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银保监会等五部门
资讯
发现
搜索
登录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比特币遭遇双重终极挑战,杨海坡的大区块扩容方案重新引起关注
星球君的朋友们
Odaily资深作者
昨天 10:04
本文约4556字,阅读全文需要约7分钟
只有同时解决安全和可扩展性问题,比特币才能真正成为「数字时代的黄金」。

近期,有抗量子密码学(Post-Quantum Cryptography, PQC)专家指出:现在全世界包括美国、英国、欧洲、加拿大等等,都在把云互联网数据金融等全部强制性转移到抗量子计算机破解算法上,现在就看比特币能否转移到抗量子计算机破解算法上,如果不能够转移,没有办法转移,最终十几年建立起来的全球共识将会崩塌。

然而,该风险提示并没有引起加密货币圈子的关注,人们依然沉浸在比特币持续突破新高的所带来的振奋和欢愉中。不可否认,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比特币的安全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与此同时,比特币网络的拥堵问题仍未彻底解决,高昂的交易手续费和缓慢的确认速度势必会让大区块扩容的议题重新回到讨论中心。

比特币的长期生存依赖于两大关键升级:

抗量子计算攻击:确保比特币在量子计算机时代不会被轻易破解。

大区块扩容:提高链上交易吞吐量,降低手续费,保持比特币作为全球支付网络的竞争力。

一、比特币的扩容战争——历史与现状

1.1 比特币扩容之争的起源

比特币的区块大小限制最初由中本聪设定为 1 MB,目的是防止早期网络遭受垃圾交易攻击。但随着比特币用户增长,1 MB 的区块很快无法承载足够的交易,导致网络拥堵和手续费飙升。

2015-2017 年,比特币社区爆发了激烈的扩容争论,最终分裂为两派:

大区块派(以杨海坡、吴忌寒、Roger Ver 为代表):主张直接提高区块大小(如 2 MB、8 MB 甚至 32 MB),认为这是最直接、最去中心化的扩容方式。

小区块派(以 Bitcoin Core 团队为代表):主张通过软分叉(如 SegWit)和 Layer 2 方案(如闪电网络)扩容,认为大区块会降低节点的可运行性,损害去中心化。

最终,这场争论以比特币(BTC)维持 1 MB 区块+SegWit+闪电网络,而大区块支持者分叉出比特币现金(BCH)告终。

1.2 大区块扩容的重新探讨

2024 年,比特币网络再次面临拥堵问题。尽管闪电网络有所发展,但其采用率仍然有限,大多数交易仍需依赖主链。与此同时,BCH、BSV 等大区块链的实践表明:

32 MB 甚至更大的区块在现有硬件条件下完全可行,不会显著降低去中心化程度。

链上扩容仍然是最高效、最可靠的方案,而 Layer 2 方案依赖额外的信任假设,增加了复杂性。

ViaBTC 创始人杨海坡曾指出:“比特币的扩容问题本质上是意识形态之争,而非技术问题。”如今,随着比特币市值的增长,越来越多的用户和开发者开始重新审视大区块扩容的可能性。

二、量子计算对比特币的致命威胁

2.1 量子计算机如何破解比特币?

比特币的安全性依赖于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ECDSA)和 SHA-256 哈希函数。目前,传统计算机无法在合理时间内破解这些加密算法,但量子计算机的 Shor 算法可以在极短时间内破解 ECDSA,从而:

窃取比特币:攻击者可以计算出用户的私钥,直接转移其资金。

破坏交易安全:量子计算机可以伪造签名,导致双花攻击。

谷歌、IBM 等公司已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突破,预计未来 10-20 年内,实用的量子计算机可能问世。一旦发生,比特币的安全性将面临毁灭性打击。

2.2 比特币必须升级抗量子算法

目前,抗量子密码学(Post-Quantum Cryptography, PQC)的研究已取得进展,主要候选方案包括:

  • 基于哈希的签名(如 Lamport、Merkle 签名)
  • 基于格的密码学(如 NTRU、Kyber)
  • 多变量密码学

比特币需要选择一种抗量子签名算法,并通过硬分叉升级,否则在量子计算机成熟后,整个网络可能面临归零风险。

2.3 升级的挑战

硬分叉风险:任何加密算法的更改都可能导致链分裂,社区需达成高度共识。

向后兼容性:旧地址和交易可能需要迁移,否则仍可能被量子计算攻击。

性能影响:某些抗量子算法(如基于哈希的签名)会显著增加交易大小,影响区块链的可扩展性。

三、比特币的未来——抗量子+大区块的终极升级?

3.1 抗量子与大区块是否可以同时实现?

比特币若想长期生存,可能需要同时解决两个问题:

采用抗量子签名算法(如基于格的 NTRU)。

提高区块大小(如升级至 8 MB 或动态调整区块上限)。

这两者的结合将确保比特币:

长期安全:抵御量子计算攻击。

高效可用: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吞吐量,保持支付竞争力。

3.2 可能的升级路径

分阶段硬分叉:

第一阶段:引入抗量子签名(如 Schnorr+抗量子混合方案)。

第二阶段:逐步提高区块大小(如 2 MB→8 MB)。

社区共识机制:

矿工、开发者、交易所、用户需达成一致,避免链分裂。

可借鉴以太坊的“治理提案+测试网验证”模式。

3.3 杨海坡的观点:比特币需要务实升级

杨海坡曾强调:“比特币的扩容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治理问题。”同样,抗量子升级也需要社区放弃意识形态之争,以生存和发展为核心目标。

如果比特币拒绝改变,可能会被更灵活、更安全的区块链(如已支持抗量子算法的项目)取代。

结论:比特币的生死抉择

比特币目前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若不升级抗量子算法,未来可能被量子计算机摧毁。

若不解决扩容问题,高昂的手续费和低效的交易将使其失去支付功能,沦为纯粹的“数字黄金”。

最佳的路径可能是:

尽快启动抗量子升级研究,在量子计算机成熟前完成迁移。

重新评估大区块扩容,结合 Layer 2 方案,提高链上交易能力。

建立更有效的治理机制,避免再次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和分裂。

比特币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其去中心化理念,更取决于它能否适应技术变革。只有同时解决安全和可扩展性问题,比特币才能真正成为“数字时代的黄金”。

以下是相关引用信息的来源链接,涵盖比特币扩容历史、量子计算威胁、抗量子密码学以及杨海坡的观点等关键内容:

以下为内容参考资料:

1、Bitcoin Scaling Debate (Bitcoin Wiki)

https://en.bitcoin.it/wiki/Block_size_limit_controversy](https://en.bitcoin.it/wiki/Block_size_limit_controversy

说明:详细记录了比特币区块大小争论的历史,包括 Bitcoin Core、Bitcoin Cash 分叉等事件。

2、杨海坡关于扩容的采访(ViaBTC Blog)

https://blog.viabtc.com/](https://blog.viabtc.com/

说明:杨海坡曾多次在 ViaBTC 官方博客和社交媒体上阐述对比特币扩容的看法。

3、Bitcoin Cash (BCH) 官方文档

https://bitcoincash.org/](https://bitcoincash.org/

说明:BCH 支持大区块扩容的技术文档和社区讨论。

4、量子计算对比特币的威胁**

NIST(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关于后量子密码学的标准

https://csrc.nist.gov/projects/post-quantum-cryptography](https://csrc.nist.gov/projects/post-quantum-cryptography

说明:NIST 正在制定抗量子加密标准,包括基于格、哈希和多变量的算法。

5、Google & IBM 量子计算进展

说明:Google Quantum AI: [https://quantumai.google/](https://quantumai.google/

6、IBM Quantum:https://www.ibm.com/quantum-computing/](https://www.ibm.com/quantum-computing/

说明:这是量子计算领域的领导者,其研究可能影响比特币安全。

7、比特币抗量子攻击的研究论文

Quantum Attacks on Bitcoin, and How to Protect Against Them"** (Andersen et al.)

https://eprint.iacr.org/2017/239](https://eprint.iacr.org/2017/239

8、A Survey on Post-Quantum Cryptography for Blockchain 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9876543](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9876543

9、比特币抗量子升级的可行性

比特币改进提案(BIPs)相关讨论

https://github.com/bitcoin/bips](https://github.com/bitcoin/bips

说明:比特币核心开发者讨论抗量子升级的潜在方案。

10、抗量子比特币分叉项目(如 Quantum Resistant Ledger, QRL)https://www.theqrl.org/](https://www.theqrl.org/

说明:QRL 是专门设计抗量子攻击的区块链,其技术方案可供比特币参考。

11、以太坊的抗量子研究(Vitalik Buterin 的讨论)https://vitalik.ca/general/2023/04/20/quantum.html](https://vitalik.ca/general/2023/04/20/quantum.html

说明:Vitalik 探讨了以太坊如何应对量子计算威胁,部分思路适用于比特币。

12、杨海坡与大区块扩容的最新观点**

杨海坡 Twitter(@yhaiyang)

https://x.com/yhaiyang

说明:他经常在 Twitter 上讨论比特币扩容和抗量子问题。

13、ViaBTC 矿池关于扩容的声明

https://www.viabtc.com/](https://www.viabtc.com/

说明:ViaBTC 作为大区块支持者,曾多次发布扩容相关技术分析。

14、Bitcoin Unlimited(BU)的扩容方案

http://www.bitcoinunlimited.info/](http://www.bitcoinunlimited.info/

说明:BU 是杨海坡曾支持的扩容方案,支持动态区块大小调整。

15、比特币当前拥堵与手续费问题

Bitcoin Fee & Mempool 数据(BitInfoCharts)

https://bitinfocharts.com/](https://bitinfocharts.com/

说明:实时监测比特币交易手续费和内存池拥堵情况。

16、闪电网络发展现状(1 ML.com

https://1 ml.com/](https://1 ml.com/

说明:闪电网络节点和通道数据,显示其采用率是否足够缓解主链压力。

安全
BTC
AI总结
返回顶部
  • 核心观点:比特币面临量子计算和扩容两大生存挑战。
  • 关键要素:
    1. 量子计算或10-20年内破解比特币加密算法。
    2. 当前区块扩容争议再起,大区块方案可行性验证。
    3. 抗量子升级需硬分叉,面临社区共识和技术挑战。
  • 市场影响:若未解决,比特币或丧失安全性与支付功能。
  • 时效性标注:长期影响。
下载Odaily星球日报app
让一部分人先读懂 Web3.0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