跌導致網絡運營商的收益逐漸降低,打擊參與積極性;當運營商不斷流失時,網絡的覆蓋和維護逐漸走低,產品服務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需求側逐步萎靡,導致進一步價格下跌,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但由於DC 的單一價格穩定,即使出現了上述的行情下行的情況,無論是Supply 側還是Demand 側,都可以將代幣兌換成DC,以實現資產的保值,甚至實現套利。例如在行情低迷時,將DC 轉換成大量$MOBILE,在價格回升時再兌換成DC。相當於起到一個穩定幣的作用,從而有效的降低市場行情的變動帶來的負面作用。
IoT 和Mobile 網絡的使用用戶需要將$IOT, $MOBILE 代幣在Helium Wallet App 裡兌換成$HNT,再燃燒$HNT 換成DC,$MOBILE 等子網代幣本身沒有燃燒場景。
4.2 $MOBILE
$MOBILE 是Helium Mobile Network 的代幣,總供應量上線為230 B。其中有50 B 在Mobile Network 啟動時進行了預先分配。 $MOBILE 採用排放縮減機制,具體規則如下:
$MOBILE 的排放主要分配給支援POC 證明的節點,5 G 熱點持有者,測繪者(Helium Mobile),服務供應商,預言機和veHNT 質押者。所有的分配比例( 暫時) 不隨著縮減機製而變化,主要分配給5 G 熱點持有者,激勵力道大。
主要獲得來源:
網絡參與者:包括熱點提供者POC 覆蓋激勵,驗證者...
Helium Mobile: 訂閱服務的測繪者“Mapper”
網路質押獎勵:驗證者透過質押$MOBILE 來維護網路安全並獲得獎勵
主要消耗場景:
Onboard Fee
支付Helium Mobile 訂閱服務:用賺取的$MOBILE 直接支付
為了提高Mobile Network 的Utility Score,用於衡量網路使用效率同時也決定了每個subDAO 的$HNT(Helium Network 原生代幣) 排放比例。
在HIP 53 中正式引入了Onboarding Fees, 旨在對於每個熱點主機收取啟動費用,主要包括Hotspot Addition Fee 和Assert Location Fee,在HIP 96 中,將Onboarding Fees 更新為網絡參與者標準化入門費結構,Assert Location Fee 在HIP 97 中被取消。
室內WiFi AP:總Onboarding Fee($ 20), 消耗1 M DC($ 10 的$HNT)+$ 10 的$MOBILE
室外WiFi AP:總Onboarding Fee($ 30), 消耗1 M DC($ 10 的$HNT)+$ 10 的$HNT+$ 10 的$MOBILE
根據不同設備的等級和類型進行分類,以滿足日益擴張的需求。同時進一步的擴展了$MOBILE 的消費場景,也為整個Helium 網絡帶來額外的效益,使得所有的subnetwork 的標準統一。
4.3 $MOBILE 價值捕獲
除了上述的$MOBILE 的消耗場景,目前- $MOBILE 對於使用者的主要反哺收益是治理投票。用戶可以透過質押代幣獲得$veMOBILE,$veMOBILE 持有者可以提案並投票,以實現網絡更新和治理。
$veMOBILE 無法轉移,根據使用者鎖定的$MOBILE 的數量時間進行治理權的加權;最高鎖定4 年可以獲得100 倍的治理權,最低6 個月可以獲得1 倍的治理權。
5. 賽道解析
5.1 賽道概覽
DePIN (Decentralized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Network) 中心化物理基礎設施網絡,通過代幣激勵用戶分享自己的閒置資源包括空間,通信寬頻,存儲,計算等等來構建基礎設施網絡。
傳統的資訊和通訊技術領域,如硬件、軟件、雲端計算和數據存儲,以及通訊技術等等均在一定程度上被大機構壟斷,導致行業壁壘增加,中小企業競爭門檻太高,不利於行業蓬勃發展。
而DePIN 透過眾包模式,允許任何有閒置運算資源的使用者都可以參與到基礎設施的建設中,自從下而上,降低門檻的同時提升服務廣度,合力構建實體基礎設施網絡。目前DePIN 主要分為三大類別:運算儲存、軟件供應商、遠端通訊。
而Mobile Network 隸屬於DePIN 產業中的遠端通訊中的Wireless 無線電賽道。根據Messari 報告稱,目前Wireless 無線電賽道比計算儲存的市場更大,年復合成長率在30% -35% 且沒有下降的趨勢。
無線電年度全球收益達到1.5 T+,其中行動網路(Mobile Network)佔70% 的份額。可以看出Helium 本身的賽道的發展前景樂觀,其Mobile Network 更是有望成為推動Helium 發展的主力軍。
5.2 競爭項目
5.2.1 Pollen
Pollen 於2022 年2 月推出,旨在建立一個專注於隱私、匿名和自由的去中心化行動網路。通過授權用戶利用區塊鏈、CBRS 和其他開源技術來建立、擁有和運營分散的網路基礎設施,從而顛覆傳統的集中式行動網路模型。
以下是其工作流程:
網絡參與者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最終用戶(“Birds”):終端使用者使用的設備例如電話,可以透過Pollen 網絡進行連線。相容CBRS 的裝置可以下載Pollen eSIM 或購買SIM 卡,從而成為Bird 並連接到Pollen 網絡。
驗證器(“Bees”):Bees 通過在物理世界中移動並報告覆蓋範圍統計信息來驗證Pollen 以及其他網絡的網絡覆蓋範圍,相當於POC 證明。
網路供應商(「Flowers」):Flowers 透過基地台/ 天線提供網路覆蓋,從而獲得$PCN 代幣激勵。
Pollen Mobile 網絡的原生代幣$PCN,總供應上線為10 億,主要作為以下幾種用途:
1)Pollen 網絡內的支付(例如資料訂閱,硬件購買等)
2)獎勵提供網絡覆蓋的Flower 所有者
3)獎勵驗證器,驗證Flower 覆蓋範圍
4)獎勵終端用戶使用網絡
業務分類商業模式:
Pollen Mobile Hybrid Network Operator(「MHNO」):在現有行動網路運營商(「MNO」)尚缺覆蓋的區域集中RAN 部署;和部署固定無線電和公共/ 私人網路的RAN 相結合;利用現有的MNO 商業化協議推出更優質的服務。
固定無線存取/ 無線網路服務:Pollen 將使任何人輕鬆且實惠地部署無線網路存取。一旦部署,利用CBRS(和其他行動頻段)的Pollen 安裝也將能夠支援行動服務,例如Pollen MHNO。
公共/ 私人混合網絡:Pollen 旨在使任何人- 從個人,到中小型企業,到最大的企業- 能夠以任何規模實惠地部署私人網絡。
Pollen MHNO:向MNO 和行動虛擬網路運營商(「MVNO」)收費。
5.2.2 xNET
XNET 是部署在Polygon 上,使用區塊鏈技術、CBRS 和網絡運營商社區,為消費者和企業帶來真正的行動無線5 G 連接。 XNET 將利用CBRS 和任何其他可用的無線電頻譜實現現代化的4 G 和5 G 無線網絡,以加密獎勵的形式擁有和營運XNET 的無線網路基礎設施。
與Helium 和其他CBRS 無線電競爭對手不同,XNET 將提供全服務的語音和數據網絡,作為真正的行動網絡運營商運作。在下面的簡化圖表中,可以看到三種不同類型的XNET 網絡節點和一個網絡客戶端集合,包括充當XNET 網絡驗證器的客戶端,通過公共區塊鏈協調各個節點以充當行動網路。
共有兩種,原生代幣$XNET(總供應量上限為24 Billion),網上支付代幣$XNETD
$XNET:總供應量上限為24 Billion,主要用作激勵節點和驗證者的網絡維護
$XNETD:只能透過$XNET 轉換取得,透過燃燒現有的$XNET 以獲得用戶支付網路互動費用,例如數據或語音服務費
5.2.3 對比總結
我們對三者進行了簡單的對比,其中Mobile 和Pollen 都是部署在Solana 上,xNET 則部署在Polygon 上,目前在DePIN 賽道上Solana 上處於領先地位;Mobile Network 的業務線較為豐富,除了基本的5 G 行動網路的連接,還有額外的收集訂閱服務等Service Provider 加速網絡的覆蓋和使用。
Pollen 的代幣不僅激勵網路貢獻者,也同樣激勵網路使用者,包括用戶需要支付的網路使用費用也是$PCN,較為特別,Helium 和XNET 都是採用第二代幣作為網路支付媒介。從網路使用數據來看,Mobile Network 仍佔主要地位,其熱點運營商和網路使用率均遠遠超過其競爭者。
6. 結論風險提示
優勢點:
Solana 生態加成:目前Solana 生態的強勢頭為Helium 帶來不少加成,例如Solana 的Saga 手機,越來越多的專案方給予持有手機的用戶空投,進一步增加購買需求,用戶持續增長的同時,也擴大的Mobile Network 的用戶數。
Mobile 網絡使用門檻低且覆蓋效率快,所涉及的是人們日常中非常剛性的需求。所以雖然Mobile 網絡推出時間晚於IoT 網絡,但目前的網路使用需求已遠遠超出IoT,Mobile Network 無疑成為了Helium 建立使用者認知度的強勢推手。
生態合作夥伴豐富:和不少頭部業者建立合作關係,快速的實現業務部署和擴張,有利於提前鞏固產業地位。
Helium 在上一輪週期中完成了DePIN 的概念驗證,也踩了不少坑習得經驗,在新的周期中有望踩在「石頭」上獲得新的增長。
劣勢點:
設備限制多,提高了參與門檻:在Helium 中,使用者不是透過自己的閒置資源貢獻網絡,而是需要購買符合標準的設備才能參與。這也導致了某個時期,設備的價格被炒到很高,運營商的成本不斷增加。
存在監管法規風險:由於不同的區塊鍊網絡受到不同的監管政策的影響,因此Helium 遷移到Solana 網絡可能會帶來新的法規風險和法律要求。
參考資料
[ 1 ]https://dune.com/browse/dashboards?q=mobile
[2]https://www.eet-china.com/mp/a178074.html
[3]https://heliumchina.gitbook.io/helium/
[4]https://docs.helium.com/tokens/hnt-token
[5]https://blog.helium.com/a-new-era-for-helium-begins-with-upgrade-to-solana-blockchain-88b742276ec1
[6]https://explorer.helium.com/
[7]https://solana.com/news/case-study-helium
[8]https://www.sohu.com/a/ 642889492 _ 212355 khttps ://realms.heliumvote.com/dao/hnt
[9]https://realms.heliumvote.com/dao/IOT
[10]https://github.com/helium/HIP/blob/main/0025-validators.md
[11]https://tokenterminal.com/terminal/projects/helium
[12]https://dune.com/helium-foundation/helium-data-credits
[13]https://docs.pollenmobile.io/pollen-mobile-docs/white-paper/pollen-economics
[14]https://www.xnet.company/files/Whitepaper.pdf
[15]https://tokenomicshub.xyz/helium
[16]https://medium.com/helium-foundation/what-you-need-to-know-about-hip-52-and-hip-53-aaa2c 51307 a 2
[ 17 ]https://www.blocktempo.com/hip-70-helium-core-team-proposes-to-migrate-to-solana/
【聲明】本報告是由@GryphsisAcademy的學生@auggest_crypto完成的原創作品, 由Gryphsis Academy 導師@CryptoScott_ETH 和@Zou_Block給予修改建議。作者自行對所有內容負責,該內容並不必然反映Gryphsis Academy 的觀點,也不必然反映委託撰寫報告的組織的觀點。編輯內容和決策不受讀者的影響。請知悉,作者可能擁有本報告中提到的加密貨幣。本文件僅供資訊參考,不應作為投資決策的基礎。強烈建議您進行自己的研究,並在進行投資決策之前諮詢中立的財務、稅務或法律顧問。請記住,任何資產的過去表現並不能保證未來的回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