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银保监会等五部门
资讯
发现
搜索
登录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从稳定币发行商到支付轨道主,Circle推出ARC截流公链手续费
叮当
Odaily资深作者
@XiaMiPP
5小时前
本文约2128字,阅读全文需要约4分钟
ARC 可以将原本流向公链的数十亿美元价值重新纳入 Circle 体系,构建属于自身的稳定币价值闭环。

原文 | @bullish_bunt

编译 | Odaily 星球日报(@OdailyChina

译者| 叮当(@XiaMiPP

编者按:在稳定币逐渐走向全球主流的当下,Circle 正试图完成一场更深层次的转型。继《Genius 法案》为国债支持的稳定币打开支付合法性之后,这家全球第二大稳定币发行方推出了专为稳定币打造的公链 ARC,试图把原本流向底层基础设施的价值收回自有体系,成为掌控稳定币供应链的“轨道建造者”。

曾经只局限在加密行业内部的应用,如今正迈向主流采用的关键一步。近期通过的《Genius 法案》,为以美国国债为支撑的稳定币获得支付层面的正式认可铺平了道路。这一政策转向意义重大,有望进一步加快全球稳定币的普及。

在受益者中,最大的赢家之一无疑是全球第二大稳定币发行方 Circle。其核心资产 USDC,按照 DeFiLLama 的数据,目前市值为 679 亿美元,仅次于 USDT。

Circle 的最新动作:推出 @arc—— 一条专门为稳定币而建的 Layer-1 公链。这并不是业界首次尝试打造稳定币专属链,Plasma、Stable 等项目早已有过类似探索。但问题在于:当市面上已经有众多高效的 L1 与 L2 网络时,为什么 Circle 还要自建一条专属链?

行业视角

从行业角度来看,答案与传统金融(TradFi)的特殊需求密切相关。不同于加密生态的公开透明,传统金融运行在一个封闭体系中,客户数据保密是绝对底线。金融机构无法接受将敏感信息直接暴露在公共账本上。

ARC 针对这一痛点,提供可选择的隐私保护(opt-in privacy),让交易和用户数据在需要时可以被屏蔽。

另一个长期困扰传统机构的问题是手续费波动。多数链上的交易费会随着网络拥堵而剧烈变化,而传统企业更习惯于稳定、可预测的成本结构。他们收取客户的费用通常是固定的,而不是分分秒秒浮动的。ARC 在此引入了低成本、以美元计价的固定手续费,不受网络拥堵影响。

再叠加即时终局性、机构级性能,以及与 Circle 现有基础设施的深度集成——包括支付网络、可编程钱包、CCTP(跨链传输协议)、法币出入金渠道等,ARC 不再只是单纯的一条新区块链,而是一个完整的稳定币运行层,旨在把传统金融与区块链的速度和可编程性紧密结合。

商业视角

更有趣的部分,其实不会出现在白皮书里。

Circle 2025 年第二季度的财报显示,其收入结构仍然高度依赖 USDC 储备。报告期内公司总收入和储备收益为 6.58 亿美元,其中约 90% 来自储备利息—— 即 USDC 背后的现金与短期投资所产生的收益。

相比之下,订阅、服务及其他费用的收入仅 2400 万美元。这意味着 Circle 的增长模式几乎完全受限于国债与现金储备,以及当前的利率环境。

ARC 如何帮助 Circle 打开新的收入空间?

要知道,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有目共睹:占全球外汇储备的 57%、出口计价的 54%、外汇交易的 88%

如果 Circle 能借助 Visa、Mastercard 等支付巨头将 ARC 融入全球支付体系,即便只切入 1-2% 的全球支付量,对 USDC 的需求也将以数十亿美元计。

谁才是真正捕获价值的那一方?

稳定币发行方往往站在聚光灯下,但真正的价值却潜藏在底层基础设施。以 USDC 为例:目前以太坊承载了约 422 亿美元的 USDC,Solana 占比 12.3%,而新兴的 Hyperliquid 和 Base 则分别为 7.4%和 5.6%。

问题在于:虽然 USDC 由 Circle 发行,但交易费用归属于底层区块链。这意味着,数十亿美元的价值实际上被底层公链捕获,而非稳定币发行方本身。

从商业角度看,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价值外溢。如果继续依赖公共区块链,Circle 就只能“租用”外部基础设施,同时拱手让出手续费收入。而 ARC 的出现,正是为了把这部分价值重新收回体内,将基础设施转化为 Circle 自有的收入来源。

这种战略并不陌生。亚马逊当初也不只满足于做电商平台,而是自建物流和云服务(AWS),掌控自己的运行轨道,进而捕获更大价值链。ARC 对 Circle 来说,正是类似的战略落子:掌握底层轨道,减少对外部的依赖,构建更具防御性的多层次商业模式。

结语

ARC 绝不仅仅是“又一条新链”。从行业层面,它解决了长期阻碍 TradFi 进入加密市场的关键障碍:隐私保护、稳定费用、机构级的终局性。从商业层面,它让 Circle 能真正掌控稳定币的供应链,把原本流向公链的价值锁定在自身体系内。而从全球层面,它让 USDC 成为美元的可编程化表达。

如果 Circle 成功让 ARC 深度嵌入全球支付基础设施 —— 从 Visa、Mastercard 到企业支付网络,那么即便只拿下全球支付量的一小部分,也足以转化为数十亿美元的稳定币需求。

从这个意义上看,ARC 不只是一次价值捕获的尝试,更是一种塑造未来货币流动方式的布局。

在数字经济中,真正的力量不仅在于发行货币,而在于掌控货币所运行的轨道。

稳定币
Cir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