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加密晚宴:人均花費超百萬美元,七成參與者竟然不是美國人?

本文約1514字,閱讀全文需要約2分鐘
即便排名墊底的贏家,其花費也遠超過美國公民直接捐給政治候選人的合法上限—3,500 美元。

資料來源:NBC News

編譯及整理:比推BitpushNews

川普加密晚宴:人均花費超百萬美元,七成參與者竟然不是美國人?

當地時間週四, 200 多位富有的、大多數匿名的加密人士將前往華盛頓與美國總統川普共進晚餐。

根據區塊鏈分析公司Nansen 的數據分析,這次入場券的代價不菲,這些「贏家」在川普官方加密貨幣代幣$TRUMP 上的花費從5.5 萬美元到3,770 萬美元不等。

晚宴組織者透過在特定時間點持有$TRUMP 代幣的數量來決定獲得席位的資格。 Nansen 發現,這些「贏家」總計在川普的官方加密貨幣上花費了3.94 億美元,儘管其中一些人在競賽結束後已出售了部分或全部持倉。當然,花費差異巨大:前七名每人花費超過1000 萬美元,而末尾24 名每人花費不到10 萬美元。

研究顯示,有三分之一(67 人)的「贏家」花費超過100 萬美元,平均到每位「贏家」的花費為1, 788, 994.42 美元。

川普加密晚宴:人均花費超百萬美元,七成參與者竟然不是美國人?

根據追蹤加密貨幣價格的CoinMarketCap 顯示,與許多Meme 幣類似,$TRUMP 的價值波動劇烈,Nansen 追蹤了每位「競標者」在購買$TRUMP 時的花費。

這220 名買家受邀參加在川普國家高爾夫俱樂部(華盛頓特區)舉辦的晚宴,儘管競賽網站聲稱川普「作為嘉賓出席晚宴,不為此募集資金」,但其同時指出,$TRUMP 代幣項目80% 的所有權歸兩家與川普相關的公司——CIC Digital 和Fight Fight Fight LLC 所有。

這場於上週一結束的個人加密貨幣及相關競標活動,為川普看似利用總統職位謀取私利的行為又添一例。

他的商業利益由其子小唐納德·特朗普控制的信託基金持有,而且他將許多家族企業與其總統活動交織在一起,包括在他的社交俱樂部(如這次加密貨幣晚宴)舉辦活動,以及在其社交媒體應用Truth Social 上發布獨家政治聲明。

川普的加密貨幣也透過交易為其關聯公司帶來收益。每筆$TRUMP 代幣交易都會產生一筆交易費。另一家加密貨幣研究公司Chainalysis 估計,在競賽宣布後的頭兩天內,$TRUMP 代幣就產生了近90 萬美元的交易費。

川普加密晚宴:人均花費超百萬美元,七成參與者竟然不是美國人?

布倫南司法中心(Brennan Center for Justice)選舉和政府項目主任Dan Weiner 告訴NBC News,雖然大多數聯邦僱員被法律禁止利用職務謀取經濟利益,但總統卻在很大程度上獲得豁免。

Dan Weiner 表示:「總統不受制於幾乎所有其他聯邦政府工作人員都適用的廣泛利益衝突禁令。」他說:「總體而言,即使按照第一屆川普政府的標準來看,這都相當瘋狂,那時各種人都在總統的酒店做生意。現在這遠遠超出了那個範疇,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他違法。」

白宮發言人安娜凱利(Anna Kelly)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總統正在努力為美國人民爭取更好的協議,而不是為他自己。川普總統只為美國公眾的最佳利益行事——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儘管面臨多年來自虛假新聞媒體對他及其企業的謊言和虛假指控,仍然絕大多數地再次選舉他擔任此職務。」

即便排名墊底的贏家,其花費也遠超過美國公民直接捐贈給政治候選人的合法上限— 3,500 美元。

本週二,最高花費者公佈身份為加密企業家孫宇晨(Justin Sun),他曾在3 月告訴福布斯,他已成為加勒比小島國聖基茨和尼維斯(St. Kitts and Nevis)的公民。孫宇晨曾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起訴,但在川普執政期間,此案已被暫停。

大多數其他競賽贏家的身份仍未公開,僅透過其化名和加密貨幣錢包位址為人所知。然而,根據獨立加密研究員Molly White 分析,大多數與會者似乎是外國國民。 Molly White 追蹤了每個獲勝錢包在不同加密貨幣交易所的交易,並注意到持有者似乎使用了法律上不允許美國公民使用的交易所。

Molly White 告訴NBC News,在220 個與競標獲勝者相關的錢包中,有158 個(佔72% )似乎是外國錢包。

《紐約時報》的一項調查報告稱,獲勝者名單中包括來自新加坡和澳洲的加密貨幣企業代表。

Dan Weiner 指出,競標獲勝者中,非美國公民的比例很高值得注意,因為非美國公民向美國政治候選人捐款通常是非法的。

他說:「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對比。我們有非常嚴格的法律禁止外國國民進行競選捐款。所以,這裡的巨大諷刺在於,許多購買這種貨幣的人本無資格向總統競選捐款100 美元。我們有一系列旨在防止這些發生的法律,這實際上是兩黨都同意應該避免的合法事情。然而,這種情況正在上演。」

原文連結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Odaily立場。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

ODAILY提醒,請廣大讀者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 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推薦閱讀
星球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