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專訪丨許超逸:先發幣或白皮書是中國特色,區塊鏈底層技術仍有很大空間
36氪
读者
2018-04-09 00:04
本文約3283字,閱讀全文需要約5分鐘
作為一種可能具有顛覆性的技術,區塊鏈受到資本熱捧。

區塊鏈項目正強烈吸引著資本。

《2017中國互聯網金融投融資分析報告》稱,僅從可以觀察和監測到的股權融資看到,區塊鏈領域的股權投融資案例從2016年的4起上升至2017年的29起,增幅高達625%。而從總體市值看,根據Coinmarketcap數據,2017年12月底全球數字貨幣單日市值突破6000億美元,共有1334種數字貨幣。

與區塊鏈有關的一切正在創造商業世界裡一個又一個新記錄,而區塊鍊為何能成為新商業趨勢?

帶著以上疑問,作者採訪了BKFund管理合夥人、分佈式資本戰略管理部總監許超逸,與他聊了聊關於區塊鏈投資的那些隱藏在不規則下的方法論。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區塊鏈底層技術還有很大空間

Q:2018年BKFund在區塊鏈一級市場主要關注哪些項目,為什麼?

A:第一是行業公鏈。我們認為在這個區塊鏈的底層技術還是有一些很大的空間。比如EOS,理論上可以大幅度提升底層區塊內的性能,卻犧牲了一部分安全性和民主化;跨鏈技術如Cosmos、Polkadot的技術也在進一步完善;分佈式的存儲和分佈式計算離成熟商用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第二是行業垂直公鏈。這是因為不同的行業對於這個底層技術的需求是不同的,不可能都加在以太坊上,需要專門為行業定制開發的一條公有鏈,這些鏈還在設計之時,就會充分考慮上層業務需求。

第三是特定的垂直應用,可以和結合目前已有的互聯網巨頭,這是因為他們擁有比較多大的用戶的體量,能夠去快速地把它現有的用戶、數據、處理這個業務邏輯的層面的經驗優勢充分的輸出,遷移到區塊鏈系統中來。

實際上,在區塊鏈這個行業裡面,估值最高的是底層的協議層或公有鏈,往上的平台層的估值會低一些,包括像垂直行業往上的業務層,想像力與估值會低很多。

Q:看過這麼多區塊鏈項目,也投了很多,你們的投資邏輯是什麼?

A:首先看創始團隊,擁有開放心態的創始人能夠集結一批優秀的人才,通過這些人形成一個好的社區;其次他選擇的賽道是不是夠大,因為區塊鏈本身是個很大的行業,細小的行業可能沒辦法以區塊鏈的方式區分;然後看這個項目當前的狀態,比如說項目的估值,項目的融資是否合理,項目代幣的分配,項目的激勵經濟的模型是否合理。

Q:曾經錯過一些好項目,遺憾嗎?對之後的投資策略產生了哪些影響?

A:我做投資很多年,錯過了好項目是很正常的事情,並不覺得遺憾。一個原因是只要培養團隊的投資能力,就能夠發現下一個好的項目;另外我們覺得投資的風險控制很重要,如果風險已經超過了我們所能夠承擔的範圍,再好的項目我們也會放棄。

2017年12月份的時候,當時所有的投資機構都非常激進,一個項目投資都是幾千個以太坊的投,而我們BKFUND投的很小心,一般一個項目的投資規模是200到500個以太坊。但後來證明我們的保守策略是明智的,去年12月份是ICO的密集高發期,很多項目上線就漲了好多倍,但是到目前為止,絕大部分ICO的新幣種,都破發得很嚴重。

這導致很多投資基金大面積虧損,而我們依然保持盈利,去年12月至今我們以太坊(ETH)的收益增長了60%以上。

Q:投區塊鏈項目可能踩到哪些坑?如何進行風控?

A:主要在四個方面:

1、交割風險。錨定基本代幣,隨著基本價格浮動交割價格產生變化;沒有具體協議,洽談投資條款和交割的數量、時間不一致,需要進行投資風險的把控。

2、時間風險。交易所門檻越來越高,甚至上交易所時間在半年以上,這讓資金使用效率面臨大挑戰,因此要將不可控的因素盡量減少到最低。

3、流動性風險。參考基準數字貨幣,比特幣、以太坊、法幣等,投了一年後,跑不過基準計價單位,以太坊漲了一百倍,但以太坊項目是虧損的,要進行流動性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4、錢包賬號安全管理,遷移安全性問題。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先發幣或白皮書是中國特色

Q:現在國內很多項目,一開始就發白皮書,或者發幣,這個邏輯對嗎?

A:國內和國外不一樣,先發白皮書或先發幣是國內的普遍狀態。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巨頭的進入肯定了行業發展方向

Q:互聯網巨頭們現在對區塊鏈也很積極,哪家會跑出來?

A:他們進入的好處在於肯定了行業的發展方向,這說明他們已經意識到這個分佈式賬本的一套技術體係以及風投商業這樣的一個理念可能帶來變革,這對整個行業發展是有益的。

我現在不能預判哪個巨頭會跑出來,但我們肯定是喜歡這樣的巨頭:把底層的技術做得非常完善,而且又樂於分享,樂於給同行的一些其他的應用性的項目提供技術支持的這種類型,比較開放的心態,因為區塊鏈天然是開放式的。

Q:中心化的巨頭做去中心化的區塊鏈,難道不矛盾嗎?

A:不矛盾。在他們看來,區塊鍊是他們的底層技術設施,並不把區塊鏈作為思想和精神。以前是一個中性化的數據庫,查詢很不方便,現在多了幾個節點,用分佈式處理的方式來保證數據的一致性和不可篡改。

Q:這個領域中是巨頭佔優勢,還是現在的一些初創公司和中型公司佔優勢?

A:其實我們這個行業裡面流的不是公司而是社區,二級標題二級標題

Q:有很多人

Q:有很多人區塊鍊是一種顛覆性的技術,顛覆首先出現在哪個行業?

A:需要大規模的去協同協作的這些行業。

舉例來說,比如新浪微博。

用戶在微博裡創造UGC的內容,但微博經常給你推廣告,用戶不但沒有獲益,反而要你受廣告騷擾,而你可能要花錢買VIP才能去廣告,同時你為了騷擾別的用戶,你也要花錢去推你的貼子。微博市值做的那麼大了,用戶啥好處也沒有得到,這個模式就不夠好。經過區塊鏈改造後的內容行業,大家都在裡面貢獻自己的UGC原創內容,同時獲得系統給予的token激勵,這個系統裡面不需要有廣告的存在,用戶不會受到騷擾,當用戶越來越多的時候,整個經濟體量就越來越大,token的價值也越來越大。

Q:有人表示發幣的是有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對這個觀點您怎麼看?

A:合理性指的是對於這個區塊鏈的經濟模型來說,tonken(權益證明)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如果這個憑證缺失的話,他在裡面就變成幾個節點去做簡單的記賬,既沒有激勵系統,也沒有懲罰系統,同時外面社區的用戶也進不來,如果缺少了權益證明機制的話,這個系統它邏輯上是不自洽的。

合法性在於發幣在某些國家是合法的,在中國是不合法的,我們要區分看待。

注:BKFund是分佈式資本於2017年12月正式孵化的數字資產投資基金,由原分佈式資本戰略管理部門總監許超逸擔任管理合夥人,其管理團隊將獨立進行募資與投資。許超逸還透露,成立以來BKFund已投資了近20個區塊鏈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