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生態板塊復熱,後續還有行情嗎?

avatar
Foresight News
9小時前
本文約1327字,閱讀全文需要約2分鐘
或許更像是極低估值與極弱預期之下所觸發的「認錯式回補」。

撰文:ChandlerZ,Foresight News

去年此時,比特幣生態正值敘事頂峰。從BRC-20 掀起的銘文熱潮,到ORDI 等資產市值迅速膨脹,再到SATS、RATS 等多個項目在短期內完成數倍拉升,比特幣鏈上交易量、Gas 費用、礦工收入一度飆升,推動比特幣生態走向一個前所未有的高位。

但熱度轉瞬即逝。過去一整年裡,比特幣生態的表現幾乎成為板塊輪動的「反向指標」。從價格跌幅來看,ORDI、SATS 等多個代表性項目最高回撤超過95% ;從鏈上活躍度來看,銘文交易量持續萎縮,項目發布間隔時間大幅拉長;從社區預期來看,多個項目空投失望,Runes 生態啟動後熱度迅速下滑,整體情緒趨於謹慎甚至冷漠。

過去一周,比特幣生態板塊出現了顯著反彈跡象。頭部資產ORDI 在六天內漲幅接近97% ,PUPS 上漲127.04% ,為本輪反彈中表現最強的項目之一;SATS 上漲87.57% ,與年內最低點相比已接近翻倍;ORDI、NALS 分別上漲86.22% 和90.77% 其餘資產(BouNK, 07% – 47%)的周漲幅,BRC-20 和Runes 主流資產紛紛迎來修復。同時,鏈上資金流入明顯增加。

比特幣生態板塊復熱,後續還有行情嗎?

「難頂」的生態現狀

在這波迅猛的上漲背後,回顧整個比特幣生態的中長期走勢,投資者不難發現其「冰火兩重天」的特徵:

  • 年初至今跌幅普遍在50 – 70% 之間,從高點計算的話跌幅超過90% 比比皆是;

  • 多數專案基本面進展滯後,BTC L2 大多處於閒置階段,缺乏成熟產品落地;

  • 空投與激勵不如預期,部分計畫曾被寄予厚望,但其生態推進緩慢,導致社區信心長期不足;

  • 各協議分散,Runes 等協議熱度快速消散,其上線初期雖然一度佔據BTC 鏈上交易超過60% 的份額,但數據高點僅維持數日,迅速下滑至個位數水平。

比特幣生態板塊復熱,後續還有行情嗎?

從部署的BRC20 數量來看,目前已接近「冰點」

這些數據表明,此次上漲並非建立在強烈基本面轉變之上,更像是一次「情緒修復」+「資金輪動」驅動的高彈性博弈。

為什麼在這個時間點反彈?

  • 市場風格切換背景明確

以太坊先前在承受社群巨大FUD 的背景下反彈50% ,驗證了「低預期反轉」的典型行情結構。這現象引發資金遷移到更低估值、回調更充分的板塊。

  • 比特幣生態跌幅極深,彈性較大

幾乎所有頭部項目在去年熱潮後已普遍下跌超過90% ,市場普遍將其視為「價值已被壓縮至無交易邏輯」。而反彈往往從這種「被放棄」的區域啟動。

  • 投機博弈增強

邊緣生態資產反而成為短期資金狙擊的高波動目標。

後續行情是否具備持續性?

儘管當前漲幅引人注目,但若將視角拉長,當前比特幣生態反彈更多呈現為一種預期修復,而非趨勢反轉的確證。生態內部仍面臨一系列限制其持續表現的結構性問題。

首先,從整體開發節奏來看,無論是BRC-20 或Runes,相關專案的推進速度仍緩慢緩慢。原本被寄予厚望的「比特幣原生DeFi」尚未建構出完整的垂直體系,缺乏基礎設施的配套使得生態內部難以形成真正的協同效應。同時,開發者熱情也有所消退。多個核心專案的GitHub 更新頻率明顯下降,整體技術社群的活躍度遠不及以太坊、Solana 等鏈。在資本和使用者關注階段性轉移的背景下,開發者生態的冷卻無疑進一步削弱了中期預期。

綜合來看,這輪反彈更像是在極低估值與極弱預期之下所觸發的「認錯式回補」。經歷了一年的情緒透支與估值回落後,資金在風格切換的節點重新關注這些跌深資產,釋放出階段性彈性。

要讓比特幣生態真正走出獨立行情,光是價格拉升並不足夠。生態的恢復依賴於更紮實的產品交付、更有說服力的用戶成長數據,以及社群對未來的重新凝聚。如果說反彈可以靠情緒點燃,那麼趨勢的延續必須建立在信心與實質進展之上。

原文連結

原創文章,作者:Foresight News。轉載/內容合作/尋求報導請聯系 report@odaily.email;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ODAILY提醒,請廣大讀者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 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推薦閱讀
星球精選