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去中心化應用的終極是應用鏈?
Moonbeam Network
特邀专栏作者
2022-11-22 11:05
本文約5967字,閱讀全文需要約9分鐘
Moonbeam的創始人Derek Yoo分享了他對區塊鏈興起到未來發展方向的思考。

互操作性是近期在Web 3 興起的概念,是指不同的計算機系統、網絡、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一起工作並共享信息的能力。隨著鏈上通信、語義交互逐漸復雜,鏈上用戶多樣的需求已然超出應用在單條鏈可承受的技術能力。

正文

二級標題

TL;DR

  • 正文

  • 如今的公鏈方案面臨著鏈上性能和運營成本錯配、碎片化流動性和有限可定制性等問題,無形中限制了鏈上應用的多樣性和規模化擴張;

  • 從去中心化應用走向定制化的應用鏈,是實現業務規模從1 到100 的可行之路,dYdX正在進行有價值的嘗試;

  • Moonbeam引領的Connected Contracts正幫助更多跨鏈互操作協議從普遍使用的EVM兼容走向原生的多鏈業務拓展;

  • 正如我在

  • 正如我在一級標題一級標題

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會有驚人的相似

我的分享將包括:

  • Moonbeam專注跨鏈的背景

  • 我們是如何構建跨鏈解決方案

  • 為何堅信多鏈未來的原因

歷史總能給予我啟發,回顧技術變遷,讓我受益匪淺。

正如馬克·吐溫曾說的,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會有驚人的相似。

我們能從歷史中感知到一套發展的規律。對我來說,通用計算的發展史是一次值得學習的前車之鑑,它的變遷演進和區塊鏈(Web 3 )隨時間巨輪前行的道路類似,在時間的推移中持續發展。

在這裡,我展示了兩條時間軸。相信你還記得計算機在誕生初期是昂貴而又稀少的,計算機資源是稀缺的,但後期得益於完善的功能體系,更多的用戶共享獲得了計算機的功能。

對比現在,這種規律依然存在,甚至在某些方面是正確的,當我們推及到區塊鏈,以太坊主網,甚至是Moonbeam。

我們都很清楚,區塊鏈上的資源仍舊稀缺,很多使用者仍像使用計算機一樣共享區塊鏈的資源。如此說來,區塊鏈亦可簡單地視為社區化的計算機。

到現在,我們的區塊鏈又有了新的演變,應用鏈(APP Chain)映入眼簾。這就和電腦普及的歷史道路有些相像了,我們不用共享一台電腦的資源,而是直接擁有自己的電腦。

以此類推,應用鏈也正在區塊鏈世界中表達這一概念:即在Web 3 中,您的應用將匹配其專屬於它的區塊鏈,而不是在一個共享資源的區塊鏈平台。

我認為我們正處於一個萬鏈共生的環境,不管是應用鏈、共享資源的智能合約平台都是首次出現在一起。他們相互之間能傳遞信息。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Connected Contracts是實現互操作的有效方案

按照這種設想,Moonbeam專注於我們所描述的Connected Contracts。通過跨鏈互操作協議,智能合約可以在Moonbeam獲取來自任何鏈上的用戶、服務等。已經有大量的應用已經運用這種方式運行在Moonbeam,你將看到更多運用跨鏈互操作協議實現自身業務的知名項目演示,包括他們的業務是如何展開和使用的介紹。

回到Moonbeam,我們是如何實現Connected Contracts的想法呢?

重點一:盡可能多地集成更多跨鏈互操作協議。作為基於波卡發展的平行鏈,我們有原生訪問XCM的優勢,XCM是一個跨鏈通信系統。

重點二:實現多類型的信息傳遞系統集成在Moonbeam,比如Axelar、LayerZero、Wormhole、Hyperlane等更多的協議正在Moonbeam大放異彩。

我們正竭盡所能,為開發者提供更多樣的選擇,協助他們同時集成更多的區塊鏈。

同時,我們也在Moonbeam打造了全兼容以太坊的開發環境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現有多鏈部署方案無法解決業務擴張的本質問題

所以, 多鏈的發展現狀是什麼樣的,遇到了哪些瓶頸?

在第一輪多鏈部署的浪潮中,多鏈更傾向於多地部署的狀態。

具體來說,如果一個協議希望運營在5 條不同的區塊鏈,可能需要5 套不同的合約協議,以此支撐這個應用在5 條不同公鏈運行的能力。比如,你需要在以太坊主網部署一套合約,在Polygon部署一套,在Moonbeam或是BNBChain部署一套單獨的合約。

這種方式實現了多鏈部署的想法,但每條每條公鏈上的合約卻和孤島一般,用戶和服務無法在鏈之間相互串通,顯而易見的劣勢是碎片化的挑戰。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Prime Protocol提供了流動性碎片化解決方案

舉一個例子,在稍後Prime Protocol成員Colton的講解中也能聽到這個案例,這是一個支持多鏈信息傳遞的底層架構方案。 Prime Protocol創建了一個原生的多鏈架構,是一個中心輻射型的架構,幫助你在所有想要交互合約的公鏈部署業務,並同時實現業務在不同鏈之間的互通。

多鏈間的協調只需要專注於一條鏈,而不用分散精力至每一條部署業務的公鏈。這就像擁有一個超級智能合約,我們暫且稱它為打造在Moonbeam的多鏈樞紐,在其他鏈上的業務交互如同圍繞著樞紐的遠程衛星,比如在以太坊主網、BNBChain或其他公鏈。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Moonbeam實現Polkadot和Cosmos首次跨鏈交互

另一個Connected Contracts跨鏈的真實案例,是Moonbeam與Osmosis之間的跨鏈交互

Osmosis是一個基於Cosmos SDK的DEX,他們希望實現一鍵存入DOT的功能,用戶可以把原生的DOT直接存入位於Osmosis的存入地址。

在這個功能背後隱藏了很多複雜邏輯,當用戶使用原生的DOT時,這些DOT需要經過Moonbeam,通過XCM成為xcDOT,然後通過集成在Moonbeam的Axelar路由到Cosmos的interchain再到Osmosis。當DOT進入了Osmosis,合成LP的動作就會被觸發。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打造Web 3 的雲基礎設施是Moonbeam的目標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是什麼驅動應用質變為應用鏈?

回顧過去的幾年,已經有大量的應用鏈上線在各個基礎底層。即使我們只看三個生態系統:Polkadot、Avalanche和Cosmos,大量的應用鏈已經在這些生態中誕生。

你能發現一些業內知名的項目,比如dYdX(業內規模最大的去中心化衍生品平台),這個項目始於以太坊主網,之後他們遷移至Layer 2 解決方案,落地在Starkware,以便拓展他們的業務。近期,dYdX宣布他們正在Cosmos構建一條應用鏈。看到這類現象,值得我們思考的是,為什麼應用的下一步是應用鏈?

我認為有幾個關鍵的驅動因素。

首先,性能和成本。想像一下,當你處於一個共享的平台,並需要從這個平台獲得大量的資源,資源的價格隨著需求水漲船高,久而久之,使用你產品的用戶將不得不承受服務成本提高帶來的負面傷害。

鑄造NFT的流程中就不難發現這類問題,鏈的運行效率變慢,NFT的可用性隨之降低。如果擁有專屬的應用鏈,在鏈上配備各種性能將不成問題,因為這是專屬於你的產品app的鏈,用戶的使用體驗也能得到很好的保護。

對於正在經歷快速成長的應用,擴大業務規模,希望用戶成倍增長,這對他們來說極具吸引力。

其次,可定制性。隨著dapp業務的拓展,產品將需要覆蓋更廣的用戶群體。產品落地的執行力將成為優化dapp的動力。如果能在基礎架構中滿足業務拓展的靈活性,這將對效率的提升大有裨益。

我相信這個因素也會推動項目方擁有一條專門服務於其產品的鏈,實現定制化的靈活優化的開發環境。

最後的動因,可能有點偏哲學,是價值捕獲。當你的應用升級成為一條公鏈,流通於應用中的token也就擁有和Layer 1 公鏈一樣的價值,它具有保護基礎鏈安全穩定的重要功能,比如質押或其他功能將融入token本身。所以,這也是項目方選擇成為應用鏈的重要驅動因素之一。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成為應用鏈的挑戰有哪些?

比如最基本對基礎設施的要求,你會需要Bootstrap驗證人集合,創建(或尋找)一群區塊生產者,或是為整條鏈設置生產區塊的角色,你得關注很多基礎性的工作。不過,這些工作在你使用公鏈這樣的共享資源平台時,你是能直接通過付費獲取這些資源。所以,從應用到應用鏈,對很多項目方來說,是一個質變的轉折點,這也讓很多項目方對獨立發展應用鏈的規劃望而卻步。

另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安全性,為鏈上安全性的付出可能和鏈實際的使用效率不成正比。直白點說,如果你的產品首次面世,產品卻不對市場胃口,但為了維護應用鏈,你依然得在安全性上支付巨額費用。甚至應用鏈的安全性在初期並不穩固,可能只有一個小規模的驗證人集維護,而且token的經濟價值在初期也未體現,這時候的鏈很容易受到外來的惡意攻擊。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對Containerized App Chain展望

我正在思考一個概念,暫且把它叫做“Containerized app chain”,這個概念的目標是讓開發者構建應用鏈這件事兒變得非常簡單。

開發者只需要按照構建區塊鏈的邏輯,或是利用Substrate Runtime的特性,按照他們自身產品的需求更改相應的代碼,而波卡和Moonbeam則是應用鏈安全性的提供方。

注意,這邊有一個新功能,也就是Container本身將是一個執行環境,它將提供完整的應用鏈所需功能和其他開發應用鏈所需的服務。因此Container是一個支持區塊生產和維護區塊鏈狀態的執行環境,是支撐鏈運行(生產區塊)的技術支撐。

如果你也認同我的觀點,假設我們真的落地了類似Container的執行環境,我們能受益的好處顯而易見。

比如我剛才提到的對成本控制的能力、業務拓展能力等。而這一切的實現就像智能合約部署在Moonbeam的EVM兼容環境中一樣簡單。開發者不需要糾結最基礎的基礎架構搭建,專注與和自身產品性能相關的代碼即可。

我認為這項功能擁有無可比擬的潛力,而且這項功能的易用性令人期待。

我希望藉這個機會向大家展現一幅版圖,Container如何走向落地,並且讓各個應用鏈組合在一起。這幅PPT會展現出比Moonbeam更廣闊的視野。在這其中,你會發現Moonbeam扮演著EVM執行環境的關鍵角色---成為各個集成的網關,因為Moonbeam與各類跨鏈協議連接,相比於僅兼容EVM執行環境的原生DeFi擁有更出色的生態環境。

我有一個更寬泛的觀點,未來需要更多的服務提供更優質的開發者體驗,幫助他們管理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並不斷擴展業務,吸引更多用戶。

在上述的架構下,Moonbeam和所有的服務組件顯然是關鍵的部分,這就像路由器,交叉傳遞各類信息。我剛才說的App chain Container就是實現這些組建的基礎。你需要完成大量的工作來完成基礎工作的搭建,在建立起應用鏈後,你需要處理大量的交易在不同的鏈上,但這些業務的交互仍會回到Moonbeam,獨立的業務,但是卻能緊密交互。

我的行業願景是構建一個像雲一樣的開發環境。作為開發者,使用不同的服務構建應用,並可以相互交互,協同工作,幾乎可以將其視為專屬於每個產品的產品工具包。

這就是我這幾天在思考的行業願景。

Moonbeam將在其中發揮關鍵的作用——相互連接,自由傳遞的角色。

觀看視頻回放:https://www.youtube.com/watch?v= 698 Ae-O 17 po

Web3.0
AI總結
返回頂部
Moonbeam的創始人Derek Yoo分享了他對區塊鏈興起到未來發展方向的思考。
文章熱榜
日榜
週榜
下載Odaily星球日報app
讓一部分人先讀懂 Web3.0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