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银保监会等五部门
资讯
发现
搜索
登录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大众化是加密发展的必经之路:从三种典型路径看行业发展趋势
0xResearcher
特邀专栏作者
2025-10-07 09:30
本文约4030字,阅读全文需要约6分钟
真正的大众化不会一蹴而就,它需要技术进步、制度完善、监管明确、用户教育等多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只有当我们能够平衡理想与现实、创新与合规、速度与可持续性时,加密世界才能真正向所有人敞开大门。这不仅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区块链技术最初愿景的必经之路。

加密行业的大众化困境

过去十多年里,加密行业在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从去中心化共识机制到智能合约平台,从稳定币到链上金融工具,创新层出不穷。然而,若从宏观角度来看,这个行业依然面临一个根本问题:大多数人仍未真正进入加密世界。

这种技术成熟度与用户采用率之间的剪刀差,反映了加密行业的核心挑战。从技术角度看,区块链基础设施已经相当完善,用户可以在链上完成几乎所有传统金融服务。但从用户体验角度看,钱包的使用、Gas 费的支付、复杂的交互逻辑、甚至对"加密货币是什么"的理解,都构成了横亘在普通用户面前的障碍。更深层的问题在于用户心理的差异——传统金融对普通用户来说是"黑盒操作",而加密世界要求用户承担更多责任:自己保管私钥、理解智能合约风险、判断项目可靠性。

这种责任转移虽然符合去中心化理念,但与大众用户的习惯和期望存在巨大落差。监管环境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困境,全球各国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态度仍在演变,这种不确定性不仅影响了企业的产品设计,也直接影响了普通用户的参与意愿。

大众化探索的兴起

面对这些结构性挑战,加密行业逐渐开始反思传统的技术驱动策略。过去,大多数项目都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卖点,强调更快的交易速度、更低的手续费、更强的安全性等技术优势。然而,这种"技术先行"的思路虽然推动了行业发展,却未能有效解决大众采用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项目开始探索不同的路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不再把技术本身作为唯一卖点,而是强调"人人都能参与",通过降低门槛、强化激励、建立信任等方式来吸引普通用户。

这些探索逐渐形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大众化策略:第一种是社区驱动策略,通过极低的参与门槛积累庞大用户群体,再依靠网络效应创造价值;第二种是身份认证策略,试图建立全球性的身份体系来实现公平分配;第三种是场景化应用策略,将复杂的加密概念包装成贴近生活的具体应用。这些不同的探索路径虽然在具体实施上差异巨大,但都指向一个共同目标:让更多普通人能够真正参与到加密世界中来。经过几年的发展,这些策略的成效和局限性已经逐渐显现,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深刻的教训。

社区驱动模式:规模与价值的博弈

第一种路径强调通过极低的参与门槛来积累庞大的用户群体,再依靠网络效应和社区共识来创造价值。这种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只要有足够多的人参与,就能形成有价值的网络。Pi Network (又名 pi 币,派币)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从 2019 年启动至今,它提出"人人都能挖矿"的口号,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点击按钮就能参与。相比于需要昂贵设备的传统挖矿,Pi 的门槛几乎为零。经过几年积累,其全球注册用户规模已达数千万,用户间的邀请机制产生了强大的裂变效应。然而,几年的发展也暴露了这一模式的核心挑战:庞大的用户基数如何转化为真实价值?尽管 Pi 已逐步推进主网上线,但生态建设进展缓慢,实际应用场景仍然有限。用户的热情开始出现分化,质疑声逐渐增多。

面对这些挑战,Pi Network 正在多个方面寻求突破。在技术升级方面,团队将协议从版本 19 升级至版本 23,借鉴了 Stellar 协议的成熟设计来提升网络可扩展性,同时新增 Linux 节点支持并推出 Testnet 2 测试网络,为主网迁移做好准备。在生态建设方面,项目通过 Pi 应用工作室和 Brainstorm App 等开发工具积极培育 DApp 生态,正在举办的 Pi 黑客松 2025 将重点激励商业、教育和治理领域的实用应用开发,同时不断将更多核心应用集成到 PiNet 平台中。在现实应用突破上,Pi Network 的进展尤为显著,项目已与 Onramper、Onramp Money、TransFi 和 Banxa 等知名平台建立合作,实现了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币与 Pi 币转换通道,让用户能够更便捷地参与现实世界的金融活动。通过商家合作计划,用户现在可以在部分新兴市场使用 Pi 币直接购买商品和服务,这标志着从概念验证向实际应用的重要转变。

在用户信任建设方面,Pi Network 正通过协议升级将 KYC 验证直接嵌入区块链,并引入受信任的第三方验证机构,构建更加去中心化的身份认证体系。针对长期困扰用户的 KYC 处理速度问题,团队承诺推出自动化验证测试和移动友好型解决方案。在透明度提升上,项目创始人将在 TOKEN 2049 新加坡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分享区块链产生现实世界效用的见解,同时通过定期博客更新保持与社区的开放沟通。这一案例说明,社区驱动模式虽然能够快速积累用户规模,但仅靠用户数量并不足以构建可持续的生态系统。从社区共识到实际价值的转化,需要在技术优化、生态建设、现实应用和信任机制等多个维度同时发力。Pi Network 当前的系统性努力表明,即使面临质疑,这种模式仍在积极寻求从纯粹的用户增长向实用价值转型的可行路径。

Source: Pi 官网

身份认证模式:理想主义与现实的碰撞

第二种路径试图通过建立全球性的身份认证体系来实现大众化,强调公平分配和金融包容性。这种模式认为,只要能够确保每个人的唯一身份,就能实现真正的普惠金融。Worldcoin 是这一模式的代表项目,自 2021 年公布以来,这个由 OpenAI 联合创始人 Sam Altman 主导的项目,通过虹膜扫描建立"全球唯一身份认证",并向每个人分发代币。其出发点是推动金融包容性:每个人都能凭借自己的身份免费领取代币。经过几年的推广,Worldcoin 在多个国家设置了扫描点,积累了相当规模的用户基础,2023 年项目正式上线后代币也开始交易。

然而,现实发展远比理想复杂,多个国家的政府对其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提出质疑,一些地区甚至暂停了扫描活动。为了应对这些挑战,Worldcoin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 Orb 软件开放源代码增加透明度,推出"个人数据托管"功能允许用户将虹膜数据存储在自己设备上而非集中式服务器,允许用户"取消验证"身份永久删除虹膜代码,并实施面对面的年龄验证确保只有 18 岁以上用户才能使用服务。

尽管做出了这些努力,Worldcoin 仍面临监管机构严格审查和一些国家的禁令,例如西班牙数据保护局曾下令删除所有收集到的虹膜数据。这些案例反映出技术理想主义与现实监管环境的冲突,即使是资源充足、背景强大的项目,在面对跨境监管挑战时也显得力不从心。身份认证模式虽然在理论上具有吸引力,但在实际推进中面临巨大的合规和隐私挑战。

World Coin 虹膜扫描仪

场景化应用模式:繁荣与泡沫的轮回

第三种路径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来吸引用户,将复杂的加密概念包装成简单易懂的应用体验。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快速破圈,让用户在不完全理解底层技术的情况下也能参与其中。StepN 在 2022 年的爆红是这一模式的典型案例,"运动即挖矿"的设计让无数用户第一次体验了 NFT 和链上资产,项目在短短几个月内就积累了数百万用户,代币价格一度达到高峰。其成功在于找到了一个贴近生活的场景:每天的运动都能产生收益。然而,StepN 的衰落同样迅速,随着新用户增长放缓,代币经济模型的不可持续性暴露无遗。高昂的 NFT 价格、下降的挖矿收益、以及缺乏其他应用场景,让用户大量流失,到 2022 年下半年项目热度已大幅下降。

面对挑战,StepN 团队尝试了多种应对措施:在经济模型方面,通过调整 GST 和 GMT 的发行销毁机制,引入能量上限、维修费用以及燃烧 GST 升级鞋子等机制来减少代币流通量;在应用拓展方面,推出马拉松模式、品牌联名 NFT 鞋子,并计划新增游戏模式和社交功能;在合规建设上,积极与社区互动听取反馈,密切关注监管动态确保合规运营。尽管做出诸多努力,这些技术性调整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核心挑战依然存在:如何建立可持续的经济模型、如何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如何重塑用户信心。这一案例完整展示了场景化驱动模式的特点:能够快速引爆市场,但如果缺乏可持续的经济机制和生态支持,繁荣往往难以持续。它证明了仅靠游戏化激励和短期收益预期是不够的,真正的大众化需要更深层的价值支撑。

Source: Adidas

路径反思与未来展望

这三种探索路径为加密大众化提供了珍贵的经验教训。社区驱动模式证明了低门槛策略的强大号召力,但也暴露了从用户规模到价值转化的困难,单纯的网络效应并不能自动产生可持续的经济价值。身份认证模式展示了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性,但也说明了全球化方案面临的监管复杂性,技术理想与现实约束之间的平衡是关键挑战。场景化应用模式验证了具体用例的破圈能力,但其快速衰落也警示了可持续性的重要性,短期激励无法替代长期的价值创造和生态建设。

这些实践经验表明,加密大众化不是单一路径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多个维度的系统性工程。从这些案例的发展历程来看,真正的大众化可能需要具备几个关键要素:可持续的经济模型是基础,必须建立在真实的价值创造之上,而不是单纯的代币分发或投机激励;监管合规性正在成为必要条件,未来的项目必须从一开始就考虑合规问题;用户体验仍然是关键,技术门槛的降低不仅体现在操作简便上,更要体现在概念理解和价值感知方面;渐进式发展比爆发式增长更可持续,健康的大众化应该是稳定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结语

加密行业走到今天,技术创新已经不再是唯一的竞争要素。真正决定行业未来的,将是谁能够找到可持续的大众化路径。这三种探索路径虽然各有局限,但它们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样本。

真正的大众化不会一蹴而就,它需要技术进步、制度完善、监管明确、用户教育等多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只有当我们能够平衡理想与现实、创新与合规、速度与可持续性时,加密世界才能真正向所有人敞开大门。这不仅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区块链技术最初愿景的必经之路。

智能合约
金融
货币
技术
AI总结
返回顶部
  • 核心观点:加密行业面临大众化困境。
  • 关键要素:
    1. 技术成熟但用户体验复杂。
    2. 用户需承担更多金融责任。
    3. 监管不确定性阻碍参与。
  • 市场影响:推动行业转向降低用户门槛。
  • 时效性标注:中期影响。
下载Odaily星球日报app
让一部分人先读懂 Web3.0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