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企業札堆上美股,幣圈的投資邏輯變了嗎?

本文約3390字,閱讀全文需要約5分鐘
川普政府的親加密政策與華爾街巨頭入局,促使加密產業加速主流化,但高估值、財務波動與監管不確定性仍有潛在風險

2025 年,加密產業正從邊緣地帶逐漸邁向主流,美國資本市場成為這股熱潮的中心舞台。從加密金融科技公司Antalpha上市首日股價飆升70% 並觸發熔斷,到全球領先交易所Coinbase即將躋身標普500 ,再到比特幣挖礦企業American Bitcoin 借殼上市引發股價狂飆,一波加密企業透過首次公開募股(IPO)或借殼上市登陸納斯達克,點燃了投資者的熱情。

同時,華爾街巨頭如摩根士丹利、美國銀行和加拿大皇家銀行嗅到了商機,紛紛佈局,試圖在川普政府大力支持加密產業的背景下分一杯羹。加密資產管理公司Bitwise 最新預測更是為這股熱潮添了一把火,宣稱2025 年將成為「加密IPO 之年」,Circle、Kraken 等公司正蓄勢待發。這股浪潮不僅彰顯了加密產業的成熟,也為資本市場注入了新血。

加密企業美股札堆上市

Antalpha 是一家家專注於加密資產管理、交易和基礎設施服務的金融科技公司,於5 月14 日在納斯達克全球市場正式亮相,股票代碼「ANTA」。上市首日,Antalpha 股價如同火箭般躥升70% ,觸發熔斷機制,最終以漲停收盤。這場首秀不僅讓投資人躍躍欲試,也標誌著Antalpha 從加密領域的專業選手成功跨入傳統金融的聚光燈下。

加密企業札堆上美股,幣圈的投資邏輯變了嗎?

與此同時,Coinbase 這位加密交易所的「老大哥」也迎來了高光時刻。 Coinbase 即將納入標普500 指數,成為首家獲此殊榮的加密企業。這不僅是對Coinbase 的肯定,更是對整個加密產業主流化進程的里程碑式認可。標普500 匯聚了美國經濟的頂尖企業,Coinbase 的入圍意味著加密資產正被傳統金融體系接納。市場分析機構QCP Capital 興奮地預測,這一事件可能成為加密市場的新「引爆點」,吸引更多機構投資者湧入,推動比特幣等資產價格再創新高。早在2021 年,Coinbase 的直接上市就由高盛、摩根大通等頂級投行操刀,如今它的標普500 地位更是鞏固了行業龍頭的寶座。

加密企業札堆上美股,幣圈的投資邏輯變了嗎?

除了直接IPO,借殼上市成為許多加密企業叩開公開市場大門的「快車道」。其中,川普兒子比特幣挖礦企業American Bitcoin的案例堪稱教科書等級。作為挖礦巨頭Hut 8 的子公司,American Bitcoin 透過與Gryphon Digital Mining 合併,計劃以股票代號「ABTC」在納斯達克上市。這筆交易因川普家族的背書而備受矚目,消息一出,Gryphon Digital Mining 的股價飆升330% 。 Hut 8 執行長Asher Genoot 豪言,此次上市是「低成本累積比特幣的下一大步」,目標是打造一個「比特幣銀行」。這不僅展現了借殼上市的彈性,也凸顯了政治背景在加密產業的影響力。

加密企業札堆上美股,幣圈的投資邏輯變了嗎?

另一位玩家Galaxy Digital也不甘示弱。這家加密資產管理公司計劃於5 月16 日在納斯達克上市,目前正等待股東大會的最終批准。 Galaxy Digital 的業務涵蓋交易、投資和諮詢,致力於為機構和高淨值客戶提供加密金融服務。然而,其2025 年第一季虧損2.95 億美元的財報卻為投資者潑了一盆冷水。儘管如此,市場對其上市前景依然樂觀,投資者對其長期潛力充滿期待。

此外, Amber International透過合併上市,以股票代號「AMBR」登陸納斯達克,進一步豐富了加密企業的公開市場版圖。而Gemini(Winklevoss 雙胞胎支持的加密平台)、Bullish(彼得·蒂爾背書的交易所)、Circle Internet Financial 和Kraken 等公司也傳出IPO 計劃,最早可能在2025 年內實現。

雙向奔赴?

上市熱潮的背後,不僅有加密產業的內生動力,還有華爾街巨頭的強勢入場。長期以來,傳統金融機構對加密市場持觀望態度,高風險和監管壓力讓它們包覆不前。然而,川普政府的上台徹底改變了遊戲規則。自稱「加密總統」的川普承諾將美國打造為「全球加密之都」,上任後迅速簽署數位資產行政命令,並推動SEC 成立由產業倡導者Hester Peirce 領導的加密任務小組。白宮加密事務負責人David Sacks 甚至在研究創建國家比特幣儲備的可行性。這些政策如同一劑強心針,為加密企業上市掃清障礙,也點燃了華爾街的熱情。

摩根士丹利是這場變革的先驅。據知情人士透露,這家先前在加密領域低調的投行正積極接觸潛在客戶,渴望操刀加密企業的IPO。 2024 年,摩根士丹利曾協助Coinbase 發行可轉換債券,並被IREN 聘請探索人工智慧資料市場的變現機會。如今,它正摩拳擦掌,準備在IPO 熱潮中大展身手。美國銀行同樣不甘落後,其投資銀行高層正在熱議如何推動數位資產交易業務,瞄準這一市場數百億美元的費用蛋糕。執行長Brian Moynihan 在2025 年初接受CNBC 採訪時放言,一旦監管明朗,銀行將在交易領域「全力以赴」。

加密企業札堆上美股,幣圈的投資邏輯變了嗎?

加拿大皇家銀行(RBC)也在快馬加鞭。 2024 年底,RBC 協助加密挖礦公司Core Scientific 發行可轉換債券,其官網資料顯示,自2024 年美國大選以來,加密發行人的市場活動激增。 RBC 雖起步較晚,但正謹慎加速佈局。此外,傑富瑞金融集團、Moelis Co. 和Cantor Fitzgerald 等投行也在加密交易中嶄露頭角。例如,傑富瑞正與摩根大通為Bullish 的潛在上市提供諮詢,並協助Figure Technologies 籌備IPO。甚至匯豐銀行也悄悄行動,其高級外匯策略師新增了「數位資產研究負責人」頭銜,顯示傳統金融對加密領域的興趣正全面升溫。

加密企業札堆上美股,幣圈的投資邏輯變了嗎?

「加密IPO 大年」,原因何在?

加密產業正邁向成熟。經過十餘年的風雨,加密貨幣從「野蠻生長」的投機資產成長為全球金融體系的重要一員。 Coinbase 納入標普500 和Antalpha 的成功上市,顯示傳統金融對加密企業的接納度大幅提升。上市不僅讓企業贏得信譽,也為產業引入更多機構資金。

Bitwise 的最新預測報告大膽宣稱, 2025 年將是「加密IPO 之年」,並指出三大引擎推動這一趨勢:監管機構的積極參與、機構投資者的支持和市場投資者的旺盛需求。

首先,監管環境的改善是關鍵。過去,SEC 的嚴格審查讓許多IPO 計畫被迫擱淺,銀行也被要求暫停加密活動。通常,公司在提交草案後6 至8 個月會公開S-1 文件,但加密產業的複雜性讓進程充滿變數。川普政府的親加密政策為企業開啟了綠燈,SEC 新成立的加密任務小組有望加速審批,為Circle、Kraken、Figure、Anchorage 和Chainalysis 等公司的IPO 鋪路。

其次,融資需求是核心驅動力。加密企業往往需要巨額資本,例如挖礦公司採購昂貴的ASIC 礦機,交易所升級技術平台,資產管理公司開發新產品。上市為企業提供了直接融資管道,幫助它們應對市場波動和加速擴張。例如American Bitcoin 計畫透過私募融資壯大挖礦業務,Galaxy Digital 則希望藉由上市緩解財務壓力。

最後,投資者的熱情為熱潮注入了強勁動力。華爾街巨頭的入局表明,加密不再像原來一樣處於邊緣地帶。摩根士丹利和美國銀行的策略轉向,高盛、摩根大通在Coinbase 和Bullish 交易的活躍表現,都顯示機構對加密企業的信心與日俱增。這種支持不僅為企業提供了專業金融服務,也吸引了更多機構資金流入市場。 Antalpha 的首日漲停和Gryphon Digital Mining 的股價暴漲,展現了市場對加密企業的追捧。 Sol Strategies 和Exodus 分別計劃在納斯達克和紐交所美國市場上市,進一步點燃了投資者的熱情。 Bitwise 指出,更多加密企業上市將吸引零售投資者透過股票市場參與產業,無需直接持有加密資產,這將重建信任並釋放巨大資本。

加密要主流化,但對幣價真的有影響嗎?

長遠來看,這場上市熱潮將加速加密產業的主流化。 Coinbase 的標普500 地位、Antalpha 的成功上市、華爾街的入局以及Bitwise 的「加密IPO 之年」預測,標誌著加密資產正融入傳統投資組合,擺脫「投機」標籤。隨著更多企業上市,產業將吸引更多機構和零售資金,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Bitwise 指出,上市企業將透過股票市場降低投資人進入門檻,增強透明度和信任。

同時,熱潮將加劇產業競爭。交易所、挖礦公司和資產管理公司將競相創新,推出更低的交易費用、更有效率的挖礦技術或更豐富的金融產品。這種競爭將惠及消費者,提升產業競爭力。華爾街的專業化管理也將推動市場規範化。

在全球範圍內,美國的上市熱潮可能引發連鎖反應,激勵加拿大、歐洲等地區的加密企業效仿,形成全球加密資本市場。這將推動產業全球化,為投資者提供更多機會。

這場上市熱潮將深刻重塑加密市場,既帶來機遇,也伴隨著風險。從正面看,熱潮極大提振了市場信心。 Coinbase 的標普500 地位標誌著行業成熟,可能吸引更多傳統投資者入場,推動加密資產價格上漲。 Antalpha、Amber International、Gemini 等企業的上市計劃,證明了加密企業在公開市場的吸引力。 Bitwise 強調,公開市場將迫使企業揭露更多財務數據,提升透明度,重塑投資人信任。

此外,熱潮將推動產業整合。借殼上市為中小型企業提供了進入公開市場的捷徑,降低了IPO 門檻。例如,American Bitcoin 透過合併快速實現上市目標。這種模式可能激勵更多企業效仿,加速資源整合,優化市場結構。華爾街投行的參與也將提升交易專業性,為產業注入更多資本。

技術與基礎設施的進步也將受益於熱潮。上市企業取得資金後,可投資於技術創新。例如,Hut 8 與比特大陸合作開發高效挖礦設備,Coinbase 升級交易平台,Galaxy Digital 可能推出新金融產品。這些措施將推動產業技術進步,提升用戶體驗。

然而,風險同樣不容忽視。首先,財務波動性是隱憂。 Galaxy Digital 第一季虧損2.95 億美元,揭露了加密企業在市場波動中的脆弱性。高估值可能催生泡沫,一旦投資人信心動搖,股價可能會暴跌。其次,監管不確定性依然存在。儘管目前政策寬鬆,但未來監管變化可能衝擊上市企業,尤其是在SEC 的審查下。最後,市場投機過熱可能加劇波動。 Gryphon Digital Mining 股價暴漲330% 凸顯了投機特性,可能導致市場不穩。

原創文章,作者:区块律动BlockBeats。轉載/內容合作/尋求報導請聯系 report@odaily.email;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ODAILY提醒,請廣大讀者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 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推薦閱讀
星球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